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家修行的基本功

行菩萨道 曹洞佛学院 2022-05-02

于禅堂坐香,摒弃一切外来干扰,专提向上一着,走无路之路,参无心之心,四季行坐,长香不断。


——

传说佛祖在灵山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以对,于是佛祖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传于迦叶,此即“禅”。


修禅不必固守单一的方式,对于修行的僧人而言,行、住、坐、卧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仍以坐姿最为适宜,故多云“坐禅”(又称坐香),略称“打坐”。专注于一念的坐禅宜在禅堂进行。


禅堂,又称“选佛场”,从凡夫中选出佛来的场所;亦称“大冶烘炉”,将自己的身心交给禅堂,历经规矩的约束、禅机棒喝的锻炼,完成心灵的蜕变。

禅堂是丛林共修之重地,是磨炼、下功夫的地方,行持规矩,行住坐卧,必须遵从祖制,行持威仪。禅堂的规矩,处处体现祖师大德无量的慈悲和智慧。在禅堂,方丈以及班首讲开示或规矩,维那师父执行规矩,其余僧众止语,一切行动听维那师父招呼,命行则行,令止则止。


01.

坐香
降服妄心,打开自性的光芒。

Q:坐禅为何称坐香?
A:禅堂用燃香的方式来计算坐禅的时间,所以坐禅又称坐香。

禅堂日常保持坐七支香,包括:早板香、早四支香、早六支香、午板香、午四支香、养息香、晚四支香。


《永平清规 · 辨道法》“四时坐禅”:后夜(凌晨二时);晡时(下午四时);早晨(上午十时);黄昏(下午八时)。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应四时随时坐禅,有舒适的床坐、柔软的坐垫、安静的空闲处、一起修行的善知识,还需无所求的好护法,能够提供饮食、医药等供养。

但除去外在条件,最重要的是观察自己的思想,调伏自己的身心。禅宗要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十二分的劲头去面对反反复复的妄念和妄心,打开自性的光芒。


Q:如何坐香?
A:坐如钟,如钟之安稳不稍动摇。

凡坐香皆跏趺坐,单跏趺即右脚在下左脚在上;双跏趺即先左脚放右大腿上,再右脚放在左腿上。将底下两大服角,先包右腿,后包左腿,再包两膝,名为“两把半”。


膝头平位边,头靠衣领,手结弥陀印。坐香必须端身正坐,身端则心正,心正则因直,因直则果自不曲。不但坐香,在任何时候,人前背后都要做到“身端心正”。


曹山宝积寺挂曹洞钟板,三止三开


Q:丛林生活,行止依何而定?
A:依钟板号令,井然有序。

丛林都以钟板为号令,钟板者,乃引领大众梵唱、行坐参修之法器,是龙天护法的耳目。修行者一天的作息,全凭钟板号令行事,凡司钟板者应谨慎尽职,如法敲打。


凡司钟板,声响不得软弱无力、无精打采,亦不得匆促急躁、尖锐刺耳,打人闲岔。

丛林生活,不依语意,周而复始,每天在钟板的号令下,井然有序,虽无情而法轮常转。



02.

早板香
在行香和禅坐中,放下杂念,专注体悟自己的内心。



以曹山宝积寺曹洞宗钟板为例:

1

  起香(修行用功专用名词。燃香在此起计时作用。起香即表示坐禅开始)


早斋回堂回向后,悦众(意即令大众欢悦,指维那的副手,传教礼仪、法则,包括一切佛事的唱念)三击引磬问讯,当值套打一板一钟两木鱼,早板香起香。
师父(禅堂主要负责人,对坐禅仪轨予以引导。凡禅堂中有违犯清规者,无论其职位高低,维那都有权予以惩罚)道:“行起来!”大众法师绕佛龛行香(在正式坐香之前,大众法师绕禅堂中间供奉的佛像顺时针行走,活动筋骨,调好身心,以利于禅坐),行香时务必听从维那师父招呼。
2

  二板二钟 抽解木鱼(抽身解衣之意。又作抽脱。即自列众中抽身而出,脱卸袈裟,以便休憩或行大小便之意,故又以抽解一语为如厕之代用语)一下


当值师父敲响二板二钟一木鱼,维那师父道:“小圊(如厕)赶快。”随后散香禅堂日常坐香时,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散香的作用是在大众行香时,提醒禅人要提起正念,要时刻关照话头。散香在敲击时,每次三下,也就是“参话头”,以此来警策大众)在禅堂门口三下,大众出禅堂如厕净手。
3

  止静  三板三钟


维那师父在禅堂门口道:“煞!”(停止、结束)后散香煞一阵进堂,待交散香毕回到监值位挂腿子(挂腿坐,即“端身正坐”、“正襟危坐”,乃坐禅姿势的一种)坐好,维那师父“三弹指”招呼当值敲打三板三钟。
4

