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滑县浚县站的设置与命名,可能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本帖包括该站简介、刘会喜先生《破解滑浚县丞之谜》原文、网友发言三部分,欢迎各位议员留言讨论。
滑县浚县站,是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河南段主要站点之一,为新建中间站性质车站,位于河南省浚县与滑县交界处浚县八里井村和滑县薛庄村附近。滑县浚县站中心里程CK134+400,距离卫辉南站45.650km,距离内黄站28.291km,设基本站台2座、4台面,站房位于线路两侧,车站采用两台夹六线站型,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2条),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站对右设综合维修工区1处,工区内设岔线3条,有效长度分别为260m、120m和120m。设450.0×12.0×1.25m岛式中间站台2座,两站台间设8.0m宽旅客地道2处。车站坡度为平坡。站房两侧站房设计,各8000平方米,共16000平方米。
刘会喜:破解滑浚县丞之谜
如果你见到一人同时担任两个县的县丞的记载,如果你见到数十年间连续数十个人都同时担任两个县的县丞的记载,我不知道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载文书写或校对错误!当确认不是载文书写和校对错误的时候,我彻底晕了——怎么可能?2016年5月23日上午,即将下班的我,接到县发改委姚主任的电话,说市委书记在郑州找领导协调争取郑济高铁浚县站命名的问题,要我抓紧查找以滑县和浚县两县名称共同命名的历史依据,下午三点前送到郑州。济宁高铁途径浚县,并在浚县县城南设站,是前段时间浚县社会各界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也是令浚县人振奋鼓舞的利好消息。为了争取郑济高铁经过县境并设站,鹤壁市委市政府、浚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浚县人民办了件利在当代、泽被千秋的大实事、大好事。车站位置确定了,车站命名成了棘手的问题。该站位于滑县和浚县边界,距浚县县城和滑县县城道口,都只有几公里。设在这里,目的也是为了一站照顾两县。站名叫啥呢?毋庸讳言,滑县、浚县都想以本县名称命名,但也都知道对方不可能接受,于是双方达成默契,两县名称各取一字,叫浚滑县站或滑浚县站。然而这一方案受到高铁总公司不合常规、有无先例的质疑。滑县大,又是省管县,车站离滑县城道口更近,如果只能以一个县名称命名,浚县危险。于是市委书记亲自出马争取,让查找滑浚县共同命名的历史依据。
高铁车站的一字之名,关乎着浚县的形象、知名度、影响力,市委书记都如此重视,作为一名浚县公民,一个浚县史志工作者,接到这个任务,我感到责任重大而光荣。有三十多年倾心地方史志工作的经历,对浚县历史县情我还是熟悉的。半个小时,就把所有能找到相关记载都找出来了。一是滑县县城道口,历史上长期归浚县管辖,是浚县一个镇、一个所、一个码头,1949年划给滑县。二是“浚滑收,顾九州”,是自古至今广为传颂的俗语。三是卫河管理处在浚县曾设立“滑浚卫河管理段”机构。这些在1990版新编《浚县志》上都有记载。四是清光绪《浚县志》职官表中列有嘉庆十九年至光绪十二年间43位滑浚县丞。找到这些依据,饭都没顾到吃,就带着新编《浚县志》和《清嘉庆光绪浚县志》,和姚主任奔赴郑州。任务是完成了,但不知道是职业习惯还是个性使然,“滑浚县丞”成为留在心中百思不解的谜案:县丞相当于副县长,滑县和浚县虽是邻县,却历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县,怎么能同时伙同一个副县长呢?而且在长达72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有43位伙同的副县长。太不可思议了。机缘巧合,一个多月后,1990版《浚县志》重印,我在校对书稿时,看到“道口镇”一目中有“嘉庆十九年设县署”的记载。县署是县级行政单位执行公务的处所,也就是过去的县衙。县署怎么会设在道口镇呢?也是嘉庆十九年,会不会和滑浚县丞有关呢?道口已不归浚县管辖,浚县有关道口的资料比较少,只能查滑县资料。正好手头有本1997年版《滑县志》。打开102页,“道口镇”一目记载“嘉庆十八年,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军与清兵血战于此。十九年,滑浚二县共同设‘滑浚县丞署’,道口属滑浚二县辖。”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滑县志》的记载证明:嘉庆十九年,浚县和滑县共同在道口设立“滑浚县丞署”。《浚县志》关于道口设县署的记载不仅是简单的问题,也是不确切的,或者说是错误的。既然设置滑浚县丞署,其主管当然是滑浚县丞了。这种两县共管一镇,并且在该镇共同设立管理机构的情况,实在是太少见了,如同一个特区。为什么要在道口建立一个两县共管的“滑浚县丞署”呢?仔细翻检两县县志,都没有予以解释。细心体会,不难感觉,与道口这个运河码头、商贸重镇的地缘关系是分不开的。
