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懂心理学,但是你必须知道一个心理学实验——鸽子迷信
如果有人问我,谁会是21世纪第一个被载入心理学史册的伟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雅克·范·多梅尔。
这个答案没有人会在第一时间反对。因为,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没在心理书上见过这个名字呢?
是的,他不是个心理学家。他是比利时的一个电影导演、编剧。
他用34年的时间,把他对人的心理的思考,拍成了四部让很多人费解的电影。
1991
1991年的《小英雄托托》,让他在电影圈一举成名,讲述的是一个被童年幻想所困的人一生的救赎之路。
19961996年的《第八日》,讲述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故事。其中很多精彩表演完全是唐宝宝男主的即兴表演,这完全可以作为创造性艺术治疗师们的教材。
20092009年的《无姓之人》,和第一部电影一样,前前后后花了10年时间。其主人翁在催眠状态下,以蝴蝶效应为开头,以庄周梦蝶为结尾,讲述了自己的一生。而整部电影,却是以行为主义的实验“鸽子迷信”为序,以认知和精神分析的对话展开叙事,最后以人本主义结尾。
2015
2015年的《超新约全书》,只花了9个月时间。潜意识创造力被打开的多梅尔,在影片中,给上帝创造了一个10岁的女儿,并借由她,治愈了全世界的“鸽子迷信”。
如果说,约翰·鲍比可以借由对著名的猴子吃奶实验的曲解,而被称为心理学家的话。那么,雅克·范·多梅尔就应该以其对“鸽子迷信”的思考,而被载入心理学史册,甚至是人类思想史。约翰·鲍比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因为,依恋理论很可能就是一个“鸽子迷信”。
下面来说说“鸽子迷信”。
在电影《无姓之人》正片开始前,播了几段心理学实验视频材料。
第一段,是鸽子利用小盒子垫脚获取食物。(有点小聪明)
第二段,是鸽子发现啄开关可以打开食槽小挡板后,学会啄开关取食。(简直是小聪明)
第三段,心理学家设置食槽挡板每20秒开启一次,结果聪明的鸽子出现了预想不到的行为——如果在挡板开启前,这只鸽子正在扇动翅膀,那么在挡板关上后,它就会再次扇动翅膀。这就是“鸽子迷信”。
影片的这个序幕非常简短。而第三个实验比较完整的版本是:有鸽子正在用头撞墙,有的正在转圈,有的在摇摆,有的在上举身体,有的像在磕头……无论是哪种,在挡板关闭后,它都会重复之前的动作。即使间隔时间延长到1分钟,它们也会笃定的进行重复行为。后来残忍的心理学家不再开启挡板,然而,有的鸽子依然会锲而不舍,有少数鸽子会放弃,不玩了。
正如设计这个实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说:“如果你认为这(迷信)是人类特有的行为,那么我将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 他认为,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推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即便是实际情况下两者并不相关。
当然,如果多梅尔也简单地把人类行为等同于鸽子行为,那么,他与心理学史册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也不会说,面向未来的人,可以不懂心理学,但必须要知道这个实验。
多梅尔的伟大之处在于,影片一开始,他设置118岁的男主将在催眠状态下讲述自己的一生。准确地说,是投胎前的一段经历加一生。这暗示“鸽子迷信”是在潜意识层面运作的。
不仅如此,导演在影片中还穿插了另一个著名的大雁幼鸟的实验——被人工饲养的一群大雁幼鸟,如果上方划过一个大雁标本,幼鸟会欢叫着追逐,如果划过的是一个老鹰标本,幼鸟会颤抖着挤在一团,然而,它们并不曾见过老鹰——这就把“鸽子迷信”推到了集体无意识的深度。
为了不显得牵强附会,我举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来证明多梅尔要不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要不就是个心理学天才。
