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为数字金融之都,才能守住原子金融之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urpasser超创者 Author 超创者1号
编者案:
Web3.0在香港,有其现实的急迫:只有成为未来的数字金融之都,才能守住现在的原子金融之都。
但金融之上,还有更多思考。
谁来构建数字世界的金融理论,设计未来世界的框架,并制定走向比特世界的策略和计划,从社会契约过度到数学契约。
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旧秩序的黄昏与阴谋,新世代的最后挣扎,旧社会的熵增不可逆,新世界的数学与冰冷。一切不可说,但又必须做。
嘉宾:罗金海
主播:超创者执行主编、科幻作家 郑竹君
竹君:罗老师好,量子学派包括2140一直都在对外宣发很多新的思想,听说您最近又想搞一件大事,和我们分享分享。
罗金海:
可能是一件我自以为的大事,但是在别人看来,它更像是比较虚无缥缈的事情。
竹君:但据我所知,您是想要在香港建立一个跟web3、元宇宙、区块链相关的理论研究院,像这种理论研究院或者说智库学派,它应该是一个非常切实际的,非常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事情。
罗金海:
是的,如果只是做一个智库或一个研究院的话,它确实是可以落地的一件事情,但是我想做的不仅仅是一个智库,它要做的是对未来数字、金融世界的再设计,它要思考的东西是未来50年或者100年的事情,这才是我内心深处想要做的。
竹君:与其说是智库,不如说是您想建立一个学派或者说是理想国,这种能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然后真正的去完成某一种改革的事情。
罗金海:
对的,因为我感知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时代来临了,在这样的新的时代中,我们更需要一个崭新的、底层的架构,或是顶层的设计。
这可能就像您刚才说的理想国,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它们本质上是有点相似的,但是我不敢肯定的说我们能达到那个程度,只能说最开始的创想是有相似之处的。
竹君:您想要做的这个新世界,或者说是新文明的底层奠基,其实我有两个点比较好奇,您所说的“新时代”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另外一点我也很想知道,说到新时代的文化奠基,那这个顶层架构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理论呢?
罗金海:
我觉得一个数字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也就是原来17世纪人类进入的物理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是有点相似的,当时欧洲发现了新的贸易航路和资源,带来了整个世界的翻天覆地,在当时还诞生出了社会契约论,通过社会契约论思想的改造,人们开始通过签订合同来将权利和义务契约化,这种思想后来推动了一系列的金融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但在契约论之前,还有一些铺垫措施在的,大概是17世纪初的时候就有了股份制公司,到了1720年时也就是南海危机泡沫,当时出现了很多的经济危机。
英国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例如规范股票发行,还有证券交易等,这时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金融体系的设计,而这个金融体系的设计把全世界所有的经济都进行了连接,正是因为这种连接才促使了整个现代文明向前的发展。
但现如今我们其实已经进入到数字大航海时代了,这三点可以非常清晰的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我这样说。
第一点:我们是从一个原子世界开始向比特世界过渡的;
第二点:我们从一个完整的物理世界开始向虚实结合的元宇宙世界过渡;
第三点: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旧的金融体系已千疮百孔。
最近硅谷银行、瑞信银行包括第一共和国银行的倒塌可以看出,传统金融体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其实是想利用web3这个产业作为一个切入点,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建立一个更加公平、自由、开放、透明的新的金融体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新时代的来临。
这种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后将带来的是整个人类的进化论的重新演变,因为在原来的原子时代,我们可能都是按照达芬奇的进化论向前发展的。
但是到了数字世界,也许我们的进化论已经停止了,我们要去重新演绎出另一个全新的进化体系,在这个进化体系中我们要寻找出新的生存和哲学理论,这种生存哲学理论必须去重新构架,因为旧的哲学理论是不可能来支撑新世界的向前发展。
所以我们在香港建立的理论研究院或学派,它不仅仅是把人聚集成一个组织,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数字大航海时代,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基础,这是我想在香港建立理论研究院的一个底层逻辑。
竹君:如果要建立一个学派,那它与智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能是单一的专业,而应该是跨专业、跨学科的。关于学派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专业理论方面说的更具体一些吗?
