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1千场巡礼:精心编织的中国结,半新不旧的美国梦 | 专栏

ECO SPORTS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0-02-28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添加星标留住圈哥

意图追回差距的法拉利,挟连胜之威的梅赛德斯,去年在此获胜的红牛……各支车队都想要拿下2019年的中国上海站——这是F1历史上的第一千场大奖赛,意义非凡。


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今F1的老板自由媒体才是最想赢得这千场纪念的一方,而背后整个联盟的商业故事,也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文/ 孔牧荑  辑/ 宋鑫宇 


自从2017年入主这项赛事以来,自由媒体的F1全球营销已到了关键时刻。一千场对F1是一座里程碑,对自由媒体更是一纸试卷,他们采用的策略到底有没有效果,现在可以开始看出端倪了。




从新logo到主题曲,欧洲赛车玩起美国套路

 

两年前,2017赛季闭幕战上F1揭晓了新的赛事logo。然而在当时,广大车迷对新logo十分抵触,毕竟此前的logo不但设计独特更早已深入人心。


其实这一举动不难理解,站在自由媒体的立场,与其说是旧logo不够好或者脱离时代,不如说是因为F1有了新的主人,所以才要有新的气象。



此外2018赛季F1又推出了全新的赛事主题曲,熟悉北美职业体育的观众对于这种手法并不陌生,美国电视台打造赛事品牌,主题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球迷们一听前奏,就能辨别是哪家电视台的哪个全国直播赛事,热门的球队在地方性分台甚至也享有专属音乐的待遇。


F1作为老牌赛事,以往的主题曲过于精简,缺乏美式交响乐的仪式感与辨识度,自由媒体这一招棋可以说下得很漂亮。


这首由知名好莱坞配乐家布莱恩-泰勒操刀的歌曲,不仅旋律起承转合、激昂澎湃,还精心配上了无数往年F1经典瞬间剪辑的MV,从阿亚顿-塞纳到迈克尔-舒马赫,F1的历史感与时代感交相辉映,颇有冲击力。经过一个赛季的使用,这首主题曲已经与赛事紧密结合,形成品牌效应。


▶️相关视频:2018赛季F1新主题曲《F1 Theme》



不过有些措施就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了。北美体育媒体的一项常规操作是“Power Ranking”也即实力榜,对联盟各支球队实力排名并定期更新。去年的F1官方推出了车手实力榜,每站后发布。


众所周知,北美体育有各式各样的数据统计,所以实力榜的排序和更迭有据可循,对球迷观赛也有参考价值。可是F1是一项结合车手与赛车的运动,现有的技术手段很难用直观数据来反映车手的好坏,所以评榜结果就很难服众了。这一内容饱受批评,今年已被放弃。


推特跑偏尚可说小事,把比赛现场给玩砸可不太好笑。2017年美国大奖赛,主办方请来知名拳击主持人迈克尔-巴弗赛前暖场。本意是通过巴弗极具特色的嗓音让车手们的出场仪式变得华丽起来。


然而要知道拳击比赛只要报两名选手,而F1则拥有20位车手,巴弗高亢的嗓音迅速陷入了无聊单调,气氛也变得异常尴尬。




大力炒作车二代,引发流量褒贬不一


自由媒体另一个借鉴北美职业体育的做法是打历史牌。从1950年至今,F1已经举办了将近七十年,有大量的历史资产可以发掘。自由媒体瞄准了其中尤能打动人的一项资源:父子传承。


比如说加拿大的传奇——维伦纽夫父子。父亲吉尔斯曾是七八十年代法拉利的王牌车手,他性格鲜明、驾驶富有观赏性,还是唯一在加拿大站获胜的本土车手。


不幸的是,吉尔斯1982年因事故陨命赛场。为了纪念他,加拿大站赛道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日后,他的儿子雅克从北美车坛起步,成名后同样转战F1。然而这个故事不太“圆满”的地方在于,雅克将巅峰献给了威廉姆斯赛车。终其生涯也没有效力过父亲的车队。


终于,去年的加拿大站,雅克坐进了他父亲当年赢得本土胜利的法拉利312T赛车,绕场一圈接受加拿大车迷的热情欢呼。


雅克淡出F1已有十余年,但维伦纽夫这个姓氏仍然是加拿大赛车的一块金字招牌。将他带回赛道极富纪念意义,推广价值也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1997赛季他在最后一站正是战胜了舒马赫,拿到了那个赛季的冠军,两人的惊天一撞更是车坛史上最富争议的事件之一。


作为本世纪初的红色王朝核心,舒马赫的名号远比雅克要响亮的多了,他至今保有F1的最多夺冠(7届)和最多获胜(91场)纪录。如今他的儿子米克也走上了“车二代”的道路,去年夺得欧洲F3冠军,今年升级到F2,并且刚刚在F1巴林试车中驾驶了法拉利赛车。


F1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曝光机会,当一天试车结束后,官方推特晒出了热乎的圈速表,高居第二的“SCHUMACHER  Ferrari”颇为亮眼。虽然这并不是真正的F1成绩表,米克距离进入F1还很遥远,单是这个姓氏与法拉利联系在一起,就足以让无数老车迷感动不已。



