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
引发全民教育焦虑的热播剧《小舍得》里有这么一段台词: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扰在于,将来我们的孩子,很可能考不上我们毕业的那些院校。孩子长大后,收入不如我们,职位也没有我们高,这或许是我们必须学着接受的事实。
最近,北大教授丁延庆的现身说法,更是将这个“困扰”从荧幕搬到了现实。
先来看看这位吐槽女儿的父亲背景:
6岁凭借惊人的记忆力背下新华字典,“神童”加冕;读书时以出色的成绩考上北大社会学系;毕业后考上北大高等教育科研所硕士,并成功留校;2001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成为博士生导师、北大教育学院副院长。
这位“神童”没有“泯然众人”,而是充分发挥优势,以学霸的身份一路开挂,稳定在精英人才的金字塔尖儿。
而且,丁教授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这样一个高知家庭的孩子,按照常理推断,无论在先天基因上,还是后天培养上,都应该是 “赢在起跑线”的天才少年。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丁教授的女儿读的是北大附小,但是由于天资一般,一度是班里的倒数。
在一个视频里,当被问及“你可以接受你的孩子不如你,考不上北大吗?”时,丁教授充满无奈地回答:那完全可以接受,那必须接受。大概率她肯定上不了我这个学校。95%上不了。
又在另一个视频里边挠头边叹气:差太远了!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这些“吐槽”很快走红网络,“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式的调侃,给不少家长送去了共情和慰藉。
丁教授还说,北大教授的孩子,很多都考不上北大。这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恰好不久前,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也在一次演讲中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说她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是拒绝孩子平庸的,这其中还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家长自己比较平庸,喜欢拿孩子跟别人比。
之前知乎上有个热点问题: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提问者是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爸爸,他从小对父亲拿他和别人比较深恶痛绝,可惜为人父亲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同样的人,于是一边为孩子焦虑,一边为自己苦恼。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本质,实际上是两层投射,对自己渴望成为龙凤的投射,和对平庸无能的恐惧的投射。
这两者均建立在共生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企图将人生嫁接在孩子身上,通过孩子的“出息”来强大和圆满自我;另一方面,平庸弱势的位置无法占有更多资源,由此激起的焦虑和不安,需要孩子来分担。
所以,类似“鸡娃都是为孩子好,竞争那么激烈,白领总比扫大街的幸福度高”的观念背后,实则藏着家长的“私心”:拒绝孩子平庸,是在拒绝接受自己的平庸和愿望落空。
第二种,家长本身非常优秀,喜欢拿孩子跟自己比。
一个同事,复旦大学毕业,老公上海交大毕业,两人都是金融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年薪百万。
每每谈及孩子,她总是不置可否地说:那必须比我们优秀,至少也得持平吧,连个复旦交大都考不上,不配做我的孩子。
小姑娘还在读六年级,挺争气,不仅常年雄踞榜首,各种演讲比赛、画画比赛的奖杯也是拿到手软。
但即使这样,依然经常被父母挑剔和嫌弃。好几次听见同事在电话里呵斥:你怎么这么笨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奥数都拿过第一了!
这类型的家长,根本上也是在与孩子共生,但共生的点不一样,主要是自己的高度自恋。
他们是矛盾的:意识上渴望孩子超越自己,或和自己水平相当,以维系高自恋水平,而潜意识上,却可能因为恐惧孩子真正超越自己,而导致自恋破碎,或者共生失败。
也就是说,孩子不优秀,会损伤他们的自恋,而孩子太优秀,可能也会损伤他们的自恋。所以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既强迫孩子向自己看齐,又热衷于通过与自己对比来打压。
孩子能够敏锐地感知父母,在认同混乱之中,为了保持忠诚,保护父母的自恋,潜意识大多选择了“优秀一阵子,但不优秀一辈子”的策略,最终走向平庸之路。
很多“鸡娃”的中产家长抱怨,鸡着鸡着就把孩子鸡成了普通人,我想除了智力的正态分布因素之外,这是一个可能的心理原因。
“优秀一阵子”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竞争欲和好胜心。
还是我那个同事,平时也会听见她夸孩子,内容一般是:我家孩子几乎不让人操心,非常要强,考了第二名都会哭半宿,惩罚自己一天不吃饭。
很多父母误以为这是“内驱力”,其实,“只允许自己拿第一”是一种不正常的偏执。
付丽娟老师曾提到: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真的不会在意分数要排第几。除非,第一为了弥补自己的自恋,第二为了让父母满意。
弥补自恋,是因为在父母的比较和打压之中自恋受损;让父母满意,是认同了父母的共生需求,压抑真实自我去讨好父母。
合起来,就是一个用力过猛的虚假自体,很快会因自我透支而能量耗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而有一些孩子却发展出了另一种策略:拒绝优秀,享受学渣。
“我教女儿逆天改命,她却教我学会认命”,从这句“丁式吐槽”里,有没有感受到学渣女儿与之抗衡的一股强大力量?
