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作弊学生坠亡事件:如何走过人生的至暗时刻,绝处逢生?
前阵子中北大学坠亡事件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一个大二学生,在参加课程补考时被发现作弊,试卷被没收后,他走出考场不久便跳楼身亡。
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当学生家属介入之后,观点基本朝两极分化:
支持校方的认为:监考老师没错,作弊行为本来就不可原谅,是他自己犯了错,又担不住;
支持家属方的则认为:一定是监考老师做了些什么,让他难以承受,才选择轻生。
这里不讨论孰是孰非,一个鲜活生命的离去,这是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试可以重考,生命不能重来,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如此脆弱?
今天,想和大家来聊聊“绝境思维”。
1.
“我完蛋了”
不久前我刚好在知乎看到一个类似的问题:
拿到了世界500强的offer,可是补考替考被抓,面临毕业证被取消,我该怎么办?
有一个回答是:没什么好说的,你完蛋了。
然后分了十多段,从替考的性质、毕业证被取消的影响、用人单位的考量到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人生污点,言之凿凿,句句犀利。
并且得到了1万多点赞,位列高赞回答之首。
其实,作者对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得也算颇有道理,但这种绝对、僵化、毁灭式的思维方式却是非常危险的:它会令人陷入一种偏执、分裂的悲观状态,产生强烈的绝望和恐慌。
一个人,如果真的到了人生尽毁、毫无希望的地步,出现极端行为的概率就很高。
“绝境思维”不仅出现在一些大的人生事件中,比如高考失利、婚姻失败、事业受挫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困境,也经常能看到它的影子。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期里,在分组随堂小考中,海陆就格外焦虑。
她们组分到的歌曲《Beautiful love》难度系数很高,而海陆是演员出身,唱歌功底薄弱,与组里其他姐姐的实力对比悬殊。
从现实层面来说,这对于海陆确实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这种压力来源于“孤独”:只有她一人无法胜任,而这个无法胜任,又可能拖累全组的成绩。
而从心理层面,也许她正在经历“绝境”:如果搞砸了,我就完蛋了。
即使同组的姐姐们一直在暖心地宽慰和鼓励,她却似乎一直沉浸在恐慌之中,还借歌词表达出了心声:我的世界随时都要崩塌。
令人又好笑又心酸。
“绝境思维”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有一种窒息感,大部分精力都会投入到应对剧烈的情绪上,很难再集中精力思考对策。
所以,海陆一方面非常在意和重视,从前一晚就开始循环练歌,一方面却惶惶不安,无法专注训练,真正表演时也依然胆怯和不自信。
正因为完全被恐惧驾驭,无法积极有效地寻找解决之道,而由此带来的糟糕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绝境思维”,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相反的是万茜,在舞台初表演时,她那首《敬你》因为和弦失误,先后断了两次。
当别人都在替她尴尬、难堪、不知所措之时,她云淡风轻地选择了重新表演,饱含深情地唱完了整首歌,结果还拿到了不错的分数。
对于她而言,世界是有韧性、可转圜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很多人被她打动,除了歌曲本身演绎颇为动人,也许还有藏匿其中的“绝处逢生”之美。
很多时候,现实“绝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绝境。
2.
