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的孩子不自由,自由的孩子不优秀?

闫春艳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29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看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你心底有哪些解不开的心结?(点击)



孩子是天使,因为他们把魔鬼关在心里;成人是撒旦,是他们把魔鬼放入了人间。


这句话,是在某天晚上,一家人聊天时,根据女儿的睡前聊天整理出来的。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自认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和理解孩子了,但实际上,现实给我的答案,却是不那么肯定。



1.

你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的孩子


我和两个孩子窝在家里已经两个月了。清晨起床,准备好早餐,我开始忙自己的事情,留下他们独自吃和玩。像是两条平行线,大家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愉快”,很快被网络课程打破。课程开始后,我只交代6岁的女儿每天定点按照各科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但女儿似乎很不乐意,尤其是在阅读古诗和完成数学作业时。起初,我以为是她心不在焉,还特别生气地斥责她不用心。持续几天后,她直接拒绝学习。



我觉得好像哪里有问题。于是停下手上的工作,主动蹲下来问她: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学习了?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她说,“有些字我不认识,也不懂。”


我稍微想了一下,做出了一个决定:“妈妈可以陪你一起学。”


看着老师要求的古诗词背诵,我突然能理解为什么女儿说不懂了,即便她机械地完成了背诵,一样也是不明所以,而且,对于一个无法深刻理解语义的孩子来说,背诵的过程,本身就像读天书般,非常的艰难。原本美好的学习,很自然地就成了刑罚。


于是,我决定用另一种方法跟孩子学古诗,我们一点一点描绘古诗当中的画面,以及画中人的心境与感受,并用饱满的情感去大声的诵读。女儿似乎被我感染了,一脸欢喜地跟着诵读。收拾书本时,女儿兴奋地说:“妈妈,我觉得这样学习好开心啊!”


女儿的话让我不得不进一步审视自己:以往,我总认为自己足够的理解孩子,甚至为自己的洞察秋毫洋洋自得,尤其是当她的各种情绪与动机被尽收眼底时,我开始自信地以为,这个孩子,一直活动在自己预设的安全区域内。


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并非是真的理解,而是将自己的认知模式投放在孩子身上,将她变成了与我一体。就像在对待学习这件事上,我想当然地以为,当我看着书本很简单时,孩子应该天然地看懂、读懂文字和习题,如果不能,那就是对我权威公然的挑战,这种行为会很容易激怒我。



2.

把美好的事情功利化,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位朋友说,她一直坚持制定阅读计划:自己该如何读,才能让孩子把绘本的内容深入到骨髓。在孩子读完后,会焦虑孩子到底吸收了多少,也会通过提问进行检验,“如果他答不上来,我还会不开心”。



我为此感到惊讶:一个焦虑的妈妈,正在利用阅读这件美好的事情去塑造自己想要的孩子。


为孩子做的每件事都要产生价值与意义,最好是能立即看到成效,这不是我们经常幻想的事情吗?让原本正常进行的事情带上功利色彩,这对孩子来说,可能会变成一种摧残,至少,不会让孩子从中体验到轻松与快乐。


这段时间,班级群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公开的课堂,家长会上传孩子的作业,谁的孩子优秀,一目了然。


看着女儿同学工整的字迹,全对的作业,成熟的绘画作品,我瞬间觉得,自己女儿几乎一样都拿不出手。同时,我也很好奇那些优秀孩子,都是怎么做到的。


很快,我的一个同学给了我想要的部分答案。他的孩子与我女儿同龄,但很明显,他的女儿是在优等生之列。


同学说,他现在每天盯着女儿学习,“每天的任务很重”,说完,嗖嗖的给我发了多张图片,其中包括我女儿没有的《语文教材解读》《黄冈小状元作业本》《生字摹写本》《尖子生题库》及学习类的APP题库,“字写得不好我就直接撕掉让她重写”,“被我整哭了很多次”。当我们分不清哪些是自我的欲求与孩子的欲求时,就容易将孩子作为自我功能的延伸,会愈发的自我膨胀,幻想着通过作用这一部分能够改变现状,


此前,他还为女儿报了国内较为出名的奥数培训班,“你去看看,别人都在逼,我们不逼怎么行呢?!(点击)”



当我们分不清哪些是自我的欲求与孩子的欲求时,就容易将孩子作为自我功能的延伸,会愈发的自我膨胀,幻想着通过作用这一部分能够改变现状,或者改写那个已经逝去的但是失败的过去,很显然,当我们被自己的幻想感动时,会看不见孩子,更不用谈照顾孩子的真实感受。


既已看不见,如何谈理解与尊重?



