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输给《寄生虫》,它有点冤

关注我→ 奇遇电影 2021-11-09

上条推送出了问题,特删除重发,抱歉抱歉

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强,除了《寄生虫》和《痛苦与荣耀》(Pain & Glory,2019)、《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2019)大热选手之外还有一部相对冷门的波兰影片也出了资源——


《基督圣体》(Corpus Christi,2019)

 

《基督圣体》波兰海报


当然,「冷门」是相对的,它在本国波兰可是大热门,获今年波兰电影奖(Polish Film Awards)15个提名之多!


此外,IMDb目前7.7、豆瓣7.6,烂番茄96%鲜,口碑可见一斑。

 


很多人看完之后,表示更喜欢这部。无论如何,你不该错过这部佳作。片荒时期,值得一刷。



听名字似乎是一个宗教意味很浓的片子,其实不然。它讲了一个非常通俗也极具戏剧性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丹尼尔(Daniel)是个问题少年,在少管所里的他参与霸凌、抽烟嗑药、前科累累,但同时他又对神父一职心怀憧憬,希望自己能进入神学院学习。

 


用网上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虽然我抽烟嗑药打架,但我是个好男孩。

 

少管所的神父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是基督的祭司。

 


丹尼尔对此深信不疑,他的虔诚、单纯和自己骨子里的那一股乖张桀骜的劲,形成了某种看似违和但又对比强烈的混搭感。

 

当他被送往一个远离少管所的小镇上工作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一件牧师的袍子。

 


本来或许只是想逞个能,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尝尝被打脸的滋味,但没想到,在见到他掏出长袍之后,人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当你撒下第一个谎之后,就意味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弥补。

 

「牧师」丹尼尔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见到了教区神父,听取人们的忏悔。他尝到了一点点甜头,感觉自己被尊重、被需要。他不知道的是,挑战才刚刚开始。

 


教区的神父让他帮忙,替代他自己做几天神父。丹尼尔慌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此时的他早已没了退路,只得硬着头皮上。

 

这件袍子,在作为某种象征权力和地位标志的同时,也成为了他乔装、欺骗的道具。他开始「临时抱佛脚」,努力让自己在做弥撒时不露怯,甚至在前来忏悔的信徒面前,偷偷地用手机搜索祷告的步骤。

 


故事发生到这里,其实是个挺黑色幽默的情节设定:


一个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小混混,突然之间被委以重任。而他自己呢,虽然生怕搞砸露出马脚,但也仍未改自己浮躁享乐的本性。

 

对于观众们而言,剧情最大的矛盾点在于,丹尼尔的谎言,究竟何时被揭穿。

 

带着这样的疑问,电影反而进一步给观众抛出了另一个新的疑团,也让丹尼尔真正地陷入了某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中。

 


在小镇的教堂前,立着一个小小的照片板,上面张贴着六个年轻人的照片,周围是锦簇的鲜花。每当人们路过此处时,总是会被某种哀伤肃穆的气氛所感染。

 

原来,六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生命。这是整个小镇的悲剧,也是居民们难以愈合的伤痛。

 

而这场车祸中的另一个受害者,也就是另一辆与其相撞的车的司机,却被视为这一事件的「凶手」。他不仅无法安葬于本镇的墓地中、无法进入灵堂被悼念,甚至连他那唯一的妻子,也受到所有人的唾弃和辱骂。

 


然而,随着丹尼尔对这个小镇的进一步认识,以及通过不同人的回忆,逐渐拼凑出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原来并不如居民们所想象的那样。

 

真相很残忍,会伤人,可是隐瞒真相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伤害呢?

 

到这时,整个故事的矛盾点已经不仅仅聚焦于丹尼尔的「冒牌牧师」的身上,而更多地集中在这件被误解被掩盖的事实真相上。

 


一边是对于是否揭露自己真实身份的疑虑,一边又渴望尊崇信仰和内心还原事实。


整个故事也从最开始的「身份困境」,进而演变成难以抉择的「道德困境」,丹尼尔的内心也经历着艰难的考验。



波兰是一个宗教信仰十分浓厚的国家,境内大小教堂林立,95%的人口信奉天主教,每周去教堂做弥撒是大多数波兰人民重要的生活内容。

 

正因如此,在波兰国内经常会发生这种「假扮神父」的情节。而且,这些「以假乱真」的冒牌货们,有的装的还挺像的,甚至好几年都没有被识破。

 

2014年的新闻标题截图


虽然假冒者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但是对于教会本身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毕竟在这些宗教国家,宗教某种程度上和权力划上了等号。

