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部传说中的「第一禁片」,居然找到了

耳朵 奇遇电影 2020-02-27


前阵,我们那篇关于电影《老人与狗》的幕后恐怖故事,吓到了不少人。


因为片中负责养狗的人,在片子公映后被发现是恶贯满盈的杀人犯,电影一度被雪藏,成为名副其实的「禁片」。(关于这部影片的被禁始末,请戳→空前绝后的中国第一禁片


我国历来不乏因为各种原因被禁的电影,但像这部演员涉案、片中的动物涉嫌吃人肉的而被禁的,真是空前绝后。


随着被禁,它再也没有露面过:没有重映,电视台也鲜有重放。没有出过碟,也一直没有资源。


没想到的是,国内网友神通广大,在影片「消失」20多年后,居然重新找到了在海外出的日版VHS,并转录成数字资源上载,让它能重见天日,让很多人终于能第一次看到这部传说中的片。


近日网上流传的《老人与狗》资源


其实,撇开影片背后的那桩离奇案件,这部电影本身的命运,同样是曲折且令人唏嘘的。


它的背后不仅暗藏着整个中国电影时代的风云变幻,更是谢晋个人创作生涯的最后一个强音。


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谢晋导演(1923-2008)


今天的这篇推送,就让我们回到这部影片诞生的那个历史年代,来聊一聊片子本身的诞生始末,以及他的导演谢晋。


电影本身的故事,更让人感到唏嘘。


日版资源重见天日



01



1993年,谢晋已经70岁了,这一年他拍摄了电影《老人与狗》。


这部电影改编自张贤亮1979年创作的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当时张贤亮还没有被平反。


1957年,张贤亮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


1993年9月14日,谢晋带着这部电影到北京召开记者发布会,发了一点「牢骚」。


他直言:「我没有想到过这部片子居然通过了审查,确实没想到。」


尽管谢晋当时已经电影界泰斗级人物,他的电影常常在审查方面遇到问题,前作《清凉寺的钟声》(1991)作为中日蜜月期的代表作,就被质疑过没有控诉侵华战争。


《清凉寺的钟声》海报


谢晋所言的「没想到」,更像是一种自我审查,电影局的审查顺利让他怀疑影片并没有很好的传递出他想表达的信息。


但事实上风向的改变,和时代息息相关。南巡讲话之后,对于「反思」电影又放松了一点。


当然,尽管拍摄了《芙蓉镇》(1987)这样的作品,谢晋也不是一个时代的骁勇者,他只是在能拍摄《芙蓉镇》的时候,拍了这部电影。在不同的时代,他也只拍那些时代允许的影片。


《芙蓉镇》是谢晋导演创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


1951年他初入影坛时,正是《武训传》(1951)被批斗的那年,似乎紧跟时代风向,成了他毕生自我警惕的事情。


其实,电影局不只是通过了审查,他们还认为《老人与狗》是一部对十年浩劫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的电影。谢晋个人并不满意这个认可,他觉得真正准确评价那十年的电影还没有出现。


1951年,《人民日报》发文:《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文章经毛泽东修改审定,随后影片遭到全国性批判


但对于谢晋个人来说,他的反思电影之路,到这里就几乎为止了。


也许当时的他自己,已经隐隐预料到了。



02



《老人与狗》对原著《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进行了很大的改编,故事主线仍然是邢老汉遇到一个讨饭来的女人,两个人结为夫妻,一天邢老汉进城工作,回来女人就不见了。


不同之处,在于狗出现的时机。


小说里狗是邢老汉进城那天捡到的,回来发现女人不见了,他便把感情转移到了狗的身上,认为是那个女人的化身。而在电影里,狗从一开始就在邢老汉身边。


电影的一开始,狗就陪在邢老汉身边


这样的编码顺序的变换,让「狗」这一重要元素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叙事功能。


在小说的前序中,张贤亮写到创作的动机,他在看韩美林画展时看到一幅狗的水墨画,名为《患难小友》。后来他得知画的就是画家身边曾经有过的一只小狗,但在十年浩劫中死在了四人帮爪牙的棒下。


他开始思索,当人不能在同类里寻找情谊,只能将一只狗视为挚友,这个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孤独?


