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佩传奇2:“娜拉”的革命之路

2016-10-01 王丹红 知识分子

李佩与本文作者王丹红。 

王鸿飞 2009年6月7日 摄于李佩家


撰文 | 王丹红

责编 | 李晓明


  


1956年10月,郭永怀一家自美回国,抵达北京。


两院院士郑哲敏曾回忆道:“力学所成立,钱先生急切地盼望着郭先生回来和他一起工作,而且告诉我们郭先生将很快回来了。果然,1956年10月,郭先生全家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到北京。火车抵京那一天,由于某种原因钱先生未能到车站亲自迎接。因为我能认出郭先生一家人,所以就派我去了。接到后郭先生夫妇和女儿郭芹住进了北京饭店。”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六十年前,著名力学家郭永怀是在钱学森的鼓励下回国,而李佩是随丈夫郭永怀回国的。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有钱学森在1956年2月2日和1956年9月11日致郭永怀的两封信。但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事实上,在郭永怀的回国决定中,李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佩是一位真正的老革命。


李佩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特级专家楼的家,是一个四室两厅双阳台的公寓,到今年11月,她在这里将住满60周年。客厅东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周恩来总理的彩色照片,李佩曾告诉我这幅照片的故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2月28日)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后,周恩来总理当天晚上在锦江宾馆举行告别宴会,尼克松总统的一位随行美国记者拍摄了周总理的这幅照片,这位记者当年(20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工作时就我们认识,1980年代,我到美国时,这位记者的女儿将这幅照片送给了我。


2011年2月27日,施一公、饶毅拜访李佩。 右上角是这张从不为人所关注的周恩来照片。世宁/摄


这张照片很不起眼,不为来访者所关注,正如李佩与周恩来在重庆时代的工作关系一样,鲜为人知。2009年6月7日,王鸿飞/摄


从1941年大学毕业到1947年2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从23岁到29岁,李佩在位于重庆的“中国劳工协会”工作,其间正是中国抗战和国共两党斗争时期,她在重庆结认了周恩来副主席的外事秘书、新华社记者龚澎,成为曾家岩50号“周公馆”的常客,也认识了当时驻重庆的美国记者们,这是她生命中一段波澜壮阔却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


李佩1947年2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一年后与郭永怀结婚。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后,她以探亲名义回国,在北京参加了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所学习,毕业后,承担动员留美学者回国的特殊使命,由专人护送回到美国。1987年,69岁的李佩以离休身份退休。


李佩的革命之路,应该始于1936年,那一年,18岁的她和父母抗争,选择上了北京大学。


北京 成长岁月


年轻时代的李佩(供图:李伟格 郁百杨)


李佩出生在中国和世界局势动荡的1918年,她生命中的成长岁月是在中国首都北京皇城边度过的,那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的黎明时刻,她的家是皇城里的一座花园洋房,她上培元小学、贝满女中、北京大学,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沦陷,她随父母搬到天津租界。


李佩家所在的无量大人胡同,及其求学的培元小学、贝满女中、北京大学位置图


老北京大学在紫禁城之东北角


李佩的一生,和北京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她生命最初的20年里,她的家与北京大学毗邻而居;20世纪30年代中期,她和郭永怀分别是北京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尽管当时两人并不相识。


皇城根下的北京大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策源地,它如晶核般云集了中国现代文化复兴的精英人物:蔡元培、梁启超、林长民、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赵元培、任鸿隽、陈衡哲、丁文江、李四光、王守竞、饶毓泰、曾昭抡、周培源、周作人、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沈从文、叶公超......


