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张“北马D0198”号码布背后,中国马拉松产业的得与失

2017-09-22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马拉松赛事火热非凡,北马近10万人报名3万人开跑,但其中5张相同的号码布,却又一次揭开了马拉松乱象的伤疤。近年,马拉松一会儿被妖魔化为“中国式骗局”,一会儿被称为“中产阶级的广场舞”,这个历史悠久的项目,在体育产业火热发展的中国非议缠身。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我们又该如何对待马拉松呢?


文/ 李 亚丽

编辑/ 郭 阳


9月17日, 亚洲马拉松大满贯(APM)正式迎来了2017-2018赛季的第一站——北京马拉松。作为世界唯一的大洲马拉松联盟,本届大满贯在首站北马吸引到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而报名参与摇号者将近10万,在这一串数字背后,似乎进一步印证着跑马的火热。


而就在上周北马结束后,一组“编号D0198”成功上位朋友圈头条,三位佩戴相同号码牌“D0198”的中年男性微笑合影,激怒了中国万千跑者,也让圈哥很想知道,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是我们快速增长的马拉松产业出现问题了吗?


据报道,除了合影的3个人之外,其实至少有5个人都身穿了这块号码牌


生态圈调查了解后发现,马拉松克隆号码布等事件其实已不是第一次。微博搜索中发现,早在2014年就出现了类似事件,也导致被“套牌”的跑者丧失了提取照片的机会。


事实上,有关替跑、接力跑、名额转售等问题,近年时有发生。在2016年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上,甚至还出现了替跑跑者猝死的事件。该案近日刚刚审判,法院裁决赛事方与转让者无责任,驳回了原告请求。


马拉松乱象屡屡发生,一会儿被妖魔化为“中国式骗局”,一会儿被称为“中产阶级的广场舞”,这个历史悠久的项目,却似乎在体育产业火热发展的中国得到了诸多非议。




马拉松商业化时代,一号难求还是两极分化?


据2017年北京马拉松组委会官方数据,今年北马报名人数达到10万,较之去年的6万人次,增长了近67%。


其实,不只是今年的北马,上海马拉松、广州马拉松、杭州马拉松、厦门马拉松等等赛事也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数万人一起摇号成为了解决方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生意,就有纷争,替跑的交易市场出现,进一步加大了中国马拉松的乱象。


那么,是因为赛事的数量不够吗?其实不然,近年来,马拉松是我国增速最快的项目,没有之一。根据田协官方数字,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数量,从2011年的22场到2016年的328场,6年间增长了近14倍,其中其中全马和半马比例超过70%。而在参赛人数上,2016年参赛人次近280万,是2011年40万参赛人次的近7倍。


↓2011-2016马拉松赛事数量与参赛人次数量

数据来源: 果动科技


几大赛事摇号才能参赛,替跑市场滋生,仿佛映射着如今火热的马拉松产业,但其实,真相可能并非如此。在几大马拉松之外,更多的赛事却往往凑不齐报名人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两极分化十分明显。无论是从历史,还是服务来看,不少新办的马拉松都与传统赛事存在着差距,使得跑友参赛的需求出现了差异。


另外,想要搞清楚中国马拉松究竟是过多,还是过少,也需要搞清楚的是中国跑步和跑马的人数究竟有多少。


那么,中国有多少人在参与路跑呢?这个意味着中国马拉松人群的基数数量的问题,目前其实并没有准确数据作为答案。



跑马人数倒是有数据的量化,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马拉松参赛人次已达近280万人次,但这其中,全马参赛人数超40万,但完赛人次是24.3万,人数只有14.2万;半程马拉松参赛人数和人次则分别为45.4万和33.7万人。


也就是说,看似火热的马拉松产业里,真正能够完赛的人数也就是几十万,相对于我国人口数量,其实很少很少。这些跑者各自有不同的规划,有的一年一两场,有的能跑十几场,但明显已经难以覆盖如今全国马拉松赛事的数量了。



而根据中国田协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及各类路跑赛事将超过800场,参赛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距离这样的目标,中国体育的差距,或许不只在于赛事数量。


回到北马的号码布事件上来,中国马拉松的顶级赛事,能否避免诸如号码布乱象等问题呢?



号码布事件背后,赛事主办方有责任吗?


作为国内的顶级赛事,北马组委会推出选手号码布完整覆盖荧光防伪技术,以技术手段扼制弄虚作假行为,但伪造号码布的情况在今年还是发生了,这是组委会的工作没做到位吗?


根据《2017华夏幸福北京马拉松竞赛规程》,大众选手须至少在赛前60分钟到达指定区域进行检录,中国田协注册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检录区。


要知道,对于早上7:30就开跑的马拉松赛事而言,开始检录的时间已经很早了,很难进一步提前。那么,这短短的1小时对于近3万参赛者的检录工作来说,压力很显然是很大的。



对此,生态圈也咨询了专注路跑的智美体育,其副总裁宋鸿飞表示:“这件事对主办方来说确实是一道难题,一方面,北马只开通两个安检口,已经做到最大通行量,如果开放更多选手从安检口进入,只会把安检时间拉得更长,这对选手之后将近6个小时的参赛经历来讲是不安全的。检录处人群聚集,几万人的安检工作量,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假选手可能设法趁虚而入;另一方面,部分假选手也会在比赛过程中想方设法进入赛道


北马伪造号码布事件之后,官方也及时发声,表示谴责蹭跑、替跑、伪造号码布等违规参赛行为,并称将查证替跑者身份,一经核实,将对其进行终身禁赛,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


但由于本身就是替跑,其身份信息并未录入到系统之中,想要查明跑者的真实身份,其实并不容易。




在宋鸿飞看来,这些违规行为,不仅侵犯了真选手们的正当权益,同时也消耗了赛事资源、造成混乱、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而中锐体育的创始人刘晓蕾则表示:“复制号码布、替跑事件频发,表明目前虽然马拉松运动在我国非常火热,但在文化底蕴上,我们和跑马文化悠久的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全民跑马非常棒,但大家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提升。跑者平时要多加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争取比赛机会。”


“在参赛选手众多的情况下,主办方在检录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跑友、主办方、组委会等等各个方面应该一起努力,营造良好的赛事环境和马拉松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跑马乱象,真的是商业化的错?


