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白砂糖还恐怖,不是毒品,却胜似...

瘦龙 瘦龙健康 2019-12-11

版权申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中国肥胖问题的死磕侠,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免责声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


请随意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本文编辑字数6301,预计阅读时间,16分钟。



你爱喝奶茶吗?那你知道奶茶里都要加一种糖浆——果葡糖浆吗?


如果你不喝奶茶,你有注意到啤酒、果汁、可乐呢?


你爱吃的沙拉酱、番茄酱、巧克力酱?


再比如面包、糕点、水果馅、果冻呢?还有被认为非常健康的酸奶,即食麦片和谷物早餐呢?


你知道它们都有一种成分叫做果葡糖浆吗?

不管你走进哪一家超市、便利店,拿起一件商品,80%的概率你会从营养标签上看到闪着金光的四个大字——果葡糖浆。


在我们的印象里,食品甜味的来源都是白砂糖,那果葡糖浆是什么?


事实是:这种大多数人一无所知的甜味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新宠。



果葡糖浆悄悄替代白砂糖



人类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从甘蔗中提取食糖的技术,从那时起,蔗糖(即白砂糖)就是人类的主要甜味剂。


但在17世纪之前,蔗糖一直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价格和胡椒、丁香、姜这些香辛料相当,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


十六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在西印度群岛、美洲热带地区大批种植甘蔗,同时蔗糖提炼技术也得到改进。


尤其是18世纪末开始机械化生产后,蔗糖的产量大幅上升,价格随之下降,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之改变,开始习惯在饮食中大量添加糖,喝茶加糖,吃面包加糖,还有糖果、巧克力、果酱。




但是,情况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生了变化。


美国的糖原本主要来自古巴,然而古巴革命成功,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双方关系恶化,贸易中断,蔗糖成本骤升。


此时美国广袤的中西部种植的大量玉米,由于政府的农业补贴,已经产量过剩,价格十分低廉,玉米淀粉几乎是美国最不缺的东西了,它能否代替蔗糖呢?



就在这时,日本工业技术院的高崎义幸博士发明了一种:从玉米中提取淀粉制作果糖的技术,就是所谓的果葡糖浆


一经出现,果葡糖浆立即受到重用,仅用一年,就完全取代了蔗糖,打入各种食品饮料成为美国最常见的甜味剂,在后来的短短几十年,它就遍及全世界。


自此,果葡糖浆成为继氢化植物油之后,现代工业危害人类的第二个“伟大发明”。



果葡糖浆是什么?



我们知道,馒头越嚼越甜,因为馒头里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产生了甜味。


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思路制作果葡糖浆


先是让淀粉溶液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糊精,用糖化酶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浆),再通过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作用,形成甜度较高的果糖


(奶茶里一般都有果葡糖浆)


这个过程可以反复进行,逐渐提高果葡糖浆的甜度,达到和蔗糖相媲美,甚至超过蔗糖甜度的程度。


  小知识点→果葡糖浆甜度与果糖比例成正比,甜度不同,用途也不同:


HFCS 42(42%的果糖、58%的葡糖糖)用于加工食品、早餐谷物,和软饮料。


HFCS 55(55%果糖、42%葡萄糖,这种形式最为常见)用于软饮料。


HFCS 60(60%果糖、40%葡萄糖),用于可口可乐软饮料。


HFCS 90(90%果糖、10%葡萄糖),主要是与HFCS 42混合制成HFCS 55。


随着蔗糖价格的一路飙升(政府给蔗糖上税),政府给玉米提供农业补贴(据说,美国政府给玉米提供了20多种农业补贴),蔗糖的价格最高达到了果葡糖浆的一倍,果葡糖浆的价格优势显露出来。


1984年,可口可乐中的白砂糖就全部由果葡糖浆替换,其他软饮料公司和食品公司也紧随其后,据统计,发达国家对果葡糖浆的使用量已经超过蔗糖


(可口可乐中的果葡糖浆排在配料表第二位,说明其含量超过白砂糖)


如果只是价格低廉,就大胆引入果葡糖浆,那食品工业无疑是自掘坟墓。


其实,价格只是让食品制造商动了心,“便宜,好用”才真正打开了食品行业使用果葡糖浆的新局面。


到底果葡糖浆有多好用呢?实际上,食品工业将它奉为福音,每一个现代人也都为之惊叹——“人造绝不输给天然”。


→果葡糖浆的“优势”


特性一:冷甜


果糖的甜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在40℃以下时,温度越低,果糖甜度就越高,最高可达蔗糖的1.73倍,因此,果葡糖浆能被广泛用于清凉的冷饮,如碳酸饮料、功能饮料、果汁、冰淇淋中。



