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曹山讲堂 | 李中华教授《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曹洞佛学院 曹洞佛学院 2022-05-02







老子

道德经的智慧






期盼已久的讲座

本期北大曹山讲堂的第二场讲座

大家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李中华教授。

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今天他为大家带来的讲座是:





中国文化的基因 学习佛法的辅助

佛法东传,最初为中国人所接受,

就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基因里面有

老子《道德经》的智慧。

今天我们有幸听到年过七旬的

李中华教授为大家

娓娓道来中国第一位哲学家

——老子的智慧,

每个人都倍感珍惜。


李教授从百家争鸣讲到老子其人、其书,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其实,很多人误解了“无为”

在李教授看来

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

被很多人曲解甚至是误解。

在五千字左右的经文中,

“道”和“无为”的字眼均出现了70余次,

“道”、“无为”与“自然”

是三位一体的。

“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

而是在“知常”的前提下,

有所作为。


无为而治 即是放下“我执”

教授在讲座中一直强调,“无为”是要知常而为。为了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无为”和“有为”,他特别举了《淮南子》中的话来说明:“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这是说,用自己的主观成见、主观偏见而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事,就称之为“有为”。


“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是说个人意志不能强加给公共的道理,个人欲望和嗜好不得歪曲篡改正确的方法和道理。


这两句恰恰和我们常说的放下“我执”意义相通。道家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为我们的学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坐而论道




摄影 / 李鹤  于静茹

摄像 / 于静茹



往期推荐

北大曹山讲堂 | 连辑教授《美 · 审美 · 美育》

讲座 | 大咖云集!曹洞佛学院国学精品课程来袭

春天,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撞个满怀!

采访了5位佛学院师生后,我想来这里!









曹洞佛学院

公众号

微信号 : 

CaoDongFoXueYuan

******************

点我扫描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