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靡欧美后进军亚洲,这个“很脏”的运动为何能吸引百万用户?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19-05-17




2010年,两名在纽约的英国人突发奇想,

创建了一个满是泥巴的高难度赛事。

6年后,这项赛事风靡英美,正在向全球化进军

还瞄准了中国市场……




目前,各项跑马赛事的火爆、万达旗下铁人三项的宏大布局以及像Colour Run这样主题跑步赛事的兴起,都表明了国内市场对大型参与类运动赛事的旺盛需求。此前接受生态圈(ID:eco_sports)采访时,智美体育董事局主席任文也表示,有特色的跑步赛事会成为C端消费热点。


而在体育产业更为成熟的欧美,大大小小的户外主题运动赛事也非常火热。在这其中,诞生于6年前的Tough Mudder,就是这些赛事中的佼佼者。在联手IMG启动全球化发展战略后,这项“很脏”的赛事瞄准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Tough Mudder是什么?

 

Tough Mudder的中文名字就是直译的“最强泥人”。别看名字有点萌,但这项赛事向来以参赛环境艰苦、挑战难度高著称。


2010年,两个在纽约生活的英国人威尔-迪恩和盖伊-利文以英国军队中的障碍挑战训练为模板,参照比利-尔森创立的著名的硬汉跑(Tough Guy Races),打造了属于他们的最强泥人(Tough Mudder)。




最强泥人障碍挑战赛分为全程(16km)和半程(8km)两项,别看距离不长,但选手们需要在这其中征服各式各样的障碍关卡,从生理到心理,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建立这项赛事的初衷是迪恩在哈佛商学院学习时的一个创业计划项目,在2010年5月,他首次将创业计划转化为现实,而这第一场“最强泥人”比赛也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在12万人口的美国东北小镇Allentown,有多达4500人报名参加了这项比赛。


在此之后,Tough Mudder便用火箭一般的速度发展着。在2012年,最强泥人35场赛事已经覆盖4个国家,这也使他们的赛事公司估值高达7000万美元。而到了2015年,这项赛事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每年50场,覆盖3个大洲的7个国家,其报名网站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50万人。



目前,Tough Mudder的公司估值已经超过2亿美元,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年4月,Tough Mudder相继与著名的IMG集团和印尼的营销策划公司Seroja签订合作协议,试图将这个新兴的障碍越野跑赛事带到更多的亚洲国家。


▼拥挤的起跑点,挤满了挑战自我的勇士


激烈竞争中,最强泥人为什么能火?

 

尽管“最强泥人”这6年以火箭一般的速度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里的所有人都活得很滋润。在他们身后,有无数的同质赛事在竞争中苟延残喘,甚至最终死掉。Tough Mudder究竟有哪些无法效仿的特质,让它能够在高度成熟的欧美市场中立足呢?


  • 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核


首先,Tough Mudder有着孕育和传播赛事文化的能力。不同于其它的障碍跑赛事,最强泥人的各类赛事中,并没有设置计时、竞赛的环节。所有的参与者并不会依照完赛顺序而获得相应的名次或奖励。在比赛中,Tough Mudder强调的是选手对于自我的挑战,鼓励大家去寻找一种通过勇气而战胜困难、战胜自己的快乐。




不仅如此,最强泥人还要求参与者必须富有团队精神,同心协力跨过一道道障碍抵达终点,从而证明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超过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这样的文化内核无疑让Tough Mudder能够吸引更多缺乏自信的初学者们。


而作为哈佛商学院的高材生,掌门人迪恩深知社交媒体对于参与性体育赛事的巨大影响力。因此,从建立之初,Tough Mudder就在Twitter、Facebook以及Instagram上投入了大量的运营精力。


社交网络上Tough Mudder时不时会用选手们的照片,配上一段引转的鸡汤文



每每在比赛期间,最强泥人都会聘请一流的摄影摄像团队,将跑者们或感动、或励志、或幽默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有时甚至会使用无人机进行高清航拍,其目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跑者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与Tough Mudder官方互动。在他们主动的转发、评论中,其品牌也无形中得到了效果极佳的口碑营销。


  • 不断创新的赛事障碍


迪恩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对于大规模的跑步赛事而言,如何长时间可持续发展是最为关键的。想要做到这点,笼络更多的忠实用户就是重中之重。


为了调动老“泥人”的参赛积极性,Tough Mudder想出的办法是不断升级和优化其赖以成名的各类挑战项目,让参与者在每一次比赛中都能够体会到新障碍所带来的刺激和体验。为此,Tough Mudder还专门在新泽西投资兴建了 一个“障碍创新研发中心”,不断为赛事创新、测试、改良各类障碍。


这个研发中心看起来好好玩........



