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磊宇:评《世界历史的缔造者》

李磊宇 随读随写 2019-04-10

评肯尼斯·柯蒂斯、杰里·本特利(编)《世界历史的缔造者——

探寻全球过往》 

李磊宇(首都师范大学)

 

Kenneth R. Curtis and Jerry H. Bentley, eds., Architects of World History:Researching the Global Past. Malden: Wiley-Blackwell, 2014,x + 252 pp.  

 

《世界历史的缔造者》由肯尼斯·R.柯蒂斯(Kenneth R. Curtis)与杰里·H.本特利(Jerry H. Bentley)合作编辑完成,收录了当前世界历史领域著名学者的9篇文章。这些文章以学术自传的形式写成,涵盖了环境史、性别史、殖民主义、法治研究、大历史和全球文化史等主题。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首先介绍其研究主题与变化,并将它们置于世界历史这个大框架内进行论述,在介绍自身经历的同时勾勒出了相关世界史领域的发展过程,文末则对所述主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自己的判断。书中还描述了大量学者间的交互联系,以及促使他们成为世界史学者的不同因素。文章均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既论及作者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又牵涉世界历史学科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潜在困难。

 

首篇文章与本书同名,作者为本书主要编者肯尼斯·R.柯蒂斯。柯蒂斯现为加州大学长滩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现代非洲与当代世界历史。他当前正在进行一项对世界史研究颇有实验意义的工作,即通过20世纪各国旅行者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上个世纪的历史。柯蒂斯开篇就提出了“何谓世界史”这一问题,与传统教科书不同,他并未列举世界史的各种特征对其加以限定,而是通过他任教之初的备课经历叙述了世界史的丰富内涵。他将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与新近阅读到的知识融入教材框架内,并在此间无意识地阅读了大量比较史学的文章。如他所言,很多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都能在他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与很多出身于区域研究的世界史学者相同,将柯蒂斯引向世界史研究的不是研究计划,而是教学责任(p.13)。与本书标题相照应,柯蒂斯将历史学家比作建筑师,在选择建材、制定施工计划之前,历史学家的头脑中要有所建房屋的图景。一方面,他要有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知识,以保证规划的蓝图是现实可行的;另一方面,没有预想的建筑图景,再多的建筑材料与知识也无法堆砌出杰作。

 

第二篇文章是由约翰·麦克尼尔撰写的“通往世界环境史之路”。作为著名的环境史学者,约翰·麦克尼尔回顾了自己的传教士家庭背景,以及父亲威廉·麦克尼尔对他的影响。与柯蒂斯相似,约翰·麦克尼尔也谈及教学工作对其科研活动的推动作用。1986年,他出版了《地中海世界的山》,标志着人与自然关系开始进入他的研究视野。在写作此书的同时,他开始在乔治敦大学教授环境史课程。1993年,他受邀参与13卷本20世纪史的撰写,虽然该项目最终未能完成,但这促使他将环境史研究从地区层面扩展到全球层面,这种转变见诸《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世界环境史》一书中。之后,父子二人合著了《人类之网》一书,该书是带有环境史视角的简明人类历史,出版后产生了极大影响。而《蚊子帝国》则为如何运用世界史视野从事区域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例证。

 

第三篇“性别交汇”与第六篇“法律与世界史”,分别从性别史与全球史、法制史与全球史的关系出发,一方面叙述了作者的学术历程,另一方面也将自身的研究置于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中,论述了性别史与法制史对世界史的推动。“性别交汇”的作者梅里·威斯纳-汉克斯(Merry Wiesner-Hanks)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历史系教授,同时还是《十六世纪杂志》与《全球史杂志》的资深编辑,主编了即将出版的九卷本剑桥世界史。“法律与世界史”的作者劳伦·本顿(Lauren Benton)为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法律系客座教授,出版了《主权研究》与《法律与殖民文化》等比较法制史作品。

 

第四篇“没有大分流?通过东亚研究探寻世界历史”与第七篇“世界中的非洲——从民族国家史到全球联系”,从地区研究与世界史研究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张力与互动。前文作者肯尼斯·彭慕兰现为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但他通常采用比较方法与全球视角来研究中国历史,代表作《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获得了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与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奖,在中国引发广热议。彭慕兰在文中介绍了自己是从欧洲史转向中国史研究的过程,以及如何中国史研究融入世界史之中的治史心得。他在文末提出“各学校间历史课程的差异比其他科目要大得多,所以师生学者们接触世界史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与其他史学领域相比,世界史具有更高的概括性”(pp.102-103)。

 

第七篇文章的作者凯莉·沃德(Kerrry Ward)现任教于莱斯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的历史,特别关注人口贩卖与奴隶研究。沃德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将非洲的历史描述为古老社会与现代新兴国家,并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南非的非洲史研究情况。其中,她特别强调了“人民的历史”、奴隶的历史以及南非的解放。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她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从事非洲史和世界史研究的学者,并逐渐开始用比较与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非洲历史。作为“反奴隶制的历史学家”组织中的一员,她认为历史学者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当前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告知大众,以便对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持有更加理性的认识(p.188)。

 

第八篇为 “大历史”,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大历史,以及自己如何走上了大历史研究之路,并探讨了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的关系,他主张将人类放在宇宙之中进行研究。克里斯蒂安强调大历史并非新兴视角,而是传统普世史的回归。

 

第五篇“文化与宗教交流”与第九篇“探寻全球文化史”都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历史。前文作者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Dominic Sachsenmaier)现为德国不莱梅雅各布大学历史学教授,他叙述了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对中、欧历史的联系,以及在全球背景下通过研究浙江乡绅朱宗元对17世纪中国基督教发展史的探寻。他还结合自己的求学和交往经历强调了“全球人”在理解世界、研究世界史层面上的重要意义。他还发起了一项有关“多元现代性”的研究项目,推动跨国和跨学科学术研究。如他所言,“每当参加美国之外的会议时,我总能发现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历史学者在研究全球史的方法上差异极大。”(p.121)

 

  第九篇“探寻全球文化史”为杰里·H.本特利生前未完成的手稿,由其夏威夷大学同事凯伦·乔利以第三人称的方式续写完成。作者先讨论了何为文化史,进而阐释了何为全球文化史,还研究了导致世界史学科发生文化转向的两大趋势。乔利在续写部分重申了本特利曾付诸努力的两项“未竟事业”,即历史学的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历史化;回顾了本特利在美国历史协会的运作、《世界史杂志》的发行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全球史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本特利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历史学,倡导“普遍共生的世界历史”,用更开放性的眼光去看待与研究世界史。

 

本书收入十位作者写成的九篇文章,每位学者的个人经历与学术领域各有特点,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呈现了与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相关的大量信息。对于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甚至初涉世界历史领域的年轻学人而言,书中总有某位作者、某篇文章、亦或是某段经历令人兴奋不已,大受裨益。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九篇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过于庞杂,编者柯蒂斯除在第一篇文章中对全书有所概述之外,其余各篇之间似无关联,读者初次读后或许会产生杂乱之感。此外,正如柯蒂斯在文中所言,由于各位学者研究领域的限制,世界史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并未直接涉及,如帝国与帝国主义。


(本文选自《全球史评论》第7辑)


【悦读】 

刘永华:18世纪以来荷属东印度华人的纪年、认同与多元时间

董思思:在全球视野下考察云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