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历难民营:我的志愿经历

2017-07-05 Carol 乐天行动派


Carol是个学霸,从MIT毕业后又来到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进修。Carol还是个热心公益的世界公民,去年曾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实习,不久前又以国际志愿者的身份前往埃及难民营服务。她从难民营回来之后写下这篇回顾和反思文章,独家授权给乐天行动派发表。


// 并非普通的普通生活 //


我从前没去过难民营,但看过一些来自国际难民援助组织Refugee Support的照片,那些白色的安置小屋,以及笑容明媚的孩子们,和新闻里那些背井离乡、疲于奔命的悲惨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第一次踏进难民营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平静而普通。温暖的阳光像在欢迎我们一样,柔和地洒在多功能运动场上,孩子们追着一颗足球奔跑,身穿长袍的妇女边聊天边走向服装生产线,一些家庭拎着从杂货店买的东西朝他们的小屋走去。整个社区平静祥和,人们为生活忙碌,没有任何线索提示这是一个难民营。



和难民营的孩子们玩耍,大约三分之一的难民营成员为孩子



// 重新赋予人们体面的生活 //


和其他志愿者一样,我们的任务包括给食品店和服装店安排人员、在厨房做饭、在仓库分拣受捐的衣物、组织社区活动等等。Refugee Support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重新赋予人们体面的生活:让社区居民获得选择优质产品的权利。


在厨房担任志愿者,为难民营成员提供数百份热乎的食物


举个例子,我们的食品店在施行积分制,每个居民每周有100分。Refugee Support用捐款购买当地食物,再按照市场价换成积分标上价签。5分可以买到两枚鸡蛋、三个西红柿或者十个洋葱,但是一个酸奶要35分,这几乎占到一个居民一周预算的三分之一。这种积分制食品店的要义就在于让难民营的购物体验和普通居民区尽可能的相似。


提供有尊严的援助:一家采用积分系统的食品杂货店,让难民门可以选择他们的食物


我们的服装店也用同样的运作方式为居民提供选择。虽然没有Gucci或者Polo这些大牌,但我们的货架同样被平价且整齐的衣物装点妥帖,这些衣物都是从好心人的捐赠物里精挑细选的,有T恤这样的日常穿搭,也有帽衫围巾衣袋三合一的潮流款。每个固定的供应周期,所有居民都可以从我们这里找到全套衣物,从发梢装备到脚趾。


与此不同的是,一般援助的做法就是不经选择地把救济物资打包在塑料袋或者白盒子里分发给民众。虽然并非有意,但那些小包小盒还是漠视了对受捐者人性的关照。



// 基本需求满足之后? //


前面也说到,我去的第一天被指派到食品店工作。任务并不难,就是对照数据库核实前来购物居民的身份,把他选购的商品输入到表格里,统计好花销的点数,再帮他打包好——对,一切就像你家附近的小超市一样。


我用花了好大力气从手机APP上学到的几句蹩脚阿拉伯语热情招待每一个来店里购物的家庭,他们有时会因为我勇敢却好笑的发音哈哈大笑,有时会和我握手或者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真希望我多会一点!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关键,有时候共同语言的缺失会让志愿者和营地里的居民始终活在平行世界里,无法交心。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穿过店门走来,兴高采烈地冲我们打招呼“朋友们你们好!”



艾哈迈德又瘦又矮,看起来不超过二十岁。“我的朋友们,你们从哪儿来?”他会一点英文,于是开始和我们聊天。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几年前就离开了叙利亚,从一年前亚历山大港难民营开放以来就一直住在这里。和其他人一样,他也在等他的庇护申请通过。他告诉我他希望能去比利时和家人团聚,然后再去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CS)。


在这里我们遇到过很多“艾哈迈德”。比如有一个19岁的、会说四种语言的小伙子想在希腊谋一个稀缺的翻译职位,然后有朝一日成为医生;还有一个阳光向上的年轻妈妈一边独自抚养四个孩子一边申请成为阿拉伯语老师,还同时自发兼任社区协调员。许多同他们一样的个体,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头条新闻描述的往往是难民的绝望、恐惧和脆弱,但被遗忘的事实是,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他们更需要找寻生存的意义。这些难民曾经是学生、老师、工人、企业家、医生、工程师,都曾经憧憬满满、朝着目标努力。换句话说,人类需要有尊严地生活。除了外表、种族和文化那些浅层的差异,这些难民营的居民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追求。



// 一些过往的片段 //


有时候我们会在厨房换班的过程中瞥见新朋友曾经的生活。我喜欢在厨房工作,把25kg的肉混着英语和阿拉伯语的流行歌曲挤压成泥,间或穿插舞步,难道不可爱吗?还有让人酥心的香料炖煮,煨出热情洋溢的背景,我们在下午茶的刀叉杯碟里交换故事(比如猜猜Refugee Support计划从哪儿来),畅谈音乐、食物和语言。



有时候,那些故事像某种提醒,提醒这一如往昔的常态里,很多人已经或正在失去至爱亲人。厨房员工中最安静最勤劳的一个男生是来自叙利亚阿勒颇的大一新生,我们后来才知道他孤身一人,战争夺走了他的父母和四位兄弟。



// 反思 //


面对火药、流血和不安定,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尽管可能不曾亲历战争,但那些关于战争的恐慌和迫害却长存于我们的集体记忆里。从我外祖父年少时远航向西、躲避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海岸的大屠杀算起,时间并没有过去很久,几十年后文化大革命又制造了同样残忍的暴行。如同车轴循环往复着那些跨越大洲践踏人性的暴力和悲剧,如影随形的还有帝国的沉浮荣枯、侵略征服、政治领袖以及他们毕生追求的权力。


亚历山大港难民营由联合国难民署资助,由希腊军队运营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面临的问题有多复杂。但就算困难重重,我们也会一起努力:去奉献爱心、去志愿服务、亦或去亲眼见证,凡此种种其实都已经创造了切切实实的改变。这些改变对于每个个体漫长的人生旅途而言或许太过微小,对于仍旧有千百万人颠沛流离的局面而言或许杯水车薪,但这些改变可以帮助普通人的希望和梦想变得实际可行,保护它们不受战争和暴力的冲击,期许一个更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

救助难民·贝尔格莱德春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