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到底是什么?
↓↓↓
首先,用融合焦虑和分离焦虑来解释人为什么抗拒成功,进而拖延,是我摒弃的一个观点。虽然,它对有的个案有解释力。
这个观点大致是这样的:成功,必然意味着一种被认同,被自己或被他人。一个成功被自己认可,将使自己与关系中的其他人的差异增大或凸显,这会激发分离焦虑——担心关系会破裂。一个成功被他人认同,将使自己被他人定义或拉入其中,这会激发融合焦虑——担心失去自我。所以,为了回避焦虑,有人会用拖延的方式回避成功。
我想,对这个观点的描述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因为,对“分离—融合焦虑”这个术语大家还是不甚明了。要搞清楚这个术语,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2019年上映的电影中,收到评价两极分化最严重的,莫过于林孝谦翻拍的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我看完电影,当时就赞叹道:这编剧,不是精神分析高手,就是人格障碍患者。
电影一开场,恰逢青春期的男主,父亲绝症死了,母亲抛下他跑了。而女主更狠,一场车祸直接全家带走。
这开头,以“死亡和抛弃”作为青春期心理分化的隐喻,简直是人格障碍级别的优秀。直接把青春期分离焦虑幻想实现了——很多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幻想过、或梦到过亲人消失,自己被迫独立的情节。这其实就是分化受阻后的一种幻想满足。
接下来,没能正常完成心理分化的男主和女主展开了一种共生的相处方式——彼此都为对方而活,化为对方心中的理想亲人。同时,又为了防御分离和象征层面的“乱伦”,而选择不能融合和性交。
最后,分离焦虑幻想(分开会死)达到高潮。男主坚持在死前为女主安排好幸福的执念,其实,就是分离焦虑幻想“如果我们是亲密关系,我死了,分离了,对方就活不好”的潜意识见诸行动。万恶的编剧,最后真让女主自杀实现了这个幻想。两人合葬,宣告两人共生,永不分化。
而另一面,这部电影的编剧另一个高妙之处,他用女二这个角色,展现了硬币的另一面——融合焦虑的极端情况。
女二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爱情从来不是我的第一顺位。” 很酷、很个性对不对?但,翻译一下就是:我从来没有将自己投入过任何一段亲密关系。
朋友们,这就是融合焦虑本尊了。女二从始至终都不能放下自己摄影艺术家的身份,仿佛爱情是这个身份的毒药,也就是,进入亲密关系我就不是我了。
她强调着,自己就是为摄影艺术而生的。这其实是在潜意识里否认自己是母亲所生的。暗示着她2岁左右的分化挫折,造成其对母婴之间的天赋亲密关系都可以否认。而在最后她落下的泪,那是她2岁左右就压抑了的对亲密的渴望。
最终,四位主角在电影里虐来虐去,男主女主合葬在了一起,男二女二没能走到一起。
那么灵魂拷问来了:
殉情合葬,算是在一起了吗?
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算不算更悲伤的故事?
答案是否定的。
悲伤的,是电影的结局——爱别离。
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是电影的过程——四位主角都没有以真实的自我而被爱过。
男主女主真实的自我是渴望分化;女二是渴望亲密;男二则是:本宝宝什么都没有做错,我却输了。
很多人说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真爱,因为那些虐证明了爱。
很遗憾,不是的。在精神分析的视角里,影片讲述的,是在心理上分化失败,再现实中又被迫独立的人,如何带着“分离-融合焦虑”发展亲密关系。而真爱,不会发生在两个未独立的人格之间,至少,真爱的终点,是两个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当然,除了影片展现的有“分离—融合焦虑”问题的人,在发展亲密关系的时候的虐心。其实,这样的人在对待自己的时候,也超级虐。
比如,有的人总能把生活搞糟糕,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力,以保持跟家人持久的纠缠,同时,对家人离开他的生活常有灾难性的幻想。这就是分离焦虑了。他们在一般人际关系里,周围人明明都觉得他很好,他却总是表现得非常不自信,仿佛他在关系里必须保持弱势的那方。
另一面,有的人总能保持不晋升,显示出对名利的无欲无求,使自己跟所有人都保持距离,同时,又常叹息自己失去一个又一个机会。这就是融合焦虑了。他们在一般人际关系里,对周围人的褒奖赞扬总是表现出不屑一顾,脸上永远写着“冷屁股”三个字,仿佛他在关系里永远不能是主动的那方。
上面两种情况大伙儿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好像自己就是如此?
是的,这两个焦虑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在人生的两个“叛逆期”,即2岁左右和青春期。前一个时期,一个人通过说“我不”来划定自我的范围。后一个时期,一个人通过说“我要”来确定在自我的范围里种什么花栽什么树。最终走过这两个自我认同危机,进而得以回答“我是谁”这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自我同一性。
所以,分离—融合焦虑,其实只是自我同一性问题的一种“症状”而已。而自我同一性问题,大体就跟流感一样,绝大多数人都得过。小部分人会死,但大多数人会自己痊愈。就像我们祖辈被列强欺负的时候,全民族自我同一性被暴击,除了生离死别之痛,还需要一场文化苦旅。但过个一两百年,大体会自愈的,并且会更强大。
进一步说,分离焦虑和融合焦虑被我写成“分离—融合焦虑”,是因为我认为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而已。这同一个问题就是——未分化,或者说分化失败。
一个人,肉体上的分化,从脐带剪断算是完成了,但是,由于个体很长时间里是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所以,心理上的分化却不那么明晰和简单。特别是人类。
从独居动物的成长轨迹来看,分离,是写入基因的一种驱力,一种生存策略。而又有群居动物让我们看到,融合,也是写入基因的一种驱力。人类太过复杂,集体潜意识里必然有着分离和融合两种相互拮抗的需要。满足一方,另一方就变成焦虑。
所以正常人,是无法长时间保持独处,或无间隔地呆在一个关系里的。这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规律。
那么,如果一个人分化不好呢? 那他在看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时候,要不哭得稀里哗啦(分离焦虑),要不皱眉瘪嘴一脸嫌弃(融合焦虑)。
所以,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是“爱别离”,而是“我是谁”。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人,可能有分离—融合焦虑,更可能有无尽的拖延和失败,无尽的求不得、怨相聚、爱别离……
作者:何异 应用心理学本科;中医心理学研究生;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咨询师。文章转载自:有无心理(youwuxinli)
2021-08-20
2021-08-19
2021-08-18
2021-08-17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