在李佩出生的前一年,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效仿德国大学制度,推广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主张“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他聘请陈独秀、夏元瑮分别出任文科、理科学长,聘请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丁西林、马寅初、陶孟和、陈启修、王世杰等到校任教。


在李佩家所在的无量大人胡同呈东西走向,向北两条街之上,是著名的史家胡同,1908年8月,630名青年走进史家胡同“游美学务处”参加考试,47人成为第一批清华庚款留美学生,其中一位21岁的青年是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1910年7月,胡适、赵远任、竺可桢、梅光迪、周仁等70人在这里考取了第二批清华庚子赔款留美生,8月,胡适、赵元任和周仁赴康奈尔大学留学;一年之后,在胡适说服下,任鸿隽和杨杏佛同赴康奈尔大学留学。


1920年8月,芝加哥大学西洋史硕士陈衡哲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同年秋天,北京大学正式开始招收女学生,开中国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 


在李佩的成长岁月,她的身边发生过几起惊天动地的大事。陈独秀在1917年主张文学革命论,新文化运动徐徐拉开帷幕。1919年,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 诸多时代风云人物活跃在北京大学附近的四合院,公寓,书房,茶会……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1936年,李佩高中毕业,可能是担心不谙世事的长女过早参加到学生政治运动中,父母不同意她上大学,好不容易说服父母,但又要求她必须上女子文理学院,终于,她以每天回家住宿为由,上了北京大学。


一年后,“七七事变”爆发,北京沦陷,皇城里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改变。


1937年9月,胡适受蒋介石委员长委托,以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身份赴欧美各国开展国民外交,宣传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争取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支持。1938年9月至1942年9月,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


李保龄也将家搬到了天津租界。


“娜拉”革命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李佩(右二)与妹妹和弟弟(供图:袁和 郁百杨)


李佩的父亲李保龄一生实业救国,避免涉足政治,他热爱家庭,以“珍珠珊环璋”为五个子女赋名,为他们提供了当时中国社会最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他并不是李佩眼中的“封建老学究”。


李佩在天津家里呆了半年,曾在当地女青年会排演的《娜拉》中主演娜拉,之后,她再次违抗父母,拒绝回北京上燕京大学,自作主张借钱买了三张船,不辞而别,和两位女同学一道南下到西南联合大学。离家出走的她不仅悄悄拿走了家里的所有现金,而且还留下一张500银元的借条让父母替她偿还。离家的那天清晨,李佩早早起床,穿了一身网球服,父亲问她怎么这么早起来,她回答说:“打网球去。”李佩的这行为令父母十分痛心,家人多年以后也不能释怀。


娜拉(Nora)是《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该剧是挪威作家易卜生于1879年创作的,女主角从家庭出走的故事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女权运动的发展,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左上图为剧本最初手稿封面,右上图为易卜生;下图为1879年《玩偶之家》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首演,娜拉的扮演者是Betty Hennings。


李佩在西南联大留下的记录不多。她曾回忆说,“在昆明我当过一次学生会副会长。因为同情“左派”学生组织,参加并帮助过“左派”社团搞的一些活动,“三青团”就在女生宿舍门口贴布告骂女生,从我这儿骂起。在大学学习时,我们就为青年女工们组织文化学习班,教她们认字,组织她们唱歌、跳舞、演戏,帮助她们解决各种困难。”


1939年7月24日—8月2日,世界基督教青年大会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召开,李佩作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唯一代表,随龚普生为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赴会,从此,她和龚普生结下一生的友谊。龚普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章汉夫、龚普生夫妇在天安门城楼国庆观礼台上


龚普生1913年出生于上海,父亲龚镇州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母亲徐文是早期洋务运动先驱徐兩生的女儿。龚普生出生后不久便随父母流亡日本,归国后曾在上海圣马亚中学学习,这所由上海圣公会创办于1881年的中学位于圣约翰大学校园内;她于1932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经济系,在大学期间参加革命工作。


龚普生的妹妹龚澎比她小一岁,姐妹俩同在上海圣玛丽亚中学读书,是校内活动的积极分子。1933年6月,龚澎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5年5月,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选举,新闻系学生张兆麟为学生会主席,龚普生为副主席,经济系学生王汝梅(黄华)为执行委员会主席,龚澎为财政部长,陈絮为文书。


黄华在《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中写道:“燕大的左派同学十分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的消息。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大公报》的报道的一则消息特别激动人心:中央红军已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5年11月,燕大学生自治会倡议建立北平学生联合会,得到北平党组织支持,于11月18日在北平城内举行了市学联第一次代表大会。


