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中国媒体获得NBA MVP投票权,我们与这位记者聊了聊初心与梦想

2017-04-13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4月13日,2016-17赛季NBA常规赛正式收官,而几天前,腾讯体育官方宣布获得本赛季N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MVP)投票权,其驻美记者沈洋将行使权益。我们联系到了沈洋,通过她的视角与经历,你或许能读懂版权大战之外,一名体育记者眼里的媒体、职业与初心。


文/ 萧 深

编辑/ 骆 达


“我觉得女记者最先要克服的就是,在布满男生的更衣室里面,要做到心无旁骛。”


当沈洋在采访中说出这句话时,之前关于她“坦率、犀利”的模糊印象突然在我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很多人知道沈洋,还是因为去年“勇士队白宫之行”的报道。当时,类似于“腾讯NBA六大美女记者”这样的标题喧嚣尘上,给了网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事实上,沈洋报道NBA已经多年,“沈公子”和“无业游民沈洋”这两个名字在行业内也算颇有影响。


沈洋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女记者的文章,里面非常直率地说,不喜欢把“美女”这个标签贴到女记者身上。而在我们这次专访中,她再度讲到了这一点:“在更衣室里面,采访的机会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你很在意球员是不是穿的太少了,会影响你自己的情绪。”


作为一个女记者,在男性力量主导的体育世界里奋斗不易。作为一个中国记者,在代表篮球最高水平的NBA前线打拼艰难。但就在2017年,沈洋收获了可能是她从业以来的最好消息,腾讯体育成为第一个拥有NBA赛季最有价值球员(MVP)投票权的中国媒体,而身为腾讯驻美国记者的沈洋将投出这宝贵的一票。




“专业”是腾讯体育获得投票资格的根本


作为第一个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外,拥有MVP投票权的中国媒体记者,沈洋在兴奋的同时也深感压力,“这是一个既沉重又甜蜜的负担,我希望能够很好地利用这次机会,能够体现腾讯和我本人的专业性”。


当沈洋在她的微博上发布了关于这次MVP投票的内容之后,遭到了个别球迷的攻击。“原微博在说,大家不要去腾讯投那个票,因为这个记者是勇士迷是雷霆迷,她不喜欢火箭队”,而沈洋则不这样认为,她向生态圈表示,“在MVP的评选中,每个人的标准当然不一样,但前提绝对不会是因为喜欢去判定,我一直都用专业记者的标准在要求自己”。


沈洋在采访中提及最多的词汇是“专业”。而她同时也表示,专业也是腾讯体育能得到NBA认可,从而拥有MVP投票资格的重要原因。


“有同事之前说,以前做一个事情,可能10个人可以做成。但腾讯愿意投入100个人真正把它做精、做好”,沈洋这样描述腾讯体育在NBA这件事上的付出。在她看来,一个人如果百分之百奉献给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就上升到了事业的高度,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一家公司。而对腾讯来说,NBA就是他们的事业。


春节期间,腾讯也将企鹅形象带到了NBA现场


过去两年,腾讯和NBA的合作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个合作的前瞻性,腾讯在用户数和财力上的优势都为人所称道。但以沈洋这样一个驻美记者的视角来看,“光有财力是不可能让NBA总裁萧华以及高层如此认可的”。她介绍说,当这些NBA高层来到腾讯演播室的时候,看到了腾讯在直播上的投入以及专业人士的工作表现,这都让他们“感到惊讶”。


在腾讯和NBA合作这件事上,沈洋的理解其实不止于专业层面,当她采访萧华时候,萧华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为什么我们能跟腾讯合作的这么密切?是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甚至说相同的价值观与处事标准。


事实上,腾讯得到的不光是NBA管理层的认可,从沈洋所经历的事情来看,“腾讯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招牌,球队、工作人员甚至是球员,都对我们的品牌有所了解”。


沈洋进一步讲到了这样一件事,有次跟老鹰队的公关聊天,感谢对方给腾讯提供优质采访资源。对方说“当然了,是腾讯嘛,你们做得很好,我们当然要全力支持了”。这种回答让沈洋感到自豪。她认为腾讯给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记者们做到了想做的工作。


中国记者的难题在于“度的把握”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拥有好的平台是成功的第一步,但之后更多还是要看个人的奋斗。中国篮球水平和美国差距很大,这就给在美国第一线报道NBA的中国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所犯的每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



沈洋给中国同行的评价不低,她认为“如果咱们的前方记者能够100%投入工作,我们的专业性肯定是不输给美国记者的”。但在沈洋看来,如何保持状态以及文化差异下对于细节的把握,会是中国记者们的两大难题。


第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很多前方记者都是兼职。如何在NBA漫长的赛期里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实是摆在所有记者面前的难题。


而第二个问题可能更为重要。中美文化的差异容易导致记者在表达诉求的时候容易拿捏不好,“我们老说记者要提高专业性,其实就是这个度的把握”。


其实沈洋提到的这些观点,不仅适用于NBA赛场内外的采访,很多领域的报道都是这样。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具备专业之外的能力和视野更为关键。这也是我们过去的传媒教育中较为缺失的部分。


不要忘记最开始的梦


在采访当中,沈洋的一个分享对于很多未来的从业者或许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成为驻外体育记者,需要具备哪四点重要素质。第一,掌握球队和球员的基础知识;第二,了解这些人背后的故事;第三,采访技巧和沟通能力;第四,写作水平。这都是她多年通过实战换来的一手经验。


然而,还有第五点才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一颗赤诚的心”。


关于这一点,沈洋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已经去世的NBA著名记者克雷格-赛格,他被沈洋称为“内心里永远追逐的偶像”。



“最感动的是上次在季后赛的时候,我在更衣室里见到了一起等待群访的赛格,更衣室里很热,他穿着他标志性的西装,带了耳机、拿着话筒,你会感觉话筒可能在他手上有1000斤重,汗就顺着脖子一点点流下来。”


事实上,那时距离赛格先生去世,其实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我在他侧后方看到,他脸上糊了很厚的一层粉,因为当时血癌在化疗,他皮肤已经开始出现溃烂和斑驳了,所以他需要厚厚的粉来把脸上的问题给盖住。但是当他一流汗,汗就把脸上的粉给带了下来,你就可以看到他那个脖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白色的沟壑状的条纹。我觉得那一瞬间对我的冲击,可能是见过的很多很多感人场景都无法相比的,当时我就想,他就是我一辈子要追逐的偶像。一个人可以把他热爱的事业,作为他一生追逐的目标,当时医生已经告诉他,他已经活不过3个月了。”


“但是他还是投身在第一线。他那么有名的记者,他跟每一个人挤在一起去获得一个采访的机会。他对于工作的那颗赤诚的心,真的是很宝贵的,他那么平易近人,那么有名,到最后支撑他的就是对篮球的那份爱。”


无数篮球记者心目中的楷模


对这个故事和“那颗心”最敬畏的方式,就是把它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然后原封不动呈现给我们的读者。而和故事一样让人动容的是沈洋在采访中的一句话,“我们都不应该忘了你为什么要从事这份职业,不该忘了你最开始的梦到底在哪儿。”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本篇文章最贴切的标题了。




生态圈记者郭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亿元融资后入股CBA天津队,从城市传奇能走出另一个林书豪吗?

时隔805天体育经纪人考试重开,这里有你需要掌握的5大知识点

体育产业对人才需求几何?来听听这位老司机的授业解惑!

当体育内容遇上今日头条,标题党和深度稿件谁才是未来方向?| 敖铭专栏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听【体育职人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