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台铭先生拉拉“泽州县”“泽州区”那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代系列讨论终结帖)

于陵生 地名众议院 2022-03-18


[小编按]《就行政区划调整致郭台铭先生的一封公开信》是本院关于相关系列讨论的终结篇(另有小结,帖尾摘要),附录有本院各次讨论的摘要与链接,故而增补内容而再作推送。30年前即有谚云:“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得说”。本院之所以知其不为而为之,是为了对历史尽一份责任,为文化献一份义务,给家乡留一份存档。如斯而已,岂有它哉!


     日前通过的新《方案》比原披露方案有所微调,即将大东沟镇从西区调到东区。这样,原晋城县30个老乡镇恰好东西各15个。“高都区”(即东区)增加96平方公里、3万多人,达约1151平方公里、39万人,“泽州区”(即西区)约为1012平方公里,49万人。

郭台铭先生:
       先问一声冬日安康
早在今年元旦前后,于于就酝酿想给您写几句话,拉拉晋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中,传闻先生代言反对撤销“泽州县”的事儿。现在,又见说先生又代言使用“泽州”为西区拟名的事儿,觉得到了不说不可的时候了。——郭先生,不会有任何人置疑您对家乡深厚浓烈异乎寻常的热爱,但我要说的是:爱家乡需要正确的姿势。


台铭先生依然雄姿英发,已经整整八年未涉足晋城。岂不愿带娇妻爱儿认祖归宗?


一、渊源

于于家乡在先生故乡葛万村对面的山头,1998年为您回乡捐资建桥、投资建厂、设立爱物奖学金等大爱之举所感所奋,撰写了长篇通讯《桥从鸿海越  月是故乡明》,被较广泛转载、转摘及引用、借用。《郭台铭与家乡》一书不才忝列副主编之名,实际上新版本从格局到细节均由主导,书中收录有自己写万芳桥二诗。“忆昔常登葛万头,上坡浃喘下坡愁,移山每望塞深沟……”万芳桥成了于于离乡在外时乡愁的符号,如《赋得<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乡桥。
桥是山中月,月为心上桥。
鉴于这份乡情,彼时业从新闻的于于持续关注先生。在富士康发生著名的“连跳”事件之时,认为“特色城镇化之‘锅’不能由任何一家企业来背,如果只是因为富士康使人绝望,那样就不必‘跳楼’而是‘跳槽’就可以了。”看着身心疲惫的先生十二分心疼:“哪里只是100万人为郭台铭打工啊,郭台铭也分明是一个为100万职工卖力的打工仔呢!”

左插图为郭台铭先生捐款现场,自己提笔将1300改为1386,笑称图个吉利;此举或是郭台铭先生难以计数的捐资中唯一的一次。想来意祝“华北最大”发展顺利吧,或有所预感特予加持。结果所谓“华北最大的职业教育中心”落成时,直接叫成“南岭爱物学校”,于今沦为“泽州最小”

在于于对先生的长期关注中,较多感觉到您因为事务过繁,往往容易被人以“爱家乡”误导,采取了并非正确的爱乡姿势。例如2005/06年您大手笔在南岭捐款,一气掷出四大千万级项目,当时就有人对在南岭建设所谓“华北最大的职业教育中心”拍案直斥:瞎折腾,纯粹崽花爷钱不心疼!掷下重话宣称必然灰头灰脑收场。结果预言大错,人家就根本没有开场(其实一开始就是个噱头),最后只能让大约上百(目前约半百)学生的南岭中学,入住这一处豪奢的校舍。而中学原址已是新建不久,绰绰有余。尤其是,新学校每年巨额的运营费用谁堪承担?迩来虽然市里以晋城一中分校的方式加以利用,但其中有形的无形的成本之繁多,仍然是一个“忽悠+折腾”的典型案例
其他3个项目中,沁河大桥无疾而终,也使先生豪诺“一年一座桥”自此无疾而终,算是为先生节省了不少银子;葛万新农村建设领导不善,倒欠数百万债务村帐被查封,借《南方都市报》扬名天下;只有南岭汤帝庙算是修得正果,跻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例不多提了,免得无端伤情。——这4个千万级项目如此收场,或令先生爱乡情怀深有打击,以致(空中)数过家门而不入,现在应该是整整8年未涉足晋城了吧。