罗金海: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它的基本原理和体系其实也是开源的,并没有完全定下来。
但可以透露一些最核心的概念,例如元资产、个人主权财富、数学契约论等。这些基础性概念要去完善的。
以数学契约论为例,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契约论,需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完善:
1.契约设计
需要从契约设计的角度来完善数学契约论。这包括契约的目标、参与者、条件、约束、激励机制等。
2.设计可扩展的契约系统:随着应用场景和需求的变化,契约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扩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系统的扩展性,需要设计可扩展的契约系统,使其能够方便地进行新增和修改,而不会对原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数学模型: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契约中的各种参与者、行为和结果。这需要涉及到概率论、统计学、微积分、图论等数学工具。
4.契约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契约的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来实现契约的智能化,提高契约的效率和精度。
5.契约执行:需要考虑确保契约参与者的诚信,以及如何实现自动化执行和强制执行等问题。
6.博弈论:契约的设计和执行涉及到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因此,需要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完善数学契约论,考虑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机制。
7.加密学:数学契约论中的契约需要在区块链等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因此需要考虑加密学的应用,确保契约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8.社会学和经济学:数学契约论的目的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契约问题,因此需要考虑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例如人类行为、市场机制、社会规范等。
(契约理论中的Nash均衡:Nash均衡是指在多人博弈中,每个人都选择最佳策略,而且没有任何一名玩家能够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在数学契约中,Nash均衡同样适用。
9.集合论中的交集和并集:在契约理论中,合约执行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之间可能存在重叠或者矛盾。集合论中的交集和并集可以用来描述彼此之间的关系。
10.概率论中的期望:在契约理论中,合约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各方执行其权利和义务的概率。概率论中的期望可以用来描述这些概率,并且可以用来计算合约的预期效果。
11.线性规划模型:用来求解包含线性约束条件的最优解问题。在契约理论中,线性规划模型可以用来优化契约效果,并且可以考虑到多个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12.形式化逻辑:一旦契约发生错误或失效,将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研究契约的形式化验证方法,以保证契约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竹君:我看到您在对Web3与Web3.0的措词上是非常谨慎,您认为Web3与Web3.0的区别在哪里?另外您将AIGC/AGI也与Web3拆分,请问这样区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概念是平行存在的,不互相牵制影响吗?还是说您认为他们的发展重要性具有先后之分。
罗金海:
Web3通常被定义为“分布式Web”,是指通过去中心化的技术和协议,实现了对个人数据的掌控和数字资产的安全存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开放和自主的网络体验,它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
而Web3.0则是Web3的升级版本,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更多的智能化和自治性,以及更加开放和协作的生态系统,它的底层技术仍然是互联网。
在措词上,我确实比较谨慎,因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一般来说,Web3可以被视为Web3.0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实现Web3.0愿景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我最担心的是意识形态本身的问题,因为Web3天然有着“去中心化”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可能比较容易受到攻击。
关于AIGC/AGI和Web3的关系,AIGC/AG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概念,指的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智能化程度,本质上是生产力。
而Web3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和应用模式,注重于数字资产的安全存储、数据隐私的保护以及网络治理的去中心化,本质上是生产关系。两者虽然存在一些交叉点,近期不会有影响,但未来影响非常大。
生产关系最终会决定生产力。短期内他们可以平行存在并不影响,AIGC/AGI但会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生重点,但Web3可以成为香港的发展重点。
竹君:量子学派曾经发布内容称《Web3.0,与中国无关》,当时发布这篇内容的背景是什么?
罗金海:
主要是对2019到2022年国内对Web3.0企业的一刀切管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不研究技术本质,对区块链底层通证一律视为洪水猛兽;
不研究未来趋势,发现一点问题马上采取“因噎废食”的管理;
不分析具体原因,出现一个异类马上一刀切“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没有任何法律约束,所有的严控和监管都是模糊的反复无常;
…………
这样的监管生态,哪个企业不害怕,哪一个Web3.0的创业者不战战兢兢。
所以,这样的创业环境,怎么可能产生出Web3.0的中国生态。
国内的监管生态也存在问题,法律约束不明确,严控和监管缺乏规范,导致了一些企业和创业者对于Web3.0的投资和发展存在担忧和不安。
因此我认为国内的创业生态还没有准备好迎接Web3.0时代的到来。希望监管部门要慎重,企业其实不是怕监管,而是怕随性的监管,没有边界的监管和没有法律条文的监管。
竹君:香港政府在2022年10月31日发表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当天您写下一篇《香港,起风了》内容,这与你前面谈到的《Web3.0,与中国无关》是否相悖?
2022年10月31日量子学派发布的《香港,起风了》
罗金海:
并不相悖,反而逻辑一致。之前提到的《Web3.0,与中国无关》是针对国内在Web3.0领域的监管手段太粗暴提出自己的意见。
而在2022年10月31日,香港政府发布了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这表明香港已经开始了对虚拟资产及区块链技术的重视和投资。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在虚拟资产的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次政策宣言是对这种优势的充分利用。
2022年10月31日香港发布
《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
《香港,起风了》一文旨在阐述香港政府发布虚拟资产政策宣言的背景、意义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因为《Web3.0,与中国无关》我觉得Web3.0对中国的未来很重要,而国内因为很多原因不能放手让它自由发展,那将Web3.0权限开放给香港就是很好的一个策略。
竹君:为何您认为目前我们需要在香港发展Web3?换句话说,香港为何有刚需发展Web3,而不是别的什么路线?