名艺术家韩美林(1936年生)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福娃」的设计者


韩美林曾经也有一只小狗相伴,后同样死在他人的棍棒之下


小说里的邢老汉在这个讨饭女人前,还有过两个女人。一个是四十岁时结婚的妻子,没多久就病死了;另一个是准备结婚的寡妇,因为大炼钢铁,寡妇没等他,和别人结婚了。


在晚年第三个女人也离开后,他将对人的情感投射到了狗身上,这只狗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里,谢晋对于故事进行了取舍,去掉了前史的部分,同时他也选择了常见的顺叙叙事模式,不像小说一样有时空的多次跳跃。这也决定了狗这个元素,必须从一开头就出现,不能等到最后替代出走的女人。


因而狗的意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像是邢老汉和女人之间的纽带,更是他们两人命运的象征。


狗开始认可、接纳新来的逃荒女


一开始女人进门,她拒绝狗,因为狗是属于邢老汉,她是一个闯入者,对于狗来说是敌人。但是狗接纳了她,也就代表邢老汉,以及整个村落都可以接纳她。


后来另一个婶子来邢老汉家找她,狗还对明明认识更久的本地人吠叫,通过狗反应的变化,表现出女人在家中地位的稳固。


明明是认识的人,狗却叫了起来


在邢老汉要离开数日,把狗和家都交给女人的时候,狗要跟着邢老汉走,不愿意留下,也暗示后来女人的出走,狗这个时候不再信任她。


狗狗想要跟着邢老汉一起走,被老汉赶了回去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在小说里三个角色都没有名字。


邢老汉被人忘了名字,无论同辈后辈只称他做邢老汉。讨饭的女人和狗都没有名字,就称作女女和狗。


电影里为了与邢老汉这个「名存实亡」的称呼对应,女人的名字出现过一次,在一封来信上。


一封揭示了女人身份的来信


谢晋将这封信作为了她离开的导火索,信的内容没有展示,因为并不重要。而那个名字却很重要,它代表了这是一个独立的人,瞬间牵系起她的前尘往事。


小说和电影的结尾,狗都因为公社的命令被强制打死,如同韩美林的「患难小友」一般,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寓意。


邢老汉得知自己的狗要被打死,依依不舍地和它吃最后一顿饭


小说中这一情节,无疑是摧毁了邢老汉最后的精神意志,直接导致了他孤独死去的结局。


电影里狗死的同时,画面定格在了屋内的邢老汉,这一结局在当时有观众认为是美中不足的一点,但其实代表了狗是代替邢老汉而死的。


狗狗最后一刻的命运


相比谢晋以往的电影,尤其是对比「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2)、《芙蓉镇》),《老人与狗》的情节更为简单,情绪更为平坦。


「反思三部曲」之一——《天云山传奇》(1980)


一方面是因为原著本身就比较简洁,谢晋在原著基础还是加了一些情节,例如邢老汉与女人进城,女人似乎遇到了老乡。另一方面来看,谢晋在克制情感的宣泄,刻意与他一以贯之的叙事模式背道而驰。


这部电影和《牧马人》同样是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甚至出自同一本短篇小说集,但是两者相差了11年。


《牧马人》(1982)横版海报


不止如此,「反思三部曲」大概是三五年一部的间隔时间,《老人与狗》则在《芙蓉镇》问世七年后才拍摄。为何明明是同一时代背景作品,却没有成为连贯一体的创作脉络?



03



究其原因,可能与一篇文章脱不了干系。


1986年在《芙蓉镇》将谢晋的「反思三部曲」,以及他的个人创作生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时,当时还是青年的文学研究者朱大可写了一篇「檄文」——《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引发了轩然大波。


朱大可,1957年生,学者、文化批评家。1986年朱大可撰写这篇「檄文」时才29岁,而那年谢晋已经63岁


文中直指谢晋电影叙事传递出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中国文化变革进程中的不谐和音」,是「从五四精神的轰轰烈烈的大撤退」。


他认为谢晋电影只是用情感扩张主义赚取观众眼泪,而其中核心的道德神话是对好莱坞电影模式的改造,「谢晋模式」代表了俗电影印记。更无法忍受的是他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代表了老式女人的标准图像。


文章指出:「谢晋儒学的标志是妇女造型,柔顺、善良、勤劳、坚忍、温良恭俭、三从四德、自我牺牲等诸多品质堆积成了老式女人的标准图像,它是男权文化的畸形产物。」图为影片《高山下的花环》(1984)剧照


