中国式父母:为什么我的孩子一身“刺”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看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嫁给现在的老公吗?(可点击)
1.
你的禁止令,孩子会听吗?
上周闺蜜找我吐槽,因为疫情,她和儿子很久没出去玩了。昨晚他们去小区公园透透气,结果刚下楼就闯了个祸。
“出门前跟他说多少遍,不准乱跑不准乱跑,”闺蜜在视频那边气呼呼地说:“这小子可好,一下楼就撒开脚丫子狂奔,喊都喊不住,你看这摔得!”
她扔过来一张照片,孩子的嘴唇肿得老高,血糊糊的,看得真叫人心疼。
闺蜜也心疼,可她又忍不住抱怨:“他以前很乖的,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越说他反倒越淘气,整天和我对着干!”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体会,孩子渐渐不听话了,像是从小天使变成了小恶魔。
不准他“爬高上低”,他不当一回事儿,在家上蹿下跳制造躁音,惹得楼下邻居上门投诉。
不准他咬指甲抠鼻子,他就是不听,结果把手指咬秃、鼻子抠得流血。
不准他吃乱七八糟的零食饮料,他撒泼打滚也要吃。不准他看电视玩手机,那更不得了,越禁止他越要玩。
如果说好玩好动只是孩子的天性,但有时候,他简直像长了一身刺,非要与父母作对。
当我们说“不可以”“不允许”“别这样做”的时候,孩子的表现是拒绝的、反抗的,让他别做什么,他非要做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
越禁止,越诱惑
在儿童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可怕的2岁”,就是根据父母的观察,孩子差不多从2岁左右开始进入比较自我,不那么听话,动不动就和大人对着干的阶段。
不听话,是自我意识的觉醒。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意识到自我是独立的个体,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明确的欲望,会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走。父母越禁止,这种反应就越强烈。
在心理学上,这也叫作禁果效应。禁果效应跟两种心理有关,一种是好奇,一种是逆反。
“禁果效应”也叫作“潘多拉效应”,亚当和夏娃原本在伊甸园无忧无虑地生活,却禁不住蛇的诱惑,去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结出的禁果;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送给人类的女人,她拥有各种各样的礼物,都是美好的、可爱的,唯独宙斯给她一个被诅咒的魔盒,众神告诫她千万别打开这个盒子,但她还是好奇地打开了,祸害、灾难、瘟疫全跑了出来。
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诱使人们去接触去探究。
在童话故事中,睡美人的咒语,是碰到纺缍沉睡一百年。为了保护女儿,国王把全国的纺缍都烧掉了。可是,长大后的她还是逃不脱自己的宿命。
我不信国王和王后没教过女儿一点安全知识,作为尊贵的公主,她不在安逸的房间待着,非要闯入钟楼上莫名其妙的房间,去触碰她从未见过的“致命纺缍”。
很多故事里都有这样的情节,不让主人公去打开某扇门,他就一定要打开,不让他去做什么事,他却偏偏要做。
越禁止,越诱惑。倘若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明和解释,没有极其恐怖的后果做震摄,单纯的禁止只会助长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父母禁止与控制激起孩子的不满与渴望,越不让他做,他越要做。所以禁果效应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逆反心理。
拿家长们最头疼的玩手机来说,各种各样的精彩游戏大人尚且欲罢不能,何况孩子?一旦他接触过这个世界,并沉浸其中时,父母强制禁止,孩子想玩手机游戏的欲望并不会停止,相反会在父母的压制下,变得越来想玩手机,争分夺秒地玩,废寝忘食地玩。
得不到的,总是最迷人的。
3.
孩子真的“犯禁”,还是你只想他服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常习惯性地抱怨:孩子不听话,总和自己对着干。越禁止什么,他越要做什么。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其实孩子并没有犯什么过分的错误,他的“对着干”,更多的是父母眼中的不合适、不正确。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什么都听父母的,给人一种很乖的感觉。可渐渐的,孩子有了主见,开始说“不”,这给父母一种感觉,孩子不乖了,不听话了。
所以,并非孩子故意挑战禁令涉入雷区,只是他的做法与父母相悖,让父母潜意识里觉得孩子在与自己夺权,并对无法掌控的局面感到恐慌。
《小欢喜》中的英子,喜欢天文,想报南京大学。而这些,都是她妈妈严令禁止的,所以当她发现女儿背着自己偷偷去做这些事的时候,又生气又伤心。
英子并未做错什么,她只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用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的人生。相反,妈妈的那些禁令,体现的是父母的控制欲。
尹建莉老师曾说,想杜绝孩子叛逆,除非生个机器人,自己控制程序。
孩子不是机器,不可能输入什么指令,就得到可预期的结果。孩子有选择权、尝试权,想让孩子听话的前提,是让孩子从内心赞同我们的规则,而且真的是正确的规则。
4.
围追堵截,不如适当放权
那么,假如父母已经确信这是正确的规则,而孩子还是竖起了一身刺,在不该做的事上对着干,并屡禁不止。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①不对孩子发脾气
当孩子不听话时,有的父母会失望、会愤怒,并强行去管教孩子,对他大发雷霆。但利用父母的权威直接禁止孩子,只能换来暂时的妥协,并不能让孩子真的养成好习惯,更有可能,会激发他的敌意,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昨天,同事跟我说,因为三年级的儿子听网课不认真,总想偷偷玩手机,她一气之下把儿子打了一顿,手机也给没收了,结果儿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同事十分后怕:“幸亏小区门卫眼尖,给拦住了,不然不定出什么事呢!”
当禁果效应出现的时候,父母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对孩子发脾气。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逆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疾言厉色的强制管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②先共情,再选择
明星胡可有一个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句式:“我知道,但是……”先以平视的角度与孩子共情、安慰,让他明白父母已听懂他的需求,并思考了他的需求,然后给出第二种选择。
“不准看电视!快去写作业!”
“我知道你很想看电视,但是现在是学习时间。你是选择现在关掉还是再看五分钟后关掉呢?”
这两种说法,显然孩子更乐意接受第二种。不仅因为语气温和,而且它给孩子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单纯的禁止,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会给孩子一种压迫感,让孩子不自在,并激起他的反抗。
③兴趣引导,适当放权
热播剧《安家》中有一个小学渣苏天培,学习成绩很糟糕,却对电子游戏之类的东西十分入迷。苏妈妈的禁止令不仅没起到效果,反而把母子关系搞得很僵。
剧中,房似锦建议让孩子转学,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引导教育。而这个学校的老师也给出了同样的方案,就从他喜欢的电子竞技出发,把他的注意力引回到学习上来。
兴趣引导比明令禁止更有效,它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得到满足,摆脱了消极情绪,形成自我控制与自我激励。
大禹治水的故事众人熟知。面对滔滔洪水,禹的父亲鲧用的方法是“堵”,劳心劳力,却不能行之有效。到了禹的时代,他改“堵”为“疏”,引水入海,终建奇功。
禁止,禁不住孩子的天性,禁不了问题的根本。
每一个孩子都在迫不及待地成长,父母的支持与理解永远是孩子的底气,更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作者:玲珑心,教育学硕士,高中教师,用知识浇灌桃李,用文字滋养心灵
付丽娟:在金钱上,你有钱还是没钱,它是一个你主动创造的结果,在无意识中,它是你的需要。昨天的直播,付老师还说到了哪些影响你与金钱关系的重要解释呢?
扫码来听~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30岁之后,照顾好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情
2.恭喜你,孩子会“睁眼说瞎话”了
3.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嫁给现在的老公吗?
4.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和你抬杠?| 漫画说精分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