 

因此,一旦让人们发现,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冒充神职人员欺骗信徒的话,教会的权威地位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信徒们一直以来虔诚的信仰也将面临崩塌。

 

在这部影片中,丹尼尔冒充的牧师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虽然他对专业知识并不够了解,但是凭着自己对教义简单的解读、接受告解时不靠谱的建议、以及做弥撒时少有的轻松激昂的气氛,竟然也蒙混过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不过当他真正地发现那件意外的真相时,自己假冒的身份和内心渴望做神父的一腔冲动形成了激烈的斗争。


事实的扑朔迷离不仅让丹尼尔的行动目标蒙上了一层悬疑的色彩,也让他自己的内心持续暴露在坚信不疑的信仰之下。

 

在丹尼尔为真相不断奔走,试图做些什么的时候,这才发现困难重重。

 

一方面是代表政府公信力和权力的当地镇长,反复告诫丹尼尔不要越位;


另一方面,在教堂工作的莉迪亚(Lidia)女士,她维系着当地教堂的秩序和稳定,而她的儿子也是那六名丧生的年轻人中的一员,悲痛欲绝的她拒绝和解,和所谓的「凶手」的妻子积怨颇深。

 


整个小镇,表面上看平静祥和,但内里却暗潮涌动。多方势力相互缠绕,彼此影响。想要解开居民们心中的结,岂是易事?

 

这其中,除了丹尼尔这个「外人」能够看得清以外,另一位知道真相的女孩伊莱扎(Eliza,同时也是莉迪亚女士的女儿),虽然希望母亲能够尽快和过去和解,但受制于母亲严厉的管教,同时也避免再次揭开母亲的伤疤,也只好选择沉默。

 


某种程度上来说,影片中的这起车祸所引发的巨大的社会价值观的撕裂,正是整个波兰社会的缩影。导演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这场车祸的原型其实是2010年震惊全球的波兰总统专机失事事件。

 

2010年4月,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Lech Aleksander Kaczyński)所乘坐的Ty-154型专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坠毁,机上包括总统夫人、众多波兰政府高官、国会议员及军事将领,连同8位机组人员,共96名乘客全部遇难。

 

Ty-154专机坠毁的部分残骸(图源维基百科)


这场灾难引发了波兰全国范围内的恐惧和创伤,对于事故阴谋论的说法也层出不穷。


整个波兰社会迅速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这是某种政治阴谋,试图从中解读出某些征兆和宗教寓意;而另一派则认为这只是一场无奈的惨痛悲剧。

 

电影将这一真实事件加以改编,放置在了这个被虚构出来的小镇上,同时将「假冒神父」等一系列社会新闻沿用其中,让人们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信仰产生深刻质疑。

 


如果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帝的安排」,那么面对伤痛,究竟是选择忽视真相、含恨接受;还是勇敢质疑、寻求和解?

 

影片在最后安排的某种救赎,既是对受害者双方家人的某种告慰,同时也是主角丹尼尔自己的拯救。

 

终于在教区墓地安葬的第七位受害者


原谅他人不是目的,放过自己才是解脱。这时支撑他们的信仰,与其说是来源于神灵,倒不如说是来自于身边人的真诚和善良。

 

丹尼尔的「假」唤起了小镇上人们对于「真」的探求,他的目光从一开始的犹疑到最后变得坚定。痛苦是他的勋章,而这段经历带来的蜕变,则是在给他的不幸加冕。

 



片名《基督圣体》,英文名为「Corpus Christi」,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指天主教的礼仪节日「基督圣体节」;


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基督的身体」,在天主教中一般被用来形容神圣的教会。

 

身体,是片中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耶稣以自己的身体献祭,选择将自己的肉身钉在十字架上。而教会中的神父,被看作是同样具备神性的神职人员,同样在以自己的肉身接受着凡人的告解。

 

片中的丹尼尔,在最后的告别弥撒上,脱下神父袍,露出满身的纹身和伤疤。



或许他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是,信仰固然重要,但往往承受苦难的,却是这些遭遇各种不完美和不幸的凡人之躯。而背负深厚罪孽的人,或许更能理解痛苦,也更能体会原谅的意义。

 

饰演丹尼尔的年轻演员巴托斯·比莱尼亚(Bartosz Bielenia),他在片中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时而凶狠狡黠,时而空洞迟缓,时而又深情庄重。他的表演无疑是整部影片的核心。

 