二、惊愕

关于回晋城投资,起初先生您也是被动为乡情捆绑而来,但后来您已经主动决心加大投资报效家乡。十多年前,我等展望:晋城发展有两大机遇——一是太郑洛高铁,二是郭台铭与富士康。然而由于晋城较多条件不到位,富士康机遇屡屡错失。今年您插足海峡彼岸政坛,正式宣告了富士康机遇的彻底终结。而即将姗姗迟来的太焦高铁(下接郑洛),叠加以晋城年轻人口急剧收缩的大趋势,想起“机遇”二字还真有些“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晋城堪忧!
此时,基于中国“行政区经济”的特色,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也算是一次等而下之的机遇。这件事已经从世纪初说到现在了,由于诸多人为干扰,总是重重提起,轻轻放下,甚至只差临门一脚之时收回前脚,严重拉了晋城发展的后腿。2018年以来,新的市委、市政府班子乘《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的东风,大力推进“调整优化行政区划,解决设区的市‘一市一区’等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对撤销晋城市城区、泽州县重组二区形成共识方案。

《郭台铭与故乡》书中,收录的《解读郭台铭》一文原为《桥》文的第三部分

然而,年底坊间传闻,因先生反对撤销“泽州县”,行政区划调整搁浅。于于当时即拟草一信与您交流,为此专程登门拜访郭小平兄征询意见。小平兄想了半天说,我老兄不可能掺乎这事吧。于于苦笑道:本当不会掺乎,但架不住别人的怂恿和忽悠啊。后决定接受小平兄建议,先放下看看再说。
转至今年8月,网上流传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二区划分早已达成共识,令人诧异的是,因为有过“泽州县”的教训,被晋城人激烈反对、市领导也明确表态不用的“泽州区”一名,竟然成为西区拟名!我与大家一样百思不得其解,对晋城市委、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水准骤然看低。
直到听到坊间传闻才恍然大悟,无眼镜可跌的于于惊愕得掉了下巴:郭台铭要求,保留使用“泽州”一名,南岭在哪个区,哪个区就叫“泽州区”。
 
三、简陈
 
台铭先生,您对家乡的感情实在是太深厚了,仅仅只有20来年历史的“泽州县”——被大多晋城人强烈反对的这个名字,竟然被先生作为家乡的符号“誓死捍卫”(借用成语)。——如果,当初做正确的操作,不是叫“泽州县”而是叫“丹川县”,在一个丹河纵贯的东区,与一个没有丹河的西区之间,也要因为南岭,而让西区必须叫“丹川区”吗?
当然,直到现在,于于仍然希望这些传闻都是子虚乌有,那样的话这一信当作是对此传闻的澄清之机吧。
这里概述一下支持和反对使用“泽州区”一名的原因和理由。支持“泽州区”一名的理由是:1、“是延续晋城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传承”;2、“泽州县”一名使用20多年,已经被人们认识和接受;3、“和尚(其他地方)摸得,我(晋城)为何摸不得?”反对使用“泽州区”一名的主要理由也是三条:1、晋城市郊区改“泽州县”时引发过剧烈震荡,有过深刻教训;2、晋城西区不乏可选择的嘉名;3、“泽州区”不是“泽州县”的继承者,所产生的错位与混乱问题。
其实,于于也并不“誓死”反对使用“泽州”作区名,假如城区、泽州县合并设置一区的话,“泽城区”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泽州区”尚可勉强接受。其他具体阐述在本帖后面附相关帖子的摘要与链接,信中从略了。
 

无锡市厚桥镇2003年并入安镇,因当时厚桥的安居房离安镇镇区近,离厚桥镇区反远。2009年又分设厚桥街道。操盘手杨卫泽最终在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任上落马。图为西前头村周元兴的出殡仪式之一瞥

这里,还想说说您的故乡葛万村所属的“南岭乡”,这是泽州县一个最该撤并的乡镇,因为“南岭三大家”——山西的政治家、中国的科学家,世界的企业家——被保留。类似的事并不少见,如时任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为了巴结周元根,甚至将被撤销的厚桥镇又恢复设置为厚桥街道。2010年“六普”数据,南岭乡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以上,晋城市同类的2个乡都是千把人的小乡——沁水县樊村河乡、苏庄乡,耐人寻味。
我曾数次聆听过先生讲话,记得2001年在葛万村讲话时,您口口声声“我们犁川人民”而语不及“南岭”二字。不错,那一年南岭乡本可撤掉并入犁川镇的。历史上处于土河至犁川“主干道”的葛万村,与犁川渊源素深,与土河联系素多,反而与南岭往来素稀,直到1962年从犁川公社划归南岭公社。我想,您对家乡的印象和感情首先来自令尊郭爱物先生,您心中的家乡符号长久以来应该是:晋城——犁川(区驻地)——葛万,并没有后来的泽州县——南岭乡。
台铭先生,您对家乡的感情之深厚有目共睹,有心皆感。全世界都尊重先生在科技实业领域的成就和威望,但这并不能必然转化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地方文化诸方面的理性认知。那么,在先生有20年认知的故乡“泽州县”,与晋城五属人民对家乡“泽州” 上千年的感情之间,究竟该如何取舍呢?
于于衷心希望:当别人以“爱家乡”的名义怂恿忽悠您捐资或代言时,先生不必忙不暇顾,可以让众多的幕僚推敲一二再说。免得如这般在诸多权力强暴文化、扭曲历史的谈资中,再平添一段资本完胜权力更完胜民意的佳话。
最后恭祝先生
88更进66大顺
                    