3.

真实的孩子,他们会想些什么?


一天晚上,女儿睡前说,“妈妈我睡不着,我很担心,也很害怕。”


我那天没有情绪,也很放松,没有立即给予否定,我说,“既然你睡不着,那我们就聊聊天,聊一聊你怕的东西。”


女儿说,“我想聊心中的魔鬼。”



她描述的很细致,无非是从动画片里看到的画面,被她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但她不太清楚真实的世界是否存在魔鬼,所以她开始对黑暗产生恐惧。


我跟她说,“这个魔鬼的确很吓人。”于是跟她说起我小时候跟她一样也担心魔鬼,连害怕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也告诉了她那时的自己对抗魔鬼的方法。


女儿长吁一口气说:“原来妈妈也怕过魔鬼啊。”


我说,“是的,估计每个人心中都有过魔鬼吧。但是妈妈后来长大了,有了力量,就不再害怕魔鬼了。”


女儿说,“那我也会很快长大的。”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她沉沉的呼吸声,她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女儿跟我说,“妈妈我很爱你。你这么忙,我要给你做点事儿,我来给你做早餐吧。”说完,她冲进厨房,没过多久端出来三个盘子。她说,妈妈你看,我做了三个鸡蛋饼,每人一份。她认真对比了一下,把煎得最漂亮最大的那份给了我。


这一顿早餐,我们每一个人,都吃的很满足。



后来我想,为什么女儿可以做到?或者说,她本身是可以做到的,这是每一个孩子自身拥有的强大的学习力,它们天然就存在,而作为妈妈,我选择全权放手让她去尝试。彼此的信任与尊重,让她有能力投入地去完成一项新的挑战。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6岁孩子,能给到妈妈的最有心意的爱。


那天,我们没有过多的聊学习。当我俯下身收拾地板上的杂物时,女儿靠过来一起帮忙,她说,妈妈,我帮你吧!我觉得你很辛苦,我想为你做点事儿!


我们一起将散落在地上的书整理好放入书架,把玩具归类放好。看着再次恢复整洁的房间,女儿颇有成就感地说:看吧,房间整理好真让人舒服。


如果不谈书本知识的学习,我想,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孩子,把身边重要的人放在心里,并为她投入地做一顿早餐,愿意与她一起收拾家务,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简单的快乐。这不是一个人本该有的生活态度吗?



4.

我们该如何正视孩子的优秀?


但放在大环境,女儿所做的这一切,似乎并不能抵消她学习上的不优秀。我突然开始明白,一个孩子优不优秀并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而有赖于我们成人选择用哪个评价体系。


这看起来是有多么的不公平,当孩子想自由生长成为一个拥有快乐能力的人时,我们正大刀阔斧地将他们打磨成自己想要的人,而实际上,当我们的心理预期越高,我们打磨和塑造的力度就会相应的加大。



就像朋友六岁的儿子在忍无可忍时,向她哀嚎:“为什么总是什么都是你规定!为什么你不会考虑一下小孩子的感受!为什么都是你的感受?”


她说,“这些直逼灵魂的拷问让她无言以对”。但她仍在“清醒”的时候,会认为,要接受孩子的不优秀,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这是她为什么会在对孩子做每一项投入时,都会自然地想要计算成本与回报。


当下主流价值观已经深入我们每一个人的骨髓,优不优秀,其实也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大众说了算,别人说了算。当我们的思想被别人控制时,才会不由自主地去争抢同一种资源,比拼同一种技能。


在对待人格独立、保持自主思考这件事上,作为成人的我们,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只有当我们自己开始回到内在,找到自己的节奏,承认自己的优秀,才能放下期待,也才能扔掉功利性的评价工具,真正平等地对视孩子,去看到他们的全部——擅长与不擅长的,就像看到自己一样。


作者:闫春艳 关注生活内在,探究寻常日子里的有趣事件,乐于以身试错,思索解题之道








付丽娟老师说:在金钱上,你有钱还是没钱,它是一个你主动创造的结果,在无意识中,它是你的需要。前天的直播,付老师还说到了哪些影响你与金钱关系的重要解释呢?


今晚李煜玮老师将在UM心理樱花分享季进行直播,聊《如何让人际关系从负担变成滋养》,让你从被关系消耗,变成在关系中享受。


扫码一起来听~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老夫老妻不需要性生活,只需要空气(漫画)

2.中国式父母:为什么我的孩子一身“刺”

3.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嫁给现在的老公吗?

4.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和你抬杠?| 漫画说精分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