可是这波营销让相当一部分人不以为然。米克以往的低级别赛事表现并不突出,去年在欧洲F3的前半赛季也非常挣扎,只是后半赛季突然坐火箭一般蹿升才拿到冠军。有传言称法拉利提供了特别的技术支援人员到米克的车队,帮助他提升成绩,因此冠军抬头有不少水分。此举或是在为米克的履历镀金,为他将来进入F1铺路。


米克高居第二的试车成绩也是刻意刷了所谓“媒体圈”的结果——大多数车队在测试时并不会追求单圈成绩好看,如果用轻载油、软胎等方式飙快圈就比较容易领先。米克的最好成绩正是用了最软的轮胎配方,一度占据头名。结果红牛车手马克思-维斯塔潘相当地“不识相”,临近测试尾声刷新了成绩(而且是较硬的轮胎配方),他本人还在F1官方推特上留下似有嘲讽之意的评论,获得了该条推特最多的点赞数。


“车二代”并不是那么好当,有雅克、尼科-罗斯伯格那样成功赢得世界冠军的,也有小尼尔森-皮奎特、布鲁诺-塞纳的失败案例。对于米克过多的炒作,对于他本人或者整个F1品牌形象,未必是明智之举。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他有没有在F1生存的实力,这要几年后才有答案。



“火星车”连年频出,没悬念导致观赏性跳水


抛开赛场外的种种营销手段,体育竞技赛事的吸引力主要还是由两方面决定:绝对水平和竞争性。


F1毋庸置疑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单座赛车,不论车手能力还是赛车性能都有巨大优势。可是在竞争性方面,这项老牌赛事一直都不怎么样,多数年份冠军争夺者之间的差距较大,或者干脆就没有争冠悬念。


比较容易导致这一点的就是所谓“火星车”——这是国内车迷发明的一个戏谑词汇,指代性能优势极大、足以抹杀冠军悬念的赛车。车队的研发成果存在偶然性,如果有某支车队特别肯砸钱,或者设计师萌发天才理念,很有可能取得极大的性能领先。


F2004,一台在2004赛季的F1锦标赛中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家伙,舒马赫与巴里切罗驾驶着这台车令人惊讶的拿下了15场胜利,12个首发,29个领奖台,14次最快圈速的惊人成绩


此时就需要一个能力超群的车手来“拯救世界”了,比如说传奇设计师阿德里安-纽维从90年代到10年代为威廉姆斯、迈凯伦和红牛打造过多款“火星车”,性能远远优于对手,但是舒马赫和阿隆索凭借过人车技,驾驶劣势赛车也能不落下风,甚至还有几次翻盘成功,两人的显赫声誉也是在这种“大卫挑战哥利亚”的对抗中建立起来的。


也有一种“窝里斗”的情况,某支车队遥遥领先,但是阵中两位车手势均力敌、互不相让,最为经典的就是1988-89年迈凯伦队友塞纳和阿兰-普罗斯特的瑜亮之争,此外1996赛季达蒙-希尔与雅克-维伦纽夫,2014-16赛季汉密尔顿和尼科-罗斯伯格的队内竞争都很激烈。这样的剧本虽然没其他车队什么事,冠军总还有悬念,有时候还会出现吃瓜车迷喜闻乐见的队友相残。


▶️相关视频:2016赛季西班牙站,汉密尔顿与队友罗斯伯格发生激烈碰撞,导致两人双双退赛


但有些时候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其他车队不是赛车差太远就是车手不够好,无法威胁领先车队,同时领先车队有明确的一二号车手之分,严禁内斗,这注定了那个幸运儿会没什么挑战地赢下大多数比赛,顺利夺冠。粗略算来,从1991年至2018年季,大约有半数赛季符合这个情况。


刚刚过去的2017、18赛季正是典型,曾创下四连冠壮举的法拉利一号车手瓦特尔发挥失常、屡屡崩盘,导致汉密尔顿连续两年提前夺冠。不仅法拉利车迷极为失望,中立车迷也大呼不够过瘾。冠军没悬念,直接受到损失的就是比赛价值,尤其是赛季尾声阶段的几个分站形同鸡肋。


其实这两年法拉利赛车的性能与梅赛德斯相当甚至更优,围场中也不乏能与汉密尔顿匹敌的车手如阿隆索、维斯塔潘、丹尼尔-里卡多等,可是他们都坐在了“错误”的赛车里,只能目送汉密尔顿一骑绝尘。



设想,如果拳击比赛的交手双方过于悬殊,赛事推广方可以另外安排旗鼓相当的对手,如果是团体项目的联赛,强队会碰上鱼腩,也会碰上难缠的对手,比赛的竞争性是有保障的。但在F1中,永远无法避免系统性的“资源错配”,让冠军毫无悬念可言。


这个先天性困难困扰F1已久,并不是自由媒体的责任。但是作为现任老板,自由媒体断然不会放任这个现象继续存在,那么,美国人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换个角度看F1 “宫斗”片、励志片、商战片样样都有