在百家尚可争鸣的80年代,这篇文章被大量传播,对作者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被称为是他个人生命中的一次「危机体验」。


时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的电影理论家、评论家钟惦棐先生为此书写了一篇《谢晋电影十思》,首肯了这场争鸣,认为朱大可的文章是有闪光点的。


同时,钟惦棐也进一步肯定了谢晋电影的积极意义,留下了「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的金句。


钟惦棐(1919-1987)是中国著名电影评论家,也是著名作家阿城的父亲


另一位大人物夏衍也加入这场争鸣,他认为朱大可等人对谢晋的批判,过于轻率和武断。


夏衍(1900-1995),中国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但谢晋本人并没有对这场风波披露过任何言语,只是他的创作在这之后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见他还是在乎年轻一代对「谢晋模式」的批判,从中进行了调整和改变。


从1989年的《最后的贵族》、1992年的《清凉寺的钟声》,到我们今天所讲的1993年的《老人与狗》,他对十年浩劫的最后一次影像反思,拍摄手法变得极简干脆,叙事方式也尽量抛除了情感的渲染,愈显一种悲凉的底色。


《老人与狗》成为了谢晋对于十年浩劫的最后一次影像反思


往后他拍摄了《女儿谷》(1995)和《女足九号》(2000),似乎是对早期女性主角影片的一次现代性探索,而《鸦片战争》(1997)更像是对不久后大片时代到来前的初探。


《鸦片战争》(1997)获得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九项提名,并拿下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在内的五项大奖


但朱大可等人称谢晋后来这些影片,是在蓄意验证他们的预言,认为他电影中的艺术价值不可挽回的衰退。


这些引发争鸣的年轻人对谢晋的反感,其实也是站在时代的洪流前端,对老一代电影人以及价值观发起革命。


1986年,85新潮运动已经初露啼声,第五代导演蓬勃而起。这些年轻人如同理论道路上的先锋,为同辈的艺术家身先士卒推开前辈的大山。


「85新潮」是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它不是一个艺术流派,而是一场艺术运动,同时也是1980年代精英文化运动的社会大潮的一个支流。图为85新潮运动创始人森达达作品——《死亡的太阳(一车块状蜂窝煤灰)》局部(1983)


进入到90年代,思想的开放转向了经济层面。1992年第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此后两岸三地的电影人们每年轮流举行研讨会,代表了香港和台湾另外两个生态环境下的电影体系正式进入到大陆。


同年5月,全国电影公司经理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年比1991年电影观众减少了10亿人次,需要有新的政策去激发电影市场的活力。


到了1993年1月,正式发布了3号文件《印发<关于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份文件给了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企业一部分主动权,是电影界行业改革的先声。


同年2月,谢飞导演的《香魂女》(1993)获得柏林金熊奖,5月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1993)登顶戛纳金棕榈。10月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中国目前唯一的A类电影节。


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代名词,并能够以此吸引到世界的瞩目。


《霸王别姬》(1993),至今无法逾越的华语经典


再往后,各地电影制片厂完成改革,私营电影公司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分账大片进入中国,这一切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态势。


这个时候的谢晋,应该已经意识到,时代已经变化。以他过往的佳绩、资历,他应该还能继续拍片,但他可以拍什么,怎么拍,是一个无法预知的问题。在这个节点,也许是他能够再拍一部「反思电影」的最后机会。


于是,《老人与狗》诞生了。


谢晋导演在《老人与狗》片场


我们在今天回头望向谢晋,完全不用像1986年那样去贬低他的成就、地位。


从中国电影史宏观的角度来看,有两个巨人式的人物,完成了他们历史的交接。第一个是郑君里,从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第二个是谢晋,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他们通过梳理历史的症结,中和了时代与大众的需求,从而捏出一条抓中国电影前进的脉络,也为后辈提供了丰富的遗产。


郑君里导演(1911-1969),代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乌鸦与麻雀》(1949)、《林则徐》(1959)等


1993年的谢晋选择了拍摄《老人与狗》,现在看来更具一种现实与虚构文本互照的唏嘘。


他是那个老人,电影是他倾注一生情感的患难小友。他的患难小友即将被时代洪流带走,独剩他一人,定格在中国电影史之中。


文本与现实的互文,无论何时来看都令人无比唏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