龚家姐妹俩是1935年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人。龚澎女儿乔松都在《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一书中写道:


“当时,北平地下党领导的北平学联在燕大开展了许多秘密活动,母亲和一批进步同学时常聚焦在新闻系讲师埃德加·斯诺家中,为了不引起注意,斯诺夫妇刚刚从城里的煤渣胡同搬到海淀郊区的一所农户住房(作者注:经查证,斯诺当时家在在北平城内盔甲厂13号),在那里,大家一起讨论着时政和斗争的方案。” 


“经常在斯诺家聚会的有:北大学生北平学联负责人俞启威(黄敬)、清华的姚克广(姚依林),还有燕大的张兆麟、王汝梅(黄华)、龚普生、龚维航(龚澎)、陈翰伯等人。当时,大家以‘燕大几个学生’的名义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大家忧国忧民的想法。斯诺对学生们说,我认识宋庆龄,我负责把这封信交到她手中,几天后,这封信经由史沫特莱女士转到上海亲手交了宋庆龄,并且,她还带回了宋庆龄给同学们的亲笔签名英文,信中说,‘我们处在北国前线的青年不能只是埋头读书,你们要有所表示,你们要行动起来’。”


“1935年12月7日,北平学联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两天后在北平城内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请愿游行.....母亲积极参加学生动员工作,杨公素伯伯后来回忆说,‘一二九’前一天,龚澎找到我和几位熟悉的同学说:‘今晚半夜起来,有重大活动!参加我们的行动吧!’”


“一二九”当天发生的大事,国民党新闻检查官司扣压当天的新闻,只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发了一条独家消息。12月12日,燕大学生自治会在末名湖畔的临湖轩召开外国记者招待会,龚普生和龚澎主持,“斯诺夫妇帮忙招待来宾,斯诺夫人海伦对母亲说,你们亲口对他们讲,胜过我们说一百句。”在获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16日成立后,北平市学联再度举行了示威游行,“母亲与同学们勇敢地走上了街头,他们招呼着沿路的学生一起参加游行。”


1936年2月,燕京大学成立了党支部,龚澎经同学陈絮(陈矩孙)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絮燕大毕业后赴延安,解放后曾担任刘少奇秘书。


龚家姐妹先后于1936年夏和1937年夏大学毕业,均回到上海。乔松都写道:


“母亲在燕京大学毕业后回到上海,在母亲圣玛利亚女中教地理课,并以此为掩护,在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进步学生中开展地下党活动。‘上海联本是教会系统大中学生与青年会的一个传统校级组织,在中共地下党与进步力量的推动下,他们积极团结引导青年学生走上爱国进步道路,为支援抗战,组织青年学生为伤员服务,举办读书会、歌咏会、夏令营和冬令营等多种形式......大姨和母亲同在上海联工作。’”


1938年3月,经上海学生会救亡协会党团书记王明元介绍,龚普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她介绍了上海医学院学生计苏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上海医学院第一个学生党支部建立,计苏华任书记。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计苏华负责毛泽东的饮食健康安全。


1938年2月,龚澎和几位燕大同学离开上海奔赴延安。在延安,龚澎成为马列学院第一期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太行山沁县后沟村《新华日报》社工作,后被彭德怀将军留在八路军总部秘书科工作;1941年8月,龚澎奉中央命令调往重庆南方局,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工作地点就在被称为“周公馆”的曾家岩50号,主要任务是对外开展统战工作。


1941年秋天,李佩从西南联大毕业,到位于重庆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在这里,她遇见了龚澎。


重庆  风云时代


1939年,朱学范在巴黎的旅馆内眺望。图片来源:朱学范故居


龚澎


朱学范、龚澎是李佩在重庆时期的重要人物。


李佩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到位于重庆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她曾回忆道:“协会主席是朱学范……这个协会里面有地下共产党员,也有比较有正义感的人。当时,美国劳工组织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给协会捐献了一大笔钱,为改善中国工人生活条件,我们就利用这些捐款办了一些工人夜校、福利社、图书馆与托儿所,帮助当时中国最底层的工人和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当时,新华社对我们很重视,经常有人跑来和我们联络、要材料。”