罗金海:
香港这么多年来在各个方面进行尝试,但都不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气质不一样,基因不吻合。
为什么香港甫一发布虚拟资产新政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因为找对了方向,所以香港只要沿着Web3方向突破就行了,不需要再去思考别的经济发展路线。
为什么说香港+Web3是天作之合:
第一:它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拥有成熟的法律制度、良好的金融市场和开放的商业环境,为Web3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和数字货币市场相对成熟,有着庞大的交易量和用户群体。而Web3技术正是以去中心化为基础,将权力下放到个体手中,使得虚拟资产的交易更加去中心化、安全、高效,这与香港现有的虚拟资产市场相得益彰,有着天然的契合。
第三: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优势,又是全世界的元资产之都。而Web3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虚拟资产市场的去中心化和安全化,提高交易效率,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因此,香港发展Web3技术是一条非常有前途和有必要的路线。
竹君:您提到了香港迫切需要Web3来引领未来,这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在上个月又发表了一篇关于《香港,小心》的内容,又对Web3在香港的火热充满担忧,这又是为什么呢?
罗金海:
只有成为未来的数字金融之都,香港才能保住现在的原子金融之都。而且,留给香港的时间并不多。
Web3对于香港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战略目标,其涵盖的范畴不仅包括重塑世界金融体系,而且还包括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构建全新的支付网络等。
然而,在当前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香港和国家所面临的时间压力非常巨大,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重构数字金融中心的基础,以此重新树立香港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地位。只有建立香港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最高地位,才能保住现在的传统金融之都地位。
正因为Web3对香港来说非常重要,就会心急,急则生乱,急则生变,急则会给很多庞氏骗局留下施展的空间,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最终的结局是“一地鸡毛”。
Web3市场出现大量的虚假项目和欺诈行为。研究院还可以协助政府制定适当的法规和政策,以确保区块链和Web3技术的健康发展。
这是我在上个月又发表了一篇关于《香港,小心》的内容。
量子学派于4月11日发布的《香港,小心》
竹君:竹君:假设目前香港真的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引擎,它真的是Web3吗?您推动的这个研究院、智库或者学派能起到什么作用?您觉得香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Web3智库吗?在香港建立一个学派,真能解决问题?
罗金海:
研究院、智库或者学派能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是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Web3的方法论研究,探讨区块链、加密经济学、元宇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推动Web3的落地。
第二是打通产业链条: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搭建一个Web3产业的交流平台,推动香港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资本的流通和技术的创新,从而让更多有价值的产业能够进入香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第三是防止庞氏骗局:通过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Web3的认知和理解,以预防和打击骗局。
第四推动实体企业进入:推动实体企业进入Web3领域,推广Web3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合作,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推动香港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第五聚集全球Web3人才: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升香港在Web3领域的竞争力。
建立一个Web3智库或者学派不会直接解决香港经济发展的问题,但它可能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在未来它可能被命名为“香港学派”。既然300年前的1720年英国可以对未来金融进行一系列顶层设计,1762年前法国的卢梭可以创立《社会契约论》,那么在这样的数字大变革时代,有没有可能在香港这个金融之都重新来设计未来的金融体系,可不可以构建一套数学契约论呢?
竹君:基于目前web3和元宇宙的土壤,现在的设想是否可以理想化完成?
罗金海:
我是一个长期的悲观主义者,但对于这件事我是一个短期的乐观主义者。web3和香港已经具备了天时和地利两大要素,而且人和也达到了五成。
天时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经济模式的瓶颈和不足之处,而Web3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经济模式,将会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利就是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金融优势,在法制、金融和商业环境也非常完善,非常适合Web3的发展。
最核心的就是人和,现在人和也达到了五成,现在香港的执政者和议会议员都对Web3充满热情,也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出色的执行力和决策力,所以说人和达到了五成。但来自民间的力量鱼龙混杂,这五成力量还需要观察,因此需要专业组织提供“专业和远见并重,市场和设计”双行的策略,协助政策执行者在Web3.0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现在的设想是否可以理想化完成不能确定,但现在的设想只要完成一半,就特别有价值。
竹君:扩展到东西方甚至世界层面,这个研究院、智库或者学派的意义又何在?
罗金海:
香港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香港的。
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经济、金融、数学、区块链的思想库,它并不只是为香港服务,而为世界未来的数字金融体系提供新思想:开展前瞻性的研究,从经济、金融、技术多个维度探索加密货币在未来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并为其提供全面、科学的理论指导。
为建立新的货币格局&金融体系提供方法论。它表面上致力于在Web3.0时代发展一种新的货币理论学派,推动数字资产的发展,引领货币理论的新发展,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实际上也是在重构未来文化,一种基于Web3.0核心理念的去中心化、自治、共享、开放、透明的新文化。它表面上是一个经济的内核,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引擎。
那个时候的香港,不再只是一个金融之都,可能是一个世界之都。
采访者手记
4月21号的下午,罗金海与竹君第一次于北京友谊宾馆会面。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那是一栋老旧的充满故事的楼,北京的空气中漂浮着难以剔除的杨絮,但来自广东不常见此阵仗的罗金海的精神却丝毫不被呼吸道敏感所困扰地激情澎湃……如果说一个人的偏执是疯癫、一群人的偏执便是狂欢。在这个以“元力”为单位的元宇宙时代,超创者期待所有超级创造者的到来!
如果你对香港数字金融顶层设计感兴趣
▼ 咨 询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