在2016年,最强泥人在保留了几个经典障碍的基础上,新增了多个由研发中心设计的障碍关卡。而当许多老用户得知这一消息时,就如同玩家得知游戏升级改版一样,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新一期的最强泥人赛事。


正因为如此,最强泥人的发展一直是高歌猛进。


  • 满足参与者巨大的成就感


尽管Tough Mudder是一项极为考验参与者身体的运动,但其巨大的用户粘性来自渴望征服困难的内心。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名次奖励,但最强泥人依靠各类挑战的设置,在比赛中给与了参与者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目前有超过1万名参与者在自己的身上纹了Tough Mudder相关主题的纹身,以表示自己曾经战胜过自己,完成了“最强泥人”的挑战。


最强泥人的纪念纹身



随着赛事全球化的发展,迪恩还要求公司在不同国家举办的赛事中,针对当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选择能给参与者带来更大成就感的障碍项目。


联手IMG,最强泥人想做巨人


今年4月,IMG与Tough Mudder的合作,为迪恩的越野障碍跑IP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使得双方可以各取所需,进行资源的进一步优化。IMG成功的将Color Run推广到了全球,而对于IMG而言,已经高度成熟的Tough Mudder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在之前的采访中,IMG的全球赛事总监Sam Zussman就坦言:“目前IMG在全球拥有超过800个赛事IP,像彩色跑、三项全能赛这样的大规模公众参与性赛事IP不下50个,但我们仍然需要Tough Mudder来填补IMG在赛事中的空白。




“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对于此类障碍越野跑赛事的需求极大,且潜力不可限量。但IMG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再去创建一个IP,与Tough Mudder联手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那些参加彩色跑、马拉松、铁人三项的巨大用户群体,其实也是最强泥人的潜在用户。


除了Tough Mudder,类似的体育赛事IP还有像斯巴达跑(Spartan Race)这样的赛事。不过相比起连年亏损的斯巴达跑,已经实现稳定盈利的Tough Mudder的商业模式显然更加合理,而且最强泥人的创始人迪恩并没有为了得到资本青睐而去盲目地开拓新市场,他们的踏实与务实最终打动了IMG。


斯巴达跑在形式上与最强泥人很相似,但迪恩认为这两个赛事截然不同



对于迪恩和他的最强泥人而言,联手IMG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少。毫无疑问,IMG无论是在媒体、场馆、赞助伙伴、当地政府等方面,所拥有的资源都十分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Tough Mudder进入新市场的潜在风险。


而在IMG的帮助下,像“极度深寒”,“珠峰2.0”这些Tough Mudder赛事中的经典障碍挑战,也能够顺利地进行专利注册,有效避免其它赛事对这些关卡进行抄袭。


极度深寒(Arctic Enema)一直是最强泥人的保留曲目



当然,与IMG合作最重要的一点,是Tough Mudder在商业开发上的升级。双方合作之后,IMG马上就为最强泥人带来了像Old Spice、Snapchat,Livestream这样的合作伙伴。此前在墨西哥站比赛能够成功寻找到10家赞助品牌,也源于IMG的资源。


在未来,迪恩还思考出了一个将IMG的商业资源发挥到最大化的创新模式。他设想之后Tough Mudder的各种障碍挑战中,可以融入各种赞助商产品的元素,在比赛中为这些品牌进行一个软植入。甚至可以让“障碍创新研发中心”结合赞助品牌,设计出全新的障碍挑战项目。


▼泥泞跑在纽约的办公室



主题跑步赛事,中国市场已成熟

 

在与IMG联手之后,最强泥人在亚洲的首要布局的地区就是中国。10月底,Tough Mudder就将迎来中国的挑战者。在决定将发展中心放到中国之前,Zussman就曾经解释:“IMG在决定是否在一个地区引进某项赛事时,会有两点考虑。首先,这个赛事必须在该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次,IMG必须有能力对该赛事进行运营、管理和推广。”


▼国内,类似的赛事已经出现



从IMG对Tough Mudder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也在侧面体现了国内主题跑赛事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日渐成熟的趋势。其实在最强泥人来到中国之前,其同质的赛事就已经在国内发展了起来。虽然吸引力和专业性不及Tough Mudder,但国内这些赛事的平均用户也能达到1000人左右。


针对进入新市场后即将面临的竞争,迪恩也表示最强泥人欢迎不同的竞争者,因为只有这样整个市场才能够良心运转起来。然而他也希望这些同行们能一起把主题跑步赛事产业的蛋糕做大,提高赛事的服务和质量,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而不是冒着丢失了服务和信誉的风险一味地压缩成本打价格战。


从Tough Mudder和IMG合作的角度出发,双方的目标并不是在短期内圈钱盈利,而是试图打造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赛事IP。


▼Tough Mudder创始人威尔-迪恩



不过对于这个吃遍欧美用户的赛事而言,也有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隐忧。就赛事定价而言,最强泥人比自己的竞争对手高出了20%。对于价格敏感程度较高的中国用户来说,这很可能让他们转投其它赛事产品。


除此之外,安全隐患对于Tough Mudder这样的极限障碍挑战赛事也是一个不得不忽略的因素。在2013年4月,一名28岁的参赛选手就在进行“行走独木桥”的挑战中落水身亡。尽管迪恩一再用数据强调Tough Mudder的安全系数比三项挑战赛要高20倍,但对于此赛事还略显陌生的中国用户而言,曾经的安全问题也让他们多了一些顾虑。


这位来自欧美的“最强泥人”,在与IMG联手之后究竟能否俘获来自东方的用户,还需要等待实战的检验了。




最强泥人(Tough Mudder)的崛起之路给中国赛事主办方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即便是在跑步赛事饱和的欧美,有特色的项目仍然有望脱颖而出。而在特色的打造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合理的进行商业开发,提升参与者的安全性并耐心运营赛事,或许是特色跑步赛事的终极生存之道。


主笔:点哥

责编:郭了个日

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