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抖音
6
@两性
7
@调研纪要
8
@佛山综合
9
@artag
10
kN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抖音
6
@两性
7
@调研纪要
8
@佛山综合
9
@artag
10
kN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京东Plus的隐藏特权,很多会员都没领取,白交了会员费...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上海王”柯庆施之死的真相
毕业论文辅导| 你又不是伞,硕士论文|毕业论文|博士论文|课题论文不行就被硬撑了,靠谱的辅导机构才是晴雨伞!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残碑何在》:巫鸿 美术史文集 第五卷来了
歴史之島
2022-05-02
巫鸿:乾隆皇帝内心的秘密:
巫鸿:中国美术的故事 :
残碑何在:巫鸿美术史文集 卷五
【美】巫鸿 著 郑岩 编
精装|十六开|352页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
定价:139元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卷收录巫先生2005—2011年的14篇论文与讲稿,从时间性、空间性和物质性等多个角度探讨古代视觉文化中“复古”“废墟”观念的体现、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对主体的表现、“生器”与“明器”的理论和实践等,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兼具学术思辨和可读性。
目录
58.玉骨冰心——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
59.说“俑”——一种视觉文化传统的开端
60.动物、祖先和人:再思早期中国艺术中的意义
61.明器的理论和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
62.镜与枕:主体与客体之间
63.东亚墓葬艺术反思——一个有关方法论的提案
64.墓中的“活者”: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中对主体的表现
65.“生器”的概念与实践
66.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
67.石涛和中国古代的“废墟”观念
68.1644:残碑何在?
69.引魂灵璧
70.北齐艺术之再思
71.关于“不可移动文物”
本卷所收论文出处
玉骨冰心——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
(节选)
“玉骨冰心”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出尘不染、遗世独立的仙子,但石涛(1642—1707年)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黄山。在他描绘其黄山之旅的《黄山八胜图》册页中,一帧帧画面记录了画家观览胜境、探索这座名山奥秘的过程。其中一帧画的是他攀游老人峰的情景[图58.1]。层层叠叠的山石在画面中心部位堆成人形岩壁,石涛在岩壁脚下题上了这样的词句:“玉骨冰心,铁石为人。黄山之主,轩辕之臣。”“轩辕”指的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据说他数千年前曾到黄山采集百草以炼制长生不老的仙药。有趣的是,在这张画中石涛把自己以同样的姿势画在人形岩石之下,有如微缩版的“黄山之主”。
图58.1 石涛,《黄山八胜图》之“老人峰”。
纸本设色。
清代。
京都泉屋博古馆藏
双层的联系激活了这幅绘画:一方面黄山被比作仙子,一方面它又与画家的自我相连。石涛并不是这些联系的发明者,也不是最后一位从此种角度来描绘黄山的画家——当代摄影家汪芜生的黄山图像就明显地延续着这个传统。本文的目的是对这个传统作一大体的勾勒和阐释,为此我们必须先从汉代艺术中“仙山”之开创着手,接着讨论这类图像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发展。
一、中国艺术中“仙山”的开创
汪芜生二十多年前拍摄的一组摄影作品细致入微地捕捉了黄山七十二峰的神韵。以图58.2为例,这张照片宛如光与影、虚与实的交响曲。耸立的奇峰从深不可测的迷雾中钻出;前景中的树木轮廓衬托出中景峰峦惊人的高度,然而与远景中若隐若现的峭壁相比它又显得极其渺小。此幅作品几乎包含了传统艺术中“仙山”的所有基本特征,包括它的特定图像志因素,烟障云雾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强化了的神秘氛围,以及宏观与微观双重表现所引发的无限苍茫之感。
图58.2 汪芜生,《黄山·W37》。银盐照片。1997年
东周楚国诗人屈原(约前340—前278年)是中国历史上以长篇文字描写仙山的第一人。昆仑三峰——悬圃、阆风、樊桐——是他在诗中所描写的最重要的仙境。在《离骚》中他记述了自己魂游昆仑的想象旅程: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是他的求索终究是一场泡影: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身处乱世的屈原最终没能找到他理想中的仙境,存世的东周艺术中也还没有发现表现仙山的图像。不过,自公元前3世纪末汉代建朝以来,描绘仙山的意图突然变得积极而明显了,丰富的存世文献也显示出仙山观念在这一时期的精细化。在此之前,屈原在《天问》中曾提出一系列关于昆仑的问题:“昆仑悬圃,其凥(居)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诗人本人和他的同代没能回答这些问题,最后是公元前2世纪的《淮南子》给出了精确的答案:“(昆仑)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北门开以内(纳)不周之风。”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屈原的提问和《淮南子》的回答都反映出对界定仙山(即长生不老秘密之所在)的认真企图,但汉代的文字显示出远为积极的态度。与习于思辨的东周哲人有别,汉代人的思维更为实际和具体。他们不满足于对仙界的冥想,而是希望确实找到这个地方—如果最终无能为力,至少也要在人间造出模拟的仙境。汉武帝多次派遣方士和军队东寻蓬莱,西觅昆仑,全都无获而归。当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探寻的矛盾前提——仙境只能够在想象中存在,一旦被找到就魅力顿失。仙山图像的创作也面临着同样的两难:如何根据人们熟悉的、尘世中的原型来塑造仙境的形象?
