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正式环境:30%城市人口住在这里,秩序暗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2017-09-25 刘梦丹 乐天行动派


城市中,我们看到的场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当我们习惯并认定“干净、私密、便捷”就是城市生活的“理所当然”时,往往也就习惯性地忽视了“食物从哪里来,污水到哪里去”这些过程。


它们被放在一个看不见的平行空间里,与几百万人的生活同时进行,一刻不停。这些被称为“非正式空间”的城市景观极大地吸引了在哈佛设计学院学习建筑学的刘梦丹,在八年的时间里,她带着好奇的眼光走访了世界上的诸多贫民窟,发现“非正式空间”看似“无序”的背影下潜藏的秩序与生机……



有时候是下午两点更经常的是正午十二点或者傍晚五点时出发挤在一个六人座的面包车里颠簸起伏着在感觉尾骨生疼的时候就到了贫民窟的山脚下。


最好穿一件有口袋的衣服,只能塞下零散现金、钥匙和手机。不能带包,否则会被抢。有时是那个巴西来的导游大叔,有时是那个16岁的美国来的短发女孩,和我们孤儿院的所长搭伙抬盛着饭的木担子。我负责抱着一米来宽的盛干粮的竹篮子、上山。


那是2009年的冬天,通过一个国际援助志愿者的项目,我和其他两位志愿者一起,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San Jose)的孤儿院里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孤儿院的日常很固定,主要是照顾25个一岁半到六岁孤儿的日常起居,也要教他们用英语交流。


每周四的中午,志愿者们会定时去圣何塞市郊的一个贫民窟送援助食物,车子只能送到山脚下,自此往上是贫民窟,没有车路。我们抬着食物走上高高低低的土坡。盘旋的土路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平房,彼此紧紧贴在一起。




圣何塞的夏天酷热难耐,简易的住所大多没有门,用于通风的窗洞上挂着七扭八歪的布用于遮掩,每向上一步,不断有各色生活印记的遮布暴露在我的眼前,猝不及防。


巷道两边的阴凉里不时漏出几个呆滞眼光男青年,他们或卧坐在石头上,或藏掩在遮布后面,不声不响,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通常食物抵达之前人们就会自觉排成长队,一个人会分到一块巴掌大小的饼,一小碗稀米汤和一点腌菜。一个女孩怔怔的看着饭碗,神情失落。


这张照片,作为电脑桌面用了很多年,陪伴我走过整个大学时光


我没有想到这段被安排的经历会在后来为我打开新的世界,那之后的八年时间里我陆续研究和走访了世界上很多贫民窟,城中村,和一些混乱而充满生机的地方。我也知道了一个专门描绘了这些空间的名词,即非正式环境 (informal environment)。


回到学校之后我开始查阅与非正式居住形态有关的文献资料。全球有超过 30%的城市人口居住在非正式环境中(贫民窟,棚户区,城乡结合部)。我渐渐发现非正式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景观。


图片出处:出自书籍《Mutation》,作者Rem Koolhaas


上图是非洲第二大城市拉各斯市。图片展示了熙熙攘攘的电子市场与错综复杂的立交桥相交错的一幕。徘徊的车流与吆喝买卖的人流冲击着立交桥狭小的空间。商贩们在缓慢移动的黄色面包车之间与车内的人进行着交易。1977年,尼日利亚东部的13名商人来到首都拉各斯城外一块划给他们的土地,开始建立新市场。如今,这个充斥着违法的街头交易行为的电子市场被誉为非洲之最,构筑着全球经济重要的一环。


图片出处:出自“完美贫民窟”博客 http://theperfectslum.blogspot.com/2010/01/pavement-dwellings.html 


照片里一眼看不到头的床铺是孟买街头的常见场景,看似是被随意铺放在地,其实不然。每一个床位都对应到一个具体的人,和一张居住产权证。


在孟买,由于政府失能及其他复杂原因,城市无力给居民提供住房,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于是当地政府把许许多多的街道两侧划分成小单元,将其变成合法的床位,分配给市民。于是城市里常年存在着街头大通铺的奇特景象,散发出共产主义光芒。随之而来的其他私有经济也迅速崛起。睡觉,洗澡,倒垃圾等生活需求都变成了暗藏巨大利润的私人买卖。它们的存在遵循着市场的一般规律,效率高,付钱就能满足需求。


这样的“人行道居民”(pavement dweller)在孟买数量庞大。这批人大多在60年代到80年代时遭遇过自然灾害或者暴乱,因而流离失所,搬迁至此。不同于美国的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孟买的人行道居民大多拖家带口,从婴儿到老人一家子都住在街上。由于人行道居民死亡事件频发,自2010年起,政府不得不开始给“人行道居民”分配收容所及住房。得到住房后的他们,通常为了能多一笔租金收入来源,转手把房子租出去,再带着妻小回到街上那个床位生活。


正式居住与非正式居住(山上贫民窟)的对比


城市中,我们看到的场景往往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当我们习惯并认定“干净、私密、便捷”就是城市生活的“理所当然”的时候,往往也就习惯性地忽视了食物从哪里来,污水到哪里去这些过程。当我们忙于工作、娱乐、爱情、理想的时候,很多人正在孤身流浪,为生存挣扎。它们被放在一个看不见的平行空间里,与几百万人的生活同时进行,一刻不停。


无论我们的住所“正式”与否,生活“正式”与否,追求“正式”与否,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城市、这个世界存在着更多的“非正式”。


非正式环境似乎总是与无秩序挂钩,可是从研究中我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构建出来的默契和有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环环相扣,高速运行。它的存在总被政府或者“正式环境”视为洪水猛兽,可是却真实存在,生生不息,并以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着。


一种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发生形式——市场在火车轨道上


在非正式环境倾注的时光是我的一段人生经历,这种经历弥足珍贵。在这过程中认识和一起共事过的许许多多前辈和志愿者,他们身上流露的迷人气质令我印象深刻,那是种你在大都市里行色匆匆,浓妆艳抹的如云美女中都几乎找不到的一种美。回想自己匆匆赶路的这些年,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甚至很多同学、之前做的工作内容都渐渐淡忘。常常萦绕在脑海的,反而是童年的快乐,或是非正式环境中,脚步踏过的地方。


打开为自己设定的重重壁垒,学着让自己感知到城市的多元与纷繁,周遭环境的复杂与包容。日子很长,最好的时光在前面。




哈佛大学硕士毕业,专业建筑学。一直以来对观察非正式人居环境抱有浓厚兴趣。读书期间陆续走过拉丁美洲、中东、亚洲的数十个贫民窟和棚改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碰撞,不同时空中发生的故事,浓墨重彩,相互关联,融合成她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



推荐阅读

亲历难民营:我的志愿经历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