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岸共繁花 民进党怕什么

施鑫岳 孟宜君 通说 2024-04-15

一月的某天晚上,台北飘起小雨。在知名的宁夏夜市,一场以“就是要到宁夏”为名的“科目三”舞蹈比赛如火如荼进行。上至已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士,下到年仅4岁的小朋友,众多“丝滑”舞者不畏低温风雨齐聚一场,全力舞动起来。

这场原本是一次单纯的“以舞促销”商业活动,事前却经历了一波三折,遭到了民进党当局及绿营媒体的集体围剿,指责这是被大陆所谓的“认知战”所影响侵蚀,是配合“舞统台湾”。

(香港中通社图片)

何谓“科目三”?

起初,"科目三"是大陆网友调侃广西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三次“考试”,分别是“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而“科目三”就是这套连招的小舞步。作为以神曲舞步形象出现的“科目三”,其起源已难以考究,一说是源自于一场婚礼中的一段魔性舞步表演,由于反应热烈、效果奇佳而被争相模仿,很快流行开来。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丝滑舞步搭配魔性音乐,“科目三”在席卷大江南北的同时,也成功跨越台湾海峡,火到了对岸。

一同火起来的还有王家卫的《繁花》。

(网图)

《繁花》自开播以来备受台湾民众关注,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中,天南海北的普通人齐聚上海滩,抢抓机遇努力打拼的故事,颂扬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剧集播出后在网络上、在剧迷中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广泛共鸣。台湾剧迷好评如潮、甚至有人还留言“想去黄河路打卡”“想吃宝总泡饭和排骨年糕”。

这一切统统被民进党炒作为“认知作战”。然而经民进党这么围剿打压,反而引起民众高度关注,一探究竟,变相帮“科目三”和《繁花》做了有力宣传,使之在台湾传播得更广泛更彻底。

对此,中国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今日(31日)应询时表示,“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人有一样的美食爱好、一样的文化品位,在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上互为影响,再正常不过。”民进党担忧所谓“舞统台湾”,如同其禁止大陆螺蛳粉输入一样,非常可笑。

(新华社资料图片)

陈斌华说,台湾绿营政客、“台独”分子对于“科目三”、螺蛳粉这些受到台湾青年喜爱的事物如临大敌,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这些都来自大陆。在绿营政客、“台独”分子眼里,吃螺蛳粉会被“统战”,跳“科目三”会被“舞统”,完全是“反中”反到反智。

他指出,现在台湾年轻人喜欢吃大陆零食,看大陆影视剧,唱大陆网络神曲,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生活方式。民进党一些政客和“台独”分子,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为政治私利一味进行操弄,只会被年轻人所抛弃。

对于《繁花》热播,陈斌华认为除了作品好之外,还因为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风同俗,情感相通,对于剧情容易心领神会、共鸣共情。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其实,不止“科目三”和《繁花》。近年来越来越多大陆流行文化元素一时风靡宝岛,包括神曲《小苹果》、《求佛》、《挖呀挖》等。

(新华社资料图片)

而在小红书探寻吃喝玩乐、在抖音看有趣视频、在淘宝购物、在爱奇艺追番剧、在微博与大陆网友分享互动……如今更成为许多台湾年轻人的生活日常。

此前就有调查显示,除了抖音之外,小红书、B站、微博、微信等位列台湾年轻世代“爱用”热门社交应用前列。民进党当局将这些风靡台湾的大陆APP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也非一朝一夕。

看到越来越多台湾青少年正被大陆APP深深吸引,民进党当局遂挥舞起“认知作战”大棒,企图阻挡两岸年轻人在网络上的互动交流。2022年12月,成立不到半年的台数字发展部门宣布,严禁公务机关下载使用抖音、小红书等软件。随后,当局各部门纷纷出台对大陆软件的限制措施。

此次台湾选举过后,民进党当局又将选举成绩不理想归咎于抖音中存在大量对民进党不利的内容,为此成立“认知战研究中心”,声称要反制境外势力的“认知作战”。

可以说,民进党当局的“逢中必反”焦虑症,已到了近乎走火入魔的地步。他们担心大陆“文化统战”深入台湾;他们害怕自己制造的“信息茧房”被打破,让台湾民众了解到真实的大陆;他们更惧怕一手灌输的“天然独”意识形态,变成了“潜在统”。

(香港中通社图片)

然而最讽刺的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曾经在访谈中公开表明,自己睡前苦追大陆电视剧《甄嬛传》;而台湾前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更曾引用大陆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角色来批评竞选对手,还自称“看完70集才能看出来”。

过去,两岸文化以台湾输出为主,台湾歌手的作品在大陆处处传唱;近年来,在大陆强势崛起,以及抖音等网络平台的推波助澜下,台湾逐渐成了被输入方,听大陆歌,看大陆剧,说大陆流行词,成为一种潮流。这背后,反映的除了是两岸软实力的强弱翻转,也体现出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亲近性更容易产生共鸣与认同。

曾有学者向香港中通社记者表示,所谓的“天然独”不过是伪命题。那是民进党当局通过打造封闭环境以及单方面意识形态灌输,有意构建出来的一种思维,实则是“去中国化”教育的洗脑及媒体的灌输而产生的“人造独”。然而现今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不可能将其完全切断。民进党滥用“认知作战”话术,蛮横打压社交平台,也难以阻挡两岸民众亲近,反会将台湾年轻人越推越远。

当真实客观的大陆被看见,成长背景不同的两岸青年被带入日常生活议题的互动,蓄意营造的“污名”隔阂自然就能破除。

来源:香港中通社
编辑:孟宜君
监制:罗光萍

往期精选 / 点击即阅



《23条立法与香港审判》

《日夜缤纷 谁的盛事》

《台湾的悲涼》


转载请注明来源



《通说》

香港中国通讯社出品

更多好看新闻,请点击二维码,

下载“香港中通社”APP,

玩转全球华人华侨圈最大的中文互动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