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离开体育产业的理由,和一个坚持下去的原因
前些日子,朴树《送别》录音现场崩溃大哭的视频走红网络,大家纷纷感慨“谁不是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努力活着”。就体育产业而言,也有不少人一边想要放弃离开,一边苦逼兮兮的坚持着。
时值岁末,圈哥不与诸位讲那些“46号文”、万亿级融资或是行业的趋势与大道理,我们来聊聊,那些你离开体育产业的理由,以及那些让你想要留下来的原因。
2017,世界体坛的主题曲之一是送别。在这一年里,皮尔洛、托蒂、拉姆、阿隆索、兰帕德、库伊特等多位足坛巨星退役,与我们挥手作别。而布冯、基耶利尼、德罗西、鲁尼、波多尔斯基、罗本等人也将就此脱下国家队战袍,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
而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来说,这一年来也是几度风雨,当然有不少人进入了体育产业,但与此同时,有很多人才却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行业。
离开有离开的理由,留下也有留下的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体制层面,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加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才能推进。在产业层面,一度被寄予厚望的乐视体育偃旗息鼓,体育版权在“城头变幻大王旗”之后回归理性,资本寒冬里,融资集中在少数大公司层面,多数创业体育公司自身模式不够清晰,盈利能力不强且不持续……
生态圈专栏作者林德韧老师在他的2017年终总结里写道:“时代大潮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朵浪花。”的确,“46号文”之后,不少人信心满满的投身这个产业,希望弄潮时代,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三年过去,大家却发现,在时代面前,每个人都是一颗小草草,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在体育消费习惯未形成,体育文化尚显薄弱的今天,很多努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回应,而这个行业又没能给予大家坚持下去的可观报酬……
于是,多少曾经满怀热爱与热情加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迷茫了,踟蹰了,一些人想要离开这个行业,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在2017年的尾巴上,我们不去盘点那些震动行业的大事件,而去跟那些离开的人们谈谈,看看他们是为什么要离开体育产业。也跟那些依然奋斗着的人们聊聊,是什么支撑着你坚守在这里。
我觉得自己本来就不能算是体育圈的,而是互联网圈里刚好做体育项目的。当然,当时现在一个交叉路口,确实两个方向都有机会发展,我还是选择了互联网。选择互联网,首先是因为兴趣,其次是因为这个行业能看到切实的产出和繁荣的未来,此外我觉得女生在互联网圈对面的环境会比在体育圈友善。
其实体育圈和其他圈子差不多,都有全身心投入的参与者,也有随风口而来随风口而去的投机者。这一年这个行业慢慢回归理性了,是好事,希望坚持下来的同志们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一位加入互联网公司的体育媒体人
离开体育圈并非主动行为,毕业后本来是为了体育方向加入现在的公司,但是公司从体育进行了转型,而且转型之后业务成功很多,所以就暂时离开了体育圈。
离开体育圈之后才发现体育圈的发展情况不如以前想象得乐观,比如薪资方面啊,投资层面啊,行业规模上啊都比较薄弱,我觉得如果现阶段在体育行业的话可能要寻求跨界合作是比较好的趋势。我离开体育圈之后觉得原来的眼界还是比较窄,体育人和体育行业一定要把眼界放宽才能帮助自己和行业更好发展。
至于未来,我目前的想法是肯定会回的,因为学校的教育和自己的爱好都在体育上,我个人还是非常想做足球的事情,尤其是竞技体育的事情,所以在自己成长成为更强大的人之后还会回到体育圈的。
——一位因公司转型离开的前体育从业者
最近的心态有点崩,也在考虑自己做出的是不是正确的选择。做经纪人之后每天都在出差,这段话也是在飞机上回复的。冬天了,家里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太好,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外面忙,孝道尽不到,有点可悲。混得出身头地也算是孝,但是就怕两头空。
——一位体育经纪人
2017年,我正式从一个体育行业的“学习者”转变成为“实践者”和“参与者”。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奔波于各大赛事的现场,近距离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碰撞,见证许多优异成绩的诞生,又和许多知名运动员、体育人相识。
很多人都听说过运动员的辛苦;但当我在这段时间里从训练、比赛、日常生活等等多维度了解他们,亲眼目睹他们赛场外的汗水和付出,与他们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才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路走来艰辛与不易。
虽然很多人尚年轻,甚至是95后00后,但你能感受到他们对于从事项目的热忱与坚持;训练当中的一点点细节都会反复研究;或许他们的生活略显枯燥和乏味,但是每个人的梦想却坚定和纯粹:0.01秒、1厘米的进步背后付出的或许是长达数月数年的努力。
现实世界很残酷,只有成绩优异的运动员才会被大众熟知,但我想或许能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让更多人认识那些冠军之外也在逐梦的年轻人,去传播和分享他们的故事。
王牌特工里导师HARRY说:“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在体育行业的星辰大海里,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让我们一起风雨兼程吧!
