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用绘本帮助孩子们读懂“死亡”,感悟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绘本
《獾的礼物》
教学反思
第一次系统地接触“绘本”这一概念,关于“死亡”的绘本更是觉得新鲜,本文结合绘本《獾的礼物》的教学设计过程,谈谈我对生命教育绘本教学的感悟与思考。
一、关于死亡绘本的文献梳理
以生死亡(死、生命、生死)及绘本(图画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并从中筛选出与死亡绘本教学、解读直接相关的文献16篇,我从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水平、死亡教育的主题和死亡绘本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
(一)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水平
关于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水平的研究比较一致,这里采用周其星在《向死而生——死亡文学教育浅谈》一文中的叙述进行相关说明:儿童死亡认知心理学家玛丽亚那迪指出,9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已经能够理解死亡;3岁至5岁的孩子通常会认为,死是到了另外一个新的环境,他们还无法区分活着和生命的消亡有什么不同;5岁至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死亡,但他们会觉得,那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不测,与自己并没有关系,因此即使谈论起来,都是轻描淡写;9岁以上的孩子却开始意识到,死亡同样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死亡不可避免,他们还知道,死亡就是肉体生命的消失。
(二)死亡教育的主题
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死亡教育的主题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死亡特征的探讨,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不可复活的;人死后就不能动、不能说话,也就是无机能性;死亡是普遍的,每一种生物都会遭遇死亡等等。
二是引导孩子恰当地应对死亡,当身边有死亡发生时,要给孩子时间去认识死亡、接受死亡,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就是展现孩子从对死亡的无知到生气,再到哭闹,最后坦然接受事实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
三是激发孩子思考生命的意义。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活着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关心身边的朋友,生命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四是给孩子呈现一些面对死亡的态度,有人从容不迫,有人伤心欲绝,甚至挣扎痛苦,表现出的态度是个人的内心的写照,本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这是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当然,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不会简单地呈现一个主题,这些主题在故事中交互融合,相辅相成,只是主题呈现的主次有异而已。
(三)死亡绘本的教学方法
死亡绘本是绘本的一种,其教学方法当然也遵循绘本教学的一般方法,如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反复诵读文字,利用图画锻炼学生说话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提倡亲子共读,把绘本故事融入生活等。
但对于独特的死亡绘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有所注意:一是要尽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教学,如果氛围太过沉重,学生情绪悲伤低落,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实施,学生对于死亡的感悟也许会有很重的感情色彩。二是适当地让学生讨论心得便可,因为死亡本是一个比较避讳的话题,有的学生不愿将心里所想完全与大家分享,所以教师就不要强求。三是切忌流于说教,关于死亡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甚至是身边真正出现死亡事件才会有更深更真切的感受,因此教师要切忌一言堂,苦口婆心地给学生上“思想课”,要给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间。四是要诚实地讲述。死亡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即使是老人也不一定有透彻的理解,但教师或是家长在讲解死亡的时候不能因此就胡编乱造蒙骗孩子,而应该实事求是,给孩子讲出自己所知道的或是自己的理解就可,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理解。
二、课堂展示前的设计历程
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用《獾的礼物》作为死亡绘本的典范的文章特别多,还有多篇文献专门对其进行分析解读,于是我想《獾的礼物》应该是经典绘本,其对死亡的阐释应该有独特之处。我第一次对死亡绘本进行教学设计,没有相关经验,如果我选择这个绘本进行报告,应该还会从文献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鉴参考的地方。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选择了《獾的礼物》进行教学设计。
初读绘本,我认为其主题是关注生命的意义,人虽然都会死去,但是活着的时候依然要过的精彩,有意义。另外,该绘本将死亡比作“去下面的长隧道了”。如上所说,学前的孩子还不能理解死亡,低年级的孩子还意识不到死亡与自身的必然联系,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长隧道”可能有些勉为其难。通过整体考虑,我认为这个绘本比较适合中年级的学生阅读,难易适中,而且也比较符合他们对死亡的认知水平,于是我选择四年级学生作为教学对象。