                   万芳桥这头的:于陵生  敬上

“泽州县”大略与“泽州公园”同龄


附:鄙院相关讨论链接与摘要



其一/关于晋城重新划设市辖区及命名的建议


建议之一:牢记教训,不要再用“泽州”作区名

现在,或有部分人对“泽州”一名十分留恋,希望作为其中一个市辖区的名称。我们认为,从区划意义上看,可能新组建的任何一个区都不是原泽州县的翻牌,何况,现老城区作为千年泽州古城所在,金村新区作为原泽州县的新选驻地,均有理由使用这一名称。再则,从全市人民对“泽州”一名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上看,晋城市级使用“泽州”这一名称理由更充分一些,将“泽”“泽州”留作晋城市的简称和别称更为恰当。


其二/关于晋城重新划设市辖区及命名的再建议


2、反对“泽州”作市辖区名称。

一是我们已经认识到州府地名用作县区地名,从实用上、传承上、心理上所造成的混乱与不便,而我们现在有大好时机去改正它。二是即使不得已使用这个名称的话,也应该是州府驻地使用——正如建议西区使用,而东区却是原“泽州县”的继承者,将会造成新的混乱和分歧。


其三/三议晋城市辖区调整西东两区的拟名


二、重新阐明所提建议关于区名选择的思路
晋城可用于命名市辖区的历史政区名称资源极为丰富,应该是优先选择用于命名的主要资源。
这些驻地在现城区、泽州县范围内的历史政区名称细分可为两类:一是县级政区:高都、阳阿、丹川、凤台等;二是统县政区名称:建兴、建州、泽州等,其辖域均略同于今晋城市。对此,我们主张,原则上区名优先采用县级政区名称,在其中优先采用辖域、驻地契合度高的名称;原则上不采用统县政区名称,必不得已时可采用其中影响较小、民意认可的名称。
三、关于对统县政区与县级政区地名倒挂使用问题的看法
这种倒挂现象似已经率以为常,却不能习以为正,一言以概之:常而不正。
对此,晋城市已经有过沉痛的教训。在郊区改泽州县时,我们记得,高阳陵沁四属及城区一片“我们不属泽州了”的惊诧与愤怒,即使郊区也有一批有识之士表示反对,更不要说市级机关从主要领导到广大干部的强烈不满,各种调侃及恶搞绵绵不绝。
可以说,国内有一批城市出现这样方式命名的“倒挂现象”,往往不是无心之失,就是无奈之举。如芳邻长治市行政区划调整,所用“潞州、上党”二区名即引起了广泛非议和不满。大家在非议的同时又能有所理解和同情:长治可供选择的嘉名过少啊!而晋城不仅已经有“心”——知其混乱与危害,而且大有可“奈”——可供选择的嘉名多有,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再撞南墙,重蹈覆辙?!
四、对近期市辖区调整方案所拟三个区名的看法
网友京陵子认为:“叫泽州区和高都区都不妥。泽州是晋城地区的历史统称,如果叫成区名,是让泽州狭义局部化,泽州县已是教训;高都现有高都镇,如果叫高都区,会给人高都撤镇改区的错觉。”我们大体倾向这一看法。
     1、关于推荐泽州区的理由:“保留泽州,是延续晋城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传承,老百姓也有认同感。”——其一、把“泽州”留作晋城市的别称、雅称及简称,就不能延续晋城历史文化遗产,就不是对历史的传承吗?其二、老百姓的认同感非常强烈,是指对整个市域,而不是指用于区名,这纯系张冠李戴。
2、关于高都区“一千多年以来,高都均为建兴郡、建州、泽州、泽州直隶州、泽州府等历朝历代的州郡府治所。”——这一句话大有问题。建兴郡治肯定不在高都,隋代设泽州初期“高都县”就改名“丹川县”驻现市区,这些历史不像数十年的“建州”尚可存疑,不能为了要推荐区名,就明知故改历史,数十年变成“一千多年”吧。

来自网络的晋城市辖区调整示意图


其四/20年前雄文:“泽州县”地名现象漫议


[小编按]1996年8月8日,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改设泽州县。消息传出,全市哗然。连时任市长都大为惊愕:“我知道你们要改县,也支持改,但我怎么就不知道要改的是泽州县啊!”《阳城县志》主编刘伯伦先生块垒在胸,《“泽州县”地名现象漫议》一吐而快,刊于时为民政部地名区划司等主办的《中国方域》。


其五/赵树理先生若地下有知......


