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轻芒封面 | 热议的三孩生育政策,我们找了 11 篇值得看的报道

张企璐 轻芒杂志 2022-05-10


每周一到周五,和轻芒一起深度阅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阅「轻芒封面」邮件通讯,每天早上 8:00 打开邮箱开始你的每日深度阅读。



5 月 31 日,「三孩生育政策」突然到来,在「三孩生育政策」下,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儿女,打破了以往的二胎限制。这一新闻迅速得到所有人的关注,很快就上了热搜,这几日也不断有媒体参与讨论。不过阅读量超过十万的报道,除了转载官方新闻外,大都在冷嘲热讽,社交媒体上大家的舆论也是类似,「严肃的人口学八卦」梳理了微博、朋友圈各处的用户动态,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消极,但总体而言,消极或不以为意的舆论更多些。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三孩来了,众生相


但「三孩生育政策」到底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媒体又是如何进行讨论的?我们阅读了30多篇相关的报道,从中筛选出 11 篇并将其分为四个部分:想要三胎的个体,开放三胎的原因,什么情况下三胎政策才会生效和受计划生育影响的人们等四部分,每部分选出若干深度文章,或许能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件事。


渴求三胎的人


在三孩政策公布后,确实有部分群体在考虑生三胎。


「燃次元」采访了有意向生育三胎的六个家庭,他们之中有因为没有儿子所以想生三胎的;也有因为喜欢孩子而想生三胎的;当然也有坚决抗拒生三胎的……这些个例中,想要生育者或是家庭富裕,或是因为长辈的要求,政策开放给了他们更加宽松的环境。

 燃次元   谁想生三胎?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则使用了中国家庭追踪报告(CFPS)2018 的数据,从宏观上指出,有意愿生三胎的人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近六成分布在农村。三孩政策给了这些人以政策支持,的确有促成生育的潜力。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想要三孩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要推出三胎政策?


也有媒体分析了三孩政策的原因,一方面,是老龄化严重。「太阳照常升起」的文章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的老龄化现象。老龄化是每个工业化国家都要经历的过程,中国也同样。如今中国的老龄化已经严重,文章指出,中国与欧美先发国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农民工现状抑制了相当部分的生育可能。

 太阳照常升起    老龄化二百年——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出生率的降低。「小土大橙子」分析,2020 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 1.3,离生育更替水平(2.1)有着极大的距离。1.3 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属于极低。而且我国目前 2 胎占新生人口的 50% 也很说明问题,头胎生育意愿也显著降低。

 小土大橙子   上有老下有小,人口普查中这个数据耐人寻味


三胎政策如何才能起效?


关于三孩政策何时才会起效有着很多的讨论。「八点健闻」指出,即使是在生育最友好的社会北欧,生育率的提高是极为脆弱的。而在东亚国家,由于错过了最佳应对期,也就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再加上二孩政策效果不佳,倘若三孩政策想要生效,可能需要等待二三十年的时间。

 八点健闻    三孩生育新政来了,但它真正起效,恐怕需要二三十年


「宁南山」则提出了政策是否能生效的关键一点:配套政策的力度是否足够。在房价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人们的生育率提高需要具体的配套政策支持。政策公布时所提及的税收和住房支持政策、打新加分、贷款利率优惠等等,都有待具体的细节公布。

 宁南山   三孩放开了,简单说三个观点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这些配套措施绝不可以忽视女性的需求,因为她们本身承担了生育中绝大多数的职责和付出,她们是否有意愿和有能力生育三胎才是最关键的。


「看理想」的文章认为:关于三孩生育政策的大部分讨论,都没有过问女性的意愿到底如何。文章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生育的负担和成本,并没有平等地分配到家庭当中。女性为了生育,需要放弃的无论是社会机会还是经济机会,都太多太沉重了。

 看理想   “生三胎吗?”


「果壳」也从女性角度出发,文章指出,传统重儿轻女的价值观会导致育儿的经济负担加重,生育率也因此减少。从这个角度而言,支持女性即使生育也能重回职场,长远来看才是提升生育率的好办法。

 果壳   什么样的“配套政策”,会让女性想生三孩?


被计生政策改变命运的人


「三孩生育政策」事实上仍属于计划生育的一部分,它与曾经的「二孩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并不能切割开来看待。自 2011 年始,中国的生育政策开始掉头,从限制生育到鼓励生育,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放开二孩……在一次次的政策加码中,有很多人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变。


「精英说」关注着在独生子女政策期间,戴上绝育环的母亲们。在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进程中,很多女性都带上了节育环。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女性甚至不知道节育环不仅有年限,还要在绝经之前取出。这些小环被遗忘在她们的身体里,残害着母亲们的健康。

 精英说   三孩生育政策公布!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却无人问津...