汉代艺术家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们从三种不同的源头发展出一整套视觉语汇以表现仙山,即图形文字、长生象征物,以及对汉代以前装饰纹样的重新阐释。
中文“山”字本来是一个图形——三座山峰组成的一座山峦[图58.3]。根据罗丽(George Rowley)的定义,此种图像形式是“思辨性”的(ideational),即一种压缩到最本质层次的、表示某种观念的心理图像。试着想象抽象的“山”,我们脑子中显现的将是一个简单的山峰轮廓,而非林木葱郁的复杂山水。“山”字的三峰形象给古人提供了将仙山视觉化的基本框架。因此我们发现,在他们的概念里,东海里有“三”座仙山,而昆仑也有“三”座主峰。这个“三位一体”的形式也被用在装饰及图画艺术中,比如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漆棺[图58.4]、山东金雀山出土的帛画、山东沂南北寨墓出土的画像石等,都具有这样的山形图像,而所有这些三峰图像指涉的都是昆仑。
图58.3 “山”的现代汉字及古代象形文字
图58.4 长沙马王堆1号墓漆棺上的昆仑仙山
不过,古代文献有时也将昆仑山描述成“形如偃盆,下狭上广”的样子。这种仙山形式在汉代艺术中经常见到,例如四川出土的一件石刻描绘了一对平顶的山峰,一峰上两位带翼羽人正在玩“六博”之戏,而另一峰上乐圣俞伯牙正在鼓琴。山东嘉祥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描画了一个类似的昆仑图案:被众神环绕的西王母端坐在宛若一朵曲柄灵芝的山峰上[图58.5]。朝鲜乐浪汉墓出土的漆器上可见到此种特殊的昆仑山图像原型:此处所画确为一朵大灵芝,而非灵芝形的山岩。究其含义,灵芝本身被认为是长生不老药之基本。昆仑与灵芝形状相通,正因为二者都象征长生不老。
图58.5 山东嘉祥出土东汉后期石刻中的昆仑山和西王母
仙山图像的第三个来源是装饰艺术。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是青铜及其他材质器物的装饰主题逐渐图案化和抽象化,至东周时期在富有动感的盘旋曲线纹饰中发展到极致。这一新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从动物纹饰到几何图案的转变过程到达最后阶段,而引发了新一轮的艺术发展——汉代人开始给抽象的设计赋予具体的文学含义。在他们眼里,繁复的图案如同几何形的迷宫,其中流动着云、山、植物、人兽等无数形象。当时广为流传的“气”的观念极大地促进了此种想象的发展。
在汉代以前,“气”大致被理解成宇宙及人体内在生力的一种抽象哲学概念,汉代人则希望将此种观念解释得更为生动有形。“气”因此逐渐变成可观察的现象,据汉代官方文献记载,“气”有若云雾,幻化成亭阁、旌旗、舟船、山峦、动物等各种形状出现。更重要的是,汉代人认为寻索仙境的途径必须始于寻索仙境之“气”。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遣方士入海求蓬莱,方士归来“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武帝)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与此类似,《山海经》中也记载了昆仑之气的具体形状:“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汉代人创造的最为细致复杂的仙山图像当数“博山炉”这种器物。虽然号为“博山”,此种香炉表现的常常是东海中时隐时现的蓬莱仙岛。图58.6所示为公元前2世纪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九层香炉。香炉上部重重叠叠呈手指状的奇形凸起代表仙山之峰峦,下部的盘旋错金纹描绘了大海中的波涛。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各种形态的山形香炉,显示出它们在汉代极度流行。我们可以想象当熏香在炉中燃起,氤氲馥郁的烟气从香炉上部隐蔽的孔洞中喷出,在奇峰之间绕旋。可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生动的仙山景观了。这个形象融合了这一时期发展出的仙山图像的两重要素——奇峰和云气。
图58.6 河北满城汉墓1号墓出土的博山炉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1.《传统革新: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一》
卷一收录作者1979年至1987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2篇论文和讲稿。由于有在故宫业务部工作的经历,他早年的几篇文章涉及玉器、青铜器、度量衡器等研究,显示出对古代器物强烈的兴趣。对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器物的形式分析虽然还比较简单,但已由博物馆藏品研究发展到对于考古材料的关注。《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佛教因素(2—3世纪)》一文,对有关母题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细密分析,成为后来学者们研究这个课题必读的一篇文章;他对于四川汉代石棺空间结构与题材关系的分析,可以看作《武梁祠》的预演;《汉代艺术中的“白猿传”画像》表现出他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兴趣。
目录
总序 阅读巫鸿 郑 岩
1 一组早期的玉石雕刻
2 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
3 秦权研究
4 三盘山出土车饰与西汉美术中的“祥瑞”图像
5 东夷艺术中的鸟图像
6 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佛教因素(2—3 世纪)
7 中国绘画中的“空间”问题——西方对中国早期绘画艺术的思考
8 传统与革新——高福履藏中国古代玉器