中国劳动协会1935年2月24日在上海成立,由国民党中从事劳工运动的陆京士、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长陶百川、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朱学范等,以“研究劳动问题 积极唤起劳动界本身觉悟 促进全国民众服务精神”为宗旨发起,首届理事长为陶百川,该协会作为劳工文化团体由国民党中央社会部管辖。


抗日战争爆发后,劳协总部于1938年2月迁至汉口,8月迁至陪都重庆;1939年7月,经国民党中央批准,劳协以中国工会全国总组织名义加入国际工会联合会,1939年12月,在重庆召开的劳协第二届年会上,朱学范当选理事长,他担任这一职务直至1949年11月。


李佩在劳协工作的职务包括理事长朱学范的英文秘书和助手,负责管理美国工会捐给中国工人抗战事业的经费。


朱学范是民国时期工会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邮电部部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1905年出生于上海,1924年参加上海邮局招工考试,成为邮务生,1925年5月,上海“五卅运动”爆发,他参与组织邮务工人罢工,结识了此次罢工的领袖李立三,从此开始从事工人运动。1928年,朱学范投入上海青帮杜月笙门下,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2年,他发起成立全国邮务总工会,出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创办大公通讯社,1935年2月,中国劳动协会成立,他是理事之一;1936年6月,他赴日内瓦参加第二十届国际劳工大会,并访问苏联,在莫斯科期间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李立三和康生秘密会面,双方提出为工人利益联合抗日的主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10月,朱学范在重庆与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会晤,提出今后在国际活动方面希望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共同参加,周恩来建议陕甘宁边区总工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劳协。1943年3月,劳协在重庆召开第四届年会,易礼容任书记长,劳协中的进步力量得到发展。


在李佩到劳协工作之时,1941年6月,龚普生也从上海来到重庆看望妹妹龚澎,并为她带了一箱子衣服。一天,龚澎在与邓颖超的谈话中偶然提到姐姐的名字,邓颖超马上问:“龚普生在哪里?我们一直在找她!”一天黑夜,龚澎带姐姐来到曾家岩50号,见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谈话中,周恩来对龚普生说:“你应该设法到美国去,你到美国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人民抗日的情况,尽可能争取国际社会对我们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同情。你到美国后要多交朋友,多了解美国,你完全有能力做更多的国际统战工作。”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龚普生1941年9月从上海乘船赴美国,身份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


1941年,龚普生(右一)与其他燕京大学的留学生在美国


1941年10月,朱学范到美国纽约出席国际劳工组织非常会议,他在大会发言中突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呼吁各国加强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罗斯福总统在白宫向大会发表广播演说,他提醒美国工人要明晓保卫民主国家就是保卫自己,保证立即以更多的物资给予中、英、苏三国。


朱学范在纽约期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向日本宣战,英国向日本宣布;9日,中国向日本宣战。几日后,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时,朱学范一时无法回中国,他选择到哈佛大学经济系学习。


1942年,美国两大劳工组织到哈佛大学通知朱学范,美国工会决定向中国、英国、苏联工会每年提供66万余美元,他便结束了哈佛大学的学业,于1942年9月回国具体规划此事。中国劳动协会利用美国工会的捐款,从日本占领区内迁技工9000多人,在重庆开办49所文化技术补习学校,在不少地方兴办工人福利社、诊疗所、托儿所,又拨出部分捐款给陕甘宁边区总工会举办工人福利事业。


1942年春,龚澎生病住进重庆中央医院,李佩去看望,两人从此成为好朋友。


龚澎经常找李佩了解劳协的情况。龚澎见她对解放区的事情感兴趣,就推荐她读斯诺写的《西行漫记》。龚澎的丈夫乔冠华也给李佩不小的影响,那时,乔冠华经常以笔名乔木在新华日报发表每日评论,包括共产党代表该不该参加国际劳工协会等文章。


