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6年后经典重映,这是一封写给死亡的「情书」

刘晓凡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6-10


渡边博子在未婚夫去世两年后,始终无法释怀,甚至不认为那个深爱的男人已经离开人世了。


她在查看了亡者的毕业纪念册后,根据上面记载的中学居住地址试着寄了封信,没想到居然收到了回音,而且在内容的结尾,赫然写着死去未婚夫的名字—藤井树。


在惊喜、疑惑和迷茫中,她不断地寄出思念,小心地表达着关心,藤井树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是男友同名同姓的同班女同学。


于是两人在来往的信件中,展开了对死者追忆。


这是近期26年后重映老电影《情书》的片段。


里面的角色,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亲朋的死亡,这些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而在现实世界中,死亡也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肉体的消逝,也可能是一段关系的结束、某个回忆或是那些想要得到却无法得到的满足。


每个人的死亡焦虑


刚出生的宝宝是要完全依赖母亲的,对环境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妈妈长时间不在身边,或者他们有需要没有立即得到满足时,“孤单”的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被抛弃或者要死掉了。


有些上了学的小朋友,也会出现担心自己死亡的想法。原因之一,是周围的环境,不经意间触发了生命早期的记忆。


而成人的死亡焦虑,往往以非常隐蔽的方式体现出来。


就像古代皇帝渴求的长生不死药,人们在恐怖游戏里存活下来,或者关注着惊悚电影中的幸存者,都是在潜意识尝试和死亡对抗。


还有那些陷入到在外界看起来,毫无幸福可言的关系中的人。


他们迟迟不肯走出来,每当心中闪过分手的想法时,常常会做那些关于自己死掉的梦,或是觉得自会得上某种不治之症,身体因意外导致的残缺。


这是无法面对关系的死亡,就像一个婴儿希望和母亲链接一样,想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活着”。


甚至有部分退休之后的个体,很快就陷入到抑郁的情绪当中,因为作为曾经社会上的一员,他们的“能力”不在被需要,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


在《情书》这部电影中,藤井树的爷爷想要看她收到来信的名字,好帮助其回忆是否曾经认识这个人,被多次无视。


当孙女因为高烧晕倒,这个70多岁的老人做了很多尝试,并打算背着孩子去医院时,也一度被自己儿媳否定和指责。


虽然在另一个层面,他的儿子当年也是肺炎诱发的死亡,家人把这件事怪罪到他头上,认为就是没有等待救护车,而是自己选择带去医院,才酿成的大错,但作为一个“老糊涂”,他的价值被确实否认,这是另一种“死亡”。


当然,还有那些被家长长期否认的孩子,成人后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真正的自己从未扬眉吐气的活过。


面对死亡的N种方式


1、否认 


渡边博子在收到回信后,告诉自己是天国寄来的,幻想着是未婚夫写的,并希望就这样浪漫下去。


但现实很快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经历一番波折后,博子和另一个人来到了藤井树的家乡,想去见见这个女人。


她虽然在意识层面,知道了未婚夫的死亡,但潜意识却里否认这个事实。


就算在表面上同意了他人的追求,但却一直活在过去,在来到曾经相遇的饭馆时,博子还是坐在以往的位置,这让另一个人感到非常的气愤和尴尬。


有些讽刺的是,随着她和藤井树的信件往来,爱人上学时的回忆逐渐清晰,种种迹象表明,未婚夫爱着这个正和自己通信的女人。


但他一直羞于表白,不和外界承认自己的感情,而对博子一见钟情而又非常主动追求的原因,是因为其长的很像藤井树。


在当时拿出钻戒求婚的时候,这个男人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博子先开的口,同意了两人组建家庭,而她从某种程度上对未婚夫来说,是另一个人。


否定是面对死亡常见的心理防御,因为那种情绪带来的张力过于强烈,潜意识为了保护个体,而关闭了“闸门”。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这种否定会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无法开启一段新的关系,或者无视新的机会和可能。