过去的一个赛季,F1与网飞合作拍摄了纪录片《极速求生》(Drive to Survive),从近距离视角反映了围场中的点点滴滴。


延伸阅读:Netflix特别呈现,F1围场中的生存故事


争冠车队法拉利和梅赛德斯因为希望专注于比赛,没有参与具体的拍摄,这被不少车迷认为是该片的一大缺憾。但仔细观赏完整部纪录片的话就会发现,没有两大强队的《极速求生》或许才真正拍出了自由媒体希望看到的内容。


国内车迷口中与“火星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地球车”,也即性能远不如“火星车”的中下游车队赛车。而这些车队中成绩最好的就是所谓“地球组”冠军。《极速求生》在雷诺和哈斯车队之间的“地球组”冠军之争(即车队第四名)中着墨颇多,连带两队车手之间的私人恩怨也一并抽丝剖茧,放在观众面前。


如果撇去大车队和小车队,只看雷诺和哈斯两个中游车队对决,不得不说竞争强度极高,悬念横生。但是以往比赛缺乏让观众感受中游集团捉对厮杀的前线视角,精彩元素白白被大车队的争冠所埋没,着实是一种浪费。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观众可以将法拉利和梅赛德斯放到一边,彻底投入到不是冠军但胜似冠军的争夺中去。



队友之间的竞争也是全片的一大主题,红牛车队的里卡多和维斯塔潘、印度力量车队的埃斯特班-奥康与塞尔吉奥-佩雷兹为了证明谁是更好的车手展开了不留情面的对决。


围绕索伯车队新星勒克莱尔和雷诺车手卡洛斯-赛恩斯展开的故事线则更注重励志牌和感情牌。勒克莱尔是F1最后一位陨命车手朱利斯-比安奇的教子,秉承前辈遗愿的他最终被法拉利选中为下一年的车手。赛恩斯则是拉力赛冠军老赛恩斯之子,少时被阿隆索夺得F1冠军的事迹所吸引投身方程式赛车,并在阿隆索决定告别F1时从偶像手中接过迈凯伦的席位,继续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不过最让车迷过瘾的应该还是雷诺与红牛的互拆墙脚。作为车队两者是竞争对手,但雷诺同时是红牛的引擎供应商,双方之间亦敌亦友,关系微妙。而两支车队之间发生的故事更是堪比好莱坞大片剧情般跌宕起伏。最后红牛启用本田引擎,中止与雷诺的合作,而雷诺则重金抢走了红牛的明星车手里卡多。两队埋下了更大的恩怨,这或许会成为未来《极速求生》续作的一大长线剧情。


总而言之,可以将整部《极速求生》理解为“怎么看F1”的教学片,这是全新对F1比赛内容解读的尝试。或者说,自由媒体并不单纯将F1看作是一个赛车组别,而更像是一部大型真人秀,将所有可以发掘的内容立体于赛道之上,所满足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传统的车迷,而是观众——各种各样的观众。



F1一定需要中国车手吗?


如果说前面聊的是自由媒体下的大棋,那这一段可能就只是个小算盘了。资深车迷应该都知道F1已经有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值得称赞的是,比起其他国际赛事的中文社交网络账号,F1的官微本地化相当细致,并不只是单纯翻译一下或者P个图。


今年春节期间,F1官方公众号特别推出一段“车手春晚”主题的视频,将春晚代表性的明星与F1车手结合成了“郭密尔顿、范隆索、莱本山”,诸如莱科宁反应冷淡的梗都拿捏得极其到位,绝对属得上极富诚意的佳作。


当然,说到F1在中国市场的前景,绕不开的话题便是“如果有一个F1的姚明会如何如何”。巧合的是,周冠宇目前正在F2征战,从低级别赛事表现来说,周冠宇是历年来最出色的中国年轻车手,乐观估计是有相当机会进入F1的。他也会在中国站的周末在新天地举行路演,这是第一次有中国车手驾驶F1赛车在本土进行这样的互动活动。


延伸阅读:周冠宇:离F1最近的中国人 | 人间


但是,中国车手就一定是灵丹妙药吗?F1有过两位实力尚可的印度车手,也曾在印度举办过分站赛,甚至都有印度资本的车队(印度力量),但是F1在印度市场并没有什么太大成功。很多顶级赛事都没有中国选手的参与,一样趋之若鹜,归根结底还是看赛事本身的内容和包装赛事的手段。


从这点来说,虽然谈结果还太早,至少自由媒体走出了自己的步调,值得同行借鉴和思考。而来到1000站的F1,同样给我们讲述一个关于体育IP成长的好故事。




部分图片来自F1官方微博、F1官网


如何更方便的在众多账号中找到圈哥呢?

按照下面操作只需三步就可以啦!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赞助规模日渐萎缩,博彩会是F1的新财源吗?

一张餐巾纸中诞生的赛事,FE的「非典型」体育生意经

中国站15周年,F1改革在即!拿下新媒体版权的腾讯如何玩转赛车运动?

F1正式推出电竞联赛,这背后是体育和电竞的IP角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