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更新| “开放式+街区”为什么将成为新主流?

城市光网 2023-10-28

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健康问题的挑战……一系列问题与现状,商业应该如何应对?仿佛一夜之间,开放式街区商业就因势而生了。或许相对于盒子式购物中心,街区式商业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底色与“气质”。尤其在疫情后,开放式街区商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


01 消费观的转变「开放式街区」凭什么「火」


随着社交平台的丰富和新生代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购物体验,对商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街区商业的整体建筑处于对外开放状态,其户外空间多、通风性较好的消费场景不仅更能给消费者“安全感”,自由的空间形态还能满足娱乐、文化、社交等多样性需求。
街区商业以生态艺术、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或街巷里情怀等多元场景和体验感,形成自身独特的亮点和记忆点,在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时尚、潮流、个性需求的同时,还提供随时随处拍照分享的精神愉悦感,形成二次传播,从而扩大影响。


02 本质的回归「开放式街区」有迹可循


在回归“逛街”本质的基础上,商业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公元前184年,罗马执政官伽图就曾在巴西利卡内建造了历史上最早的商业步行街。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贸易的扩展,城市街道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

中国传统的商业步行街起源于宋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生活场景的写照,从那以后城市商业街区充斥着各种市民活动。

现代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基于前工业紧凑的城市结构,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过,1930年将其建为林荫大道,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20世纪60年代初,战后经济增长和机动车的普及造成了旧城中心衰落,商业步行街区成为应对郊区化,复兴老城中心区的主要手段,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美国诞生了200多条商业步行街,这种模式给商店带来了新的繁荣,如波士顿的Market Place。

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使城市成为全球经济和本土经济链接的结合点,同时随着电商的迅速崛起,商业街区更加强化其主题性与体验性以保持其传统商业形态的生命力。

03商业街区代表用「客流量」出圈


  北戴河石塘路步行街
“石塘in巷”主题街区,位于北戴河海滨中芯地带的石塘路步行街,长约800米,是集餐饮、文创、娱乐、购物、亲子、艺术、演出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街区。比邻石塘路市场、保二路欧式风情街、劳动人民文化宫,这里一直是北戴河区兼具繁华与人气的游客休闲聚集地。



得天独厚的地段,构成了北戴河资源与流量的交汇点。让石塘in巷在自带巨大本地、外地游客流量的同时,更能无缝衔接周边大量常住居民的消费需求。
街区包含品牌商铺、儿童游乐区、书吧咖啡厅、火车文化广场、啤酒广场、特色餐饮区、潮流文创区等多重业态布局。同时街区设置城市剧场、音乐广场、中心广场三大主题广场区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街区成为北戴河一站式全年龄休闲娱乐中心。


除摊位布局外,今年还将对整个石塘路步行街进行整体亮化提升和美陈布置,将北戴河百年历史与潮流激情碰撞,文艺气质与烟火气息相互交融,让石塘路步行街成为北戴河特色的网红人气潮流街区。


  深圳万象中心


新颖的“街区+mall”的开放式建筑形态,深圳万象中心在物质消费之外,探索“商业+艺术”的融合,既适应深圳的气候,又符合都市人向往自然、生态的心理。

  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国内最早拥有社交功能的商业空间。它在传承老上海城市脉络——石库门建筑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围绕“社交回归本真”的主旨,重视并鼓励人们在此相遇、成长、交汇,收获独特的文化领悟和社交体验。

  成都太古里


成都太古里是一个融合文化遗产、创意时尚都市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综合体。不仅是购物中心,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空间可以感受到历史、人文、自然、宗教、时尚等多元文化碰撞。


04多重维度打通街区商业「逻辑」


  街区式商业兼具购物与休闲双重用途


在未来,开放式、体验式的街区商业或许更受消费者的喜爱。首先,开放式街区商业用开放、院落式的建筑形态,改变了人们以往在“封闭”空间购物的习惯,赋予购物之外更多的休闲体验。

  街区式商业的体验感更强


其次,开放式街区有商场室外化、中庭广场化的明显特征,整体建筑处于一个对外开放的状态,营造出开放、自由的空间形态,户外空间较多、通风性较好、舒适度更高、体验感更好,能接纳更高消费人流的空间需求,街区式商业的互动感更强。
再次,开放式街区回归逛街的本质,用开放式生态、时尚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和街巷里情怀等满足年轻人对时尚、潮流、个性的需求;通过情景化的沉浸式体验,形成街区独立的亮点和记忆点,提供随处拍照分享的精神愉悦感。

  街区式商业更贴近生活


街区商业的业态及品牌更能贴近生活,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消费频次也较高;另外,营业时间上也非常灵活,可24小时营业,大大增加营业时间。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大品牌商家逐渐从购物中心转战街区商业,像星巴克、肯德基等品牌在拓店计划上,开始逐渐向大社区的街区商业转变。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浩瀚商海、秦皇岛新鲜Plus及网络,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hiuzse404)~

END



本文编辑 | hjy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推荐阅读 💡

延伸第三空间的价值!自带流量人气的公园式商业体

实景演艺| 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遇见“婺女飞天传说”

中国首个文旅元宇宙共创IP“数字地标”正式发布

沉浸式艺术疗愈!“互动戏剧+展览”—《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