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夕阳红 | 92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追忆峥嵘岁月
谭元寿,民盟盟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宗谭派,谭门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人。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谭元寿出身于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四大须生”之一)均继承谭派。1938年入富连成社科班,从雷喜福、张连福、刘盛通学老生,从王连平、茹富兰学武生。1945年出科后,曾为荀慧生“挎刀”,参加裘盛戎的班社。1949年自行挑班。1954年加盟北京京剧团,在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流派艺术大师领衔的艺术氛围中,演技逐年走向精到娴熟、渐成大家气候。
谭元寿嗓音高亢,功底扎实,较全面地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老生演员。对于谭门本派的《定军山》《南阳关》《战太平》《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秦琼卖马》《桑园寄子》《黑水国》等驾轻驭熟,象《打金砖》《野猪林》《连环套》这样亦文亦武极见功夫的剧目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不仅在继承传统戏方面卓有成就,还排演了一些现代戏,《沙家浜》中郭建光一角最为观众所熟知。其子谭孝曾、其孙谭正岩均承袭祖业,为观众所熟知。弟子有王平、张克、王立军、韩胜存等。
谭元寿: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演出
李晋荣采访整理
我出生在梨园世家,从我的太曾祖父谭志道算起,到我的孙子谭正岩,一共是七代人,都是从事京剧这一行。我五岁就开始登台,一辈子舞台生涯长达八十多年,回顾起来,难忘的演出那可是太多了。
谭元寿演出照
难忘五岁时第一次登台。那是在上海的黄金大戏院,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和我的父亲谭富英带着我唱《汾河湾》。以前也在家里、堂会唱过些娃娃戏,但是第一次正式的公开商业演出就是在上海黄金大戏院的这场。一开始唱戏就跟程砚秋这么了不起的名角,还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太令人难忘了。
那出戏叫作《打金砖》,在我五十多岁的时候,正是我个人演艺生涯的黄金时期。那是八九十年代,京剧市场特别好,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观众都特别喜欢我们的国剧。正当年的我,想着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演戏把戏曲艺术的美奉献给观众。《打金砖》是李少春先生的代表作,在那个时候已经很久没有人演过了,除了一小部分老观众,很多人都没有见过这个戏。那是因为李少春之后,没有人敢再去演再去唱这出戏,因为这出戏连文带武,很“吃功”。在大约1980年的时候,我就想着恢复《打金砖》这出戏,我诚惶诚恐,但是我没想到观众的反响是这么热烈。这出戏一出来就在全国引起轰动。我们走到哪儿,不论南北,只要是这一出戏打头炮,就会特别受欢迎,于是到后来我到哪儿都被要求演这出戏。
可是演这出戏太累太“吃功”了,连摔带翻,有好多高难度动作,危险性比较大,家里人也怕我年岁大了,出什么问题,后来就干脆不让我唱这出了。我最后一次演这出戏恰好是60岁,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演出。
那是1988年,在当时北京的吉祥戏院,那天的《打金砖》同以往一样顺利,我一边唱一边翻滚,完成了吊毛(戏曲中表演突然跌跤的动作,演员身体向前,头向下,然后腾空一翻,以背着地)、抢背(戏曲中常见的跌扑技术,身体向前斜扑,就势翻滚,以左肩背着地)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再接着唱,唱腔又特别高亢激昂,观众就全都站了起来,像观看足球比赛时看到进了球一样的狂热叫好,然后跟着现场锣鼓点的节奏一起鼓掌,等我做完最后一个僵尸动作(戏曲中一种摔打功夫,演员往后一摔,像一块门板倒地,作为演员,不管功夫多深,依然摔得震心,年龄超过四十岁,就很难再做出这样的危险动作),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已经震耳欲聋,观众都不舍得走,幕布根本就拉不上,我只好一遍一遍地谢幕。演出完之后,观众全都涌向后台,跟我合影握手……我常常感叹,今天,我92岁了,观众们依然爱看我的戏,依然记挂着我,还有很多戏迷给予我关爱,这一切都是京剧带给我的幸运。
荐听 | 著名盟员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京歌《战疫情》(请点击文字查看)
盟员风采│现代京剧云首演,谭派传人谭正岩主演许云峰(请点击文字查看)
(来源:《光明日报》,记者李晋荣采访整理;北京京剧院网站等;略有修改)
推荐阅读(请点击标题阅读)
5. 回音壁 | 新盟员李嘉锋对程红主委全国政协大会发言的思考
点“赞”和“在看”
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