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看见「恨意」的婚姻,才有生命力

鱼花花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2-11-15


时间不是解药,有时反而是毒药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和我抱怨说她老公最近出差越来越多,每个月待在家的时间很少,而孩子基本上都是她和她妈妈两个人在照顾。


她说自己对这段婚姻越来越失望,曾经的亲密关系,现在却如同陌生人。刚开始,她还为这事和老公吵过,但老公反而说她不体谅自己的工作压力。后来这样的事多了,她也就懒得再吵了。


我问朋友,除了争吵以外,她有没有耐心地和他再谈一谈?


她说:“算了吧,我也已经习惯了,而且已经老夫老妻了,就这么过下去吧。”


她说这话的时候,看似是放过了自己,但是却无法掩盖自己的疲倦,无奈和麻木。


我想在婚姻中,有很多像我朋友一样的人,遇到矛盾时会想着“算了吧,会过去的”或者“习惯了,就这样吧”。他们会避免冲突和争吵,会忍气吞声,会下意识的选择迁就和忍让。


其实这都是在回避问题,正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解决和面对,于是就任由问题存在。但是,问题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生活依然可以继续下去,但是情绪却是无法被抚平的。



你可能会有委屈,伤心,恐惧,或者不安。当你无法表达这些情绪时,时间越久,它们只会越埋越深,被压抑到内心深处。
此时,时间会变成毒药。它侵蚀着你的耐心,让你变得麻木,又或者一点点累积,直到你无法承受,爆发出来。


显然,那些没有被化解和面对的矛盾,最终还是会带来伤害。



不要让恨意,变成心魔
很多时候,当失望,不满,伤心,和恐惧不断累积起来,就很容易变成恨意。而时间只会让恨意,变成心魔。


通常来说,无法被化解的恨意会有三个指向。


首先,恨意会指向对方。


这时候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把压抑的情绪全部宣泄和爆发出来,此时交恶的言语,甚至是行为上的暴力,都有可能伤及对方。


还有一类人,他们做不到捍卫自己,于是会被动攻击。他们会莫名其妙犯错,甚至会主动出轨,来宣泄无法正面表达的情绪。


我有个很强势的朋友,她条件很好,后来找了个比较普通的老公。她有极强的控制欲,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够按照她说的去做,但老公一直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


她曾和我说自己很喜欢做饭,但有几次,她提前和老公说了自己会特地准备晚餐,老公却忘记了。虽然老公诚恳地道了歉,但是无意中也会提到他在楼下小面馆吃的一碗面,有多美味。


“故意忘记”也许就是她老公被动攻击的一种方式,表达的正是对妻子控制欲的不满。


其次,恨意会指向自己。


当恨意无法被宣泄,全部指向自己,就很容易焦虑或者抑郁。之前有个新闻说,母亲因为长期被家暴,实在忍无可忍之时,带着儿子一起跳河自杀了。


她正是无法再承受内心积压的黑色情绪,最终选择伤害自己,甚至赔上孩子的生命,来结束痛苦。


最后,恨意会指向关系。


此时,人们会想要去切断链接。有的人会选择分居或离婚,有的人选择不再沟通,还有的时候,情绪甚至会迁怒或转移到孩子身上。


大家总是在讨论的“丧偶式婚姻”中,很多时候当妻子无法从丈夫那里得到关注或者情感满足,她们会把自己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又或者把自己的怒火转嫁到孩子身上。


毕竟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弱小,又容易控制。


武志红老师曾说,有生命力的婚姻,在于彼此都重视对方的体验,在于两个人不仅要学会表达爱,更要学会表达恨。


因为恨的背后其实是在呼唤爱。但时间并不能转化恨意,真正的解药在于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三种不良的沟通模式

其实婚姻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人的结合,所以有矛盾真的很正常。回避不去解决是错误的,但如果双方不懂得用正确的方式解决,亲密关系也会被慢慢磨损。


陈海贤老师曾经总结过三个最常见的不良沟通模式,分别是争吵,追逃和冷战。
①争吵
争吵,是两个人互相的主动攻击。很多时候它的表象是愤怒和指责,掩盖的却是委屈和悲伤。

悲伤来自于自己的需求没有被对方看见。但夫妻双方常常不会直接表达需求,而是通过表达愤怒,希望对方能看到自己内心的需要。一旦对方没有读懂自己的暗示,就会觉得对方不在乎自己,从而引发更大的情绪。


