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谈《团圆》成功之道及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下)

李静,马冬雪 绘本教学 2021-05-26

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  (下)

——谈《团圆》成功之道及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


文/李静,马冬雪

 

2

作品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务工人员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国有超过1亿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打工,只有在假日里才能和家人团聚,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为现代社会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2012 年8月底,教育部公布《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里面明确提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 200.32万人” 。留守儿童的父母远走他乡,虽然在经济上使家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聚少离多,沟通不畅,造成儿童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亲情饥渴”以及亲子教育缺位现象是困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2010年10月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只有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没有联系。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产物,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得到 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品表面上看是个描绘家庭团聚的故事,实际上成年人读来也有淡淡的苦涩,这里面就包含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思索。这也是图画书的魅力所在。图画书不仅仅是面向幼儿的,它也面对成年人,一本优秀的图画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要求,正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实现传统和现代有机衔接的是

浓浓的童趣

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指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故事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文字叙述的,仔细读图你会发现视觉呈现部分采用的也是儿童视角


首先是怯怯的,不敢相认。妈妈和远方归来的爸爸亲热地交谈着,而孩子躲在门后悄悄打量着远方的爸爸,爸爸满脸笑颜把孩子抱起来,换来的 却是“我吓得大哭起来”,一哭一笑,真实再现了儿童心理,许久不见也许孩子对父亲的面容都不再熟悉。

接下来,吃了午饭和爸爸去理发。孩子带着爸爸新买来的帽子,吃着爸爸送来的甜蜜棒棒糖,“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似曾相识,情感上增进了一层。和爸爸甜甜蜜蜜地包汤圆,这时,给读者呈现的是五角星、月亮形状、小鸭子、圆形的汤圆,在这里每个人都似乎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了!最后一家人在爸爸的臂弯中幸福入睡了。接下来“我”自豪地跟小朋友说“我跟爸爸去拜年”,以父亲而自豪,喂爸爸喝水,和爸爸去屋顶看风景,坐在爸爸肩上伸出双臂眺望美好的未来。我想此刻小孩子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美,更有对支撑自己的父亲的敬意,只有站在父亲肩上才能看得更远。故事的最后爸爸又启程开始新一年的忙碌,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送别。



美国《出版人周刊》曾写出这样的评论:“这是一幅令人记忆深刻的图画,它记录了中国最为快乐的节日,并且见证了贯穿其中的感人亲情。” 之所以这样在于以孩子的情感讲述这个婉转的故事,读来真实可信。



4

《团圆》的完美呈现带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

首先,在外在呈现形式上,美术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比如水墨画、年画、皮 影、京剧脸谱、剪纸、泥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水墨的《小蝌蚪找妈妈》,泥塑的《泥将军》,剪纸的《进城》,水粉画《荷花镇的早市》等,多种多样的“中国元 素”,既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来自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又吸引世界的眼光关注独特的东方文化。在这里面我们应该特别提到熊亮等创作的富有民族风格的 “绘本中国”、“情韵中国”、“野孩子”系列,这些作品就很好地运用了我国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次,故事的选材要有创新性。目前在美术表达上富有中国特色应该是原创图画书做得比较好的一方面,不足多数存在于故事内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多图画书改编自民间故事、寓言、传说等,经典有余,贴近现实生活不足,孩子们读来缺乏新鲜感, 距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如何建构现代生活中的幼儿故事,让儿童产生亲近感是我们本土作家应该发掘的创作点。

另外一点带给原创图画书的启发是:作品应该遵循幼儿的审美规律,富有童真童趣是所有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追求的首要目标。儿童之所以亲近阅读主要看的是这个故事好不好玩,有没有趣儿,只有深入儿童心理和性格的作品才能获得儿童更深的认 可,更多的热爱,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等。

《团圆》两获殊荣,应该说可以代表原创图画书的最高水准.对于这部作品评委给出了这样的评论:“作品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其实也应该是原创图画书遵循的创作规律。只有把民族化、现代生活、儿童情趣完美结合,用色彩、线条、造型和文本综合性呈现,才能树立原创图画书的本土风格,才能让中国原创图画书在世界图画书领域独树一帜。



作者介绍

李静,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教学部 

马冬雪,河北省省直机关 第三幼儿园

 

该文发表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往期精彩

  1. 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谈《团圆》成功之道 及 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上)

  2. 故事讲读之《团圆》

  3. 薇薇姐姐讲故事|《许愿树巷的叶子》:郁结散开5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陈威然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