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大佛学论坛·第八讲】佐久间秀範:从修行者的视角解读唯识思想

2017-12-07 夏冬冬 撰文 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

    2017年12月4日,浙大佛学论坛第八讲在紫金港校区启真圆正酒店四楼存中厅顺利举行。日本筑波大学教授佐久间秀範(Sakuma Hidenori)应邀为浙大师生主讲了《从修行者的视角解读唯识思想》的讲座,讲座以日文进行,由何欢欢教授主持和全程翻译。佐久间秀範教授以其修行者和学者的双重视角,将佛教原典文献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唯识思想的新理解。



    首先,佐久间教授围绕真谛与玄奘对唯识三性说的不同翻译切入唯识思想,他认为在一般学者的研究中,对唯识思想的印象首先是一切唯心,在西方哲学的范畴中可以理解为“终极观念论”。佐久间教授以《摄大乘论》第二章第七颂中的三个词为例,包括citta-manas-vijñāna,他认为这三个词都可以理解为“心”。他认为把现象世界作为人的认识来把握的时候,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获得的信息再由意来合成而把握,而前五种感官所认识的事物,是以十二支缘起开显之物,这被认为是心的显现,这种心所把握之物也被称为现象世界。那么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现象世界?又如何认识“物自身”呢?佐久间教授认为这需要佛教的止(śamatha)和观(vipaśyanā)的修行。教授通过一个视频小短片(高速摄影机拍摄水球被扎破的100万分之一秒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现象世界的深广性,说明了现象世界的真相远远超过我们一般的认识能力,因此必须要借助佛教修行,通过止和观,把心集中在认识对象上,这样我们在感官上对现象世界的认识就会起变化,因此,修行者的认识是超越常识的,而且不同层次的修行者所看到的现象世界也有次第的不同。



    其次,佐久间教授介绍了玄奘将唯识思想传入中国时的思想背景,他认为,中国在玄奘之前就已引入了唯识思想,但玄奘对真谛的翻译有所疑问和怀疑,认为真谛是以如来藏思想来解释唯识,玄奘很想了解唯识思想的本来面目,所以在中国学习了各种佛教知识之后起身去印度取经。佐久间教授认为,玄奘准确地翻译了印度的唯识思想,但由于其不符合中国人的心性,因此法相宗在中国影响不大且传承不远,不过其很多思想都被保存到天台和华严教法里。佐久间教授认为玄奘的翻译是阿毗达摩式的,十分符合原典,翻译虽然很难理解,但如果与梵文本对照,就能被很清晰的理解。教授认为玄奘也是从修行者的角度研究唯识思想,他以《元亨释书》中《道昭传》所记录的玄奘和道昭对话为例进行说明,“我有禅宗。这种旨趣是微妙的。接受这法、并把它传向东方之国才好。”教授认为这里的禅宗是指唯识观法。他认为佛教唯识学问研究中有文本流传,但是修行上却没有实物传世, 49 30299 49 15089 0 0 1837 0 0:00:16 0:00:08 0:00:08 2910此唯识修行是很难作为学问而被研究和了解。



    然后,佐久间教授介绍了佛教的止观修行和唯识观法。关于止观修行,他特别介绍了智者大师“六妙门”中的数息观和《摩诃止观》中的四种三昧,并以日本佛教寺院中的视频短片为我们展示了日本僧人的“常行三昧”,使我们对“长行三昧”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教授认为,我们所见的世界都是由大脑所描绘出来的,而正确认识我们每天所执着的八苦世界的真实面目就是唯识观法。由于每个人的五观不一样,对世界的认识只是自己想要部分的展现,所见世界是由我们的认识决定,因此会对不喜欢的东西产生烦恼。运用唯识观法修行,就会逐渐纠正自己原来的错误认识,从而摆脱痛苦。具体而言,以《十地经》中的十二支缘起为例,从正向来说,由于无明avidyā(大脑正在处理五官所得的信息),产生行saṃskāra(大脑对五官信息进行印象合成),再产生识vijñāna(分别认识),那么现象世界就是经由我们价值判断的过滤器而见到的世界。从反向来说,通过止和观的修行,减少价值判断,留下“事物”和心的活动,再进入只集中于心的活动的止观状态。



    最后,佐久间教授结合西方现代神经科学和脑科学,为我们说明了自我意识的深层来源以及对八识说的新认识。教授从西方现代神经科学出发,认为manas不仅指脑,更应该把它看做是身体全体。通过西方现代脑科学关于自我意识与大脑关系的实验,说明了右岛叶与自我意识的深层关系(因为右岛叶的损坏会直接破坏人的自我意识觉知),教授认为自我意识的深层乃至阿赖耶识的存在线索很可能就藏在大脑的右岛叶中。佐久间教授进一步推论说,先有阿赖耶识再有世界的说法很可能是错误的,阿赖耶识很可能是数万个瑜伽修行者在修行中所得到的共同体验。就citta-manas-vijñāna三个词而言,citta指阿赖耶识ālayavijñāna,manas指末那识kliṣṭa,vijñāna指前六识6vijñāna,三词都可以指心。他同时认为,在印度原典文献中原本没有末那识,而在中国八识说是唯识思想的主流,末那识很可能是被后代研究者附加上去的。讲座结尾部分,佐久间教授总结说,看到唯识不要总想到无境,唯识思想是由无数瑜伽行者在修行中依据共同的修行体验而发现的,将这种体检理论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了唯识理论。



    讲座结束后,大家反应热烈,讨论积极: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博士生赵江向佐久间教授请教如何看待松本史朗对如来藏思想的批判,教授回答说首先印度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主流,松本史朗认为佛教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的思想,从原始佛教的文字教义出发,如来藏思想与早期佛教的教义有所不符,因此认为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思想;而佐久间教授认为,理论很重要,修行也很重要,从释迦开始,佛教的许多理论就是基于修行所开展出来的,比如说松本史朗本身是研究西藏中观,强调佛教的因明逻辑论证,如果极端化就和佛教修行没有什么关系,与瑜伽行派进行比较,修行成分就比较少,如果以此认为如来藏就不是佛教,佐久间教授认为从修行角度而言,这样的批判不太好。有同学请教正念和冥想的区别,佐久间教授解释说西方将正念翻译成mindfulness一词,其实含义很广,不能根据此词的字面意思来想象修行方式,修行内容要具体到不同的修行中才有不同的含义。还有同学问到通过修行所看到的“物自身”究竟是什么样子,佐久间教授回答说这是语言说不了的,在经典里都是不可说,语言只是指代,“物自身”一旦说出来,都是被语言限定了的,而“物自身”实际上什么都可以包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