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号】走进儿童阅读的世界——从绘本开始
走进儿童阅读的世界——从绘本开始
儿童文学作品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儿童故事里有相当丰富的隐喻讯息,透过文字或图画的呈现,有系统且融贯交织成故事的主轴。阅读儿童文学对孩子而言,不仅是一种思考活动,还是一种游戏、一种想象,更是一种创造,藉由故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更藉由剧情来自我建构、自我了解,架构出他们的自我想象世界。
一、什么是绘本
最早把绘本或者说图画书引入中国的彭懿先生,可以说是致力于图画书研究的先行者。我们都知道他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了解图画书相关知识的一本入门书。他认为,要给图画书下一个定义,其实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情。因为图画书是一个包括性很强的概念,它的种类繁多,而且种类与种类之间的界线也非常模糊。
绘本,也叫“图画书”,英文名称“picture book”,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读物,一般情况下以出版物的形式与读者见面。说到图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图画书,涵盖面十分广泛,有文学类(例子:《打瞌睡的房子》、《小房子》、《大卫系列》)、科学类(《小威向前冲》、《胡椒生长在哪里》)、哲学类(《失落的一角》、《鱼就是鱼》),这是从主题内容来分的;还有从表现形式来分的,包括概念书(Concept Boooks)(《story无字概念书》、《小红书》)、字母书(Alphabet Books)(《阿罗的ABC》)、数数书(Counting Books)(《Counting on the Farm》)、玩具书(Toy Books)、婴儿书(Baby Books)等等特殊的品种。图画书在日本和港台等地被称为“绘本”,而在中国大陆读者的理解中,等同于“绘本”概念的图画书,主要是指儿童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一种专门为儿童设计,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达信息、讲述故事和表达情感的图书。这个观点来自于日本图画书之父、著名的出版人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一书。
我们主要讨论的,或者最受我们关注、运用最广的绘本,还是上面提到的图画故事书。写给孩子看的带插画的书就是绘本吗?我在很多学校做过调研,从近百份老师们反馈的问卷来看,我的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问题是“您读过哪些经典的绘本?对这些经典绘本的初步认识是什么?”在这道答题中,相当多的老师把小人书、连环画等读物等同于绘本;另外,还有一些老师认为带有比较多插图的读物也可以称作绘本。因此出现了读过《西游记》、《成语故事》、《三字经》等回答。
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绘本里,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图画是绘本的生命。它是用图画和文字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表达一种情绪情感、思想见解,是图文的合奏。说得再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其中当然也有它的特殊形式,就是无字绘本(Wordless Books《雪人》、《你不可以带气球进大都会博物馆》、《流浪狗之歌》等)。
二、图画和文字的关系
在绘本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一般故事书中的插图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我们刚才提到的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也曾用下列公式来说明带插图的书(illustration)与图画书的区别:
文+画=带插图的书
文×画=图画书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图画书的图文叙述的特点,我们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说明。
在这个故事中,如果只看文字会觉得莫名其妙: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可是,画面却讲述了一个惊险的故事,原来,有一只狐狸一直跟在母鸡的后面,每一次都试图扑向母鸡,可倒霉的狐狸不是被钉耙敲中脑袋,就是掉进池塘里,每一次母鸡都化险为夷。
可单看文字肯定看不出来这个故事,孩子们在阅读图画时,看到倒霉的狐狸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说到图和文的关系时,尽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诸如“图画与文字相互依存”、“图画与文字交织表达”、“图画和文字共同承担叙事的责任”……但是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绘本结合了两种不同表现模式——图画与文字——成为一个复合体。
曾经两次获得美国图画书大奖凯迪克金奖的美国插画家芭芭拉•库尼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图文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儿童文学研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的儿童文学教授朱自强先生的《亲近图画书》中,对于图画书即绘本概念的诠释,我认为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
图画书是文本,是图画,是综合性美术设计。图画书是大量生产的一种产品,是商品。图画书是社会、文化、历史的记录。在多种属性中,最首要的是,图画书是给儿童带来一种体验的作品。
作为艺术形式,有三个方面决定了图画书的构造:
图画和语言相互补足、融合;
展示对开的两个页面;
通过翻页营造戏剧性变化;
图画书自身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三、绘本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孩子最早接触到绘本,恐怕更多地是来自于家庭。目前亲子阅读最主要的阅读素材还是绘本。无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绘本阅读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同时,正如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所言,绘本阅读是孩子最初的一种阅读形态,它在孩子幼年时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打造了良好的环境。这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我们可能更看重的是优秀绘本中所传递的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追求。不论来自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哪片地区,我们都有着共同而美好的愿望,诸如世界和平、环境保护、国际理解、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人人互助、诚实友善……而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或宏大或细腻的主题,在绘本中都可以悉数找到。例如,伊夫·邦亭的《爷爷的墙》中所表达的对逝者的追忆与对和平的向往;维吉尼亚·李·伯顿的《小房子》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田园生活的讴歌;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中那对感情至深的父子所流露的浓浓父子亲情……
并且,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阅读的基础。孩子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绘本中的图画弥补了这一点。松居直认为:“……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孩子一定要具备想象力才可以脱离图画的指引去阅读纯粹的文字,而绘本为孩子提供了发展想象力的基础。
还有,我们所看重的绘本阅读和教学指导,为孩子带来的理解力、思维力、表达力、体悟力、鉴赏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绘本的价值和作用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随着我们对它认识的不断深入,就会有更惊喜、更丰富的发现。
基于此,我们创立“绘本教学”微信公众号,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姚颖老师团队的科研力量,结合一线教学实践的丰富资源与经验,传播绘本阅读与儿童教育的先进理念,建构绘本课程新体系,探索绘本教学新方法。以期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校课程体系完善,社会教育均衡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北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中国少儿阅读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欢迎大家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