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诚邀您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氢科学中心诚邀您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中心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成立于2018年6月,是国际首家致力于氢能源、氢医学、氢农学研究的交叉平台,是首家聚焦“氢”领域关键共性科学问题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战略性布局的前沿交叉平台。

氢科学中心建有1个交叉科研中心、3个应用示范基地,研究中心占地面积超3000平米,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中心设氢能源、氢医学、氢农学3大研究方向,汇聚了一批致力于氢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优秀专家学者,其中包括院士和多名四青人才。

中心以前瞻性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在氢科学及技术领域实现深度融合的学科交叉,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及关键共性技术重大突破,实现氢科学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将努力建设成为氢科学国家战略研究智库,为氢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中心已初步建成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并持续招募领域内资深学者及乐于接受挑战、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青年英才。现诚邀广大海内外英才加盟氢科学中心。



详情可查阅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官网:https://chs.sjtu.edu.cn/




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研究方向

氢能源发展氢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国家战略的必要途径。重点聚焦制氢方向:电解水、光解水、光电热耦合制氢、电子领域用高纯氢制备等;储运氢方向:高密度安全氢储存运输相关研究和技术装备研发;燃料电池方向:新型双极板、膜电极、高效催化剂及系统集成等;其他方向:二氧化碳加氢捕碳、天然气掺氢、氢安全检测等。

氢医学氢在医学领域被誉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胞凋亡的作用。针对氢医学临床研究数据有限,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的现状,重点聚焦氢医学生物效应机制、靶点及代谢;新型递氢系统;氢作用疾病的临床转化研究、氢生物探针、氢与中医药协同作用及理等。

氢农学氢在农业领域被誉为绿色农药和绿色化肥,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的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战略计划的重要途径。重点聚焦氢对动植物、土壤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效应机理研究,氢赋能中医药种植及其机理研究,研发新型绿色氢肥、氢农药、氢保鲜剂等。




招聘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 国内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或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及人才计划;

4. 研究领域主要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化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医学、药学、农学和生命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

5. 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资助待遇


国家优青(海外)项目入选者将获得为期3年总共100-300万元的国拨经费资助。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及本中心提供的薪酬待遇、配套支持如下:

聘任岗位:长聘教轨副教授。

薪酬待遇:提供国际竞争力的薪资。

科研经费:在国拨经费基础上由学校提供1:1配套经费。

科研保障:提供充足的实验空间,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可组建包括博士生、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的学术团队。

办公条件:提供全装修全配套的PI办公室。

住宿保障:提供拎包入住的全配套人才公寓。

住房补贴:在各级政府相关资助基础上,学校及中心额外提供80~100万元住房补贴。

医疗教育:依托附属医院及附属学校资源,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保障和子女幼儿园至中学的一条龙教育,为教师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提供保障。




联系方式

请有意向申报的人选将个人简历发送至邮箱:qingzhongxin@sjtu.edu.cn

邮件主题请标注“海外优青+姓名”。

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论文、项目、专利和奖励情况等。

联 系 人:杨老师

办公电话:021-54740302

手    机:13585844581

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

文稿编辑/杨海燕、姚天宇

图文编辑/姚天宇

责任编辑/杨海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