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地名变迁看海上贸易起源地到全球航运中心的华丽蝶变

议员 地名众议院 2023-02-16

本文作者王建富—— 舟山市地名服务中心编审,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央视《中国地名大会》首席题库专家



古老的“鄮”字揭示了我国海上贸易的起源地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楚,于浙江沿海设置了一个拥有非常奇特地名的县级政权——鄮县。鄮县县城设于古甬江口,即今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的同岙村一带。鄮县范围包括了今宁波市区的大部分地方,以及舟山群岛。
古人造字,初以象形,后有会意。“鄮”字从“贸”从“邑”,“贸”与“邑”合在一起,其意为因贸易而兴盛的城镇。关于这个贸易之城的由来,宝庆《四明志》卷一说:“古鄮县乃取贸易之义,居民喜游贩鱼盐……南通闽广,东接倭人,北距高丽,商舶往来,物货丰溢。”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同岙一带,自古为山海贸易的活跃之地,初有“海人持货”于此“游贩鱼盐”形成市场,后有商人逐渐搭厂设铺定居,并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以商品贸易和流通为生的城邑。于是乎,中国第一座贸易型海滨城市就这样诞生了。鄮县的设立,使“鄮”字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因海上贸易兴盛而形成的政区地名用字。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作为鄮县的组成部分和县城的藩篱,舟山群岛自然也因贸易船只的漂流、停泊和补给而参与其中的商贸活动,并因此获利颇丰。与此同时,随着贸易影响的扩大,悬居大海的舟山群岛也因丰饶的物产和危岩嶙峋,云遮雾绕的地理环境而被沿海百姓认为是海上的仙山,安期生、徐福、葛玄许多著名的方士纷纷慕名搭商船而来,留下了寻仙采药的足迹,产生了蓬莱山(今岱山和衢山)、东霍山(今东福山)、梅岑山(今普陀山)、翁山(也称翁洲,即今舟山岛)等地名。
隋代以后,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的运输,地处甬江口的鄮县因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之利而发展成为河海联运的枢纽港。在此过程中,唐朝廷于“开元盛世”时期的公元738年,升鄮县为明州,并将原鄮县析分为慈溪、翁山、奉化和鄮4个县。其中,翁山县就是以舟山群岛设县,县名源于舟山岛的古称,因被誉称为“葛仙翁”的葛玄曾在岛上炼丹而得名。遗憾的是,盛世之后的“安史之乱”扰乱了大唐发展的节奏,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从此战事频仍,逐渐由繁荣走向衰落。其间,地处海隅的舟山群岛也难逃战争的阴影。771年,唐朝廷因海岛农民起义撤销了翁山县。


宋代的昌国县宣示了对外开放的富国战略

丰饶之地总有闪光之时。北宋熙宁年间,经过范仲淹主张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洗礼之后,北宋皇朝实施空前的开放政策。1073年,宋神宗赵顼根据曾任鄞县知县,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等官员的奏请,先是于四月准许在舟山群岛置尉负责海岛治安与剿灭盗寇事宜,以此保护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旋即于同年六月以旧翁山县地重建县治。此时,宋朝廷眼中的舟山群岛,不仅是明州这个海上贸易枢纽港的藩篱,更是关乎富国战略的要地。在此背景下,神宗皇帝赵顼弃用旧“翁山”之名而赐新县名为“昌国”。关于“昌国”地名的含义,历史文献是这样解读的: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舟山群岛从此步入与国家命运,民族兴衰密切相关的新时期。
开放带来了国富,也实现了家兴。当时,经由舟山群岛出海的强大贸易船队与东亚的韩国、日本,东南亚的越南、印尼等沿海国家都建立了贸易关系,影响直达西亚和非洲,极大地促进了舟山群岛与中原文化和海外文明的交融。在此后短短40多年时间里,舟山群岛的人口从不足千户、数千人增长至11475户,35186人,较复县之初增长了十多倍。当时的舟山居民,依山面海而居,大规模开展渔盐和农垦生产,通过“长草围堤,傍山建闸”,逐渐变沧海为桑田。复县后的近百年中,新增农田和土地面积15.5万亩,年盐业产量4131吨;商贸之际,舟山群岛的15个买朴酒坊成为海上商旅的重要娱乐和补给场所,年利润10927贯188文,盐税和榷酒盈利成为昌国县上交国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舟山群岛也因此成为富甲一方的“富都之乡”。
海道的安宁和经济的富裕,也带来了教育文化事业的振兴。复县之后,昌国县于1075年建立了县学,成为舟山群岛有史记载的最早教育机构。此后,陆续开办了翁洲、岱山等书院,促进了海岛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据统计,科举制度时期,舟山群岛共考中进士44名。其中,南宋时期考中33名,占历代进士总数的75%。与此同时,因海上贸易而生的普陀山逐渐发展成为沿海著名佛教胜地、观音道场,佛教天台宗等宗教教义通过舟山传向日本和韩国,北界山、三姑山、大均山、袋山、烈港山、沈家门等诸多舟山地名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笔记的记载对象。马秦、桃花石等波斯商人对中国代称也逐渐成为舟山的岛名。


