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修行地图之三《第二念觉观解脱法》

拈花微笑 曹洞佛学院 2022-05-02






便

2021

/

01.31





第二念觉观解脱法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修行地图之三《第二念觉观解脱法》,这也是本系列的最后一期。想了解前两期内容的同学,请点击:

禅七 | 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修行地图之一《如何在“安心”的基础上观“心的实相”》

禅七 | 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修行地图之二《观“身的实相”与“守一不移”》



心缘异境


大家经过差不多三个七了,

应该可以进入到一个比较安静的状态,

烦恼已经熄灭很多,得到了法喜。

 

可能忽然静着静着,

突然会起一个念头:

过两天腊八了,

不知道腊八粥熬得怎么样?

这个念头叫“心缘异境”,

“心缘异境”就是“第二念”。

这个“第二念”横空出世的时候,

我们一般都会拉回来说:

完了完了,又打妄想了,

赶快再提起正念吧!


//


四祖大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

特别好用功的方法,

就是在这个横空出世的“第二念”上面,

你观察它从哪里来呢?

明明我在念佛,

怎么突然横空出世了一个

“腊八粥”的念头呢?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从这个念头起处观到它毕竟不起,

放下。



攀 缘


//


我们有的时候还要专门提起一种觉观,

观什么呢?观“攀缘”。

就是为什么一想就会想腊八粥呢?

自己的妄执、思想和杂念

原来在这些因缘上。

这就是自己的下手处。

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念佛,放下。

 

就这样练习觉观什么?

练习觉观“攀缘心”,

这个练习觉观攀缘心就是

观察自己的习气在哪。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习气在哪。

自己不假思索地去做一些事情,

变成了一种习惯,这叫习气,

因为自己不知不觉。


随 分 定


//


专门觉观“攀缘”,明白(习气),

再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观空的方法,

这时候就进入了“随分定”。

因为这个烦恼叫“随分烦恼”。

随分烦恼就是如影随形的,

你自己不知不觉的烦恼。

 

你故意胡思乱想的烦恼,

很容易去把它转化;

你不知不觉的这些思想冲动,

它只有在你入静,

或者是显了入定的时候,它会冒出来,

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自己会出来的。




心 结


//


那么这个时候,认真去觉观,

横空出世的“第二个念头”,也就是“习气”,

不被你自己控制的这个念头

冒出来的时候,

有些时候会感觉到沮丧:

我坐得好好的,

怎么又起了这个(妄想)。

 

这时候起的又是懊恼的心了,

而不会起什么心呢?觉观空的心。

所以在“第二念”上下功夫,

观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放下。

 

把这个练习成为一个习惯。

那么慢慢这个横空出世的“第二念”的频率

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距离时间越长,

乃至无缘,无有这样的因缘

起这样的思虑的时候,

这时候就进步了。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这个懊恼心:

哎呀,怎么念着念着佛,又打妄想?!

这个懊恼心容易产生“心结”。

而这个“心结”会产生郁热、郁闷、昏沉。

没有通道。

 

所以很多禅病也是因为这个造成的,

就是总以懊恼心为主导,

别人不打扰你,自己打扰自己。

这时候慢慢疏离,慢慢放下,

慢慢轻松自在,

以后提起觉观。



不用懊恼心来作为忏悔的途径,

而是以提起正念,端坐念实相,

而以提起觉观的心,观空的心,

来慢慢化解心中的郁闷。

 

这时候就会走上解脱的路。

人就不会越来越往窄的地方想,

人就会变得海阔天空。

 

所以止止止的同时,

一定慢慢由浅到深提起觉观的心。





往期推荐

禅七 | 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修行地图之一《如何在“安心”的基础上观“心的实相”》

禅七 | 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修行地图之二《观“身的实相”与“守一不移”》

“牛气冲天”送春联,快来领取您的新春祝福吧

对抗新冠,我们有它







曹洞佛学院

公众号

微信号 : 

CaoDongFoXueYuan

******************

点我扫描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