我常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和老公争吵时说,“你就知道玩手机,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了?”其实,她只是想说,“我希望你能够多陪陪我。”


可想而知,如果她只是表达愤怒,很容易引发对方的防御,开始互相指责。而如果她只是表达需求,却能够软化对方的心,让双方更亲密一些。


陈海贤老师说,人们不敢直接表达需求,是因为害怕自己被拒绝,而拒绝会带来伤害。但如果你预想了拒绝,就是提前拿起了防御的盾牌,它会变成刺向对方的利剑。



②追逃


追逃模式是一方主动攻击,另一方却被动逃避,而这构成了一个无止境的循环。逃是因为对方一直在追,而追是因为对方不停在逃。


“追”有很多种形式,比如黏着对方,指责对方,或用眼泪换取关注。“逃”常常是回避和沉默。


“追”和“逃”和每个人的防御机制有很大关系。在有矛盾时,有人希望通过接近对方来缓解矛盾,而有人却希望通过回避和远离来缓解矛盾。


我有个朋友曾和我抱怨说,他们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还吵得起来。后来渐渐的,两个人发生矛盾时,他的老公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沉默,而看见他沉默,自己反而就越愤怒,有种被无视的感觉。


这也很常见,追逃模式是会变化的。有的时候,一方会对争吵感到厌倦,于是开始回避和沉默。


③冷战


冷战,是双方都选择了被动回应。冷战很容易演化成一场较量,双方都在等着对方先示弱。如果对方不主动,那自己也不肯示好。


当这种消极的模式愈来愈强,变成了双方解决矛盾的常见模式,那么沟通反而就不再是一种习惯了。


冷战时,双方会避免一切交流,即使有交流也会非常刻意和有距离感。比如夫妻一方会问“你吃了吗”,对方也只会冷冰冰地回答”吃了”。


正如陈海贤老师说的,冷战关闭了情感通道,屏蔽了焦虑和悲伤,但也屏蔽了快乐、激情和亲密感。


冷战,最终很有可能发展成回避式的互动模式,对方会变成自己的压力源,此时联结的渴望会被慢慢消耗,取而代之的是对焦虑源的回避。



婚姻问题的解药,在于沟通
想要构建良好的婚姻关系,双方需要掌握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方式。如下有两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①拒绝不良的沟通模式


刚才提到了三种不良的沟通模式,争吵,追逃和冷战。如果你发现自己和爱人已经把这些模式变成了常态,一定要觉察和改变。


如果你们常常争吵,学着看到自己和对方愤怒背后真正的需求。下一次当你想要指责对方的时候,让自己停下来,试着直接表达感受和需要。


如果你们陷入了“追“和”逃的模式,试着理解自己“追”或“逃”的根本原因。有的时候“追”是因为执着地希望对方能满足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而“逃”是因为自己不知如何面对,所以对方的无理取闹反而在向自己证明“不是我的错”。


理解了这一点,放下执着,也试着面对。


而如果你们喜欢冷战,那就要找个空间让彼此把委屈说出来。这时候,哪怕吵起来,都是比冷战更好的选择。



②分清事实和情绪


很多时候,伴侣在沟通时,都在表达情绪,而不是事实。伴侣的话其实常常有“画外音”。


比如说,一个丈夫抱怨说妻子不给儿子报奥数班,妻子却反驳说孩子还小,锻炼身体比较重要。


看似他们在争论孩子的教育,实际上是在争论他们究竟谁更懂自己的孩子。


所以在和伴侣沟通时,要掌握一个法则。如果对方在陈述客观事实,学会尊重;如果对方说的是谬误,试着驳回。


如果对方在表达主观情绪,学会共情;而如果对方在倾倒垃圾情绪,请先试着化解。


导演罗宾·威廉姆斯曾说,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希望所有的夫妻都能够化解婚姻中的矛盾和危机,希望陪伴你的另外一半永远不会让你感到孤独。



父母可以被“青春期的孩子”打败,但不能被打死

2021-03-23

女人30+:“我有本事有钱有爱,为什么还是没有安全感”

2021-03-22

父母真的犯了那么多错吗?

2021-03-21

深度分析:如何养育出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

2021-03-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