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不爱学习的我,无条件爱着你”
“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你这孩子你说什么呢?我怎么不爱你了?我还要怎么爱你啊?”
这是前不久热播的家庭剧《小舍得》中的一幕,五年级的小学霸颜子悠站在讲台上,借着班会活动说出了他的心声。
在场的家长们纷纷愣住,子悠妈妈更是一时无法接受,愤怒和委屈交杂的她,没能听完子悠接下来的话就哭着跑出了教室门:
你每次都说你是为了我好,但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从来不管我开不开心、愿不愿意。
我觉得你从来就没想过让我高兴,你每次看到我没有读书写作业你就难受,你每看到我闲一小会儿就想让我多背几个单词、多写一张卷子。
如果将来我有了小孩,我绝对不会逼他去上什么辅导班,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上学都可以,他喜欢踢足球,每天从早踢到晚都行。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就那么难呢?
父母的初衷明明是为孩子好,但孩子却产生了这样的理解,成了一盘僵局:父母越爱、孩子越怨。
更不敢细想的是,这会是一场持久战:从现在的学习成绩、就业方向,到未来的结婚伴侣、教育观念。
父母一番苦心却无处安放,只能掰开了揉碎了当作黄连吃下去。
今天,我们一起从心理学的视角再看看这盘僵局,孩子们是怎么感受的?可能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是什么阻碍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相理解?
而下面这些来自孩子们内心的声音,也许就是母亲节最好的礼物。
“爸妈,我为什么会厌学?”
子悠的这段话,看上去有些排斥学习、追求玩乐。也许类似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实在说不通的可能就勒令执行。
这些处理方式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孩子其实不喜欢学习,必须得爸爸妈妈们软硬兼施般安排下去。
孩子在接受这种安排的同时,也就慢慢强化了“我其实是不喜欢学习的”这种观念,被安排得糊糊涂涂。
说糊涂是因为,孩子们其实不是没有求知欲、不享受获取知识,这首先是一个关于动机的问题。
孩子们的小脑瓜是停不下来的,他们会去想为什么萤火虫可以发光?会去想为什么我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
那还有些时候,他们也在想:为什么需要上课、需要做作业呢?
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回顾以往的经历,许多的答案扑面而来:不去上课会被骂,写完作业才能睡觉,考好了才会有玩具奖励,而考不好爸爸妈妈会不开心。
正如多年前的一则电视广告所反映的:
小美在全家人面前弹钢琴,一曲弹完后大家纷纷鼓掌,爸爸开心也骄傲,想让小美再弹一遍,小美却一脸委屈地回答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要再弹一遍?”
这些事情反映的动机都来自于外部原因,可以说孩子们在让自己满足父母的要求、符合父母的期待,同时也在追求奖励、避免惩罚。
当然,这些本是父母培养和引导子女的必经之路,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过于强大的外在动机会让人感受到“我这样做是因为必须得这样,才能......”。
而孩子的想法就会是:学习是我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张进和徐凯文曾在聊天中谈到过,“马克思说不能从劳动当中感受到快乐,就是劳动的异化;如果一个孩子不能从学习当中感受到快乐,这就是学习的异化”。
的确,当学习不是自愿、而更多是被迫的强制学习,学习的成果也就不再属于孩子,而更多地属于父母。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过程更是变成了一股与他们自己作对的力量,做完一张卷子就会来下一张、弹完一遍曲子就会来下一遍。
“爸妈,我其实可以真的爱上学习”
既然孩子和父母都想从这种僵局中走出,那我们不如来试着假设另外一种可能:
其实孩子们内心是喜欢和享受学习中的某些部分的,只是这种喜欢被必须要做的事情掩盖了,他们自己也无法感受到。
也许孩子们是一只只萤火虫,爸爸妈妈们是一盏盏路灯,要看清萤火虫的光,路灯反而可以休息休息、不必时时明亮。
与路灯似的外在动机相对的,是萤火虫的光,是内在动机,是觉得“我这样做是因为喜欢它”。
当孩子在没有强迫的情况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时候会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感兴趣,比如尽管妈妈不支持,子悠还是喜欢养小蚂蚁小蜗牛来观察,甚至以后想去当生物学家。
能够感受到自己对学习的内在动机,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而适当的减弱外部动机就是最简单的办法。
子悠妈妈在放松下来之后,孩子不仅没有玩物丧志,而且发现自己和妈妈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自己本来就想去试试那所更难进的翰林中学。无为更有为!