对于选择思品课确实没有经过成熟的考虑,当时弄不清在语文课上与在思品课上给学生分享生命的意义有什么关键的区别,觉得不管是语文课还是思品课,重心都应该是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所在。后来是想让课程内容纯粹一点,不想插入如生词教学、说话朗读等练习,所以选择了思品课。
接下来说一说教学设计的思路及理念。首先是从故事名称(獾的礼物)出发,找到獾给我们的礼物有两件,一是不怕死的态度,二是活着的时候乐于助人的品德,从而引发出故事的主题:虽然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但是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不能碌碌无为,而应通过各种方式让生命充实而又意义。
接下来我就思考要怎样让学生领悟到这一主题。后来发现故事结构是前半部分是讲獾不怕死,两次出现“我去下面的长隧道了”,还有一段话详细地描述了獾进入长隧道时的状态;故事的后半部分是写獾乐于助人,帮助其他小动物。于是我就采用了一边读绘本,一边分析重点词句,让獾不怕死的态度与獾乐于助人的品德在文本解读中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学生。然后由两个问题(“大家都喜爱的獾死去了,为了纪念它,苏珊·华莱为这个故事取了一个名字——《獾的礼物》,不过老师有个疑问,朋友生日的时候我们都会送……,母亲节的时候我们会送给妈妈……,但故事中的獾并没有送礼物给大家呀,为什么作者要给故事取名叫《獾的礼物》呢?”“每个人都会像獾一样,总有一天会死去,那我们活着的什么意义是什么呢?可以从獾的身上得到启发吗?)再次点明主题,形成本节课的关键点。
最后是不想流于说教,想让学生自己在绘本中再次体会生命的意义,所以我抓住绘本中关键的三句话(獾是一个让人依靠和信赖的朋友,总是乐于帮助大家。獾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獾,谢谢你,留下这么好的礼物给大家。)让学生从獾活着到死去的历程中静下心来感受獾留下的礼物。
在整个设计中,我尽力让整个教学流程清晰明了,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让学生的感悟都来自文本,而非教师的说教,大谈道理。
三、课堂展示后的反思
在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后,我对《獾的礼物》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对死亡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感悟。以下几点是我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收获。
(一)主题把握要透彻
伍肖对《再见了,艾玛奶奶》的教学设计让我大开眼界,她对主题挖掘深入,为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生如夏花”“向死而生”等解析词更是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升华了主题。遗憾的是我只是在感叹,而没有及时行动起来反思自己对《獾的礼物》的教学设计。现在才发觉,艾玛奶奶和獾其实很相像,他们都很老了,但面对死亡即将来临时,他们都和平时生活一样,艾玛奶奶依旧喝茶、化妆、修剪花园,獾依然拉好窗帘、吃晚饭。引发我们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他们在面对死亡时都能如此平静、淡然?
我之前认为《獾的礼物》是从獾不怕死和獾乐于助人中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但是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不能碌碌无为,而应通过各种方式让生命充实而又意义。但是我却忽视了绘本中很关键的信息,如“獾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死,仅仅意味着他离开了他的身体,獾不在乎。”“獾告诉过他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下面的长隧道。”这些富含哲理的语言在真正地阐释着獾是如何对待死亡的,是“獾不怕死”背后深含的意义。
对于绘本中两次出现的“我去下面的长隧道了”的理解很肤浅,没有真正理解到其中的深意,“长隧道”与死亡到底有什么共通的地方,獾想通过“长隧道”告诉读者什么,怎样理解獾进入“长隧道”时“觉得自由了,好像已经脱离了他的身体”等等。没有对这些直指死亡的关键语句有透彻深入的理解,在主题把握上我简单地将獾对死亡的态度概括为“不怕死”,而没有挖掘“獾为什么不怕死”这一精髓,从而没有将獾乐于助人的事迹与獾面对死亡的态度联系起来,导致了对整个文本的解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将獾给我们的礼物概括为不怕死和乐于助人,獾给我们的礼物岂止这些,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充实生,从容死”的禅理。
细细品味文中的一言一句,以及图画中的细微之处,融会贯通,反复揣度,力求透彻地把握主题,教学内容才会有血有肉,师生都会收获良多。
(二)从“怎样讲”到“讲什么”
现在回想汇报前的设计思路,我好像总是在精心设计怎样将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精心布置,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赞叹老师的设计之巧妙。所以在汇报的时候我将自己也绕进了自己潜心设计的网络里,如果之前的教学设计拿到真实的课堂上去实施,那学生可能更是云里雾里,不知老师所云了。
怎样编排教学流程,思考怎样将绘本前后融会贯通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只想着“怎样讲”,而将“讲什么”至于其后,那就会有危险。只要明确要给学生传递的关键点,抓住核心,其他教学内容就会顺流而下,围绕关键点层层出现,关于“怎样讲”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整堂课会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学生既有了收获又不会感觉单调。
(三)积累要广博,视野要宽阔