特性二:果香


果葡糖浆中有超过一半的成分是果糖,使用果葡糖浆的饮品,具备水果的香甜和清凉感,加白砂糖会“齁甜”,但果葡糖浆却没有任何腻味感,只让人清爽而愉悦。


特性三:溶解度最高


果糖溶解度为糖类中最高,当温度为20℃、30℃、40℃、50℃时,果糖溶解度分别为蔗糖的1.88倍、2倍、2.3倍、3.1倍,更适合做饮品。



特性四:抗结晶性,果糖较蔗糖难以结晶,不容易影响食品口感。


特性五:保水耐干燥,果糖具有良好的保水分能力和耐干燥能力,能使糕点保持新鲜和松软,从而延长货架期。



特性六:更容易发酵,果糖和葡萄糖属于单糖,能被酵母菌直接利用,在面包和糕点发酵中,速度快,产气多,使面包更松软。


特性七:易产生美拉德反应,果糖化学稳定性较蔗糖差,更易受热分解,发生褐变反应,即美拉德反应,使面包、糕点产生特殊的风味。



特性八:防腐蚀,果葡糖浆的渗透压大,具有防腐蚀的特性,在食品的储存上优于蔗糖。


确实,这是果葡糖浆的胜利,却给人类健康的灾难,“便宜好用”让几乎所有食物,一发不可收拾的变得齁甜,就是它变得危险的第一步。



吃糖和变胖,是巧合吗?



爱吃糖的几乎就没有瘦子,嗜甜如命的美国人就很典型。


七八十年代,美国肥胖率开始抬头,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胖?英国这篇报道,道出了真相...美国的肥胖率在70年代之后的40年间暴涨,而人们吃的卡路里并没有增多。


据统计,1976年,人们每天要摄入2130大卡,如果算上糖果和酒精,是2590大卡


现在的人每天摄入2130大卡,包括糖果和酒精,所以,现代人吃的更少,反而胖了!

与此同时,果葡糖浆使用量从70年代开始暴增,到90年代末达到顶峰。


使用果葡糖浆的食品冰淇淋、瓶装可乐、散装糖果、甜点变得触手可及,连咸味食品麦片、谷物早餐、鱼罐头中也有它的踪影。


(果葡糖浆的摄入量与肥胖率成正比)


→随着淀粉糖摄入的增加,中国肥胖率也增加


尽管目前我国甜味剂市场依然以食糖为主导,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淀粉糖产业在规模、产量、品种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F-55果葡糖浆是我国的主要甜味剂)


相对应的,2014年,相比于上世纪70年代,我国男性肥胖率增加了两倍,女性肥胖率也增加了一倍有余,这和果葡糖浆的发展历程是何其的相似!


→真正小心的应该是果糖


果葡糖浆为什么会造成肥胖?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答案是:果糖,果糖比蔗糖和葡萄糖更容易造成肥胖和代谢病。


2013年发表在JAMA上的研究发现,与葡萄糖相比,果糖因为不能及时升高血糖,所以绕开了部分食欲控制机制,摄入后不能带来足够的饱感,高果糖食品很容易摄入过量。


作者强调,果糖摄入增加与肥胖增长是同步的,高果糖饮食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Increases in fructose consumption have paralleled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high-fructose diets are thought to promote weight gai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Fructose ingestion produces smaller increases in circulating satiety hormones compared with glucose ingestion, and central administration of fructose provokes feeding in rodents, whereas centrally administered glucose promotes satiety.



所以,果糖,给身体提供能量后,让身体更加苛求能量,导致暴食、肥胖以及并发症,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恶性循环。


→此果糖非彼果糖


注意,我们这里指的果糖并不是水果中的果糖,而是果葡糖浆等一系列甜味剂中的果糖。


不同于水果中的果糖,生产商在食品中额外添加的糖是游离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除此之外,蜂蜜、果汁中的糖也是游离糖


饼干、面包和饮料是游离糖的最主要来源,这些食品除了各种各样的糖和添加剂外,营养价值微乎其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控制到每人每年10千克(约相当于总能量摄入的5%),而我国人均每年摄糖量已经达到19.6kg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在2005年的《营养与代谢》(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


数千年来,人类摄入的果糖仅限于当季的新鲜水果,在过去10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的果糖摄入量大幅增加,但我们的代谢能力并没有提高。②




从水果中获取果糖,由于受到膳食纤维的延缓阻断,果糖在体内代谢更慢,也很难将果糖吃过量,但是从果葡糖浆中摄入,情况却截然相反。


肝脏作为体内唯一一个能大量代谢果糖的器官,果糖的大量涌入不仅会造成肝脏负担加重,还会导致其他各种慢性疾病。



果葡糖浆,好吃且要命



几十年来,果糖特别是果葡糖浆,一直引发学术界激烈的讨论,关于果糖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研究报告层出不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是唯一能够代谢果糖的器官,而且有大约20%的葡萄糖也是在肝脏中代谢的。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同时摄入果糖和葡萄糖,大部分果糖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脂肪肝风险。


→内脏脂肪增加


果糖?肥胖?是的,喝酒会造成大肚腩,果糖也会,因为二者都是在肝脏中代谢的,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脏器周围。


为什么有些人不喝酒,水果也吃得不多,肚子却很大?扪心自问,是不是更喜欢吃饼干、面包、饮料和零食?