一日,龚澎和乔冠华拜访李佩。在得知乔冠华就是“乔木”后,李佩问了他一连串的问题:解放区的工会是怎样的?邓发在共产党内是干什么的呀……乔冠华耐心地一一解答。在乔冠华与龚澎的影响下,李佩把美国劳工协会的一部分捐款拨给了延安解放区工会。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两座城市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航空母舰上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中国政府也开始着手战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


1945年11月,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陈诚、次长兼兵工署长俞大维,邀请吴大猷(物理)、曾昭抡(化学)与华罗庚(数学)商谈研究原子弹。三人意见是我国毫无基础,只能由培育人才着手。陈、俞采纳此议,聘吴大猷、曾昭抡及华罗庚三人率领王瑞駪、唐敖庆(化学)、孙本旺(数学)及李政道、朱光亚(物理)于1946年赴美学习。


抗战胜利后,在昆明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相继回到北平和天津,1945年9月,国民政府任命尚在美国的胡适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欣然受命,并在美国开始积极返回事务,规划学校建制及人选,当时,在美国的物理学家铙毓泰推举了一批人才,其中建议聘请加州理工学院的钱学森为工学院院长,郭永怀为工学院教授,以及在欧洲的钱三强、彭桓武、黄昆等。

 

欧洲之行


1945年10月在法国巴黎,左起∶陈家康、李佩、邓发、朱学范


1945年2月6日,朱学范率领中国劳动协会代表团出席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世界工会代表会议,大会商定于9月在法国巴黎世界工会大会,成立世界工会联合会。6月22日,朱学范在重庆收到了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会主任邓发的电报,告知解放区代表为参加世界工会联合会而申办护照时,受当局阻拦不发护照,希望此事能得到朱学范的帮助。


这是一件麻烦事,李佩出主意说:能否以中国劳协组织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名义为解放区代表申办护照?几经努力,国民党政府终于同意邓发一人参加中国劳协代表团,打破了国民党政府对解放区的封锁。


邓发


1945年9月11日,朱学范、李佩等从重庆乘飞机前往巴黎,因在延安的邓发没有同行,朱学范担心邓发不懂英文,就让李佩沿途等邓发。从印度加尔各答、到伦敦、巴黎,李佩每到一站都要等几天,但没有等到邓发,但巴黎大会已经召开,李佩就到巴黎的旅馆里继续等。


1984年4月11日出版的《工人日报》发表了李佩的一篇文章——《怀念邓发同志》,其中写到这一段:


1945年10月初,世界工联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在中国劳动协会住的旅馆里,我第一次见到邓发同志......我在同邓发同志相处的几个月中,亲眼见到他为了宣传中国工人阶级建立新中国的主张,介绍解放区的发展情况,为了加强中国工会和国际工会的合作,不辞辛劳,对各国工会代表、外国记者、华侨和海员工人,及国民党顽固分子,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了许多工作。他的一些话,至今仍在我耳边萦绕,启发我的思想觉悟,教导我如何认识问题,指引我找到了正确的生活方向。 


朱学范也是在这次会上第一次见到邓发,邓发作大会发言,李佩现场翻译。世界工联大会结束后,因为还要参加11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劳工组织的战后第一次大会,还要应邀访问英国利物浦的中国海员工会等,朱学范、邓发和李佩在欧洲停留了几个月。


国际工联会议刚刚结束,11月,西班牙共产领导人伊巴露莉等又发起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李佩作为中国代表之一,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大会执行理事,但是,由于国民党方面拒绝签发护照,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邓颖超和蔡畅未能与会。于是,李佩向会议主持人提议,因为没有共产党方面的代表参加,包括她自己在内的代表团不能代表全中国妇女。回国后,她将大会发来的文件和电报送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帮助大会和中共取得了联系;同年12月,妇女大会接受中国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为正式会员,邓颖超、蔡畅和丁玲被推荐为理事和候补理事。



1945年11月,李佩(左一)在法国参加第一届世界女妇女大会时的照片(照片提供:李伟格)


在这次巴黎会议中,李佩遇见了多位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学者,包括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8日)和夫人李惠年(1907年3月6日——2007年10月30日)、画家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6月13日)等。


