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产业人才的讨论进入2.0阶段,这里粗犷、羸弱却充满希望
体育产业生态圈
www.ecosports.cn
文/骆达
编辑/郭阳
3月10日下午,由生态圈与新赛道联合主办,北五环咖啡馆支持的体育职人工场第一期正式开始,这是一档定位在体育人才的主题线下活动,这算是这篇文章的背景。
其实在以往,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体育人才的讨论与沟通,有一个现象始终让我感到纳闷:为什么这些活动,始终很少有体育公司的HR们来参加呢?他们离人才的前线最近,能够更清楚看到问题,这是再清楚不过的逻辑。
在2015年底,生态圈刚刚起步,一些体育公司来找到我们,希望通过生态圈发布一些招聘信息,当时我们便顺势推出了这么一个带有招聘性质的专栏叫“体育圈人”,后来它演变成了我们旗下的体育人才矩阵平台。
从生态圈起步到现在,我们先后采访了很多行业人物、创业者、从业者,为读者呈现了数千篇原创的体育商业类文章,我们的内容被36氪、钛媒体、虎嗅、懂球帝、虎扑、今日头条、搜狐、网易、界面等接近30个媒体平台大范围转载。
从商业媒体的角度来说,或者从内容的角度来说,我们走过了一段短暂的旅途,它足够美丽,而对于内容,我们也将继续以最初的坚持:真实、深刻、有态度,继续一以贯之。
不过,当我们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特别是当我们的粉丝数第一次超过10万时,我开始深刻思考体育产业生态圈的商业核心应该在哪里。作为一个天生TOB的C端媒体,我们最应该去连接什么,在连接之后去服务什么?
除了商业逻辑,媒体亦需要有社会担当。最终体育产业生态圈的商业逻辑,应该是连接人、服务人,为热爱体育的人找到弹药,为体育公司匹配人才,为跨界者找到天梯,通过最优质的体育商业新媒体,聚合国内外最优质的体育从业者、准从业者的服务平台。
今天下午,我在体育职人工场的现场分享了三个故事。背后是三个问题,但是其实在体育产业“人”的领域,我们遇到的问题真的不要太多。
我们发过一篇《体育产业都要上天了,为什么从业者还要吃土》,引起了一些争议,其实最终生态圈的落脚点很简单,是个人能力、分工和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造成了目前体育产业收入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属于相对客观的层面。
同样客观的问题,存在于从业者的素质、存在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紧跟快节奏的市场发展,也存在于中低层的从业者无法得到有效的关注,从而出现了马国力老师高呼的那句“体育产业缺人才,最缺实操型人才”。
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体育相关领域人才的出现是行业发展的规律之一,它是缓慢的,是客观的,只是在资本和政策的双规驱动下,行业高速奔腾的节奏,拖垮了人才这列原生能力差、培育速度慢、拔擢渠道窄的绿皮火车。
但是生态圈认为,关于人才领域,起码有一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比如在设计体育职人工场这个活动时,我们通过邀请制,保证了活动现场的组成人员都是体育产业的人力相关从业者,而通过新媒体的微信社群、推送和直播的方式,又使这些知识辐射到了足够广泛的领域。
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人士告诉我,整个人才招聘的阶段正在进入更加精确、垂直,侧重服务的3.0时代。在我的理解里,这是互联网真正意义上沦为工具,其他领域走向深度细分、定制化的发展趋势所导致的。
把目光投向体育产业,我们关于人才的讨论几乎持续了2年,即使从时间上看,我们的命题也应该从“缺人才”进入更深刻的阶段,属于体育人才的2.0阶段。在新的阶段里,体育产业的人才命题将被真正细化开来,拥有顶尖技能的从业者将会成为匠人般的存在,这个新的讨论阶段,关键词会更多偏向人才培育、技能培训和公司服务。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永不过时的关键词:跨界。一位资深的投资人跟我聊起过这么一句话,拉夫堡并不是一所体育大学,就像体育产业永远不会是一个孤立的产业。
在江河冻结的地方,道路开始流动。当整个体育产业的资本、政策开始趋向冷静,关注现金流和商业模式的投资趋势逐渐清晰,对于人才的讨论也会被摆上更高的台面,这里粗犷、羸弱,却始终充满希望。
以往我也常常设想,生态圈的第一场线下活动,会是怎样的主题。是请来资深人士聊聊版权,赛事,聊策划,聊谁做的体育营销更经典,谁的创业公司发展最快?
你总得让更多人先进入这个行业再说吧?
※文中提到的两份报告:
文:骆达
编辑:郭阳
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