我猜测,女儿嗅到了父亲的焦虑,感受到了“共生企图”:你是我的女儿,是我的一部分,你必须优秀,才能证明我的优秀是完整的。
为了保护真实自体,她无意识采取了否认的防御机制,即不认同父母,通过成为“学渣”,把他们的融合性需求、自恋性需求全部反弹回去。
当然,也不是非要成为“学渣”,但这可能是表达反抗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你焦虑你的,我安心做我自己。
只有当真实自体有一定的发展,才拥有拒绝他人、忠于自己的力量。这与丁教授的培养方式有关系,虽然也为孩子不如自己感到焦虑,但他具备一定的觉察能力和科学教育观:
从小放养女儿,没有送去上任何辅导班,即便上学后为她的成绩苦恼不已,也是采用非常佛系的“鸡娃”方式,比如坚持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学,这样女儿开不了小差,只能认真听他讲数学题。
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小姐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三重境界,也适用于为人父母。
①见自己
有较强的共生性,深陷在自恋式的幻想之中,只看见自己的需求,擅长忽视或者吞噬孩子的个人意志。
这个阶段的父母,是教育焦虑的中坚力量,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平庸,也往往因此搞得自己身心俱疲、家里鸡飞狗跳。
②见天地
随着自恋被打破,被迫从自我世界走出来,去认识一些客观规律,并尝试接纳事实。
丁教授目前正在这个境界,那句“这就是天道,没办法”,虽然依然充满无奈,却是他开始接受“我是我,孩子是孩子”这个现实的开始。
这是推动个体分化和人格整合的坚实一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是需要孩子来成就的。
假设丁教授的女儿,顺从父亲的意志,也把自己逼成一个学霸来维护他的自恋,丁教授可能就失去了“晋级”的机会。
只有那些有力量坚持做自己的孩子,才可能帮助父母实现这一步成长。
③见众生
完成与孩子的分化,真正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见、去尊重。
我见过好的教育,都擅长做一件事:引导孩子发现他们的热爱,尊重其选择,并给予充分的自由。
这就意味着,如果孩子选择平庸,父母也要尊重他的平庸。
但往往,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反而都不简单,因为他们有着健康的人格和深切的热爱,内驱力是完整而饱满的。
特斯拉公司总裁埃隆·马斯克曾说:母爱最高级的形式就是给予孩子自由,这一点,我妈妈做得非常好。他的母亲由此分别培养出了一个著名导演、一个成功商人以及他这个“科学疯子”。
同时,分化程度高的父母,适时将力比多从孩子抽回自身,继续雕琢人生,或享受生活,或追寻事业。一如埃隆·马斯克的母亲,将她自己——梅伊·马斯克也抒写成了一部传奇。
改变不会发生,除非允许不改变。当全然看见和接纳孩子成为另一个人,孩子不必再通过用力与父母对抗来成为自己,也许自有另一番景象。
青和蓝,本就应该各自美丽,各自精彩。
当然,“见众生”的父母,人格和心智都相对较为成熟。大部分人带着各自的创伤,第一次为人父母,很难轻松达到这种境界,而亲子关系,其实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
扫码学习
2021-05-21
2021-05-24
2021-05-26
2021-05-25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