清代的“定海县”是舟山海防前哨的权威定义

明代,洪武皇帝朱元璋实施空前的海禁政策,于1386年强迁海岛及濒海居民入内地,“不许片板入海”。其间,舟山群岛47个住人海岛中的46个被迁空,3万余居民背井离乡,曾蕴含“昌壮国势”美好愿望的昌国县也于次年被裁撤。舟山群岛自此人口剧减,渔场沉寂,盐场荒废,经济凋零。在明代实施海禁近300年中,朝廷不仅曾罢撤贸易口岸,禁绝了民间的商贸活动,更派重兵剿灭了六横双屿港的中西海上私贸基地,东南沿海由此成为倭寇和盗匪骚扰、横行场所。
清康熙年间,大清帝国平定了台湾,绥靖了海疆。此时,朝廷上下再一次看到了舟山群岛的重要战略地位。1684年,清政府颁“展海令”,开始展复舟山。1687年,康熙皇帝在舟山镇总兵黄大来等呈请的奏章中批示:“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于是,以舟山属于宁波府为由,取“海波永定”之义,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题“定海山”额赐予地方官员。1688年,清朝廷批准在舟山群岛置定海县,并将原设在招宝山下的定海县更名为镇海县。从舟山群岛再次复县,并改县名为“定海县”的过程来看,明显体现了康熙皇帝以海岛为屏障的固守战略思想,是对舟山作为中国海防第一哨的权威定义。在此基础形成的海岛开发战略,其核心是巩固海防,戍守边疆。
然而,固守防御也意味着依旧是闭关锁国。舟山和清朝也因此多次错失了走向世界的机遇。与之相反,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地处长江与我国海岸线交汇点的舟山群岛逐渐成为西方殖民者觊觎对象。
1600年以后,英国殖民者多次借访问和商贸之名,在舟山测绘地形,收集政治、军事、地理和人文等方面的情报。1840年7月5日,以争夺市场为目的鸦片战争于定海全面爆发,舟山群岛随即沦陷。鸦片战争的失败,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清朝政府从此丧权辱国,曾经的“昌壮国势”“定海神针”之地因此成为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开端。
     但是,侵略者隆隆的炮声打痛了国人,也打醒了国人,让长期固守黄土地、黑土地的中国人看清了外面的世界,体会到了海洋的重要性。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
迈向世界的见证

“舟山”地名产生于宋代,本是县城南面海滨的一座小山,因“舟之所聚”而得名。明代海禁之后,“昌国”地名因昌国县被撤,昌国卫迁址而消失,“舟山”逐渐发展成为对舟山岛乃至整个群岛的称谓。1953年,政务院决定成立舟山专区,“舟山”在继续作为海岛、群岛等自然地理实体专名的同时,从此也成为行政区域的专名。
“舟”本是古代海上漂流贸易的工具,更是新时期走向海洋的载体。“舟山”地名源于交通和贸易,舟山的腾飞,更要依托于大港,依托于贸易。2006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下,“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2000多年前共同曾创造了海上贸易起源地的两大港口再次合二为一。2011年6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以舟山市全境设立国家级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舟山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宁波—舟山港连续11年位居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第一名,曾经的海上贸易起源地再次成为全球贸易的中心。千岛大舟,成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迈向世界的最好见证!

点下片片玩儿


珍贵史料:文革中重庆市两份更改地名通知

嵌入海南全部13州县,奇巧称绝!雷琼道署堂名联之谜

忧心忡忡:曹县人民不能活

海底英名孰领秀?

语不惊人死不休  店名刁过叼得一

中原城市行政区划大转身

《中国地名大会》首席题库专家:从为去台老兵寻亲寄情地名

高铁站命名,钩起两县长期伙同一个副县长的奇事

一个南方大县的并村样本:怎样撤并70%的建制村,刷新70%的村名?

看17组省份怎样对对子

电视剧里的北京周边地名对联

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地名的频度及排行

乾卦六态:撬动晋南中部发展大场的行政区划选择

陈桥驿先生纵论中国古代地名研究

集中力量办大事——从“三家分晋”到“武汉会战”

防疫战中那些成为网红的地名

江城庚子十红谱

我们的盆友遍天下——历史宣传画欣赏

两县重名的“后遗症”——县与镇重名也存隐患

避免台海两岸重名,一个最小的“县”拟更名

各地市辖区文G地名更名录——某市仍在使用中

周恩来话地名:几十年后,难道还叫“新建”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