在问题出现后,生态圈也时刻关注着舆论的动向,我们发现,有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商业化赛事,认为是过度商业化的赛事,带来了较高的报名费,最终催生了克隆号码布的市场。一些人甚至在怀念当年那个“几十块钱就能跑马的时代”。


但实际上,以北马为例,在10万人注册报名的巨大需求下,200元的报名费在二手市场上已经被炒至1500元乃至2000元,可见,报名费并非主要的原因,相反,跑马名额的走俏,反而说明了马拉松正在形成着一整条的产业链。



智美体育副总裁宋鸿飞还进一步向生态圈分析了马拉松赛事举办背后的生意经,马拉松办赛的成本一般在300-3000万不等,一场像广马、杭马这样的大型马拉松赛事,成本大概都在2000万以上。而马拉松赛事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报名费


国内马拉松赛事的报名费用,人均在100-200元之间。虽然报名人数众多,这往往不是收益的主体。


  • 赞助商


马拉松赞助商位置在许多城市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参与人数众多的一线城市,曝光率高,收效更好。赞助商品牌涉及到银行、地产、汽车、金融、运动装备等领域。


  • 衍生品交易


马拉松“周边”交易也是主办方的一大收入来源,纪念品、运动装备,甚至是比赛前期的选手培训,都大有市场。


  • 城市、景区投入


其实,在许多大型马拉松赛事里,和当地城市、景区投入比起来,报名费、赞助商、衍生品盈利可都算不得什么了。城市马拉松赛事的背后,有一片很大的市场,就是马拉松旅游。


宋鸿飞向生态圈表示,马拉松旅游是近来很多城市或者景区都在大力引进的项目,这对城市本身来说是一种品牌营销,会有很好的推广效果,并能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很多城市和旅游景区都愿意在马拉松赛事上投资。



此外,近来也有一些个性化的马拉松赛事,提供具备优质体验的特色马拉松旅游服务,这些马拉松赛事感更低,体验感更强,往往面向有特定需求的群体,并收取较高的报名费用。


总而言之,在体育产业正在寻找商业化之路的时候,马拉松似乎已经率先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



伪造号码布与火热跑马,背后是全民健身大时代


“人红是非多”,商业化助推之下的中国马拉松,迎来了赛事上的爆发,也迎来了质疑和拷问。 “D0198”们亵渎了马拉松精神,一时间引起争议,而在问题之下,中国马拉松前途指向何方?


公诸于世的事往往是冰山一角,可能还有更多的“D0198”我们没有发现,乱象频繁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马拉松?



跑哪儿是一家致力于体育旅游赛事的公司,其CEO常春向生态圈表示,“国外也会有替跑或者复制号码牌现象,主办方态度不一样。在欧洲,特别是举办柏林马拉松赛事的德国,会采取很多防范措施来确保参赛者本人参赛,而在美国则会宽容很多。”


而中锐体育创始人刘晓蕾向生态圈表示,比起在公园或其他场所跑,马拉松更多的是跑友的一种参赛体验,以及对自己跑步爱好的阶段性能力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收获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跑友愿意参与到马拉松赛事当中的原因。


但她还是认为:“任何时候,无论主办方还是跑友,都应该铭记,跑步的初心,远比跑马这个形式更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国民对健康、社交、以及文娱生活的需求上升到新的高度。全民健身热情高涨下,对健身的体验感要求也随之增强。不满足于在健身场所跑步的跑友们,也开始逐渐参与到赛事当中,获得更大的体验感与成就感。


的确,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马,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锻炼之中以后,门槛相对较低的路跑运动率先火热,并且带动了马拉松事业的发展。


据中国田协联合尼尔森公布的《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跑步者每年用于购买时尚运动服和跑鞋等必要装备的人均花费为3601元,而经验丰富的核心跑者人均花费4594元。这样的数字与2014年中国体育消费人口比例占39.9%,全年人均消费926元比,无疑是一个跃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拉松自下而上茁壮生长,得到了消费者青睐,得到了体育公司的关注,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正在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除了需要更多马拉松赛事,我们也需要对跑步赛事进行更多档次的区分,开发出更多的特色IP赛事,来满足更多运动人群的需求。



延伸阅读:运动与社交的双重需求下,The Color Run朋友圈刷屏背后的那些故事


马拉松绝不仅仅是42.195km那么简单,对参与者来说,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次修行,一个承诺;对体育产业来说,它是活跃的赛事组成,用户的消费来源,蕴藏着体育产业的勃兴。


伪造号码布损害的不只是这个产业,更是在损害马拉松的精神所在。我们期待更加商业化的中国体育产业,也期待着更具马拉松精神的马拉松。在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独。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37岁的北马与10岁的F1新加坡站:体育,点亮城市之光的文化地标

布局继续!万达体育收购“摇滚马拉松”母公司CGI,下一个任务是运营和落地

全运会遇上体博会:政策风口下「体育+旅游」蕴藏着哪些机会?

他把跑友带到泰国象岛,旅游、跑马、狂吃榴莲,办史上最味儿的马拉松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