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无法坦然地躺平平平平平平?

无限延伸的三角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12-20



 躺……平?


很多朋友跟我说,躺平算了。


"生活太累了,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孩子人情交通,活得简直像一条喘气的狗。”


“压力太大了,无处不内卷……”


“有人一出生就什么都有了,可自己就算不吃不喝24小时工作,也买不起这座城市的一间厕所,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很理解他们。这样的念头,我也有。


当压力、焦虑、内卷像金融海啸一样席卷而来时,为啥不能就地躺平?可说说容易,做做难。

尤其是看到闺蜜已经年薪百万,大学同学已是大厂高管,前同事已经读完名校的AI博士学位,自己就更做不到坦坦然然地躺平。


整个过程之曲折,就像大姑娘坐花轿一样,把头一蒙,眼睛一闭,才能说服自己进入那个状态。虽已躺下了,但心仍不平。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我们想要躺平,但却无法坦然,这究竟是为何呢?


  为何无法坦然躺平?


可能有以下这三种可能:


一、你说躺平=逃避,是真的吗?


很多人对躺平,可能有一些认知上的误解。比如,有些朋友觉得躺平=逃避。


清华大学李锋亮教授说:“如果选择“躺平”,就对不起子女,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纳税人,是极其不负责的态度”。


俞敏洪称,“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


这里面当然有基于他们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要激起年轻人的奋斗、为国家创造财富。


但,也让我想到一个问题,躺平真的是逃避问题、逃避责任吗?是一种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模式吗?


在网上,我看到网友这样回应话题:

“劳工权益才是关键。要是劳动收入合理,工作强度时间合法,35不被优化,职业能体现人的价值,人们巴不得站起来争取幸福生活,谁愿意躺平?”

这里面是包含着一个对人的基本假设。那就是,每个人都是拥有主动追求幸福的强大动力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是具有自我实现的需求的,让自己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但,当这份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在现实中遇挫时,会怎么样呢?


英国《卫报》曾报道过一个植物成长试验。他们发现,这些植物对环境中的支撑物,展现出了相当复杂的成长动态。这不单单是适应性行为,而且是存在预期、目标明确,并且在成长过程中灵活调整的。


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也具有这份灵活调整的力量。


当我们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内卷的环境中,不断裹挟在“焦虑”“无力”中时,“躺平”是自我的一份灵活调整。去给自己一个空间,盛放那些被压力、焦虑、无力逼到死角的自己,允许疲惫不堪的身心好好休整。


“压力大,多躺一躺,也许身体更健康,寿命长的人,大多休息好。”让我们的种子好好安放,静静蛰伏。


这也是生命的自然需要。



二、你说躺平=躺尸,是真的吗?


还有一些朋友,觉得躺平就是一种躺尸的状态。

再进一步做个联想,那可能是一种和死亡有关的、停滞不前的、回归到无机物的一种终极状态。换句话说,它是没有生命的、静止的。


但,这可能也是一种误解。


有个朋友,她本来是上海一所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领着丰厚的薪水,穿着精致的衣服,过着小资的生活。都市白领啊,我们以前都很羡慕她。


有一天她突然辞职了,去了一个三线城市的公益组织找了份工作。薪水拿的比以前少三倍,工作量却不减反增,她一个人手里负责志愿者招募、公益夏令营项目策划、团队管理等事务……简直是忙得分身乏术。


我曾问她,“钱少活多,还是个三线城市,为啥这么选呢?”

她笑笑说,“身边的人都在忙忙碌碌,想着要赚钱、买房、出国……这是很有秩序的。但,我其实并不喜欢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我喜欢大自然,喜欢恬淡一点的节奏,喜欢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学教育很多年,但我发现我所工作的学校,并没有让我实现教育的初衷。我们说要减负,但还是一直为分数而拼命。我不想这样。我想真正为教育做点什么,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所以,躺平了呗”。


她的话,让我对躺平有了很多更深的理解。

我们看到,周围有些人辞去高薪去做公益,有些人从大城市回到小城镇,有些人名校毕业在家做全职妈妈……


也许在别人的眼光里,这是被动无奈的选择,是停滞不前的倒退,是无目标的得过且过。但,如果真的靠近那些人,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那也许是主动做出的有意识的选择,是扎根于更深的自我认识作出的行为。它允许自己和外界的主流价值保持着一定距离,允许自己听从自己真实的声音。


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它和别人的价值观有什么关系?

我为这份想要的,能做点什么呢?


也许躺平的河面表面看起来是静止的,但是在更深之处,那一汪泉眼里在不断汩汩流出新鲜的活水。




三、你说躺平需要理由,是真的吗?


有一段时间上网冲浪,一看到“躺平”的话题,我总是积极参与。有时看到别人“斥责躺平”,我会感到很愤怒,然后奋起维护。但同时,我自己真的想躺平时,却总是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

无论是维护还是找理由,让让我觉得很费力。


这让我有一个联想。多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三天的舞动心理治疗,在这个团体中,大家学习着用舞蹈来表达生命,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让自己的身体在音乐中自由地表达和释放。


有时候我站着,不断地向着空间伸展着双手,真是痛快。

有时候我坐着,把头埋在自己的胸前抱住自己,有些泪目。

还有的时候我在跳跃,像一只小鹿在林间起舞,自由极了。


但唯独,我一次都没有躺过。心里也动过这样的念头,但终究是躺不下来。


当身体和地面即将平行时,我会感觉身体好像被卡住了,似乎隔着什么东西。


到底在哪里被卡住了呢?

也许,是内化的声音。“躺下是一种退化。作为人类,从爬行动物进化到双脚可以独立行走,为什么要让自己退化回去呢?”


可事实上,已经进化出来的双脚就会一直拥有,并不会随着躺下的动作而消失。


也许,是习惯的模式。每天,我们都要朝着目标努力地,用力地生活。活着,你要让父母为自己骄傲;要拥有高的成就;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要做个有用的人。

但如果剥离开这些东西,人可不可以只是纯粹地活着呢?


有位心理学家说,“美好的生活不必是快乐的,甚至不必是有意义的。”


而我们也理应给自己这份权力。不一定非得如犬儒主义那般衣食简陋,形同乞丐,也不用如苦行僧那般无欲无求,摈弃一切。至少从身体语言上来说,你是可以站,可以跑,可以跳……也完全可以躺的。


在人这个词语面前,不需要其它的任何附加。

在躺平这件事面前,不需要其它的任何理由。


   结语:

躺平,它不会让我们变少。相反,它是在给我们增加东西。

如果仔细地打开这个过程,你会从里面拆出很多的“礼物”:

它也许是内卷的焦虑、压力的奴役下的一份喊停,允许自己安顿身心,好好蛰伏。

它也许是为自己做的一个有意识的选择,允许去认识自我,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


它也许是对生命多样形式的更多接纳,允许自己接纳造物主所赠予的最宝贵礼物,那就是存在本身。


关于活着,第欧根尼睡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赫拉克利特住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


而我们,可站可坐,可跑可跳,可蹲可躺……拥有无限种可能性。



 

作者 | 无限延伸的三角

编辑 | 怡安



中年追星:人老,心不能老!

2021-11-29

耳背的心理学解释 | 孤岛困境

2021-11-25

为啥有人喝水就行,有人却要靠奶茶续命?

2021-11-23

吃屎吧,我的孩子!

2021-11-20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