9 从地形变化和地理分布观察山东地区古文化的发展
10 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
11 汉代艺术中的“白猿传”画像——兼谈叙事绘画与叙事文学之关系
12 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
2.《超越大限: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二》
卷二收录作者1988年至1994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涉及城市、礼器、墓葬、宗教、地域美术等诸多方面,力求突破既有的研究范畴,在方法和理论上寻求创新,其目的不在于再造一种与西方传统历史写作形式相类似的单线的历史,而在于多角度地展现中国艺术的丰富、复杂与变化。在对马王堆汉墓的解读中,“原境”已不仅意味着一种物质性的结构关系,还包括丧葬礼仪以及观念的语境,而“礼仪中的美术”(art in ritual context)这个概念也从中产生;《何为变相?》这篇长文则将上述概念结合起来,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敦煌。《五岳的冲突》观照由自然地理到文化景观的概念转换与实践。
目录
13 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14 从“庙”至“墓”——中国古代宗教美术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5 重述中国美术的故事
16 汉明、魏文的礼制改革与汉代画像艺术之盛衰
17 徐州古代美术与地域美术考古观念
18 “大始”——中国古代玉器与礼器艺术之起源
19 玉与中国文化:一种艺术史观
20 佛教美术如何植根中国?
21 何为变相?——兼论敦煌艺术与敦煌文学的关系
22 敦煌172窟《观无量寿经变》及其宗教、礼仪和美术的关系
23 礼仪中的美术——马王堆再思
24 五岳的冲突
25 经变与讲经——唐代佛教美术、文学和礼仪的一个交接点
26 超越“大限”——苍山石刻与墓葬叙事画像
27 透明之石——中古艺术中的“反观”与二元图像"
3.《陈规再造: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三》
卷三收录作者1995—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持续探讨图像内容与空间、媒材的关系。
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入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和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展开,选择了雍正和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等精巧的切入点,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引人入胜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阐释了“图像”与“原境”互动的美术史观,是为后来《重屏》等专著的雏形与先声。
目录
28 公元2世纪的天界图像——以武氏祠“ 后石室四”画像石为例
29 “私爱”与“公义”——汉代画像中的儿童图像
30 清帝的假面舞会——雍正和乾隆的“化装肖像”
31 再论刘萨诃——圣僧的创造与瑞像的发生
32 画屏:空间、媒材和主题的互动
33 屏风入画——中国美术中的三种“画中画”
34 眼睛就是一切——三星堆艺术与芝加哥石人像
35 “玉衣”抑或“玉人”?——满城汉墓与汉代墓葬艺术中的质料象征意义
36 陈规再造——清宫十二钗与《红楼梦》
37 “图”“画”天地
38 城市寺庙、可移动佛像及“行像”礼仪
39 世界是个大舞台——雅、俗艺术中对戏曲的表现
40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汉代丧葬艺术中的“柩车”与“ 魂车”
41 正面和背面——康熙皇帝的屏风和“历史物质性”概念
42 “体”与“面”的协商——朝向对身体表现的另一种叙述
4.《无形之神:巫鸿美术史文集 卷四》
卷四收录作者1999年至2003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一方面继续关注方法论,如《汉画读法》解读武梁祠画像的思想和语言系统,《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探讨城市物质形式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无形之神》《说“拓片”》《时间的纪念碑》等一系列论文,选择了道教对老子的表现、碑刻拓片、钟鼓楼等精巧的切入点,深化阐释古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物质性、历史性、时空观。
目录
43 汉代道教美术试探
44 战国时代的美术和建筑
45 汉画读法
46 《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前言
47 地域考古与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
48 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
49 敦煌323窟与道宣
50 “华化”与“复古”——房形椁的启示
51 无形之神——中国古代视觉文化中的“位”与对老子的非偶像表现
52 《礼仪中的美术》序
53 何为敦煌艺术
54 说“拓片”:一种图像再现方式的物质性和历史性
55 时间的纪念碑:巨型计时器、鼓楼和自鸣钟楼
56 重访《女史箴图》:图像、叙事、风格、时代
57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三种典型中国艺术传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