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访华百年:实用主义对中国影响几何?| 王丹红专栏
“今年(1922)南京出了一种《学衡》杂志,登出几个留学生的反对论,也只能谩骂一场,说不出什么理由来。如梅光迪说的:‘彼等非思想家,乃诡辩家也……’这种议论真是无的放矢。……《学衡》的议论,大概是反对文学革命的尾声了。我可以大胆说,文学革命已过了议论的时期,反对党已破产了。”
此种新文化运动(指五四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一二觉悟者(即《新青年》与《新潮》)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即 “五四” 运动)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 ——孙中山 1919年12月《孙中山全集》(五)
“我每日总想写信把我们想到中国来游玩的事告诉你,所以接到你信格外高兴。我们的行程还不曾十分确定,大约五月中旬到上海,在中国可稍住几时,到七月或天太热的时候,我们仍旧回到日本乡间住几个星期,然后回美国。” “郭秉文博士同陶履恭前天来看我,他们问我是否在中国住一年、作讲演的事。这个意思很动听,只要能够两边大学的方面商量妥贴了,我也愿意做。”
杜威此行没有带来什么具体的政治主张,他只给我们一个哲学的方法,让我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分开来说,一是历史的方法,另一个是实验的方法。 ——胡适 1921年7月11日
“他们(胡适和北京大学)都认为目前是中国教育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如果能有一个西方特别是美国思想的代表坐镇,这将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我自己也极为珍视这个难得的机会,可让我了解东方思想和情况。因此,我希望哥大能接受教育部即将提出的建议。我个人所得也会是哥大所得。我相信由于我人在这里,就会为哥大招来更多中国和日本学生。”
胡适(1891-1961)
梅生梅生毋自鄙 神州文学久枯馁 百年未有健者起 新潮之来不可止 文学革命其时矣 吾辈势不容坐视 且复号召二三子 革命军前杖马棰 ……
牛敦爱迭孙,培根客尔文, 索虏与霍桑,烟士披里纯。 鞭笞一车鬼,为君生琼英。 文学今革命,作歌送胡生。
“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须作诗如作文。 琢镂粉饰丧元气,貌似未必诗之纯。 小人行文颇大胆,诸公一一皆人英。 愿共僇力莫相笑,我辈不作腐儒生。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在1917年1月号的《新青年》上,同年9月他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是在1919年2月出版的,5月初便印行了第二版。同时,他的朋友陈独秀等在1918年12月创办了《每周评论》,他的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也在1919年1月创办了《新潮》。这两个白话刊物自然是《新青年》的最有力的盟友,以胡适为主将的‘新文化运动’便从此全面展开了。 胡适以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回国不到两年便一跃而成为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导人物,这样‘暴得大名’的例子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梁启超之外,我们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杜威的实用主义是反智的,它不同于经典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后两者将智力视为教育目的本身,而实用主义将智力当作工具和方法。 ——《转型中的高等教育:美国大学和学院历史》(第四版)1997
“1919年(民国8年),杜威先生到中国来讲学,我们几个他的学生,在他开讲以前,举行了几次公开的讲演,把他的思想做一些通俗的介绍。我的讲演有一部分收进了《胡适文存》。像《实验主义》和《最近五十年的世界哲学》两篇文章里,都提到杜威先生的思想。 杜威先生的教育哲学、教育学说,被公认为最新的教育理论,不但影响了全美国的学校,由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也影响了革命初期的俄国。苏俄那时的教育制度,便是依杜威先生的理论制定的,后来革命的倾向改变,整个教育制度也就改变了。中国教育界自1919年到现在,也深受他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1. 白吉庵著《胡适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
2. 蒋梦麟著 《蒋梦麟自传》团结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 沈卫威著 《“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 对胡适“有决定性影响”的大师杜威http://book.ifeng.com/special/wusiwenrenpu/list/200905/0501_6351_1135327.shtml
5. 胡适:杜威哲学.http://www.aisixiang.com/data/86778.html
6.中国和日本的反差,杜威百年前怎么看?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112/dewey-china/
7.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533420/
8. 梅光迪胡适此人留學時就對胡適表示不服,卻為何以「真正的新文化者」自居?https://kknews.cc/history/l265apg.html
9. 顾红亮:《杜威在华学谱》:纪念杜威访华100周年https://new.qq.com/omn/20190501/20190501A04A2V.html
10.杜威、孟禄访华与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派别纷争http://www.sne.snnu.edu.cn/xsjt/jsjy/jxhd/lunwen/se013/01302.htm
11. 欧阳健:胡适是如何“暴得大名”的?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0535.html
12. 孟凡茂:关于胡适应聘北京大学及其他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26/c404063-30171103.html
13.程新皓人文主义的谱系https://zhuanlan.zhihu.com/p/22481788
14.眉睫:梅光迪在哈佛大学的学位与职称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2-06/20/nw.D110000zhdsb_20120620_2-14.htm
15.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http://www.jyb.cn/zgjyb/three/200706/t20070608_89648.html
16. 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 新星出版社. 2001年4月出版。
往期精彩
1. 远方的木兰花:一位美国前外交官的中国之恋 | 王丹红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