个体需要用很大一部分能量,去强行地切断事实,让整个生命犹如一潭死水。


所以男版藤井树在登山遇难的临死之际,嘴里一直唱着曾被自己否定的歌谣。


2、情感隔离 


有很多个体在亲朋去世后,表现的很“冷漠”,甚至不去参加葬礼,或者在追悼会上不留一滴眼泪,虽然在理智层面,知道了某个人的死去,但表面上毫无波澜。


他们潜意识担心自己的情感太过于强烈,可以摧毁他人或者自己,所以将其隔离。


但这种状态会将人‘卡’在中间,即不敢悲伤,也无法快乐,因为愉悦会让其产生内疚感,认为是在亵渎死者。


情感的隔离,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蔓延开来,个体可能回避一切可以让自己产生情感波动的环境。


或者在这些情景中,继续使用隔离,这样的代价是损失了生命中的那种体验感,难以真实而亲密地去感触周围人和事。


还有一种情况是将自己反复的陷入到某种情结中去,对小动物倾注了巨大的情感,或者对流浪的猫狗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心。


这有时是对死者的情感,转移到某件自己可以控制的事物上去,但类似的行为也是一种回避,并且难以停止。


当然,大部分人对动物的喜爱,都是正常的现象。


3、对死者的认同 


朋友的父亲在离休的前一年去世,由于平时饮食的原因,有些发福。


于是葬礼结束后的几年,朋友的身材变得几乎和自己爸爸一模一样,并拒绝去进行体重的管理,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理由。


他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去纪念死去的父亲,只不过是伤害性的,在了解了这种心理防御后,他才开始有了减肥的动力。


正如《情书》中的女版藤井树,对自己的感冒并不重视,一度拒绝去医院,她的爸爸就是因为感冒诱发的肺炎去世。


对死者认同的方式很多。


比如:反复的吃死者生前喜欢吃的东西,或者有了死者生前的某种习惯,只不过有些方式比较健康和积极,甚至由此产生了新的意义。


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各有不同,上面三种是比较经典的现象。


写给死亡的情书


在生命的最初,那个婴儿希望被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当这种需求不能被满足,他对死亡的感受就启动了,几乎从出生第一天开始,这种“阴影”就随之而来。


那些未被满足的过去有些形成了创伤,如果一直没有真正的“死去”并充分的哀悼,往往会触发各种各样的情况。


个体潜意识里可能会否认这些过往已无法重来,想在成人后的关系里,继续满足婴儿式的需要,或者隔离了那些需求去自我保护。


同时也隔离了进入关系的尝试,亦或是向“孤单”认同,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


而在面对亲朋的死亡时,这些信息又会触发他们自己的感受,无论怎样,个体的生活方式,都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但这些人或事没能真正的死去,就会一直如幽灵般缠绕着我们,并以各种变形的方式狰狞着出现。


所以,当我们遇见死亡,就学会放手让死者毫无牵挂地离开,让过去的创伤回到过去的位置,用一段时间充分地表达着自己所有的情感,给死亡写一封情书,让哀悼发生,然后回到当下。



因为,每个人最终都会和死亡相遇,但在此之前,请充分地活着。




 今日互动话题 


# 你也面临过“死亡”(某种意义上分离的和亲朋的离世都算)吗?还记得第一次面对它时候的内心的冲击吗?

*提示:我们将选出精彩的留言进行专栏推送,让你的需求和故事,见解与分析,更好地被大家看见~如果不希望你的留言上墙,请备注【匿名】即可。我们收到暗号将不会精选,并且在制作专栏推送时,以匿名方式刊登,你可以尽情留言倾诉或分享。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阴影,别轻易被「善良」绑架

2021-05-30

从哪刻起,你开始接纳了自己的平凡?

2021-05-30

乖乖女如何变坏?

2021-05-29

这大概是爱情最糟糕的样子,亲密关系的二极管误区,你必须知道

2021-05-28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

2021-05-27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