道口是大运河沿岸的一个重要码头。历史上一直归浚县管辖。乾隆二十四年,浚县设二十一所,道口所是其中一所。明清时期,大运河叫卫河,是当时重要的运输干线。卫河从浚县双鹅头村西入县境,横贯县境中部,长79公里,沿岸有淇门、新镇、道口、浚县城、屯子五个码头。道口是离浚县城码头最近的一个码头,只有9公里。按说这么近的距离,完全没有必要再设立码头。但是,道口正东是滑县城,相距只有4公里,比离浚县城还近。而且滑县全境不临卫河,没有码头,道口是其县水路出入县境、往来运输最为近便的地方。因此说,道口码头虽在浚境,但是对滑县来说更为重要。或者说,道口码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滑县而建而兴。道口码头集市在卫河东岸而不在卫河西岸,也印证了这点。道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关系,使它成为卫河沿岸重要的码头和繁华的集镇。运河码头如同滑县的出入门户和经济咽喉,而繁华集镇恰似香气扑鼻的一块肥肉。而这关系经济发展的命门和令人垂涎的美味,近在咫尺,却不在自己的地盘和掌控之中,滑县不羡慕、嫉妒、觊觎,那才是不正常的。嘉庆十八年,李文成起义那场道口血战,道口镇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满目苍夷、百废待兴的惨状为滑县带来难得的机遇:滑县浚县共同复建管理道口镇,成立“滑浚县丞署”副县级规格管理机构,全权管理道口特区。且不说滑县地方长官是如何煞费苦心争取的,单说这种共同管理体制,不能不说是伟大的创新。这种体制延续到光绪十二年,已产生43任滑浚县丞。往下应该还有延续,光绪《浚县志》记载下限截止到光绪十二年,之后缺乏文献考征。这一体制创新,开启了浚滑两县围绕道口博弈的历史。据《滑县志》记载:民国五年,浚县复设道口所,属浚县二区。1934年,改建道口自治区。1945年8月,建立道口区政府,属滑县管辖。1946年建立道口市,归冀鲁豫四专署。1947年划给浚县二区。1948年重建道口区。1949年8月,滑浚两县解放,道口划归滑县。11月,滑县将其县政府迁至道口。这确实是一招高棋,从此道口被滑县坐实,浚县彻底失去了道口。这个时期,道口在浚县滑县之间归来划去,确实有战乱时期大背景因素的影响。但是谁能说没有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地方利益博弈争取的影子呢?为任一方,谋福一方,有何不可?有何不妥?我为其点赞。
冷眼看人生2013网友将本文以《往事回眸:浚县、滑县高铁站之争背后的故事;浚县是怎么失去道口的》为题,发于《郑济高铁吧》后,引起众网友热议,兹选发部分网友发言。作者也不能说滑县得到道口有多好!你查查解放前后的滑县行政区划,滑县现在的邻居都从滑县得到了一到两个乡镇,你们浚县至少得到了善堂,而滑县只得到了一个道口镇,却失去了十余个乡镇。至于县城迁过去,个人非常不赞成,县城偏居西北严重影响了滑县的发展。但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两个县还是要齐心协力,各自发挥优势资源,共同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我所知道的浚县失去了道口镇宜沟镇庞村镇大赉店镇钜桥镇全是工商业发达交通便捷重镇。现在谁还知道道清铁路道口烧鸡小天津的辉煌时代属于浚县,十个善堂能比得过一个道口?何必如此绝情啊: 回复:都是历史问题,行政区域调整是个人原因吗?何必计较这个曾经属于哪,哪个曾经属于哪,规划到哪都有它的原因,全国这么多市县都去计较曾经哪哪属于哪吧?对不对。直接把浚县与滑县合并设立省辖道口市,市政府驻地道口区(镇),城区跨卫河两岸。五公里的路程,斗几千年有意思吗,据业内人士证明,通婚大都在200公里范围内,真正的乡里乡亲,在新疆的滑县老乡说的,别卷我哦😊很有意义的文章啊,却被一些人说的不堪。滑县浚县也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尊重历史,更应该尊重彼此。 这篇文章也从侧面解释了道口镇老居民祖籍地来源基本上以浚县为首,祖籍天津、河北、山西的也很多(其中天津塘沽、河北保定、山西晋中等地的尤其多),反倒是祖籍滑县的所占比例却不合情理的低不是很大的问题。
热议:名著再审查 杜陶要检举
一个南方大县的并村样本:怎样撤并70%的建制村,刷新70%的村名?
看17组省份怎样对对子
火车站:“不得重名”铁律,“逼”出多少无奈和创意
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地名的频度及排行
乾卦六态:撬动晋南中部发展大场的行政区划选择
陈桥驿先生纵论中国古代地名研究
集中力量办大事——从“三家分晋”到“武汉会战”
防疫战中那些成为网红的地名
江城庚子十红谱
机场的命名——从“武大廊机场”谈起
我们的盆友遍天下——历史宣传画欣赏
两县重名的“后遗症”——县与镇重名也存隐患
避免台海两岸重名,一个最小的“县”拟更名
各地市辖区文G地名更名录——某市仍在使用中
雷人的地名人名(2)马桶里/都想抽他
周恩来话地名:几十年后,难道还叫“新建”吗?
从乡镇托管勾起前调整方案——“老和尚戴帽”“阴阳山”
与台铭先生拉拉“泽州县”“泽州区”那些家长里短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