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资小新“共建书香中国活动”,宋志平董事长荐书《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2017-04-01 中国建材集团

来源:国资小新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愈久愈浓。

全民阅读时代,

共建书香中国。 


国资小新举办

“共建书香中国活动”,

邀请知名企业家,

推荐好书,

手写品读感悟,

分享悦读之乐。






本书作者


彼得·德鲁克

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创新是每位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它始于有意识地寻找机遇。如果你懂得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你就能系统化地管理创新;如果你懂得运用创新的原则,你就能使创新成为现实。

 

德鲁克在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以下内容节选自《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800年左右这样说过:“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但是萨伊的定义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企业家”是谁。而且自萨伊创造这个术语200 年以来,人们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一直混淆不清。

 

例如,在美国,企业家往往指创建自己的、新的小企业的人。事实上,最近盛行于美国商业学校的“企业家精神”方面的课程就源自30年前的“如何建立自己的小企业”的课程,这二者在许多方面并无显著的不同。

 

但是并不是所有新的小型企业都是企业家的,或代表企业家精神。

 

夫妇俩在美国的某郊区开了一家熟食店或一家墨西哥餐馆,他们当然冒了一点风险。但是,他们是企业家吗?他们所做的不过是被重复过多次的老一套而已。他们把赌注投在该地区外食人口的日渐增加上,但是并没有创造新的满意点,也没有增加新的消费要求。从这一点看,他们当然不算企业家,即使他们建立的是新企业。

 

然而,麦当劳却是企业家精神的。确切地说,它没有发明任何新东西,任何一家不错的美国餐厅很早就生产它供应的最终产品了。但是,麦当劳通过应用管理概念和管理技巧(研究顾客所注重的“价值”)使“产品”标准化,设计制作程序和工具,对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培训人员,然后制订其所要求的标准,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产出,而且建立了新的市场和新的顾客群。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几年前,美国中西部的一对夫妇创建的一家欣欣向荣的铸造厂同样也富有企业家精神。这家铸造厂主要是对铸铁进行热处理,以达到高性能规格——例如,大型推土机的轴杯(用来清理土地、凿沟安放穿越阿拉斯加的天然气管道)。生产这种产品所需的技术广为人知,确实,这家公司所做的工作一般都是别人以前做过的。但是,它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创始人将技术信息系统化,这样他们就可以将性能说明输人到计算机中,并立刻打印出所要求的处理;其次,他们将程序系统化。一般来说,尺寸相同、金属成分相同、质量相同、性能规格相同的铸件订数不会超过六件以上。但是,实际上这些铸件是以流水线的方式而不是分批生产的,设备都由计算机控制,加热炉可自动调节。

 

这种精密铸件以前的次品率高达30%—40%;但在这家新铸造厂里,生产线下来的产品优等率高达90%以上。而且虽然它要支付美国工会规定的全额工资和福利,但是其成本也比价格最低廉的竞争者(一家韩国造船厂)的2/3还要低。这家工厂是“企业家的”,并不在于它的新和小规模(虽然发展迅速),而在于它实现了这种铸件的与众不同,使顾客对它们的需求不断增大,大到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还在于它实现了用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手艺转化成一个科学流程。

 

诚然,所有小的新工商企业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若要是企业家的,一个企业必须除了小和新以外还有其他特殊个性。事实上,在新企业中,企业家仅仅是少数人。他们创造了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事物;他们改变了价值观。


不一定要小而新的企业才能成为企业家。事实上,许多大型的和往往是旧企业也正在实践企业家精神。通用电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之一,有100 多年的历史,长久以来,它就一直善于从头建立一家家新的企业家企业,并将它们发展成规模相当大的产业。而且通用电气并不限于在制造业中采取企业家精神。它的金融帮手——通用电气信贷公司(G.E.Credit Corp.)掀起一场很大的变革转变了美国的金融制度,现在,它的业务迅速扩展到英国和西欧。60年代,当通用电气信贷公司发现商业票据也可用于金融业时,它就突破了金融界的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打破了传统上的银行对商业信贷的垄断。

 

英国的大型百货连锁店马克士在这50年中的表现大概比西欧其他公司更富有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性,它对英国经济,甚至英国社会的影响,可能比英国任何其他变革推动者,甚至比政府或法律还要大。

 

通用电气和马克士与其他完全没有企业家的大型老企业同样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使它们具有“企业家的”是规模和增长以外的特别企业个性。 

……


英语系国家将企业家精神与新兴的小企业认同起来,而德国人却将它与能力和财产认同起来,这似乎更有点误导性。德语的Unternehme,就是萨伊的“企业家(entrepreneur)”的德译词——这个词主要用于区分拥有并自己经营企业(英文可译为“owner-manager”)的“老板”与“专业经理”和“雇工”。


但是第一次尝试建立系统的企业家精神的目的并不是冲着所有权的——1857年皮埃尔兄弟(the Brother Pereire )建立了企业家银行,他们的信贷公司;1870年这种做法越过莱茵河,由乔治。西门子在他建立的德意志银行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同一时期又被J.P.摩根带到大西洋彼岸的纽约。这些作为企业家的银行家的任务是运用他人的资金,使之分配到生产力和产出均较高的领域。早期的银行家都变成了企业所有者,如罗思柴尔德家族(the Rothschilds )。他们修建铁路每每都使用自己资金。而企业家的银行家则相反,他们从未希望成为所有者。他们主要通过向公众出售在初创时向他们借钱的企业的股票来赚钱。同时他们通过向公众借钱为其投机活动筹集资金。


虽然企业家需要资本从事经济(和大多数非经济)活动,但他们不是资本家,也不是投资者。他们当然要承担风险,这是任何从事经济活动者均要面临的事情。经济活动的本质是将现在的资源交给未来的期望,这就意味交给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家不会是雇主,但是他可以是也往往是雇员——或者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单干者。

 

因此企业家精神是个人或机构独有的特征,它不是个性特征。30年来,我见过许许多多个性、性格各异的人在企业家挑战中表现非常出色。诚然,需要确定性的人不可能是好的企业家。其实在其他许多领域这样的人也不会有出色的表现——如在政治方面或担任部队的指挥官,或作为远洋班轮的船长。在这些位置上,制定决策是不可避免的,而任何决定的实质就是不确定性。


但是,任何人有勇气面对决策都能够逐渐学会当一名企业家,而且行动上富有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个性特征。它的基础是概念和理论而不是直觉。


猜你喜欢

经济日报刊文 | 宋志平:以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

读书会 | 宋志平: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读书会 | 什么是德国制造,什么是工匠精神,宋志平深度解读《隐形冠军》(视频+文字实录)

宋志平接受人民网专访谈制造业的全球布局,附完整视频和文字实录!

宋志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就制造业全球布局新趋势讲了啥?

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优秀作者评选揭晓,宋志平《经营方略》上榜!

思享 | 宋志平谈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新商道,一起到北大国发院课堂上去聆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