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开始探讨老年?
很难想象这样的标题出现在今天的网络社交媒体上。网友可能会不屑地说:“这是在说四十岁已经开始老了吗?多陈旧的观点啊,现在的人四十岁还看着很年轻呢。”“不要制造年龄焦虑!”
其实,就是在上野教授写作这本书的时代,四十岁也算不上老,上野本人当时也正好四十出头。她在后记中写道:
“我曾说‘人从40岁就开始老了’,引起一阵哄笑:‘你也太性急了点。’但是,从我自己说起的话,从20岁就开始老了;而渐渐有了‘老了’的真实感觉,是30岁的时候……还有人曾说过:‘对人来说,老的过程就是从呱呱坠地到永远瞑目之前的整个过程。’”
上野还说:“我现在之所以对‘老’的问题比对任何其他问题兴趣都浓厚,就因为对这个我今后就要进入的世界所有的人都太无知了。我们总以为自己理解‘老’是什么意思,但是实际上,我们说出的任何一种‘老就是这个意思’的断言都会被事实证明是不全面的。”她采访了各个领域跟老年议题相关的人,从经济、人际、文学、各国养老政策等不同角度,试图勾画出一幅关于老年的全景图。
三十年过去了,可能我们对“老”的理解也并没有增加太多,充斥在我们耳边的,是教我们如何延缓衰老,或者告诉我们“XXX一点都不算老”的声音。社交媒体的上爆款文章,往往是谁谁励志地保持“冻龄”,谁谁又是“不老女神”之类的神话。仿佛只要维持外表的年轻,保持有活力的生活方式,“老”就是一件可以无限延期,甚至永不到来的事情。
但爆款文章无法告诉我们的是:当衰老这件无法避免的事情终于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如何面生理心理的一系列变化?
也许,恰恰是因为谈到关于“老”的话题时,多数人都太焦虑了,才那么需要“冻龄”的神话送上一碗鸡汤。我们都不想老去,想到老人仿佛就是被放弃、失去魅力和价值的形象,而关于“老到底是什么”的严肃讨论终究是太少了。
但这不代表人们真的可以绕开这个议题。我在咨询中也碰到不少40+的来访者,占来访总数的大概一半,他们有的看起来很年轻,有的事业仍然在上升期,但或多或少都会提及衰老与死亡的话题。
四十多岁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虽然多数人正在年富力强的阶段,但白头发和皱纹出现,代谢下降,身体变化的序幕已经徐徐拉起。事业上,不同人有不同境遇,多数人在工作中感到已经触到天花板,不再有初出茅庐时的雄心壮志;但也有人觉得“再不疯狂就老了”,反而想要过一种新的人生。此时他们的父母往往面临衰老甚至死亡,偏偏孩子正在青春期或者即将离家……
可以说,40+的人们,正是尚未老去却正适合开启这番思考的人群。太年轻可能无法感受到衰老的重量,而真正老了又未免失去了准备的机会。而且这个阶段生活不像年轻时那样动荡,但人格灵活度仍在,有资源也有机会去成长和改变。
也许有人问:四十多岁为什么还要成长呢?那是因为,慢慢老去的过程中,很多人生的重大考验会渐次浮出水面,人格中薄弱的部分在青年和中年时期也许还可以应对,到老年时却可能呈现出问题来。下面我们初步探讨一下其中几个主要的议题。
书中提到,60多岁的人信教明显高于20多岁的人,上野说: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没有教人们如何正确地走向死亡的缘故。即使有一些老年人的互助团体,也只能解决“活的方式”,却不涉及“死的方法”,因而竞争不过宗教团体。
可以想象,当人真的走入暮年,不得不面对“人是有死之身”这一根本命题,生活上被照顾得怎样细致都不能移除心中的死亡焦虑,这时人是很容易抓住任何可以寄托的东西的。
关于生与死的追问,哲学家们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思考与论争。但具体到每个普通人,又怎样去面对这么庞大的命题?精神分析认为,这时,实际上人们很像又回到了婴儿早期的经验:内在具有的功能,决定了是否可以调节、缓和死亡带来的原始恐惧。
如果婴儿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能充分感受到被理解,并且能将这种感觉内化,成为涵容的、比昂所说的“人格中激发成长”的部分,婴儿的原始恐惧就能被缓解,也能够忍受挫折和失落。到了老年,面临最大的恐惧时,这部分功能能再次帮到人们,而如果内在世界缺乏这部分东西,则可能因为慌乱焦虑而采取各种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事实上,死亡焦虑贯穿人的一生。当人步入中年时,死亡的脚步声已经隐隐能够听到,只是由于每个人采取的防御方式不同,导致实际感受和应对方式大相径庭。比如有些人在中年时反而开始寻找自我,或者尝试新的事业,正是因为意识到“以前好像没有真正活过”。而真切拥有过“活过”的感觉,面对死亡自然会从容很多。
而被很多人调侃的“中年油腻男”追逐占有小姑娘的行为,可能也是另一种试图克服死亡焦虑的尝试。只不过这种方式是以占有年轻的肉体的行为,试图去否定自己身上正在发生的衰弱,以及财富、地位也无法挽留的丧失。
死亡当然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丧失。除此之外,人在步入老年后还有面临一系列的丧失:父母和朋友的离世、退休离开工作岗位、身体机能不如从前……如何面对这一系列的失落,是非常大的考验。
面对这些,人们当然会想办法保护自己,尽量少受到冲击,这时自然会采取各种防御方式。人们常说“老小老小”,正是因为有些人采取的措施是回到像婴儿或青少年的行为,比如把内部冲突投射给身边的亲人,或者用行动化代替内部的思考和消化,用来排除难以忍受的内部冲突与压力。但也有人抗拒回到早年的心智状态,反而发展出新的经验,进入成人的心智状态。
多数情况下,过去学会的那些逃避痛苦的方法,此时会再次登场。也许有人会逃避这一切丧失与冲突,否认年岁渐长这一事实,也无法哀悼已经丧失的东西。但如果哀伤与失落过于强烈,早年的人格也许会自寻出路,采取跟之前不同的方式。是逃避痛苦,还是去改变,将痛苦在心中实现转化,决定了一个人渐渐老去之后的样貌。
比如,在面对“退休”这件事时,可能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此时工作作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以及“保护壳”一样的功能不复存在,因为工作建立的关系也会面临冲击,人们会痛苦地觉得失去了重要的目标和意义。