影片中男主在三条时间线上有三个妻子。其中一个是男主决定去爱的一个。结果她后来患上了严重的情感障碍。出于爱,男主细心呵护,耐心陪伴着她。最后,男主给她讲了一个自己的梦。然后,选择了“离开”她(结束了这条时间线)。
在梦中,男主和女人是原始人,住在山洞里。洞口出现了一只巨熊,女人吓得哭天抢地,像极了她平时惊恐发作的样子。男主冲出山洞,对着熊怒吼,居然把熊赶走了。然后回到山洞抱着女人,安慰她,使她平复。
一般理解,可能会觉得男主对女主的爱,简直是付出生命级别的。但是,导演却安排他放弃了这个女人。所以,我们需要用精神分析来理解这个梦——梦里的一切都是象征。
首先,熊,bear。它在英语里还有一个意思是,忍受。它对着山洞最里面的女人吼,而她象征的是男主内心深处无法去忍受的部分。而梦中的自己,只是自己充当调停角色的部分。最后,这个自己赶走了熊,也就放弃了忍受,拥抱内心深处隐藏的自己。
这个解析看起来有点扯,不过,你要是知道影片中,女人不断迫使身边的人证明对自己的爱,然后又从细枝末节里寻找自己是糟糕的的证据,最后据此让自己陷入深深的情绪崩溃,这种无意识的重复,来自她自己的“鸽子迷信”——我是糟糕的,没有人会爱我。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她的状况,不会在梦里变成被外面的熊恐吓。
当然,这个梦里,也显示了男主潜意识里的一个“鸽子迷信”——人生就是不断选择,而且总是二选一,并且,总是一好一坏(影片中,男主无数次因为选到坏而各种不得好死)。
配合这点,男主还有另一个“鸽子迷信”——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可以预见未来。这就是精神分析常说的婴儿的全能妄想。这使得男主在影片中科幻性的可以控制每条时间线的开始和结束,前进和后退。
然而,导演最后却通过男主的口告诉所有人,这不是科幻,这是一个9岁孩子脑中发生的一切。潜意识比意识跑得快很多,而“鸽子迷信”就运行其中。
另外,影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角色,也都有各自的“鸽子迷信”。同时,正如上面提到的三个“鸽子迷信”一样,它们都是我们所有人心里都可能存在却不自知的。
比如:影片中男主的亚裔妻子,一次次把男主从溺水中救上岸。她的“鸽子迷信”是——真心付出,就会得到回报。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她的爱,就是一汪深潭,最终男主淹死其中。
当然,男主淹死也只是一条时间线而已,影片最后,好心的导演还是给了男主一个机会,不选择火车上远去的母亲,也不选择月台上的父亲,而是选择奔向了一条自我实现的路,于是所有的时间线被归结在一个交点上。
这个时候,未来的纯意识之人被男主的述说搞得完全蒙了——他为什么既死又活,即在彼又在此。这是多梅尔的另一点伟大之处:一方面,他指出了信赖纯理性可能是个“鸽子迷信”,它将把科学推向违背自然之路;另一方面,他提出了一个假设,人类在现实世界创造了线性时间,而自己的潜意识按网状时间运行。“鸽子迷信”在彼时彼地形成,却可以发生在此时此地,正是因为,潜意识的网状时间结构会将此时此地,变成彼时此地,或此时彼地。
最后,我为什么说可以不懂心理学,而必须知道“鸽子迷信”呢。因为,几乎所有常见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它解释——所有不合时宜的想法、情绪和行为,都是过往看似有效的模式在此时此地的重复。
只是,在意识层面,就是认知行为;在潜意识层面,就是精神动力学;在集体潜意识层面,就是心理分析;如果相信人类会像少数鸽子那样自己停下来,那就是人本主义啦。
PS:如果,你想知道人类所具有的更多的“鸽子迷信”,可以看看多梅尔的电影《超新约全书》。里面,你有大量的投射空间,以发现自己潜意识里的“鸽子迷信”。同时,导演设计的给所有人发送死亡倒计时的方式,逼迫大家选择是否放弃“鸽子迷信”。而多梅尔在电影里,打破全人类的“鸽子迷信”的手段,却是让母亲恢复自我意志——改变世界的不是10岁的小女孩,而是她的妈妈。
作者:何异 应用心理学本科;中医心理学研究生;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咨询师。
点击预约咨询
2021-09-09
2021-09-08
2021-09-07
2021-09-06
2021-09-05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