汪德昭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助教,1934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大学保罗·朗之万实验室留学,194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国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做研究工作。在法国期间,汪德昭是中国留法进步学生中的领袖,与中国共产党有秘密联系。李惠年1936年赴巴黎主修声乐。


这次欧洲之行,邓发和李佩还见到日后中国原子弹功臣钱三强博士。《钱三强年谱》记载显示,1945年6月,受导师伊莱那·居夫的委托,时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钱三强,到英国布列斯托尔(Bristol)大学鲍威尔(C.F.Powell)领导的实验室学习新型探测技术——原子核乳胶。在英国期间,在中共旅法支部孟雨的安排下,钱三强前往伦敦,会见了准备前往巴黎参加世界工会联合会成立大会的途经伦敦的邓发将军,邓发向他介绍国内形势和解放区的有关情况,并送给他一份《解放日报》,上面全文刊载有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10月,在巴黎,钱三强参加了邓发在中国驻法国使馆组织学生代表和职工代表参加座谈会,之后列席了邓发主持的小范围会议。


归国途中,他们一行经过日内瓦、罗马、开罗,马尼拉等地,参观访问,于1946年1月23日回到上海。



留学美国


李佩与郭永怀在美国(照片提供:李伟格 郁百杨)


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北平成立了由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军方组成的军调处执行部。龚澎和乔冠华先后被调往北平,在中共代表团本部工作。


年初,国民政府宣布还都南京,国共谈判中心也将从重庆转移到南京。3月,龚澎接受周恩来任务,回上海租一处房子,作为中共代表团上海办事处公办和住宿之用,在家人帮助下,5月,她在上海法租界马斯南路租下一幢别墅;5月,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往南京,在梅园新村设立了中共南京办事处;6月22日,马斯南路107号正式定名为“周恩来将军私人寓所”。


1946年1月26日,朱学范、邓发抵达重庆,当时,政治协议会议即将闭幕,反内战民主运动在这里掀起。朱学范与易礼容商议后,决定以解放区工会的八项主张为基础,草拟《中国劳动协会二十三条政治主张》,文件在2月1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全文发表,获得中国劳工界及民主党派支持,但遭到劳协内部和中国国民党部分人士抨击。


2月20日,为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劳协同其它20多个团体在重庆校场口召开庆祝会,朱学范组织劳协人员保护会场,与国民党重庆当局人员发生冲突,双方大出打手,李佩说:“我由于当时站在一位俄国记者旁边,幸免于难。”事后,重庆地方法院控告李公朴、朱学范等人“公然聚众强暴胁迫扰乱集会并伤害他人身体”,后来事件不了了之。


1946年4月8日,邓发与叶挺、秦邦宪等人同机自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4月下旬,朱学范接到世界工联在莫斯科召开执行委员会会议通知后,独自赴中共中央在南京的驻地梅园新村会见周恩来,询问在世界工联席位接替的人选;6月,朱学范和解放区工会代表刘宁一在莫斯科出席了世界工联执行会议,此后,刘宁一成为朱学范同周恩来、中共中央之间的联系人;同年6月,刘宁一的秘书俞志英被选为劳协工人福利部主任,不久后,她接替李佩担任朱学范的私人秘书。


抗战胜利后,劳协是共产党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刘宁一和俞志英承担了做朱学范的转化工作,促使劳协走世界工联道路的任务。


1946年8月6日,国民党重庆市总工会在警察局配合下,“接收”了劳协下属的重庆工人福利社、劳协分工及三个区的工人福利会,逮捕了劳协38人,并将22人送法院看守所,正在上海的朱学范召集沪上理事举行临时会议,8月8月,朱学范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八六”事件经过,给国民党当局提出四项要求,并请美国工界援华基金监事会秘书出席作证,说明重庆市总工会对中国劳动协会贪污美国工会捐款的指控纯属诬陷。国际及中国舆论对重庆“八六”事件反应强烈。