还有那些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孩子们。「别处world」报道了独生子女政策期间,不得不被寄养其他家庭的「二孩」苏衡的故事。为了避免身世暴露,她在成长过程中辗转多个家庭,十多年后谈起这段经历,形容它如「阴影一样」。

 别处world   被寄养的女孩:七年,三个家庭,谁是我的亲生父母?


计生人员也不该被忘记。从独生子女政策到开放二胎,巨大的社会变化中,他们从抓超生变成了主动服务他人,让人做孕检。截至 2005 年底,全国计生系统共有在编人员 50 万名,以及约 120 万名村级管理员和 600 万名村民小组长做计生工作。赵晗所写的这篇文章,对这一变化浪潮中的计生人员有着细致的刻画。

 赵晗   从“不许生”到“催着生”,近八百万计生人员如何转型

https://www.sohu.com/a/253982487_464403


. . .


「三孩生育政策」公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值得我们持续的关注与讨论。我们梳理了这些媒体报道,并无意于只是简单去表明支持或者反对的态度,而是想让大家对「三孩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出路有更深的了解,因为生育从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生或者不生也不是头脑一热就能做出的决定。


(完)

每天先锋读者马克精选


来自音乐家、社会体谅员梁欢的马克

 耐观影   伯格曼,费里尼:两条平行线 

不管是被欣赏还是被讨厌,他们的作品都引发了无数的评论:这篇简短的介绍,目的不是增加新的光彩,而只是概述这两位电影人职业生涯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他们自己很早就感觉到是什么能让他们走到一起(他们见了几次面,开发了共同的电影项目,然而并没有后续,最后渐行渐远)。


来自轻芒杂志的设计师 junyu 的马克

 全媒派   200岁的《卫报》如何花20年时间走向数字化?

《卫报》花了将近140年的时间才有足够的信心将‘曼彻斯特’一词从标题中去掉。直到1976年,它才在伦敦找到了长期的立足之地。之后的25年内,它开始吸引大量的国际读者,到现如今,每年约有10多亿次的网上浏览量。这家报纸从地方到全国再到全球的扩张之旅,迅速得令人困惑。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信息博士思考问题的熊的马克

 晚报LatePost   互联网公司推送简史,制造 1000 亿种关心或垃圾

最爱问候你的可能不是恋人,而是小红书,你甚至会怀疑世界末日来临的那天,它还会坚持向你早中晚问好三次;脉脉比你更关心你公司新来的同事有着怎样的过去;陌陌比你更了解你的真爱会出现在哪个地区,此刻距离你只有几公里。


来自新世相联合创始人、躺岛联合创始人远骋Koji 的马克

 南方周末   国创向前,从好玩起来开始

当后浪走向台前,Z世代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需要自我的看见与被看见,更多的事情开始变得好玩起来。


来自互联网产品经理、「海螺电台」主播 Shawn 的马克

 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卡拉曼:投资的首要目标是回避亏损|《安全边际》荐文

投资收益率与你工作时间多长、工作多么努力或赚钱的愿望有多么强烈无关。挖沟的工人可以通过加班1小时而额外报酬,但投资者无法通过更努力的工作或思考来实现更高的报酬——投资收益不是工作时长的直接函数、不是努力程度的直接函数、不是赚钱意愿的直接函数。


来自轻芒编辑的马克

 界面文化    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位人类学家的中国田野调查 | 儿童节·专访

在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对“好孩子”“表现好”的标准在发生着变化。而身处其中的家长、教师,则有很多迷惘和矛盾之处,他们既希望孩子单纯、善良、讲道德,又担心这样的孩子难以适应充满着不确定的社会。


来自轻芒编辑的马克

 第一财经YiMagazine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都爱研究社会科学?

如果有专业知识或者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他不在社会有问题的时候站出来说一些什么,仅仅躲在象牙塔里,那你可不可以说学者是在摒弃自己的社会责任?


来自轻芒编辑的马克

 凹凸镜DOC   何伟将告别川大教职:成都留下美好回忆,希望还能重返中国

记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下中国发生的事情,就值得大家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好好记录下来,不管你们写不写,发不发表。因为总有一天你们的孩子会问你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记录下来的话,你可能就忘了。


来自轻芒编辑的马克

 新潮沉思录   解体三十年,成败苏维埃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来自轻芒编辑的马克

 一席   没有关系,独立音乐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他在唱什么 | 一席第835位讲者 白皮书乐队

我也不清楚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感觉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所以我们就写写歌,尽可能地为一些我们看到的事情发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阅「轻芒封面」邮件通讯,每天早上 8:00 打开邮箱开始你的每日深度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