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改革瞄向体育,特长生新政背后会是产业的新时代吗?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18-08-06

两会刚过,新政即来。近日,教育部宣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等高考加分项目”的消息引爆了体育圈,也让教育体育的话题再一次成为热点,我们常说的“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似乎终于等到了时代给出的答案。


文/刘 金涛

编辑/ 赵 晴


近几年,体育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目光,而其中关于体育与教学的讨论越发频繁,那么,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特长生、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取消这两项政策出台之后,对于体育在教学中带来的影响会是哪些?


体育,终于要成为教育阶段的核心部分了吗?而在全民参与体育的号召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体育教学改变,是否会加速体育的产业下一个阶段的到来?




请回答1950:历史进程下的高考加分


高考加分的本质是一项激励制度,具体分为两大类:鼓励类(体育、奥数、科技等)和扶持类(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这份规定缘起于1950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

 

在那之后,在看重“政治成分”的时代里,加分政策更加剧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等教育质量。而在1977年高考恢复后,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科技发明创造、体育竞赛、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等等各类加分层出不穷。在人才增长的同时,也催生了暗箱操作和灰色产业链。


加分使高考变得更加功利。例如奥赛原本只针对少数有天赋的学生,但许多本没有特长的学生因加分专攻竞赛科目,偏离教育本质;而不少运动会、创新大赛存在弄虚作假,“制造”特长生;此外,加分对农村考生极不公平,激增教育资源矛盾。



而随着时间的演变,问题越发膨胀。在2014年,辽宁被曝出了高考丑闻,多所高中因体优生人数较多引发质疑,一些加分甚至明码标价,涉及多方利益运作。


这项轰动全国的事件也引来多方对高考改革的讨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目前高考加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行政权力参与其中,而行政权力难以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极易衍生出大量腐败,对教育公平造成损害。


自那之后,高考改革逐渐实行。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各省(区、市)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自此之后,大多数省份都提出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的要求。


如今,这五项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终于作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取消体育特长生,更不会动摇“体育生”这一人才培养的模式,根据各地、各高校不同的录取规则中,特长生和体育生仍可以通过统招、特招和单招等不同方式继续深造。



保证公平之外,新政给校园体育带来了什么?


从教育角度讲,虽然“中国体育”的历史悠久,但现代体育进入中国、并成为一种教育方式,这其中经历的时间却并不长。20世纪初,一些日本留学的学生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加上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现代体育才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延伸阅读:甲子园:青春,理想与感动


而即便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以高考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中体育的要求较低,这也直接决定了体育这一教育方式的存活状况,更是长久影响了校方的态度。因此到了教学落地阶段,体育被看作是素质教育,与学术教育渐行渐远。


因此,体育在教育中弱势地位越发明显,学生体质和健康成为社会问题。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转变体育教学方式,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2016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特别强调“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9月,教育部印发了《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加上前文提到的特长生的两项政策我们也能够看出,校园教育改革的思路。


而从教育入手,也解决了另外一个地区资源问题。实际上在一、二线城市,体育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在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人口数量更大的中小城市中,体育作为教育的地位仍没有得到重视,其发展缓慢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治。因此,当高考改革这样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政策实施之后,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也将是全国性的。


延伸阅读:过年回乡偶记:中国体育消费力,藏在三四线城市里?



教学的背后,仍是体育人才的终极命题


在体育事业时代,很多人的心里一提到体育便是运动员、奥运会,学体育便是要做运动员,这种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在新政之后,从学生到家长开始,体育的旧认知和惯性思维被逐渐打破,也意味着校园和市场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延伸阅读:姚时代重拾「小篮球」!篮协助力,青少年培训能否成为新风口


在体育成为大众生活方式之前,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与过渡的时间。因此从教育角度出发,校园对包括教师、管理和运营等体育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而这其中,首先暴露出来的便是教学人才的问题。


“很多学校出现了教师不足的问题,但现阶段又难以用简单的招聘来解决,”优肯篮球的创始人丁仁海说道,目前优肯已与多所学校达成教学合作,未来也想借助需求与优势在B端业务发力。


延伸阅读:青少年赛场再现家长暴力!当孩子都去劝家长了,体育教育还能做什么?


除了教练,体育在教学中的变化,也会带来更多学生参与,可以说不仅不会减少体育特长生与体育生的数量,还会让更多学生的追求多样化,而这些在近几年中的赛事和培训中已经出现。


“初、高中的一对一培训很多,而他们也都有目的,特长生是其中之一,”mllbc篮球训练营创始人闵伟凡这样告诉生态圈,不少中学生倾向于高水平的训练,不管是提升自己,还是想在高考中选择单招、特长生考试与特招,这是体育培训存在的另一个市场。


教育改革的目标转向体育,也将带来人才培养的新环境。


延伸阅读:体育培训行业的盛世危言:脱离教育谈培训,就是“耍流氓”!


“体育特长生就该学体育,这显然遏制了人才的成长,”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徐济成这样认为,特长生加分限制了这部分人才的求学之路,“实际上能在体育方面干出成绩的,四肢发达,那么他的头脑也发达。”

 

我们常说体育人才的匮乏,一方面是从认知到学习,再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体育市场较小,还不足以承载庞大的人群,而人才难以入门成长,自然会造成人才匮乏的恶性循环。因此,校园体育的变化,势必会让体育产业更多新的震荡。


从体育事业到产业时代,我们正逐渐经历改革带来的变化,而在教育过程中,脱离旧思维、引导良性的教学与竞争环境,让体育观念价值深入人心,成为真正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在美国夏令营的日子,让我看到了教育行业最良心的模样


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生长的新时代,也宣布在这一刻正式拉开大幕。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少年强,体育强,则国强!新时代下体育教育的现实与机遇

当“体育生”成为历史:一刀切的背后,可能有体育培训的一次机会

青少年赛场再现家长暴力!当孩子都去劝家长了,体育教育还能做什么?

宏远时代遭广东宏远起诉!商标之争背后,体育培训该有怎样的扩张逻辑?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小程序码,收听最新节目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