刚从少管所出来的丹尼尔,嗑嗨了后的表情,凶狠又迷茫


这部影片的导演扬·科马萨(Jan Komasa)是一位优秀的年轻波兰导演。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短片《很高兴见到你》(Nice to See You,2004)就获得了第57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单元的电影基金会三等奖。那年他才23岁。

 

扬·科马萨到目前为止长片作品不多,但是每一部都有不错的质量。他非常善于去激发年轻演员表演上的潜力,且关注的议题也多与社会现实有关。

 

波兰导演扬·科马萨(Jan Komasa)


2011年,他自编自导的首部长片作品《自杀房间》(Suicide Room,2011)入围了第61届柏林电影节的泰迪熊奖。

 

《自杀房间》海报


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境优渥但是内心世界极度空虚的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情感挫折,转而沉溺于虚拟网络的悲剧故事。

 

或许你曾在某处看到过一个俊美少年舔嘴唇的诱惑动图,其实就是出自这部影片。

 

就是这个👆


影片通过真人和三维动画结合的方式,整体风格大胆前卫。动感的电子配乐也赋予了影片某种狂放、躁动的不安气质。

 

同时,电影还通过个人世界与家庭生活的对比展现,讽刺了那些因工作或私事占据大量时间,冷落子女、忽视陪伴的家长们。


片中的少年,面对亲情的缺失、众人的不解、以及周围人所传递出的恶意,最终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三年后,导演又执导了一部历史战争片《浴血华沙》(City 44,2014)影片的场面极其宏大,通过流畅的视听调度,再现了战争时期人们的无助和惨痛景象。

 

这部电影将背景放置在二战时期的波兰战争上,故事的主角则是一群刚刚成年的少男少女们所组成的反抗组织。他们刚刚踏入成人世界,便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家园的破败以及死亡的恐怖。

 

《浴血华沙》海报


这可能也是我看过极少数正面展现战争场面血腥暴力的电影之一。被炸弹炸飞的肢体、天上降落的「血肉雨」,以及被杀害的人们堆成的「尸山」……好几次都看得我需要暂停喘息片刻才能接着看下去。

 

天上不下雨,下血下胳膊下腿


遍地断尸残骸


尸体堆成的小山坡


同时,导演也采用了许多技巧和类型化的叙事手法来展现战争场面的复杂与残酷。

 

比如,恐怖、cult元素的使用,让战场变成宛如人间地狱一般的存在;第一人称视角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升格镜头的运用,以及年轻人们在战场上的生死爱恋,又让这部电影平添了几分浪漫气息。

 

战场上射击的第一人称视角


这部最新的《基督圣体》是导演第一次入围奥斯卡,也是他再一次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此前,他的电影多次横扫波兰本土的各大奖项提名,本片更是以15项提名领跑第22届波兰电影金鹰奖。

 

《基督圣体》导演与主演们在今年奥斯卡红毯上


波兰是个盛产大师和佳作的国度。

 

即便你没怎么了解过波兰电影,想必也一定听说过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或安杰伊·瓦伊达(Andrzej Wajda)等响当当的名字。

 

历史上,波兰曾经12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包括入围今年的「最佳国际影片」),第一次入围是1964年第36届奥斯卡上波兰斯基的《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2),然而最终输给了费里尼的《八部半》(8½,1963)

 

波兰斯基《水中刀》第一次代表波兰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强


2015年,第8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波兰电影《修女艾达》(Ida,2013)为波兰拿下了历史上第一座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

 

《修女艾达》在当年奥斯卡上不仅拿下最佳外语片,还获得了最佳摄影的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修女艾达》的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在去年,又一次凭借《冷战》(Cold War,2018)同时入围第91届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奖。

 

凭《修女艾达》获得奥斯卡的帕夫利科夫斯基


进入21世纪以来,除了《冷战》,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波兰电影还有《黑暗弥漫》(In Darkness,2011)和《卡廷惨案》(Katyn,2007)


前者的导演是波兰著名女导演,欧洲三大电影节常客——阿格涅丝卡·霍兰(Agnieszka Holland)而后者的导演则是波兰大师安杰伊·瓦伊达。


感兴趣的朋友们也不妨找来一看。

 

左:《黑暗弥漫》;右:《卡廷惨案》


波兰电影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本土导演们结合本国的文化、宗教、社会现状,创作出让全球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的影片,这的确是指导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基督圣体》虽然把故事镶嵌在大的宗教语境下,但是实际上所讨论的关于真相与谎言的抉择,关于信仰和救赎的话题,无论何时何地,处在何种文化中,都能启发观众的思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