此时内在可能涌现很多复杂的情绪,比如失落、空虚、嫉妒、愤怒等。而这些情绪太强烈的话,又可能去否认或逃避它们。
中年人还没到退休,但如果此时面对职业天花板,往往也开始要品尝类似的情绪或感受了。
在今天大力歌颂青春与美貌的网络社交媒体上,“老去”这件事或多或少被忽略,或者不被尊重。这会加剧人们逃避面对的可能,比如保持身体的健康或活力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背后的动力是和时间赛跑,否认老之将至,也失去了跟自己内在对话的机会。
我们会看到,有的人老了之后变得柔软、温和,能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样子,而不是“应该”怎样,成为那种“智慧老人”;相反,有的人变得苛刻、傲慢,僵化不可改变。这其实取决于面对生命出的难题时,我们到底是选择面对、成长,还是逃避、否认。
依赖与独立的冲突也是人一生的课题,但在老年阶段会变得尤其尖锐。这是因为,人生最后几年里,很多人再次回到“必须有人照顾”的境况里,就仿佛再次回到童年。但跟小孩理所当然接受照顾不同,在“独立”了几十年后,再次依赖别人可能会带来复杂的心理感受,当然也包括现实的人际矛盾。
即使没到行动不便的时候,但凡一个人已经开始思考老年,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人照顾,就会变成一种潜在的焦虑。
上野在探讨了美国跟日本老年文化蓝本的不同后,写道:“从美国老人问题的思索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个人主义的陷阱。把一个人的独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社会里,很难接受自己老了之后,已经不再是‘独立性的存在’而成了‘依存性的存在’的事实。由于无视这一事实,当现实中到了不得不接受他人援助的时候就否认事实。”“日本是个相反的写照。日本文化勾画出的老人形象是个黏黏糊糊依存他人的‘可爱的老奶奶’……也反映出对老人的不敬。”
既要有尊严地活着,又在必要时能接受帮助和照顾,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以何种方式接受照顾、如何消化终有一天成为“依存性的存在”时,内心的脆弱感觉,也是可以提前思考和准备的东西。
社会学家或许更关心的是解读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以及探讨建立怎样的社会能保障老人和生活和心理平稳度过这一时期;而回到个人,则需要思考社会福利未能覆盖之处,怎么处理现实问题及心理难题。
也许我们的确该思考:当我们说到“独立”时,是否误以为那就是指不需要求助任何人,遇事自己扛才是最棒的?是否我们的环境里有句潜台词是需要别人帮助就是值得羞耻的?是否我们长久以来都忽视了,能找到合适的求助对象和求助方式是种重要的能力?
这些思考,不仅影响着我们当下怎么处理生活难题,也将大大影响老去之后的选择。
当然,关于“老”这么严肃和庞大的话题,不是本文能够给出结论和答案的,我想做的,是试图开启一些思考,谈论一些因为容易引起焦虑而被忽视和回避的话题。也是邀请跟我一样刚刚迈入四十岁的人们,一起来看这个涉及社会、文化、心理的复杂议题,或许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UM心理师
*专业资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受训背景
2020.04 - 2020.06主体间心理治疗理论与个案演示
2020.04 - 2020.09英国儿童治疗精粹课程
2020.04 - 2020.09严和来:拉康精神分析入门20讲
2019.09 - 2019.09麦格“比昂思想中国研讨工作坊”
2019.08 - 2019.11Kim讲斯特恩的发展心理学如何指导儿童养育及与成人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工作
2019.06 - 2020.01UM心理服务师培养计划
2019.02 - 2020.04英国系统“客体关系”45讲:导师Chris Mawson+Rustin夫妇+Lesley Caldwell
2018.09 - 2018.12Kim 讲布洛迪发展心理学如何指导心理咨询和儿童养育
2017.11 - 2018.03Julian Stern“短程动力学治疗”
2017.09 - 2019.07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学院制连续培训项目(婴儿观察小组)
2017.02 - 2017.04丽雅克莱因“梅兰妮·克莱因的主要理论”
2016.11 - 2017.06Jerome Blackman “攻克难题”系统培训
2014.12 - 2016.11李小龙精神分析高级班、自体心理学连续培训
2014.04 - 2014.10曾奇峰精神分析中级培训
*擅长领域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不畅,缺乏安全感,讨好,交往模式,同性朋友
亲子教育:儿童教育,亲子冲突,亲子教育,青春期行为,父母成长,育儿困惑
个人成长:自我探索,依恋模式,心理创伤,自我成长,人格发展,咨询师个人体验,自信建立
*咨询寄语在学习精神分析前,我已经做了好几年来访者,至今仍在接受每周三次的分析。精神分析对我来说,是一个逐渐慢下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打开向内看的过程。我相信,每个来访者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每段咨询关系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在消除症状、减轻痛苦,不如说是在理解症状背后的意义,发现痛苦背后的力量。希望我可以和你一起,尝试去开启这样的旅程。
点击预约咨询
2021-09-14
2021-09-14
2021-09-14
2021-09-14
2021-09-13
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