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辛红娟教授“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讲座顺利举行


       2022年10月27日,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辛红娟教授为浙大翻译专业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卢巧丹老师主持,吸引了翻译专业众多教师和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辛教授就和大家分享了她踏上杨宪益翻译研究的机缘。2009年,也就是杨宪益逝世的那年,她和美国友人通了一次越洋电话。当时,她并不了解杨宪益,也不太清楚他的翻译事迹,但是她却听出了电话那头一个美国人对杨宪益逝世表示出的深切惋惜之情。正是这一通电话让她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这位伟大的翻译家。从一开始一点一滴地收集资料,访问杨先生在北京的故居,到后来沉浸在他一本又一本的译作文字之中,杨宪益的翻译人生逐渐在她的头脑里清晰起来,她也越来越能感受到这位翻译家无与伦比的贡献。

       辛教授从研究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思想体系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杨宪益翻译研究。她指出,杨宪益的翻译人生和戴乃迭的名字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杨戴既是一体,也彼此独立,因此,研究既要做到整体考察,也要分别加以剖析,发现两人在翻译理念上的差异和特色。

       辛教授十分重视张柏然教授提出的“中国特色翻译研究”,即以本国的翻译经验作为最基本的认知材料,在全球性跨文化对话中建立一种具有东方式的“感悟翻译哲学”。由此,她强调了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外译对建立“中国特色翻译研究”的重要贡献。辛教授特别阐释了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在理论和应用层面的双重意义。在理论层面,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可以深化学界对合作翻译模式、诗人译诗、翻译与赞助人、翻译与意识形态等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中文外译理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应用层面,杨宪益打通了语言障碍,为我国的中国文学外译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研究能够为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参考与借鉴。

       辛教授还为师生细致阐释了她研究杨宪益翻译思想的思路及部分成果。她首先通过文献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的现状,提出对杨宪益翻译思想应展开档案学与文献学研究的设想;对于其代表译作《红楼梦》,辛教授则认为不少研究对“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等核心批评话语体系认识模糊,导致了对该译著的翻译批评有失偏颇。辛教授在对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归纳总结中进而指出,杨宪益翻译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可译性问题”的论述上,也体现在其“信”与“达”的翻译观、对读者的观照意识、超前的文化翻译观、译研结合的翻译观之上。辛教授也同时借助《离骚》等典型英译案例,向同学们讲解了杨宪益的核心翻译思想。辛教授在总结时谈到,翻译家研究大有可为,许多翻译大家的翻译思想亟待开掘。

       讲座最后,她利用学生的成长案例鼓舞同学们加强阅读,将学习与理念结合起来。在交流环节,辛教授强调了文本的重要性,分享了文本阅读的体验。同时,她鼓励同学们研究翻译家的翻译思想,传播中国翻译智慧。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辛教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她关于翻译与翻译研究的真知灼见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多有启迪。

文/图:袁丽梓

审核:高睿 杜磊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基层教学组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