——一位刚刚进入行业的体育经纪人
起初刚进体育圈的时候就是一个意外,可以说是对体育一窍不通,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才开始慢慢了解体育,但还是有很多很多知识漏洞,所以可能从心理上觉得自己就不属于这个圈子吧。那个时候正好有天我从大学就一直想要去的一个公司,可以说是Dream Job吧,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面试,面试过了我就辞职去了下一家公司。
当然,我也一直关注体育圈招聘寻找机会呀,有合适的岗位就会回来的,哈哈哈哈哈。应该说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在体育圈,所以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体育行业的人,每次有什么大的体育事件,我的朋友圈就全是体育新闻,说实在的还是满受影响的,尤其是那些情怀的东西,受触动更大,就很想要加入到那其中。而且可能因为之前工作的原因,我还是会一直关注体育圈的动态,已经习惯了。
说实在的,我真的觉得体育是每个人都应该去接触和了解的东西,那是一种隐形的信仰吧,如果有时候跟朋友聊天你们能在体育这个话题上聊起来,你们之间的好感会递进很多。体育圈里的人是需要被鼓励的,体育这个圈子,这个行业,我想只要人还有感情,只要人还有梦想,这个圈子就永远会在。
——一位进入娱乐圈的前体育从业者
为什么离开体育产业?实话说,现阶段与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不匹配,体育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战略与投资相关岗位的需求和运作方式还不成熟。
在我看来,体育圈市场化运营刚刚起步,因为有政策驱动和资源释放变得非常火热,但总体上还是重资源轻运营,管理水平比较低,很多时候还是搞体育的人在做体育产业,但体育圈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体育,而是商业社会的一部分,需要更多吸纳熟悉企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入,才能让行业健康发展。
当然,我本人非常喜欢踢球,也很喜欢体育,如果有好的平台和机会未来还会考虑回来。
——一位加入投资机构的体育从业者
即将过去的,是我毕业正式进入体育行业工作后,最大起大落、又爱又恨的一年。
组建一年多的青少年女子冰球队,在国内同龄男队中打出了女孩儿风采,在北美冰球强国中打出了中国水平;参与五届的赛事规模继续扩大;亲历三年的冰球文化推广成果显著…在冰雪运动万众瞩目、飞速兴起的最好的时代,也算贡献了一份力量,交出了可喜的成绩。而面对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和浮躁的环境,却倍感无力。
体育,是和平年代的英雄舞台,更是我平凡人生的英雄梦想。
两个月后,平昌冬奥会闭幕,北京时间即将来临。希望所有管理者、从业者、参与者都能找准定位,不忘初心,共同为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增添一份稳定。
——一位刚刚离开冰雪岗位的体育从业者
合作伙伴让人心焦——想要做自己项目领域的NBA,但当你提出需要3万预算做一个赛季宣传片的时候又说自己没钱。每天都有新想法,AI、漫画、网剧、嘻哈,什么都想蹭,但没有图片和视频资料,品牌传播也无从下手。真的希望体育圈不要喊那么多大概念了,踏踏实实做点事情比较好。
此外,也真希望行业人士能专业一些。当你把传播策划写好交给运营人员:“XX账号,XX 时XX分发布XX内容,标题:XXXXXX,正文XXX”,内容已经精确到分钟。给到运营人员,他也能给你直接把微信推文的标题弄成《标题:XXXX》,微博发成“……赶快参与噢(此处用期待的表情)”……我们能怎么办?