当老师提醒我说绘本第一页所画的坐在树桩上的獾像是盘坐修行的僧人,很多高僧都能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獾也是“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死前给朋友们写信说:“我去下面的长隧道了,再见。”我才意识到自己对该绘本的解读太肤浅了,完全没有领悟到绘本中的深意,一个看似简单的绘本尽然与宗教有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之所以对该绘本的解读如此干枯无味,我想首先是由于在我头脑里根本就没有禅宗的相关积淀,所以就算看到与禅相关的话语、画面,也不会将教学内容与这些背景信息联系起来。其次是我的头脑里压根儿就没有要拓展学生视野,没有要给学生提供多样思考的背景的意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我需要又广阔的知识面,各方各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学习的方向。当然,在头脑里面形成这样的意识是更加重要的,只有随时想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知识,才会有动力去学习,课堂上才会有视野拓展的环节。
(四)爱或死亡都需安静
《外公》、《长大做个好爷爷》、《小鲁的池塘》、《我永远爱你》等绘本中的故事都是将死亡与爱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对亲人朋友离去的不舍往往就是因为爱得深沉。在我的心里,死亡一直都令我恐惧,只要想象有一天亲人可能离去就会流眼泪,虽然我理性地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永远离去的那一天,但是感性的我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一直在逃避这个事实。经过汇报过程中多次讨论到的是否一定要引导孩子将心中的爱用语言直接地表达出来,是否在面对死亡时一定需要通过嚎啕大哭的方式来表达心中对逝者的深爱等问题后,我悄悄告诉自己要学会将心中的爱说出来,也许这样可以稍稍缓解一下死亡来临时的无助、恐慌。但好像就算我去表达了,当想到有亲人离世时,心底还是有个声音在嚎啕大哭,不可接受。
后来有一天看了龙应台老师的《目送》,我对死亡的恐惧才稍微缓和了一点点。书中有多篇文章描写了龙应台老师如何为年迈的母亲洗脚、画指甲、化妆、拍照,怎样提前三天告诉母亲自己要回去工作,怎样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述说着“我是您的女儿......”,怎样没收爸爸的车钥匙等等,朴实简单的文字呈现给我的是安静、平和,没有躁动,没有声嘶力竭的伤心,总感觉龙老师搀扶着爸妈,轻轻地慢慢地走在雨后的青石板上,没有环顾四周,只是朝着前方漫步,没有目的……死亡如此的近,离每一个人都很近,我们无法反抗,只有默默地接受,我们能做的,只有安静地陪伴,陪伴着做每天最细微平常的事儿。也许安静地陪伴着亲人一步步走近死亡,是爱亲人,也是爱自己。
四、调整的思路及理念
对《獾的礼物》教学设计的调整,关键是根据以下两个理念,一是要紧绕主题“生的充实,死的从容”展开,各个问题应层层深入,逐渐接近主题。二是要将本堂课作为学生思考生死问题的起点,激发学生接触更多与生死相关的命题。
由此,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整体了解故事内容,然后从文本分析獾面对死亡时从容不迫的态度,然后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獾死去的时候能如此从容、坦然,甚至从死亡中能看到新的开始,每个人都能像獾一样以平常心看死亡吗?獾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来点明该绘本的主题:生的充实,死的从容。最后以高僧圆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生死命题的广阔视阈,激发学生以本次课为起点,进一步思考生死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翌.从两部图画书谈低幼文学作品对死亡主题的表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21-25.
[2] 董云.乘一片叶子,寻生命之美[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43-44.
[3] 曹雪芳.利用绘本资源建构幼儿生命教育初探[J].科教文汇,2012,(9):26-27
[4] 韩金霞.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图画书阅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29(3):22-27.
[5] 任慧娟.通过绘本引导幼儿理解生命现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4):54-56.
[6] 纪洁芳.童绘本在生死教育中之运用[J].中国德育,2007,2(9):37-42.
[7] 周其星.向死而生------死亡文学教育浅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8-16.
[8] 朱勤.运用绘本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1,(1):111.
[9] 周莉莉.运用乐曲ABC三乐段式开展绘本生命教育[J].教育与管理,2013,(10):96.
[10] 孙娇.通过图画书与幼儿谈论死亡[J].幼教天地,总第600期:111.
[11]丰竞.绘本文学的“死亡”认知途径[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1):125-129.
[12] 吴正阳.论儿童图画书中的死亡阐述及其意义[J].昆明学院学报,2012,34(4):5-8.
[13] 彭之俊.打[1]开那扇窗[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62-63.
[14] 高波.人为什么会死[J].Environmental Ecomomy,2008,(7):68.
[15] 邓红梅. 浅议幼儿园“死亡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2):79-80.
[16] 尤跃武.教育叙事:《獾的礼物》[J].安徽教育,2010,(9):55-56.
作者简介
刘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现就职于西南医科大学)
往期
精彩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王菲菲
审核编辑 | 张淼欣
陪你一路成长
绘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