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迎新|这套大餐 太丰盛了
台版 年度好书
十大好书 大汇总
空间的敦煌
走近莫高窟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
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在阅读中开启一趟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之旅。>>>巫鸿:如何观看敦煌壁画?
这是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艺术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记了碎片所经历的种种劫难。本书试图重新关注碎片这一特定的形态,它瓦解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和视觉边界,也因此引导出一些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新问题。本书的取材范围不再限于绘画或雕塑等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而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学、金石和装置等更广泛的领域,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郑岩:“铁袈裟”不是铁袈裟
尧风舜雨
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两册)
尧风舜雨,代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而古代中国的营建与规划,其思想正在于达致这一理想。
本书以中国古代典籍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天文考古学为研究方法,从元大都齐政楼溯源中国文明创制时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渊源与承续。全书分两篇,甲篇为《齐政楼名称方位考》,对齐政楼的名称、方位、中轴线制度加以考证,揭示了其取义《尚书·尧典》的意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继道统而新治统”的包容性与稳定性,其思想支撑了中国多元文化与民族的融合;乙篇为《元大都规划的阴阳法式》,结合古代天文律历数术之学,说明元大都作为古代中国营建制度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呈现了其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典型意义。
忽必烈的元大都,以一座城市的建造,证明了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渊源以及重大意义,以不朽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缺席的岛屿故事
从头开始说台湾
本书的写作做了一个新尝试:将个人命运、生命故事,连接到历史脉络中,重新书写民众的社会生活史。在大历史的观照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是孤独的,也不是无端无依的。甚至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如《港都夜雨》和《绿岛小夜曲》,既连接着冷战时代的大背景,也融汇着小人物的悲欣交集。历史也因为这样的生命、这样的歌,鲜活了起来。唯有从人的生命故事着手,历史才会有人性、有温度、有感情。
——杨渡
从台湾岛的史前起源及十七世纪的历史开始讲起,用八十个故事,原原本本地理出一条贯穿台湾古今的链条。故事基本分三部:一、台湾的历史,包括先民的历史、荷兰及西班牙人的侵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结束郑氏家族的统治、中法之战及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殖民台湾;二、日据时代殖民者对台湾的管理、压制、掠夺和台湾民众的反抗;三、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的接收状况以及一九四九年后蒋氏家族对台湾统治的始末。全书配有珍贵历史照片,多方位地呈现台湾的历史、物产、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时代面貌以及生活习俗、文化艺术活动等。
东瀛世相
儿童的贫困
[日]阿部彩 著
儿童的贫困Ⅰ:对日本不公平状况的思考
ISBN:9787108070791 定价:49.00元
一般认为日本是富裕的发达社会,且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较小,但作者得到的统计数字并不如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的“格差问题”越发严重。作者尤为关注“儿童”(5-18岁)的贫困问题,从政府政策、母子家庭、学历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对日本社会存在的“儿童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详细的描述(并由对儿童问题的描述旁及日本社会结构深层存在的种种缺陷),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本书出版后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自2008年出版后,至2018年已经加印23次。它以丰富的数据为基础,较为客观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儿童的贫困”的现状,并对原因做了清晰的分析,可以和《儿童的贫困Ⅱ》参照阅读,以对日本儿童贫困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有系统的了解。
儿童的贫困Ⅱ:寻找解决方案
朱丹阳 译
ISBN:9787108070807 定价:49.00元本书是阿部彩《儿童的贫困Ⅰ》完成5年之后续写的。在第一部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日本社会“儿童的贫困”的问题,在日本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导致日本国会提出并通过了《消除儿童贫困法》。本书则是作者为寻求对该问题在社会政策层面上的解决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儿童贫困问题错综复杂,单纯依靠解决温饱问题、完善义务教育,显然是不可能消除的。怎样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呢?是增加教师人数、完善课程设置,还是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而对于那些父母工作不稳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扶助?对于因母亲工作到深夜而导致其经常游荡于繁华街道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关爱?还有,援助家庭有两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及服务支付,哪种更利于孩子成长?普惠制度是否更具有优越性?针对贫困家庭的精准扶贫制度是否可行?此外,还有医疗、教育、餐饮、营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
本书集中了日本国内外有关儿童贫困问题的众多研究成果,列出了多种选项并逐一阐述利弊,是社会政策论入门的佳作。
>>>花轮家和樱桃小丸子家的生活水平有差距,是社会问题吗?
