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佛山卫生健康 佛山“两会”代表委员有这些好提议
佛山医改经验入选中国医改2023年度医改蓝皮书,获2022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督查激励;佛山高质量承办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全市新增“广东省名中医”6名,新增三级医院6家,4家托育机构获评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公立医院员工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入选省级试点,3个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案例获国家疾控局优秀典型案例,卫生健康信息化治理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卒中急救地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23年,佛山进一步细化“健康佛山”规划蓝图为具体施工图,开拓“市优、区强、镇活、村稳”健康佛山新格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增效。
聚焦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在刚刚闭幕的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来自卫生健康系统的12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出了“好计仔”。
预防和减少老年痴呆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目前,我市老年痴呆防治体系仍待进一步健全,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未设置记忆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痴呆疾病诊疗能力相对不足。
为此,俞宙虹建议,要加强老年痴呆疾病防治科普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关于老年痴呆防治的核心知晓率和主动预防干预意识;要对潜在老年痴呆患者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要建立起完善的筛查和转诊机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降低家庭经济与社会负担。
鼓励科技创新
加强医学成果转化
张斌 市政协常委
目前,我市医院“政、医、产、学、研”合作平台还不够完善、合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张斌认为,需要建立政府、院校、医疗机构、社会企业等部门联合的产学研合作链,健全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机制,打通行业壁垒,进一步规范医学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流程。他提议,要建立医学成果转化的孵化平台,制定明确医学成果转化的政策,保障发明人的权益,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转化环境。
促进儿童专科建设
打造更坚实的保障体系
苏晞 市人大代表
近期,我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通过增加诊疗服务供给,缓解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的就诊压力,但我市儿科资源配置仍有不足。
苏晞建议,要以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为抓手,不断完善医疗保健服务,建立以健康为中心、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在儿童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全面专科优势,促进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建设。
完善门诊共济制度
推进分级诊疗
杜兵 市政协常委
我市门诊共济医保政策实施以来,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医保的跨区选点,三级医院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升,对于选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门诊定点的则报销比例更高,但分级诊疗的推进仍未有较大提升。
为此,杜兵建议医疗机构选点从三家限制增至更多,以缓解患者扎堆选点就医的问题,以解决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门诊量缩减问题。此外,她建议加大基层报销比例和总限额上浮力度,引导形成“小病在基层、康复在基层”的就医格局,推进分级诊疗。
加强乳腺癌筛查
增加治疗成功机会
叶国麟 市政协委员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五年内的生存率仅有30%。开展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促进早期治疗,增加乳腺癌治疗成功的机会。
叶国麟建议,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在乳腺癌防治知识的宣传上,让每一位成年女性都知晓乳腺癌的防治知识,做好乳腺健康防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他认为,要提高筛查工作质量,进行严谨有效的体检,如超声、钼靶筛查。同时建议引入商业保险,解决筛查费用问题,减轻群众负担。
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擦亮佛山中医药品牌
毛荣军 民盟市委会委员
近年来,佛山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毛荣军建议,要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中医药专业人才,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中医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大对中医药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加强对中医药企业的扶持和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完善多部位手术的
医保支撑
霍景山 农工党市委会委员
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患者会有两个部位病变需做相同手术的情况,但目前疾病诊断相关组(DRG)付费支持力度还不够。
基于此,霍景山建议,在目前DRG付费的基础上,增设两个部位相同手术的分组。“这样既可以做到患者一次性解决问题,医保又可以节省费用,减少两次相关手续带来人力及物力的浪费”,霍景山说。
完善住院前
医疗费用结算
吴智鑫 农工党市委会委员
我市参保人员在市内同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相关住院前医疗费用纳入该次住院医疗费用合并结算,该规定减轻了我市参保人员的就医负担,但目前存在退费流程冗余等问题。
吴智鑫建议,要完善智能化退费机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要求,建立健全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评价体系。对于参保人员满足规定要求的住院前医疗费用,在住院期间要简化和优化退费流程,减少参保人在门诊和住院部之间奔波。
筹建儿童青少年心理
调适中心
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谢国军 市政协委员
据了解,目前我市面临着心理健康服务供给相对不足、服务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机构与人员不足等客观问题。
为此,谢国军建议,筹建儿童青少年心理调适中心,建立配套投入与保障机制,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和场所,针对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有关预防、治疗、康复、运动、农耕、健康宣教以及科研教学的工作,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院前评估筛查、危机干预与预防、院中治疗、院后康复等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以高质量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张水堂 市人大代表
在履职调研过程中,张水堂发现,我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社区幸福院没有毗邻建设,在信息联通、设施共享、人员对接等方面存在不足。
为此,他建议,要拓宽“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幸福院”合作渠道,在全市非毗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幸福院推进布局医疗延伸点,打通老年人看病、取药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健康入万策”措施
打造健康城市
何文莉 农工党市委会委员
近年,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大部分市民“预防意识”仍较为欠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单要有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
为此,何文莉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级政府的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将“健康入万策”作为制定重大政策的必要考量;探索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让重大项目建设少走弯路;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开展健康细胞建设,用沉浸式环境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度,讲好健康故事,用正确健康知识提升市民的健康素养。
加强医学研究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李国华 市政协委员
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整体取得长足发展,但高水平医学人才仍相对欠缺,医学领域发展极需注入后劲动力。
基于此,李国华建议,要成立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选择我市头部医疗机构中已建成的、较为成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且研究人员和设施齐备的医疗研究机构,作为我市医疗机构共享的医学高水平研究基地、示范基地,人才募集基地和培养基地,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