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美体育财报解读:从断臂阵痛,到拥抱体育
断臂阵痛,坚决转身,
智美的半年财报里藏着什么故事?
距离智美在香港主板上市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2015年,智美控股集团更名为“智美体育集团”,这家2001年成立的文化产业集团锐意转型体育。
在那时,传统广告业务仍然占智美总收入比重64%,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家“纯正”的体育产业公司。
▼2015年,智美控股集团更名为“智美体育集团”
据观察,传统广告业务在2015年滑坡明显,这直接导致了智美集团财报当年表现不佳,在经历了三年艰难的产业升级后,痛定思痛的智美进行了业务调整。8月26日,智美体育集团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
从财报来看,上半年智美体育赛事运营收入1.94亿元,相比2015年同期增加约81.9%,与此同时,传统广告业务持续下降,最终导致总体收入(2.25亿)相比去年同期有了约23.6%的下降,净利润也减少约27%至人民币6710万元。
断臂阵痛:彻底砍掉传统广告业务
作为第一家体育概念的上市公司,智美体育引发过不少争议,其中较大的一个便是:作为一家体育公司,智美体育集团的广告业务占比是不是太高了?
智美体育董事局主席任文告诉生态圈,智美体育集团在香港的估值并不包括广告业务,仅仅是基于体育产业的盈利,今年彻底进行了业务调整,不再依赖广告。任文认为,智美体育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体育产业公司。
从财报来看,去年智美的64%的收入来自于广告业务,而今年的广告收入则从1.87亿锐减到0.3亿,减幅达到83.7%,而赛事运营收入则从1.06亿增加到了1.94亿,增幅达到81.9%。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战略调整?任文提到,2015年下半年传统广告业务市场下滑巨大,对其存在明显依赖的智美体育遭遇了利润的大幅度下滑。
“应该说最艰苦的这半年过去之后,我对于业绩还是很满意的。现在我们主要靠体育的收入,这种升级也为很多中国企业树立了信心。”任文告诉生态圈。
对于后半年的表现预期,任文显得信心十足,“去年下半年,我们在整体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保持了体育业务的增长,今年我相信财报会更好看。”
从路跑到篮球,体育业务实现增长
任文告诉我们,智美体育业务增长的主要方面包括B端的体育营销(广告、赞助)和C端的体育服务(赛事、旅游、培训、衍生品)。
体育营销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马拉松与篮球赛事价值的快速提升,据任文透露,预计智美体育全年运营的马拉松赛将超20场,每个马拉松赛事都有4、5个级别的20多个客户,坐稳了路跑的头把交椅。
体育服务甚至比体育营销的增长幅度更大。任文表示,在路跑市场上,智美开拓出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各种衍生品,先后与中国移动咪咕、小米、酷狗、美年体检、汇医在线、众信旅游等形成战略合作,任文认为,智美的体育服务收入有望在未来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正规的马拉松赛事,还远远没有饱和”
至于被质疑是否过热的路跑,在任文看来还远远没有饱和。她举例而论,美国2亿多人口,有780多场真正意义上的马拉松,而宝岛台湾也有400多场,“之所以中国有人质疑赛事过多,只是良莠不齐的赛事质量拉低了整体水平,导致大家有了这样的判断。”
因此任文判断,在智美等赛事公司的推动下,未来马拉松还会持续火热,而马拉松这种基础性的运动也会带动体育人口的增加,让更多的人进入体育消费中来,带动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特色赛事值得关注
【相关阅读】:大数据背后的马拉松:赛事热度不减,跑步人群有才又有财