当然,自己也有一些问题。
每次做方案为没素材头疼,男盆友:你为什么不跳槽,不转行?
压着火写明知道实现不了但还是得写的方案,男盆友:你为什么不跳槽,不转行?
工作郁闷心情不佳欲发火,男盆友:你为什么不跳槽,不转行?
我为什么不跳槽,不转行?不是热爱那么简单,也不是初心、匠人那么高尚,只是单纯觉得,如果这摊事我们都不愿做,做不好,还有谁会愿意做,做得好呢?感觉好想自己每一项事情都做,但是能做多好呢?喜欢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自己该去哪里,去到其他地方,会做更好吗?
但是能怎么办,总要有人做,先做着吧,至少,你还做着你爱的体育呢。
——一位每天被甲方折磨的体育圈乙方
好好挣钱,买房结婚,去他妈的体育梦。求匿名。
——一位离开体育行业的足球教练
这一年,听过八万人球场的球迷呐喊,看过篮球馆里打球孩子的笑脸,见过棒球场上的美技接杀,写过几篇不成器的行业文。见证过一间大办公室慢慢空旷沉寂下来,亲历过一些可能对中国体育发展有一定意义的时刻,熬过很多个刷夜写方案的晚上,也认识了更多热爱着前行着的体育人。
而我也终于决定在这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撕下“体育人”的标签。与他们说的行业寒冬无关,是我需要以另外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舍,不甘和一丝解脱交织,奠定了这个年底我心里的基调。
从此我只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和祝福者。祝福所有的体育人,走得稳当一点,快乐一点;祝福所有热爱体育的人,更好地享受比赛;祝最爱的体育生态圈,前行的暖光永远不会暗淡。
——一位即将离开体育圈的从业者
2017年,我们跟体育产业一起,做了一些美梦。2017这个年份,以及这一年发生的种种事情,总让人回想起20年前,《甲方乙方》中的那句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甲方乙方》是一个荒诞的段子汇编,而在调侃的背后,是那年代每个北京青年的梦。好梦一日游,最后跑偏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梦,多少事与愿违。
最后大家喝高了,葛优缓慢地念了台词:
那天我们都喝醉了,也都哭了
互相说了许多肝胆相照的话,真是难忘的一夜
几天后我和北燕正式举行了婚礼
她的父母单独跟我谈了一次话,问我是否隐瞒了年龄
我告诉他们,我从一出生,就比一般的孩子老。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017年,这是圈哥第365天与大家相见。作为行业的记录者,见证者,体育产业生态圈与大家一起做了一个又一个梦,期待其中的一些可以实现,期待体育产业真的能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好一点,再好一点。
2017年,很多人的梦想没能实现,他们破灭了,于是,其中的一些人选择了离开。“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但愿他们中的一些人,还会在未来回来,继续这样一个充满年轻,充满朝气,充满理想的体育故事。
祝福在岁月中走失的伙伴,愿你们找到幸福。祝福身边的每一位朋友,愿你们在变与不变的永动中锁定美好,在确定与不确定的更替中确定幸福。且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这时光的海洋。
2017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018年,追梦者与筑梦者们还会继续上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条路依然漫长,百年大计依然不会在短短一年里就实现,但你我一同努力,就会离梦想不太遥远,就不会孤独。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沐浴新年的阳光,一些朝向内心的期许会在琐碎的生活中诞生,一些面向世界的梦想会从平淡的日子里升起。我们祝福你,祝福你的期许和梦想,在温暖的大陆栖息生长。
——《南方周末》2018新年献词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解说,创业,跨界体育产业:2017,这一切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糟
致体育媒体人的2017:用18岁的灵魂坚持热爱,在媒体新时代找到自己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