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更加恶劣,脂肪肝、2型糖尿病、呼吸困难、癌症、阿尔兹海默症、心脏病等种种疾病风险都与过高的内脏脂肪率相关。


→痛风


科学家很早就怀疑,果糖,而并非高嘌呤食物,才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


首先,果糖是在肝脏代谢的,在这个过程中,果糖让肝脏一直消耗ATP(腺苷三磷酸),形成大量AMP,AMP经脱氨酶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后逐渐转化为次黄嘌呤、黄嘌呤,并最终分解为尿酸,而且,果糖还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


可见,果糖虽然不含嘌呤,但最终却成为导致痛风的隐形杀手。


最近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完美佐证了科学家的看法,研究发现: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③


(痛风发病率随果葡糖浆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美国人喜欢吃甜,同时摄入大量甜味剂,尤其是果葡糖浆,美国的调查也发现:随着果葡糖浆的大量使用,美国的痛风发病率不断上升。


→2型糖尿病


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果葡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该研究的作者Michael Goran ,预防医学教授,儿童肥胖研究中心主任,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糖尿病和肥胖研究所副所长)


这项研究发表在《全球公共卫生》(Global Public Health)杂志上,根据这项研究,使用果葡糖浆的国家比没有使用的,2型糖尿病风险高出20%。④


Which was published in Global Public Health, countries that use HFCS in their food supply had a 20 percent higher prevalence of diabetes than countries that did not use it.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每天饮用一种或多种含糖软饮料的女性,相比于每月少于一次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是后者的2倍。⑤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超重者和肥胖者分为果糖组和葡萄糖组,提供人体所需能连25%的含糖饮食,观察10周。⑥


结果显示,仅果糖组的血脂代谢指标显著增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损伤记忆功能


孩子经常摄入高果糖食物,不但损害记忆功能,还会诱发肥胖。


2012年5月,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6周时间内用“果葡糖浆”溶液作为饮用水,喂养两群大鼠,发现饮用“果葡糖浆”的大鼠逐渐丧失记忆功能。⑦



关键的瘦龙说



由于肥胖等健康问题是牵扯到代谢的复杂问题,单一食物难以被认为是主要成因,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的探讨。


但是,很多利益组织将它作为“果葡糖浆无害”的理由。


他们认为果葡糖浆的成分类似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比例与果葡糖浆相似),以此为果葡糖浆开脱,将它与肥胖、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分割开来。


这是完全错误的,白砂糖和果葡糖浆一样,本身就“自带原罪”,二者均不能豁免。


但是果葡糖浆要更加糟糕,食品生产社用低廉的的果葡糖浆代替蔗糖,企图“以次充好”,这本身就是利益至上的行为。


可以说,果葡糖浆是劣质、转基因、没有营养、致病的工业食品的标志,它提供的仅仅是空热量,和多得数不清人造添加剂。


另外,很多无良厂家用果葡糖浆代替了蔗糖,但大众对添加糖的认识还停留在蔗糖阶段。


因此,他们会昧着良心标注:无蔗糖的标识,以欺骗大众这是无糖产品。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看营养标签的有时候无蔗糖,比有蔗糖更加可怕。


最后,很多人认为少吃点糖没有关系,说我把糖妖魔化过了头,让我放过“精制糖”。


吃一点没关系,这个我也承认,但是你知道吗?30年来的中国摄糖量升了5倍,很多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入了隐形糖。


试问,多少人知道果葡糖浆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甜蜜素是什么?试问多少人能看懂食品背后复杂的营养标签?


食品工程就是钻了这样的漏洞,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中国超重以及肥胖儿童的数目就上升了28倍;


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糖尿病,放过“糖”和“甜味剂”,那谁放过我们?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说多了?


参考链接:

①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1/130101182010.htm

②https://www.health.harvard.edu/newsletter_article/added-sweeteners

③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97219/

④https://news.usc.edu/44415/high-fructose-corn-syrup-linked-to-diabetes/

⑤https://www.health.harvard.edu/newsletter_article/added-sweeteners

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82989/

⑦http://newsroom.ucla.edu/releases/this-is-your-brain-on-sugar-ucla-233992


相关阅读:

又一动物园不让吃水果,还相信水果健康,减肥吗?

纽约时报:不要喝果汁了……

吃『无糖』健康食品,为什么也变胖了,还血糖飙升.....

不吃海鲜就能治『痛风』?瞎扯,根治痛风还得靠......


除了这个公众号,在哪里还可以找到我。

我的个人博客: www.chinalowcarb.com  

知乎:thinlong  

微博:瘦龙健康   

本文首发:http://www.chinalowcarb.com/hfcs/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瘦龙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