具体而论,有三种赛事是任文仍然看好的,“第一类是集中在大城市的高IP赛事,具有很高的B端商业价值,第二类是有城市文化记忆的马拉松,属于城市的大Party;而第三类是有特色的越野赛,这类赛事在C端市场会比较火热。”
除了路跑之外,篮球也是智美布局的另一领域。任文告诉我们,在今年3月获得了NBL四年的商务运营权,并成为NBL运营公司北京恩彼欧的最大股东之后,NBL在智美的运营下,在电视合作、体育娱乐化、商业开发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都有了质的突破。
▼智美体育集团拿下NBL时的签约仪式
【相关阅读】:获前海母基金1亿投资,第一体育娱乐想与智美一起做大NBL
任文自信地告诉生态圈,“我们在路跑产业的口碑,品牌传播及服务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所以再做篮球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上半年的NBL不是我们盈利的主要来源,但是从收入端已经有了提升。”
在篮球之后,智美还会不会有新的布局与动作了呢?任文透露,下一站很可能是冰上运动、羽毛球等大众体育项目。
布局场馆:第一个冰场将落在北京
细看财报,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信息,在赛事层面尝到甜头后,智美决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赛事运营+体育服务+场馆运营”的一体化产业平台。
▼智美提供的平台型模式
任文表示,早在2015年智美便开始了场馆运营布局,目前已经签约了数十个城市,第一批智美魔方(场馆)将在2016年下半年在北上广深率先开业。“北京的第一个场馆将会是冰场。”任文透露。
进军投资:科技与服务为首要考察项目
此前接受采访时,任文曾多次强调,“中国体育市场想要真正火爆起来,决不能只依靠线上的版权和投资,需要的是所有人都参与到体育消费中来,每个家庭在体育消费中都有真正的开支。”
不过,在这次半年财报发布的同时,智美也经历了高层变动,供职13年之久的盛杰辞去了智美的一系列职务,出任深圳智美投资分公司的董事长。
▼三人创业团队核心之一的盛杰,挑起了智美投资的业务
对此,任文坦承智美并不长于资本市场,在资本上缺失一些顶层运营的思路,这次人员变动就是投资方面重要布局的开始。
事实上,由于香港对于董监高的管理非常严格,这次的人员变动花费了智美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已经进行了投资的探索”,任文说。
任文告诉生态圈,在投资上,智美会选择能够与集团形成互动,并且不会形成业务竞争或重合的项目,目前在看的标的主要集中在运动科技和体育服务这两个方面。
将迎团队扩张,不会盲目挖人
▼智美体育部分高管团队
任文曾向生态圈提及,目前智美的团队只有100多人,“体育公司的逻辑和互联网企业不同,不需要大量的程序员和编辑,人才主要集中在管理层。”
据任文介绍,在管理、营销、品牌传播和体育服务中,智美形成了多个赛事运营小组,在办赛时大量征召当地的志愿者、实习生,既能降低成本,也能培养体育与赛事的爱好者。
“业务需要时,我们也会按照现在的思路以管理型团队的方式来扩张”,任文认为,智美的人才观是“虹吸效应”,通过优质平台吸引人才,特别是异业跨界人才。
【相关阅读】:2016中国体育从业者现状调查报告 | 独家首发
任文向生态圈透露,智美的HR团队曾经调研,发现目前体育产业从业者只有66万人,这对一个以“5万亿”为目标的行业来说远远不够。
但是任文同样也表示,如果是投机者,看到体育产业热了就砸钱过来,反而是不会持久的。“真正热爱体育产业的人,不管原来是什么样,都一直持之以恒做。我们当时进入这个产业的时候,也没有5万亿,没有这些噱头。”
“智美能够活得不错,说明市场还是需要这样一群热爱、敬畏这个产业的人,我们原意从基础做起,包括人才与基础设施,最终靠着这些去刺激体育服务消费的增长”。任文说。
无论是路跑还是篮球赛事,从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智美体育总是喜欢选择了一些行业里的“慢领域”。在舍弃央视广告业务后,他们经历了近一年的阵痛,终于在缓慢中实现了艰难的转型,如今的智美人能够堂堂正正称呼自己为体育产业人,这很情怀,也很不容易。
主笔:郭了个日 程追忆
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