  五观堂叫香起


直至上午十点五十,五观堂叫香(在悬空石上敲击)打毕鱼梆再起。
鱼梆结束后当值一击木鱼禅堂正式开静,维那闻声三打下单叫香,随后当值扬板。
扬板末尾,套接钟、引磬、大磬、火点等法器,此番套接三遍后悦众三击引磬拜佛,一椎起身,再二引磬问讯(在合掌之后,再予低头鞠躬,表示更加不傲慢的意思,多在拜佛将要结束时,以问讯作结。问讯法,首先两手合掌,接著操手弯腰至膝,结手印上来后,两手拱齐眉,再合掌至胸前)出禅堂。


Q:如何行香?

A:行如风,如风之行止无迹。


行香时不得左顾右盼,穿长褂不能抄手,须徐徐行步,轻轻摆手。不得低头或昂首,不得掉头顾视,不得交头接耳。将头靠衣领顶,端严整肃。行香需轻轻前后摆手,左手摆三分,右手甩七分。与前人相距三块砖。




Q:如何挂腿子坐?
A:心神专注不散乱,思维清晰更敏捷。

臀部三分静坐,大腿在外,以利于行香时便捷起身。小腿自然垂地,脚微微内收,上身端正,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不前倾不后仰,中正安舒。脊柱竖直,自然呼吸,心神专注不散乱,思维清晰敏捷。


Q:如何过堂?

A: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法师们排班至五观堂,悦众两声问讯引磬后,五观堂外云板敲响,末尾套接引磬三下,随后师父们齐唱供养偈,供养偈罢大众法师用斋,一法师以施食刀手(佛教法器,施食用具。一个刀和一个手,两件配合使用,所以合称“施食刀手”)出食以佛力加持过的食物、水、香,供养一切有情、无形众生)。斋毕,法师们齐唱结斋偈,问讯后执持观世音菩萨圣号排班返回禅堂。



唱诵《供养偈》

Q:如何出食?

A:设斋施食,慈悲救拔亡灵。

在佛像前先以供具装上“供饭”,由一法师负责出食。出食时,口诵真言并“取食”,一般以右手,取七粒米食或一指节长的面条,放到左手食指、中指上,后结手印加持之。

出殿外,于施食台前,念诵偈语,早斋:“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午斋:“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再将食物供放施食台上,观想七粒米或面条,化作无量之珍馐美馔,普施供养一切法界众生,令众饱满。



03.

养息香
打起精神来,养息慧命。


以曹山宝积寺曹洞宗钟板为例:
1

  养息香


法师们陆续进入禅堂坐下后,当值两木鱼起香,悦众在禅堂外打三阵叫香(“三阵叫香”,这个叫香要打长叫香。慢的要慢,快的要快),随着维那师父一声“行起来!”大众法师起身顺时针绕佛龛行香。

2

   抽解木鱼


当值挂二板二钟,大众法师分作两边等候吃茶。茶毕,当值催板,大众法师再次绕佛龛行香,五分钟后,当值抽解木鱼一下。
3

  

随后挂三板三钟禅堂止静,当值行方圈子,随着悦众四引磬的节奏拜十方礼,而大众法师们则盘腿坐香。闭灯后监香师父手执香板绕禅堂巡香


Q:为何称养息香是最重要的一支香?
A:护持大众慧命,帮助大众修习止观。

养息香又名“慧命香”。其时,修行者需将这一天所有的作务、所有事情通身放下,一心一意在禅堂里,修习止观。

养息香能帮助修行者增长定力跟慧力护持慧命,是修行者用功最重要的一支香。《五灯会元》《高僧传》等文献记载公案:禅师们在养息香参禅过程中获得证悟的最多;有记载云居山中,有十八位僧人同时在养息香的一声香板声中获得证悟。


Q:坐香为何要吃茶?
A:彻见心性本来,打破生命谜团。

禅门吃茶之风从唐代就开始,目前所知饮茶生活进入僧人禅坐最早记录见《封氏闻见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惟许饮茶。”

此后吃茶风气传播北方,后成为禅宗的一贯传统,禅堂泡茶用大铜壶,茶杯是非常厚的粗瓷杯,哪怕失手跌落在地上也不会破碎,只会在安静肃穆的禅堂内发出清脆的回响。


禅坐时吃茶,可解决修行者常常遇见的两个问题:

1. 昏沉,打瞌睡;

2. 掉举,打妄想。


在禅堂吃茶对修行者的身体也多有裨益,禅坐期间易火起心头、燥不能平,此时间以喝茶以达宁静心神、用功办道之用。


修行者会在此时蓦然“翻身”,彻见心性本来,打破生命谜团。如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禅堂喝茶因杯子落地摔碎,豁然大悟。