当代学术
著名学者刘禾的成名作,曾获得美国古根海姆(Guggenheim)学术大奖。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虚拟的等值关系中”,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刘禾:《阿Q正传》的叙述人
小说史学面面观
陈平原 著
ISBN:9787108072160 定价:88.00元
陈平原《小说史学面面观》讨论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史。他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遴选鲁迅、胡适、阿英、普实克、夏志清、韩南、严家炎、范伯群、赵园、黄子平、王德威和他自己,共计十二家,进行评述、延伸与发挥。用他的话说,这些研究者不一定业绩最佳,但都别具特色,很能引发思考与讨论。陈平原一向关心小说理论与小说史著合一的可能性,甚至追求如何在小说史学的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方法革新乃至理论创造。因此凭借突出的问题意识,在这本书中一再叩问“小说史学”的功能、方法及境界,以及小说史学到底能走多远等诸多问题。书中综合小说史的趣味、学术史的尺度、教育史的视野,既是灵光乍现,一挥而就,也是他长期积累,水到渠成的成果。
本书依据2020年春夏北大讲稿整理而成,兼及专业论文与学术随笔。有时长篇大论,有时点到为止,“大珠小珠落玉盘”,灵活多样,且讲究节奏,同时穿插闲话,兼及师友逸闻。“十二人十二书”,既可看做学坛点将,也可视为名著解析,是打通学界与大众壁垒的一次有效尝试。>>>陈平原:胡适有关“历史演进”的“大胆假设”
古典新读3种
历代名画记
“气”的艺术论
《历代名画记》是晚唐士人张彦远的代表作。作为画史之开端与绘画百科全书,它对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有莫大的影响。本书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历代名画记》的成书过程,也图文并茂地介绍、解读了绘画作者的人物评价与作品评价之间的关系、儒家思想与老庄思想共通的“气”之思想与用笔理论等,以及这部名著的种种魅力。
人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做什么呢?依靠做什么,人才能在这个由“天、地”所创造并养育成的自然世界中,占据与“天、地”并称的位置呢?朱熹的思考正是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本书从朱熹的生平入手,回到时代与历史交错的现场,认为朱熹在社仓的实践中开启了他的理学世界的构建。同时,他从秦汉以来的“职”的政治含义和宋代以来对君权的讨论中汲取思想。最终,朱熹拈出“职”这一个字,串联起“理”“事”“性”“命”等核心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万物“各禀天职,精进不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理学世界。人类置身其中,要明白自己的“天职”,人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在自然面前,践行“作为人的职责”。>>>朱子:“职”的哲学
[日] 兴膳宏 著 杨维公 译
在杜甫的一生中,他的诗歌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成长,各个时期的诗歌都开创了新的诗境。要想理解杜甫,就要先破除“忧愁一生”这种标签化的解读,从杜甫人生的不同阶段的诗歌入手,贴近杜甫的生活。日本学者兴膳宏精选了杜甫不同时期的72首诗歌,串起了杜甫的一生,其中有对酒仙们漫画式的刻画、对妻儿无限的怜爱和关怀、对朋友李白的深切怀念、对自然万物体察入微的表达、对黎民苦难的同情和悲悯悲悯,这些诗句共同塑造了杜甫多面的性格,揭示了杜甫丰富的内心情感。本书既是杜甫的一个精简的传记,也是一部提纲挈领的杜诗选集,带我们走入杜甫的诗歌世界。>>>杜甫:超越忧愁的诗人
鲁迅作为出生在绍兴的破落户子弟,少年时代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祖父犯案入狱,父亲病故,家境败落,备受歧视,艰难的生活在他少年时代的心灵上留下了多重创伤。这样一位破落户子弟,能够成为世界级文化巨人,关键在于他离开了绍兴,生活、成长在南京、东京、仙台、北京、上海等城市之中。
对于鲁迅来说,“幼者本位”是根本性、原理性、结构性的观念,与“立人”“中间物”“进化论”“革命”等重要命题直接相关,深刻地影响着其各类话语活动。1918 年开始“呐喊”的鲁迅,经过 1922 年《端午节》的叹息、呻吟,1926 年陷于“彷徨”。不过,这一过程并非悲剧性的。鲁迅在此过程中重建了价值观,重获了主体性。
当具有投枪、匕首功能的杂文被界定为“文学”的时候,文学干预社会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学的功利性与艺术性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在此意义上,成为杂文作者,是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鲁迅的最佳生存方式。>>>撄心者说:论鲁迅的政治与美学
(点击原文,时不时有惊喜——六合丛书 独家5折,《苏联解体亲历记》独家5折 )
一般都可以开电子发票,下单时备注发票信息、电子邮箱即可,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