深渊的形成
“绝境”其实就是“无人之境”:既没有能力支持自己,也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只能等待灭亡。
而“绝境思维”则是内化了这种资源匮乏的体验。
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她的经历:
高中时,她考入了省重点,还被分在实验班。这个班的结构很特殊,一部分是中考佼佼者,一部分是当地的干部子女。
很快她就感觉到了老师的区别对待:明显对干部子女更加关注、重视,各类资源也倾斜更多。
一开始,她只是觉得不公平,但没有过多影响学习和生活。直到有一次联考,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当年的评优资格,可班主任却私下里把这个名额给了另一个成绩远不如她的干部子女。
这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是一个无力承受和消化的事实,失去了对学校的信任,她转而回家向母亲寻求支持。
可没想到的是,母亲情绪更加汹涌,直接跪在地上痛斥自己无能,没给女儿一个好的家世背景,还让她别读书了,没有前途。
原本靠自己的力量没能解开的结,这下系得更死了。
朋友说,那一瞬间,她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山崩地裂。从那之后,她真的怠惰了,成绩一落千丈,并且越发沉默寡言,一点小事就会陷入悲观和绝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父母能够给予抱持的环境,接住并帮助他们消化无法处理的情绪,之后再一起积极面对和解决,这样的“后盾”就会逐渐长在他们心里。
他们会形成一个信念:无论何时,我都是可以得到支持的,问题总会被解决,希望和转机总会到来。
相反,如果父母因此而感觉焦虑,甚至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和叠加在孩子身上,就相当于切断了他们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绝境就来了。
他们也会形成一个信念:没人能帮助和支持我,我只有死路一条。
回想一下,其实在成长路上,作为孩子两大支持系统的父母和老师,有时候是很“残忍”的:
情绪不好,会说“就这种心理素质,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学习不好,会说“你将来准备扫大街吧!”
考试砸了,会说“考不上大学,人生就完蛋了。”
从他们的角度,带上一丝震慑,本意也许是想激励孩子,引起重视。但这种充满威胁和恐吓的“鞭策”,就像一种诅咒和催眠,会让孩子混淆虚实,感觉孤立无援又无路可退。
这些都是“绝境思维”的成因。
3.
如何自救
对于陷入“绝境思维”的人来说,由于内心的创伤被激活,瞬间被黑暗包围的他们,会将自己囚禁在主观的内在现实中,失去看见客观现实的能力。
就像海陆,她其实拥有不错的面对困难的资源:
第一, 她是一个演员,没人会对她的唱功过多苛求;
第二, 她有表演经验,即便唱得不好,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演”出气势,弥补不足;
第三, 小组的其他成员一直在鼓励和支持她。
如果她能快乐一些、自信一些地完成自己的部分,也许她所面临的这个“绝境”就顺利化解了,小组的成绩也会更好。
可这些她统统都看不见,抱着“必死”的决心,游离又怯懦,一直在掉眼泪,结果真的演砸了,被评委点名批评。
所以,调整“绝境思维”最关键的一步,是转念:一念地狱,转念就可能重返人间。
关于这个松动的过程,我有一些建议分享给大家:
① 接纳
不论发生任何事,也不论外界如何评论,当下请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一切。
比如考试作弊被抓,这件事情的恶劣性质,会令人体验到强烈的羞耻感、内疚感和挫败感,这些高浓度的复杂情绪瞬间爆发,很可能会将人撕裂。
请陪伴自己度过这个至暗时刻,没有什么比自我珍视更重要。
② 觉察
接下来,需要有意识地去检视和区分“内在现实”和“外在现实”:到底是真的毫无希望,还是被内心的阴影和恐惧所吞没?
这个觉察会将人从痛苦的情绪暂时抽离,更多地开始关注外在现实,之后才有可能看见自己的优势和资源。
可以看看名人传记或者电影,别人遇到坎坷时的应对经历,也许能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原来这样那样的困难都可以被克服,全都不是真正的绝境。
③ 寻求支持
当意识到并非山穷水尽之时,其实已经松动了一些,内心逐渐丰盈起来,面对困难的心理空间又被构建了出来。
此时,除了整合自己的资源,还可以尝试去寻求一些外挂,比如可靠的朋友、家人或者咨询师。
他们的加入,会让人感觉不再势单力薄,新的体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心资源匮乏的状态。
只要心中无绝境,困难便无法束缚人生,即使“行到水穷处”,也能“坐看云起时”。
愿你有一个乘风破浪、左右逢源、纵情向前的人生。
个人公众号:广目蔷薇(vlook7232)
重磅新课来袭
购买长按扫码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对拯救男人上瘾的女人,最后都怎样了?
2.天津夫妻AA制30年:鸡蛋都要标号防盗,钱物可以A,感情能A吗?
最近有些小伙伴来问
怎么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
最近微信改版了
喜欢我们公号的小可爱们
好不容易遇到我不想失去你
打个星标⭐不错过
动图操作如下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