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们!暑期幼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请查收

佛山疾控 2023-10-21



步入盛夏,气温上升,幼儿手足口病也进入流行上升期,广大家长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手足口病的预防,平时注意观察孩子口、手、足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关于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重症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6月龄~5岁,在3岁内更为常见,多发于夏秋季。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或黏膜疱疹,有时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还有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危及生命。如出现以上疑似症状,需尽快前往医院,及时就医


出疹期症状

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低热、疲倦、食欲下降、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


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泡,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或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或无皮疹。



神经系统受累期症状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般在病程1~5天之内。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类似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的症状体征。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症状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加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重型,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心肺功能衰竭期症状

心肺衰竭期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严重者血压降低,或有休克,会快速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特点和危害


传染性强

患者、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数天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对幼儿危害大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重症、病死病例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 ,病死率可达10%-25%]。


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

经消化道、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 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感染。

  • 接触患者粪便、疱疹液。

  • 呼吸道分泌物。

  • 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被感染。


不同年龄均可感染发病

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以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


暑假期间重点关注

需重点关注托管机构、暑期培训班、多孩家庭等聚集性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的日常预防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爱卫生

目前唯一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为EV-71灭活疫苗,该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有效防止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但请注意,接种疫苗后并非万事大吉。在积极接种疫苗的同时,还需注意家庭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培养幼儿讲究个人卫生的好习惯。


勤洗手

成人也有感染肠道病毒的可能,不过多数为无症状感染。所以在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消毒。


洗手习惯的同时,也需规范自身行为,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和沾有排泄物的衣物后,均需洗手。


饮食注意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居家卫生

要注意幼儿的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肠道病毒惧怕紫外线和高温消毒,所以勤晒衣被也是一项有效预防措施。


日常注意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更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流行季节还应留心观察儿童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症状。


增强免疫力

在生活上,需要养成良好生活规律,要补充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莫贪一时刺激,将“艾”变成终身孤寂

● 藿香正气水别乱喝!有人喝进抢救室,重要提醒→

 宝爸宝妈注意了!流行性乙型脑炎进入流行季!

 “在黄昏到黎明前吸吮人血”?这种虫子近期活跃!小心黑热病!



佛山疾控微信团队编辑整理来源:广东疾控、中国疾控动态

编辑:谭泳欣

责编:熊翊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