【留言】分管副市长主导不了一个公园名称,或许表明:市委书记,市长对区名也可以丧失话语主导权。


其六/《方舆论坛》也为晋城市辖区调整拟名担忧


三、对“泽州区”普遍表示担忧和反对

网友赵日天提出:晋城市的属县都有"泽州府"情节,对郊区小地名改名泽州县不满。
网友东海风担忧:“看来现有泽州县班子要变为高都区班子。那么城区班子要改为什么呢?泽州区?那就是说泽州区的前身不是泽州县而是晋城市城区。不过也没啥事,九江庐山不就这么折腾过了吗?星子县改为庐山市,庐山区改为濂溪区。”
网友轨道部评说:“泽州这个名字有点大,还容易跟老泽州县混所以个人不建议西区叫泽州区”。
网友赵日天再次发言:“当年郊区改名泽州县,晋城市各区县已经一片哗然。现在‘泽州’要么退出地名,要么成为晋城市名,绝对不应该再出现‘晋城市泽州区’这种本末倒置的命名办法。地名命名割裂历史文化传承的现象,类似的有湖北千年黄州府变成黄冈市黄州区,引发各县市闹‘分裂’谋求脱离黄冈市,就是现实的教训。
这些议论不多作赘举,其实与我们过去的意见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晋城西区如用“泽州”作区名,不仅面临府县地名倒置所引发的共性的历史情结与心理认同问题,还面临一个晋城独特的问题,即:“泽州区的前身不是泽州县而是晋城市城区”,将产生新的现实的情结与认同问题。而晋城市有关方面却刻意引用别人也这么做,却不顾晋城有三个理由大可不用“泽州”作区名:
1、晋城西区不乏可选择的嘉名;
2、晋城市郊区改“泽州县”时引发过剧烈震荡;
3、“泽州区”不是“泽州县”的继承者的问题。

其八/《晋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通过之后期待什么?


一、拟名讨论要点


关于西区采用“泽州区”一名谜团已解而东区在“丹川区”一名认同度极高,几无非议的情况下采用“高都区”一名,或有一段同样精彩的故事待考。有关公众号和论坛留言将略过不再提起,倒是后来一些不愿留言私聊交流的观点非常值得记下。
一个问题是:将来我们要查阅“泽州县”的历史档案,是到“泽州区”去查呢?还是到“高都区”去找啊?这是任何地方没有遇到过的,纯粹“晋城特色”的错位问题:在划分两区的情况下,前身为“泽州县”的不叫“泽州区”,叫“泽州区”的前身不是“泽州县”。——连说都这么拗口,心理认知和实际使用上更存在严重的扭曲和混乱状况,或会持续一两代人的时间。
再一个问题是:怎么解决高都区与高都镇的重名问题?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七款:“县、市、市辖区不以本辖区内人民政府非驻地村镇专名命名。”这既是一个实用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法律问题似乎好解决,例如将“高都镇”更名为“低都街道办事处”;而实用问题会长时间困扰。
一位泽州县干部说:东区丹河纵贯,所有乡镇都属丹河流域,如果没有一个现成的“丹川区”在那里,我也赞成用“高都区”,必不得已法乎中。可现在为什么专门要去找这个重名的麻烦呢?
一位高都籍文化学者则亦喜亦忧:喜的是“高都”之名重回县级,全镇人民感到扬眉吐气;忧的是如果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高都镇就必须改掉专名(不是通名变更),让这座千年古镇何以心安?
不过,本院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市府的高度重视,还有职能部门的精心策划,更有两区的严密实施,一定能够妥善圆满解决这两个“区区”难题,谈笑间,错重灰飞烟灭。


二、网络投票结果


本院分别进行了关于支持和反对拟名的投票结果显示,在西区拟名中,净支持度依此为:凤台区,泽州区,建兴区。
在东区拟名中,丹川区支持度占压倒优势,高都区支持度、反对度大略相当,阳阿区基本少有兴趣。

      这个结果具有较强代表性,显示人们更支持与行政区层级、驻地、区域契合度高的拟名。

在投票中,小编注意到一些出身泽州县的干部投票支持“泽州区”,询问原因,答曰:“泽州”已经叫了20年了,市委也已经决定用“泽州区”一名,反对无效,只有支持。——对这样觉悟高、站队正的干部,小编由衷感到敬佩,也坚信全会《决议》一定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三、本院唯一期望


山西辖市歌

青檀峡地名三议(附《行吟》归总)

认识省区系列之(2)大话河北

认识省区系列之(1)大话北京

中华民族大家庭 简易记诵诀

与山西严重暖味的三座冀城

从山河说河山与江山

太行陉扼要“拦车镇”地名演变轨迹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