监香师父手持香板巡香


Q:香板有什么作用?
A:警策修行者,时刻保持正念。

通常香板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一般香板长约二尺、上宽一寸三分,下宽二寸五分,上厚五分,下厚八分。方丈香板稍大,在版面刻有三条印痕。似宝剑形,用以警策修行者。

香板根据用途差别有不同的名称,如:警策香板(用以警策办道者);清规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巡香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监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


香板其意在要时刻保持正念,如癞头僧墙上挂着上方宝剑一样,自觉管理好自己,知当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Q:什么时候会下香板?
A:维护寺院清规、警策行道、督勉精进。

当修行者正念丢失,会透过外在的八种状态显现出来:轻昏点头;弹指抓痒;静中讲话;嬉笑放逸;冲盹打呼;东倒西歪;前冲后仰;靠壁扒位。


此时维那师手持香板,先轻打“瞌睡者”的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



04.

念佛是谁
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Q:坐香除了吃茶还可以吃包子?
A:食如药食,受持当勇猛精进。

坐香吃包子的由来与破山海明禅师有关,一般是在禅七期间养息香之后。时禅师在天童寺,住持是密云禅师,破山海明禅师当维那。禅七期间,他看到大家勇猛精进打坐,跑香之后身体非常疲惫,再加上过午不食,大众肚子饿,坐香也坐不好,跑香更跑不动。

禅师便发慈悲,在定中到厨房取来锅巴分食。但此举很快被发现,大寮典座师向方丈报告,方丈要迁维那的单,破山海明禅师表示他只有一个请求:每晚参禅时每人分两个大包子。此后,禅七养息香之后,就给大众吃放参包子。

Q:什么时候可以下位子?
A:头昏沉重时,轻昏点头时。


头昏沉重时,坐在位子上,昏沉打不掉,腿子疼痛难忍,为克服就可以下位子。下位子可以围着佛龛站参,距离佛龛一步站。也可跪参,即佛龛前棕垫上。想要再回止单就得等到监香师父走完一个圈子归位方可。


此外,禅七中,末后香,若轻昏点头,监香师父会将修行者卓下来。受者一卓香板,就要下来,于佛前长跪。



Q:怎么缓解打坐腿疼
A:身体端正,不倚靠墙壁,坐处垫高。

禅堂行香的时候,维那师父会调圈,调大众在不同情况时行香的快慢。行香时肩膀甩开,心中无事,目光正视。行云流水自然地走去,肩膀两手甩动,左甩三分,右甩七分, 肩膀甩动不是手 ,肩膀一甩动,五脏六腑就跟着气血流通了。


行的好就坐的好,坐香时,需调整坐姿,身体端正,肩膀放松,不倚靠墙壁,坐处微垫高。低头压背,心口既不舒服,背慢慢也会驼。打坐要先练好腿子,腿子练不好,坐下又痛又麻,有如针刺,在内心翻滚,最是厌烦。


可用花椒泡脚。平常多跪坐,在平坦的坐垫上跪下,双膝并拢,双脚的大拇趾交叠或者并拢,臀部坐在脚后跟上。


Q:打坐如何调理身心?
A:外调身,内调心,身心如法。

调理行动,吃饱饭不疾走、蹦跳、攀爬,养胃护身。

调理出入息,把气调匀,身心舒畅,不打妄想,恢复灵知灵觉。《止观法门》有“数息观”:数出息、数入息皆可,从一至十,调理妄想,细细数到无所察觉呼吸,至坐忘,人我双亡,人法皆空。

心中默念、持咒、念佛、或参话头:“念佛是谁”“拖死尸是谁”“万法归一”“狗子有无佛性”。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要去掉妄想,去掉执着心和差别心。万种念头归于一个念头,明明朗朗一个念头守住它,就是用功。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万法融为一体,明悟烦恼即菩提。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修行者的丛林生活,每日早板香起,当激励自己精进修学,养息香毕,当警醒自己光阴已逝。在日复一日的行住坐卧中,告诫自己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遍遍地循环往复,坚定不移,安定、净化、调伏自己的心性。时刻提起正念,不放松,不放逸,始终有一种紧迫感


虚云老和尚临终前告诫弟子:“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要以正念正心,培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身直影无斜,用功办道,若有直心,一定能够成功。






往期推荐

曹洞钟板朝暮仪轨,图文详解

曹洞钟板——中国首个佛门女众修持生活纪实

禅七 | 曹洞禅法:本寂祖师《四禁偈》

曹山禅堂健康秘诀:花椒水,调四大,散寒祛湿,温通养护的佳品~







/

/

扫码关注

曹洞佛学院公众号

微信号:

CaoDongFoXueYu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