除了减弱外部动机,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以增强内部动机本身,比如成就感,孩子有时候明明偏科却还是想去先做那些擅长的学科作业,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很善于做这个”。
从这一点来讲,父母奖励孩子的方式很重要。
“你考好了就可以玩了”这些鼓励事先给了孩子对于报酬的期待,看起来这段时间更有劲了,实际上孩子会慢慢觉得考试和学习是一种通向玩耍的工具。
这种短时间内被增强的外部动机,长久地阻碍了孩子对自己内在动机的感知。
而没有事先预期的鼓励尤其是针对能力的鼓励,才能增强内在动机,比如“这次做的这么好啊,你动手和实践能力真强,奖励你…”等等。
“爸妈,我只是不想让你们失望”
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弱化外在动机,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本身,更是为了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子悠曾经一度出现幻觉,仿佛看到朋友在召唤自己去球场酣畅淋漓地玩,又彷佛看到妈妈在考场外反复叮嘱自己要争气。
内在的愿景和外在的需求长期无法匹配,在这种强烈的矛盾冲突之下,子悠突然撕掉卷子、掀翻桌子离开了考场…
子悠的同学欢欢,妈妈常常拿她和班里的天才学生比较,想要以此作为刺激她学习的办法,没想到欢欢因为长期压抑开始在学校组织小团体欺负那位同学。
那些因为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得到的消极评价,不仅让欢欢怀疑父母的爱,也改变了她对自我的认识,使她陷入自我怀疑:
“我不聪明,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以前你们所有人都喜欢我,那都是假的”、“我,是一个总让别人失望的人”。
长期依赖于外部动机,会导致孩子对自我的认识更轻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
孩子们可能更多地去拖延,找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来占用自己的时间,不去做那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如果不是因为耽搁了那我还是能做好的。
他们也可能越来越害怕做不好、越来越害怕失败,甚至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走向成功。
这种自我妨碍的行为,倒不是在破坏自己,反而是在自我保护。
而这所有,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把可能来临的失败和消极评价支开,不要让它们影响到本就摇摇欲坠的自信。
“爸妈,请别忽视我的求救信号”
为了避开上面这些可能的心灵歧途,得知道什么时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沟通解决了呢?这里可以举两个小例子。
子悠学习名列前茅,但有时重要比赛反而会临场发挥不好,甚至出现身体症状。
这个时候其实孩子的心理负担很重,可能是过于担心失败会带来的后果,比如受到惩罚或者是让别人失望,导致处于应激状态。
这种紧张的状态、出于担忧的想象,本身已经占用了不少的大脑认知资源,就像是孩子只能使出60%的精力用来做目前的事情了。
另一个普遍的情况,孩子们可能会更想沉迷于虚拟世界。
因为虚拟世界的活动可以由自己选择,没有考不好而获得的惩罚,也不会看到爸爸妈妈们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而吵架。可以忘记现实生活中不愉悦的情绪体验,就像是动物逃离天敌、人类躲避灾害,这是我们进化而来的自我保护能力。
类似这些外显的行为,其实都是孩子们无意识的求救信号,可能父母们会更敏锐地先觉察到,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沟通、采取行动。
我们相信,这个僵局总会被打破的,因为:
孩子之所以误解父母,觉得父母只爱那个考满分、有前途的自己,一定是因为他们也正无条件地爱着父母。
作者:郝壮 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认知神经科学方向,了解和学习心理咨询中,人生目标一片湖。
今日互动话题
# 你的孩子曾经也厌学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提示:我们将选出精彩的留言进行专栏推送,让你的需求和故事,见解与分析,更好地被大家看见~如果不希望你的留言上墙,请备注【匿名】即可。我们收到暗号将不会精选,并且在制作专栏推送时,以匿名方式刊登,你可以尽情留言倾诉或分享。
2021-05-08
2021-05-08
2021-05-06
2021-05-05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