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档案 | 当贝利珠出现时,人类和宇宙谁更浪漫?

2016-04-28 李天南 知识分子



主播 | 阳燕

撰文 | 李天南

编辑 | 莫尼  陈娉莹


  


说起贝利这个名字,大多数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无疑是体育明星——球王贝利。他曾说过:“我为足球而生,就如贝多芬为音乐而生。”而今天,我们将提到的是一位“为天文而生”的人物——天文学家弗朗西斯·贝利(Francis BailyFrancis Baily)。


1774年4月28日,弗朗西斯·贝利出生在英格兰伯克郡的纽伯里镇。作为正儿八经的银行家的儿子,贝利成年后从事商业活动,成为精明的生意人,除了拥有相当的财富,因诚信和智慧还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他从未放弃自小对天文的兴趣和关注。


贝利曾专门撰写册子,呼唤人们注意1820年的日环食。他还翻译了安东尼奥·卡努里(Antonio Cagnoli)的书《以恒星掩星方式确定地球形状的方法(Method of ascertaining the Figure of the Earth by means of Occultations of the Fixed Stars)》,加快了当时英国天文学的进步。


可这些并不能满足他对天文的热爱与渴求,1825年,51岁的贝利退出商界,买下了房子和梧桐成荫的花园,完全投身于天文学。


11年后,贝利完成了他天文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正确解释了日食中神奇的贝利珠现象。人们为了纪念他,不仅将此现象称为“贝利珠”,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


所谓的贝利珠现象究竟有多壮观?


我们可以试着在脑海里想象,日全食发生时,因月亮表面并不光滑,山沟、峡谷、陨坑凹凸不平。所以当太阳的西边与月亮外切的瞬间,太阳光从月球较凹的位置漏出,形成光珠,璀璨夺目,这就是“贝利珠”。


在围绕着月球剪影的明亮圆环中,留下唯一的一颗贝利珠,又称“钻石环”。远远看去,似一颗钻戒悬于空中,摄人魂魄,却又瞬间消逝,只持续一两秒钟左右。当月亮继续自西向东运动,慢慢地追上、吞食太阳后,这样的景象会再次出现。


地球上每年至少出现两次日食,最多5次,但对于同一地区来说,出现日全食的几率大概是三、四百年一次。所以说,如果有幸目睹到贝利珠这一天文奇观,感受到日月交会时刻的耀眼光芒,相当于几秒钟看完了几百年才能遇见的事。


但在古代,日食可不是这么浪漫的事,甚至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日食”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大意是:“发生了日食,这真不是好事。曾经发生过月食,如今又是日食,天下的老百姓真是可怜啊!”


到了如今,日食已然成为人们追逐的景象。在那一小段时光里,不知多少人静静陪伴着彼此,共同屏息、仰望、等待、感叹。面对秒现的贝利珠,也许有那么一刻,人类找到了纯粹的自己。


今年的3月9日,天文达人、摄影师Steed奔赴印度拍摄日全食,当贝利珠出现时,他拿出钻戒向女友求婚,一时成为佳话。


有人调侃,假设影子圆半径是太阳圆半径的99%,以这颗“钻石”质量相当于太阳质量的百万分之一来说,这是枚重达1028克拉的钻戒,秒杀地球上的任何一枚!


久居城市的我们,被日复一日的生计牵绊,越是物欲浮躁的现代,自然最本真的东西就越显得奇妙且珍贵。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日月之食,人皆仰之。宇宙的意义也可纳入平凡的生活里,就像弗朗西斯·贝利一样,一生热爱天文,终生信仰虔诚,时光易变,初心不减。


参考资料:

1. http://www.berkshirehistory.com/bios/fbaily.html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ily%27s_beads

3. http://www.sxsqxj.gov.cn/show.aspx?id=49847&cid=18

4.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g1MjI3MzY2MQ==&mid=403903966&idx=3&sn=1e977391c180d2cd6ffdf3739fe39440&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5.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7/21/content_11742317.htm

6.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78649



近期热文

科学档案 | 一位艺术家的华丽变身——电报之父莫尔斯

徐星:也谈大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王传超:走出疑古时代——用遗传学重构东亚人群历史

山东疫苗案内幕揭开,问责与改革走向何方?

一篇迟发了十年的文章:邹承鲁谈科技体制改革

《科学》百岁坎坷路

引来科学家一片质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怎么了?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授权:shangwu@zhishifenzi.com

关注请加微信号:the-intellectual或长按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