事件发生后,李佩感到了危险,她离开重庆来到了上海。


国民党政府表示该事件是重庆市总工会同中国劳动协会的纠纷,要求劳协停止相关宣传、立即要求朱学范代表劳协在关于排斥解放区工会的声明稿上签字,否则就要他辞去劳协理事长职务,但朱学范对此采取拖延态度;9月,重庆地方法院对朱学范发出拘票。


1946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于11月1日召开制宪国民大会。朱学范是劳工界选出的制宪国民大会代表。但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先后表示反对中国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制宪国民大会,认为中国国民党违反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朱学范会见刘宁一听取意见,随后与劳协部分人员发表“主张民主,反对内战”的二十三条主张,拒绝出席制宪国民大会。刘宁一根据周恩来指示,建议朱学范离开上海,将中国劳动协会总部迁到香港,并在离开上海前发表声明反击国民党。11月12日,经中国共产党协助,朱学范离开上海赴香港。11月18日,上海报纸刊登了朱学范的《上海声明》。


在上海,龚澎建议李佩利用劳协关系和经费留学美国,1947年2月,李佩赴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留学。在这里,她很快遇见了一生的爱人——年轻的华裔航空学教授郭永怀。


“当时我去参加一个学术报告会,会上一位华裔学者做航空科学方面的报告,原来他是我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时听说过的学长郭永怀。”


李佩说郭永怀影响了她的一生:“我觉得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使我认识到一个问题,科学技术人员对国家是最有贡献的,这是我最早认识他的时候,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由此,李佩将她自己以前并不看重的父亲的科学实业与教育救国的理想,与她自己的革命理想结合起来。通过郭永怀,她很快也结识了钱学森和林家翘,以及冯·卡门学派的科学家们。


“那是在1947年春天,我和老郭认识不久,一天,他告诉我,‘我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到康奈尔大学来参加学术会议,明天我要请他们到家吃饭,我买了一只鸡,你帮我把鸡汤烧好’,后来我一看,进来的一个是钱学森,一个是林家翘。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两人。”


从此,李佩开始了她革命事业的新起点。(完)



李佩、郭永怀夫妇,钱学森、蒋英夫妇,汪德昭


参考资料: 

1. 李佩:呕心育桃李 晚霞映满天 http://www.cas.cn/zt/jzt/djzt/zkybcgcdyxjxjyzt/cdls/200503/t20050329_2669722.shtml

2. 心中的信念永不灭 http://www.bjqx.org.cn/qxweb/n17242c754.aspx

3. 民国时代的工人组织:全国性工会国民党也拥有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minguobagong/detail_2010_05/30/1566835_4.shtml

4. 俞志英: 领袖们身边的女翻译 http://www.lnzx.gov.cn/lnszx/myNews/wszl/2012-03-29/Article_28555.shtml

5. 忆邓发 陈家康 文章选自邓发纪念文集 http://tangyc88.blog.sohu.com/20617099.html

6. 李佩:怀念邓发同志 (1984年4月11日《工人日报》) http://sflr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584

7. 朱学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AD%B8%E7%AF%84

8.  杜月笙传-章君榖| vik's Ebooks, kindle电子书在线阅读与下载  https://vik.im/book/index.php?id=1214042007&display=fulltext&p=272

9. 龚普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E%9A%E6%99%AE%E7%94%9F

10. 杰出的女外交官 乔冠华之女回忆母亲龚澎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4/01/content_2125936.htm

11. 朱学范与枫泾故居 - 民革中央  

http://www.minge.gov.cn/mgzy/ggjcgcs/201512/f44248ee48154604adecf2e2407155e0/files/7da21e8361cd4f7797ec7245636f04ea.pdf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华罗庚 | 归国? | 流体风云 | 资助 | 潘卓华

屠呦呦 | 张亭栋 | 白岩松 | 何江 | 张锋 | 杨振宁

科学队长 | 高考招生 | 冬虫夏草 | 艾滋 | 疫苗

吃货 | 卢煜明 | 王小凡 | 核心期刊 | LIGO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授权:copyright@zhishifenzi.com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点击“阅读原文”,牵手科学队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